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制教具在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韓軍霞
教具是
教學形象化的教學器具。在小學
數學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自制教具,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切實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對培養(yǎng)學生的
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情感和數學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重要。因此,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重運用自制教具為學生動手操作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長方體認識》一節(jié)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比較自制教具—長方體(實物)的6個面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得出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接著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框架,學生通過量一量、比一比長方體的棱,得出長方體有l(wèi)2條棱,這12條棱根據長短和方向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棱平行且長短相同。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想一想,動手操作和動腦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很輕松的得出長方體的“面和棱”的特征,滿足了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活動中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展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引導、點撥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學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發(fā)展的機會,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展。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自制教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多種器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產生親近感,促使學生親身探究,自己發(fā)現,理解驗證數學知識,認識內化,從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最終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一節(jié)時,長方體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比較抽象,對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學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學時,讓學生親手用l2個棱長是l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然后依照表1作好記錄。
小組分析討論,從記錄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長×寬×高??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運用自制教具,獨立思考,操作實驗,積極探索中得出非常抽象的計算公式,其知識是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的,很容易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
三、自制教具的簡化原則,加快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教具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是在教學中更適用,效果就越好。當教具的適用性正好符合學生
心理的簡化水平時,就會加快學生的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第五冊《面積與周長的比較》時,可以用鐵絲制一個長方形框,然后用紙板制一個長方形面,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一圈鐵絲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內部紙板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對照模型,對比面與線,學生很容易區(qū)分面積與周長的不同含義。這樣的自制教具雖然簡單,但用起來教學效果很好,簡單明了,學生一看即懂,是一種最經濟、最容易制作的教具。這種教具制作簡單,功效與
多媒體教具不相上下,因其具有的可操作性而使學生也更易于理解。
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的使用自制教具,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操作運用,不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牢固握數學知識,而且可以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恰當地使用自制教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親手操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可以從中得到“靈感”,而且使跨越式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易懂,達到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例如:在教學“
三角形面積”“梯形的面積”時,用紙板做成簡單的教具,根據教學內容用剪刀直接割補,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圖形的變換,然后通過討論、互學,從操作、比較、觀察中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能透徹地、全面地、靈活地理解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善于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問題,從而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接受型學習轉向探究型、體驗型、發(fā)現型和創(chuàng)新型學習。
中國論文中心http://www.wenlun.com警告:未經本站許可不得采集本站論文內容作為自己網站的資源!(如需要轉載請說明出自:http://www.wenlun.com/lwcs/so_article.asp?id=101015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