讀書如吃飯
——再議閱讀教學中的學生感受
蘇盛葵
老話重提,不得不提。
北京青年報說,“最該讀的書,沒人讀;最該讀的人,不去讀;最該讀的時候,沒在讀”,這種現(xiàn)象雖是社會一痛,也是語文教學之痛。
反思起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對社會公眾的厭讀,是不是也該負些責任,甚至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看看我們的語文課,教師獨占課堂,學生幾若木雞百無聊賴,語文學習無滋無味。每課每節(jié),長年累月,老師一個人在臺上做著繁瑣甚至是無聊的拆解分析,有幾人顧及到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幾個學生享受到了母語閱讀的快樂?學生跟著老師學10多年語文,到頭來,最不喜歡的倒反是語文。
我堅持認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問題主要存在于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講”字當頭,多年來積重難返。
讀書如吃飯,原本就是每個人自己的事,甚至是純個人的事。但長期以來,我們越俎代庖,由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讀,學生在學校里幾乎喪失了閱讀的快樂,長此以往,當然是敗了興致,壞了胃口。
吃飯必然要自己吃。現(xiàn)在書卻不能自己讀,語文課變得學生厭,學生怨。
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但幾乎不被語文老師重視:每學期一開學,新的語文教材一發(fā)下來,學生三兩天基本上就粗讀完了,了解了基本內(nèi)容,而在剩下的一個學期的漫長時間內(nèi),老師仍在做著無味的分析,我們把學生的閱讀動力和閱讀感受放到哪里去了?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顧及他們的閱讀感受。
還是老話,第一要義仍是要“目中有人”,就是要擺正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努力讓他們回到語文學習的獨特規(guī)律上來,即多感多品,多悟多議。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語文學習在于習得和積累。閱讀心理學告訴我們,讀者并不需要消極被動地接受文本意義,恰恰需要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課標上說得很清楚,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不要強行充當“講師”,不要在潛意識里認為教師就是“講課”的。讀書歸根到底是個人的事,誰的分析都無法替代自己主動的體悟。實在地說,許多的課文根本不需要老師講什么,只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空間,適當?shù)娜蝿镇?qū)動,讓學生自讀自悟,體驗交流,學生完全可以自行去接受文本信息,理悟文本價值。
從教學操作上講,要確保學生活動在先,教師活動在后?,F(xiàn)在叫做“多讀少講,先讀后講,不讀不講”。學生不讀文本,我不講課;學生不熟悉文本,我不組織課堂交流,要保證讓學生獲得初始感受并產(chǎn)生疑問后再行討論交流。一定要少講精講,盡量讓學生表現(xiàn)。教師的講務必是對問題的點撥和回應,應是啟發(fā)、誘導、糾偏或裁決,而不是單純強權式灌輸。
教學組織中還要注意尊重多元,少些一律化。
課標首次提出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語文課程有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常常是多元的,各人的知識背景、生活體驗、體悟的角度等不同,面對相同的文本,特別是文學作品,自然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見人見智應屬正常,問題是學生一定要走進文本中去。我們的教學在不違背作品主旨的前提下,應當盡量愛護學生的閱讀個性,讓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少些一律,少些規(guī)定性結論。
讀書如吃飯。不可缺少,別人也代替不了。“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這樣說過。當這種現(xiàn)象在語文課堂和語文學習中成為普遍現(xiàn)象時,當是我們教育之幸。
何時今天這個老話題不再重提,更是語文教學之大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