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第五
中山經(jīng)第五

薄山 甘棗山
中山經(jīng)薄山①之首,曰甘棗之山②。中山神共水③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④而杏葉,黃華而莢⑤實,名曰籜⑥,可以已⑦瞢⑧。有獸焉,其狀如鼠⑨而文題⑩,其名曰,食之已癭。

【注釋】
①薄山:山系名,一說即蒲山,位于今山西南部的中條山脈中。
②甘棗之山:即甘棗山,山名,一說指今山西芮城縣東北的甘桑山;一說在今山西永濟市南。
③共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山西芮城縣東北的朱石河。
④本:草木的莖或根。
⑤莢:豆類植物的長形的果實。
⑥籜(tuò):草名,具體所指待考。
⑦已:治愈。
⑧瞢(ménɡ):眼睛視物模糊。
⑨鼠:鼠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大型的灰色鼠。
⑩題:額頭。
(nà):獸名,一說指馬來熊,也叫狗熊、太陽熊。
癭(yǐnɡ):長在頸上的大瘤子。

【譯文】
中山經(jīng)中薄山山系的首座山叫甘棗山。共水發(fā)源于甘棗山,向西流入黃河。山上長著很多杻樹,山下長著一種草,莖干像葵,葉子像杏葉,開黃色的花,結(jié)莢果,名字叫籜,可以治療眼睛視物模糊的病。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鼠,額上有花紋,名字叫,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療頸上長大瘤子的病。

歷兒山
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①,其上多橿,多櫪木②,是木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揀③,服之不忘。

【注釋】
①歷兒之山:即歷兒山,山名,一說即歷山,為中條山脈中的山峰,在今山西永濟市境內(nèi)。
②櫪(lì)木:木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甜櫧(zhū),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褐色,葉橢圓狀卵形或圓形,果實卵形,可食。
③揀:應作“楝(liàn)”,即楝樹,落葉喬木,高可達15~20米,小葉卵形至橢圓形,果實黃色,長圓形或球形。

【譯文】
再向東二十里是歷兒山,山上有很多橿樹,還有很多櫪木,這種樹的莖干呈方形,葉子圓形,開黃色的花,花瓣上有絨毛,所結(jié)的果實與楝樹相似,吃了它能增強記憶力。

渠豬山
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①,其上多竹。渠豬之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魚③,狀如鮪④,赤喙⑤尾⑥赤羽,可以已⑦白癬⑧。

【注釋】
①渠豬之山:即渠豬山,山名,在今山西芮城縣北。
②渠豬之水:即渠豬水,水名,一說指今山西芮城縣西的永樂河。
③豪魚:魚名,一說指鱘(xún)魚,體近圓筒形,口小而尖,背部和腹部有大片硬鱗。
④鮪(wěi):白鱘。
⑤喙(huì):鳥獸的嘴。
⑥尾:一說“尾”前應有“赤”字。
⑦已:治愈。
⑧癬:由真菌引起的某些皮膚病的統(tǒng)稱。

【譯文】
再向東十五里是渠豬山,山上長著很多竹子。渠豬水發(fā)源于渠豬山,向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豪魚,形狀像白鱘,長著紅色的嘴,紅色的尾巴,紅色的鰭,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療白癬。

蔥聾山
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譯文】
渠豬山再往東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蔥聾山。蔥聾山溝谷縱深,谷中有很多白色土,還有很多可用作顏料的黑色、青色和黃色的土。

涹山
又東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

【譯文】
蔥聾山再往東十五里有座山,名叫涹山。山巔蘊藏有豐富的赤銅礦,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鐵礦。

脫扈山
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①。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楮②,可以已③癙④,食之不瞇⑤。

【注釋】
①脫扈(hù)之山:即脫扈山,山名,在今山西芮城縣北。
②植楮(chǔ):植物名,具體所指待考。
③已:治愈。
④癙(shǔ):憂病。
⑤瞇(mì):夢魘。

【譯文】
再向東七十里是脫扈山。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葵的葉子,開紅色的花,結(jié)莢果,果實像棕櫚的莢,名字叫植楮,可以用它來治療抑郁癥,吃了這種果實后就不會夢魘。
合谷山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①,是多薝棘②。

【注釋】
①合谷之山:即合谷山,山名,在今山西中南部,具體所指待考。
②薝(zhān)棘:薝卜和棘,薝卜是一種花,植株高七八尺,葉子像李葉,開白色花;棘指酸棗樹。一說薝棘為一種植物,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北五十二里是合谷山,山中長著很多薝卜和酸棗樹。

陰山
又北三十五里,曰陰山①,多礪②石、文石。少水③出焉,其中多雕棠④,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⑤,食之已⑥聾。

【注釋】
①陰山:山名,一說可能指綿山,在今山西靈石縣、沁源縣交界處。
②礪(lì):粗的磨刀石。
③少水:水名,一說即今沁河。
④雕棠:植物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疑是枸骨,灌木或小喬木,葉長橢圓狀四方形,開白色花,核果球形或橢圓形。
⑤菽(shū):豆類的總稱。
⑥已:治愈。

【譯文】
再向北三十五里是陰山,山中有很多粗磨刀石和有花紋的石頭。少水發(fā)源于陰山,這一帶有很多雕棠,它的葉子像榆樹葉,呈方形,所結(jié)的果實像紅豆,吃了以后可以治療耳聾。

鼓鐙山
又東北四百里,曰鼓鐙之山①,多赤銅。有草焉,名曰榮草②,其葉如柳,其本③如雞卵,食之已④風。

【注釋】
①鼓鐙(dēnɡ)之山:即鼓鐙山,山名,在今山西境內(nèi),具體所指待考。
②榮草:草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疑為萎蕤(wěi ruí),即玉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具鞭狀肉質(zhì)塊根。
③本:草木的莖或根。
④已:治愈。

【譯文】
再向東北四百里是鼓鐙山,山中有很多赤銅。山中有一種草,名字叫榮草,葉子像柳葉,莖干像雞蛋,吃了它可以治療中風、痛風等疾病。

中山一經(jīng)總括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于鼓鐙之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①禮:毛,太牢之具,縣②以吉玉③。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④用桑封⑤,瘞⑥而不糈。桑封者,桑主⑦也,方其下而銳其上,而中穿之加金⑧。

【注釋】
①祠:祭祀。
②縣:同“懸”,指懸掛。
③吉玉:彩色的玉。
④嬰:頸上的飾物。
⑤桑封:一說應作“藻珪”,即帶彩紋的圭;一說指以桑為祭祀對象。
⑥瘞(yì):埋葬。
⑦桑主:一說應作“藻玉”;一說以桑為神主。
⑧加金:指以金為裝飾。

【譯文】
總計薄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甘棗山到鼓鐙山,距離為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山是大的山神所在之處,祭祀其山神的儀式是:用牛、羊、豬三種毛物具備的太牢之禮,上面懸掛吉玉。祭祀其余十三位山神的儀式是:用一頭羊為毛物,用帶彩紋的圭作為懸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完畢后把它們埋入地下,不用精米。所謂藻珪,也就是藻玉,它的下面是方的,上面是尖的,中間穿孔后再用金裝飾。

輝諸山
中次二經(jīng)濟山①之首,曰輝諸之山②,其上多桑,其獸多閭麋,其鳥多鹖③。

【注釋】
①濟山:山系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濟水所出的山。
②輝諸之山:即輝諸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河南境內(nèi)。
③鹖(hé):鳥名,雉類,羽毛青色,善斗。一說即褐馬雞,也叫鹛雞,體長約1米,羽毛大部分黑褐色兼帶黃色,腳有硬距,善斗。

【譯文】
中山二經(jīng)中的濟山山系的首座山叫做輝諸山,山上長著很多桑樹,山中的獸多為閭和麋鹿,鳥多為鹖鳥。

發(fā)視山
又西南二百里,曰發(fā)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譯文】
輝諸山往西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發(fā)視山。發(fā)視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磨刀石。即魚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西流入伊水。

豪山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譯文】
發(fā)視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豪山。豪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但山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

鮮山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譯文】
豪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鮮山。鮮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鮮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伊水。鮮水中有很多鳴蛇,這種蛇形似蛇但長有四只翅膀,不時發(fā)出如擊磐石的鳴叫聲。它一旦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必將有嚴重旱災。

陽山
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

【譯文】
鮮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陽山。陽山上滿是石頭,沒有一草一木。陽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伊水。陽水中有很多化蛇。這種蛇身形似豺,面孔似人,并長著一對鳥的翅膀,但爬行還是似蛇,不時還發(fā)出如人叱責聲的鳴叫聲。它一旦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的百姓將遭受嚴重水災。

昆吾山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①,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②而有角,其音如號③,名曰蚳④,食之不瞇⑤。

【注釋】
①昆吾之山:即昆吾山,山名,在今河南西部,具體所指待考。
②彘(zhì):豬。
③號:號哭。
④蚳(lónɡ chí):傳說中的一種獸。
⑤瞇(mì):夢魘。

【譯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昆吾山,山上有很多赤銅。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豬,頭上長著角,發(fā)出的聲音像人號哭,名字叫蚳,人吃了它的肉后不會夢魘。

獨蘇山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上無草木而多水。

【譯文】
再往西一百五十里就來到獨蘇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但有很多水。
蔓渠山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②,其狀如人面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注釋】
①蔓渠之山:即蔓渠山,山名,一說指今河南欒川縣的悶頓嶺。
②馬腹:傳說中的一種獸。一說指虎鼬(yòu),體長12~40厘米,四肢粗短有力,尾長為體長之半。
③面:一作“而”。

【譯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蔓渠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長著很多小竹。伊河發(fā)源于蔓渠山,向東流入洛河。這一帶有一種獸,名字叫馬腹,形狀是人面虎身,叫聲像嬰兒啼哭,會吃人。

中山二經(jīng)總括
凡濟山經(jīng)之首,自輝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①皆人面而鳥身。祠②用毛,用一吉玉③,投而不糈。

【注釋】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吉玉:彩色的玉。

【譯文】
總計濟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輝諸山到蔓渠山,距離為一千六百七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人面鳥身。祭祀他們時都用毛物,并用一塊彩色的玉,把它投入山中,不用精米。

敖岸山
中次三經(jīng)山①之首,曰敖岸之山②,其陽多球琈③之玉,其陰多赭④、黃金。神熏池⑤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⑥,其狀如茜⑦如舉⑧。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⑨,見則其邑⑩大水。

【注釋】
①(bèi)山:山名,一說指今河南新安縣西北的東首陽山。
②敖岸之山:即敖岸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河南澠(miǎn)池縣西北。
③殍(yū fú):美玉名。
④赭(zhě):紅土。
⑤熏池:傳說中的神名。
⑥河林:指黃河岸邊的樹林。
⑦茜(qiàn):即茜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形,黃赤色,莖有倒生刺,葉心臟形或長卵形,花冠黃色,果實球形。
⑧舉:即“櫸(jǔ)”,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卵形或橢圓披針形。
⑨夫諸:獸名,具體所指待考。
⑩邑(yì):城鎮(zhèn),縣。

【譯文】
中山三經(jīng)中山山系的首座山叫做敖岸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琈玉,陰面有很多紅土和黃金。名叫熏池的神住在這座山上。這一帶經(jīng)常出美玉。北面可以望見黃河岸邊的樹林,遠遠看去,好像是茜草或和櫸樹。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白鹿,長著四只角,名字叫夫諸。它在哪個地方出現(xiàn),哪個地方就會發(fā)大水。

青要山
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①,實惟帝之密都②。北望河曲③,是多駕鳥④。南望渚⑤,禹父⑥之所化,是多仆累⑦、蒲盧⑧。⑨武羅⑩司之,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钅豦,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鳥焉,名曰,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注釋】
①青要之山:即青要山,山名,在今河南新安縣境內(nèi)。
②密都:秘密居住的行宮。
③河曲:黃河彎曲的地方。
④駕鳥:鳥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鵝。
⑤渚(shàn zhǔ):地名,具體所指待考(:經(jīng)過整治的郊野平地。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一說在今河南伊川縣境內(nèi)。
⑥禹父:大禹之父,即鯀(ɡǔn),號崇伯。曾奉堯命治水,因筑堤堵水,九年未治平,被舜殺死在羽山。傳說鯀死后化身為黃熊。
⑦仆累:蝸牛。
⑧蒲盧:即蜾蠃(luǒ),一種細腰的蜂。一說指蛤或田螺。
⑨:指山神。
⑩武羅:傳說中的神名。
要:即“腰”。
钅豦(qú):金屬制的耳飾。
畛(zhěn)水:水名,在今河南新安縣境內(nèi)。
(yǎo):鳥名,一說指魚鷹。
葌(jiān):蘭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圓形,花白色或帶紫色,有香氣。
本:草木的莖或根。
藁(ɡǎo)本:似應作“藁本”,即“稿本”,指一種香草。
荀草:草名,一說應作“苞草”,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東十里是青要山,這里其實是黃帝的秘密行宮。北面可以望見河曲,那里有很多駕鳥。南面可以望見渚,那里是大禹的父親鯀死后化身的地方,有很多蝸牛和田螺。名叫武羅的山神掌管著這座山,他長著人一樣的臉,身上有豹一樣的斑紋,細小的腰,潔白的牙齒,耳朵上戴著金屬制的耳飾,發(fā)出像玉器互相撞擊一樣的聲音。這座山對女子最為適宜。畛水發(fā)源于青要山,向北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鳥,名字叫,形狀像野鴨,青色的身子,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尾羽,吃了它的肉有利于生育。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蘭草,莖干呈方形,開黃色的花,結(jié)紅色的果實,它的莖干像藁本,名字叫荀草,人吃了它能使膚色美麗。
騩山
又東十里,曰騩山①,其上有美棗,其陰有雩琈②之玉。正回之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飛魚④,其狀如豚⑤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注釋】
①騩(ɡuī)山:山名,在今河南新安縣北。
②雩琈(yǔ fú):玉名。
③正回之水:即正回水,水名,一說即強川水,在今河南孟津縣西北。
④飛魚:魚名。一說指黃河鯉魚。
⑤豚(tún):小豬,也泛指豬。

【譯文】
再向東十里是山,山上長著味道鮮美的棗,山的陰面有琈玉。正回水發(fā)源于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飛魚,形狀像豬,身上有紅色的斑紋,吃了它的肉后不怕驚雷,還可以防止兵器的傷害。

宜蘇山
又東四十里,曰宜蘇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②之木。滽滽之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黃貝。

【注釋】
①宜蘇之山:即宜蘇山,山名,在今河南孟津縣境內(nèi)。
②蔓居:木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蔓荊,又叫荊,落葉小灌木,高約3米,小葉闊卵形,花冠淡紫色。
③滽(yōnɡ)滽之水:即滽滽水,水名,在今河南孟津縣界。一說可能是今河南新安縣北的橫河。

【譯文】
再向東四十里是宜蘇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長著很多蔓居樹。滽滽水發(fā)源于宜蘇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黃色的貝。

和山
又東二十里,曰和山①,其上無草木而多瑤碧②,實惟河之九都③。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④。吉神泰逢⑤司之,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⑥也。

【注釋】
①和山:山名,在今河南西北部,具體所指待考。
②瑤碧: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
③河之九都:黃河的九條支流的發(fā)源地。
④蒼玉:灰白色的玉。
⑤泰逢:傳說中的神名。
⑥動天地氣:指能興云作雨,改變天氣。

【譯文】
再向東二十里是和山,山上不長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它實際上是黃河的九條支流的發(fā)源地。這座山蜿蜒連綿,有五個大的彎曲處。九條水流發(fā)源于此,匯合后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灰白色的玉。名叫泰逢的吉祥之神掌管著這座山。他的形狀像人,長著虎一樣的尾巴,喜歡居住在山的陽面,出入時身上發(fā)出光亮。泰逢神神通廣大,能興云作雨,改變天氣。

中山三經(jīng)總括
凡濟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四百四十里。其祠①:泰逢、熏池、武羅皆一牡羊②副③,嬰④用吉玉⑤。其二神用一雄雞瘞⑥之,糈用稌。
【注釋】
①祠:祭祀。
②牡羊:公羊。
③副(pì):剖開;破開。
④嬰:頸上的飾物。
⑤吉玉:彩色的玉。
⑥瘞(yì):埋葬。

【譯文】
總計濟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敖岸山到和山,距離為四百四十里。祭祀這些山的山神的方法是:泰逢、熏池、武羅這三位山神都用一只剖開的公羊,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其余兩位山神用一只雄雞,祭祀時把它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祭神用的精米。

鹿蹄山
中次四經(jīng)厘山①之首,曰鹿蹄之山②,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洛④,其中多泠石⑤。

【注釋】
①厘山:山系名,在今河南西北部。
②鹿蹄之山:即鹿蹄山,山名,在今河南宜陽縣。
③甘水:水名,即甘河,發(fā)源于今河南宜陽縣。
④洛:即洛河。
⑤泠(línɡ)石:石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疑為“冷石”,即滑石,色青白,質(zhì)軟而細,主要成分為硅酸鎂。

【譯文】
中山四經(jīng)中的厘山山系的首座山是鹿蹄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金。甘水發(fā)源于鹿蹄山,向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泠石。

厘山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①,其陽多玉,其陰多蒐②。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③。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獸焉,名曰犭吉頁④,其狀如獳⑤犬而有鱗,其毛如彘⑥鬣⑦。

【注釋】
①厘山:山名,在今河南西北部的熊耳山中。
②蒐(sōu):即茜(qiàn)草。
③犀渠:獸名,一說即犀牛之類。
④犭吉頁(xié):獸名,一說即獺,有水獺和旱獺。
⑤獳(nòu):狗發(fā)怒的樣子。
⑥彘(zhì):豬。
⑦鬣(liè):獸類頸上的長毛。

【譯文】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厘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玉,陰面有很多茜草。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牛,青灰色的身子,叫聲像嬰兒啼哭,會吃人,它的名字叫犀渠。滽滽水發(fā)源于厘山,向南流入伊河。這一帶有一種獸,名字叫獺,它的形狀像發(fā)怒的狗,身上有鱗,毛像豬鬃。

箕尾山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涂石,其上多琈之玉。

【譯文】
厘山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箕尾山?;采缴嫌泻芏鄻?gòu)樹和涂石。還有很多琈玉。
柄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可以毒魚。


【譯文】
箕尾山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柄山。柄山山上有很多玉石,山坡下蘊藏有豐富的銅礦。滔雕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洛河。滔雕水岸邊有很多大尾羊。柄山上生長有一種植物,形狀似臭椿,葉似桐樹葉,果實似莢果,它名叫茇。人們用這種植物來毒殺魚類。

白邊山
又西二百里,曰白邊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

【譯文】
柄山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白邊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的青色雄黃石。

牡山
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其獸多牛、羬羊,鳥多赤。

【譯文】
熊耳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牡山。牡山上有很多嵌有花紋的美石,山坡下有很多竹箭和竹。山上生長的動物主要是牛、羬羊和錦雞。

舉山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舉之山①。洛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②,其中多馬腸之物③。此二山④者,洛間⑤也。

【注釋】
①(huān)舉之山:即舉山,山名,在今陜西洛南縣西北。
②玄扈(hù)之水:即玄扈水,水名,在今陜西洛南縣。
③馬腸之物:一說即“馬腹”;一說指兩棲類蛙類所產(chǎn)成堆的呈帶狀的卵子。
④二山:指舉山和玄扈山,一說玄扈山即陽虛山,在今陜西洛南縣,是玄扈水的發(fā)源處。
⑤洛間:即夾在洛河之間。

【譯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舉山。洛河發(fā)源于舉山,向東北流入玄扈水,水中有很多馬腹之類的東西。舉山和玄扈山夾在洛河之間。

中山四經(jīng)總括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①衣之。

【注釋】
①采: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

【譯文】
總計厘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鹿蹄山到玄扈山,距離為一千六百七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人面獸身。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只白雞為毛物,祈禱時不用精米,把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披在雞的身上。

茍床山
中次五經(jīng)薄山之首,曰茍床之山①,無草木,多怪石。

【注釋】
①茍床之山:即茍床(一作“林”)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山西永濟市西南。

【譯文】
中山五經(jīng)中的薄山山系的首座山是茍床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形狀奇特的石頭。

蔥聾山
又東三百里,曰蔥聾之山,無草木,多石。

【譯文】
縣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蔥聾山。山上光禿禿的,不生長一草一木,多石。

超山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陰多蒼玉,其陽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譯文】
條谷山再往北十里有座山,名叫超山。北坡有很多黑色的玉石,南坡有很多井,井里冬天有水,夏天就枯竭了。

成侯山
又東五百里,曰成侯之山①,其上多櫄②木,其草多芃③。

【注釋】
①成侯之山:即成侯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在今山西境內(nèi)。
②櫄(chūn):同“椿”,即椿樹,包括香椿和臭椿。
③芃(pénɡ):一說指草茂密的樣子;一說應作“艽(jiāo)”,即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莖圓柱形,直立,葉長圓狀披針形。【譯文】
再向東五百里是成侯山,山上長著很多椿樹,山中生長的草多為秦艽。

朝歌山
又東五百里,曰朝歌之山①,谷多美堊②。

【注釋】
①朝歌之山:即朝歌山,山名,一說可能在今河南淇縣。
②堊(è):可用來涂飾的有色土。

【譯文】
再向東五百里是朝歌山,山谷中有很多優(yōu)質(zhì)的可作涂料的有色土。

槐山
又東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錫。

【譯文】
朝歌山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槐山?;鄙降纳焦戎刑N藏有很豐富的金礦和錫礦。

歷山
又東十里,曰歷山①,其木多槐,其陽多玉。

【注釋】
①歷山:山名,今山西陽城縣和垣曲縣交界處有歷山。一說指傳說中舜所耕作的歷山,但歷山有多處,且大多因舜耕作而得名。

【譯文】
再向東十里是歷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槐樹,山的陽面有很多玉。

良余山
又東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無石。余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洛。

【譯文】
再往東十里有座山,叫良余山。良余山上的樹種主要是構(gòu)樹和柞樹,山上沒有石頭。余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的北麓,流出山澗后便向北匯入黃河。這座山的南麓是乳水的源頭,乳水流出這座山后便向東南流入洛河。

蠱尾山
又東南十里,曰蠱尾之山①,多礪②石、赤銅。龍余之水③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

【注釋】
①蠱尾之山:即蠱(一說應作“蟲”)尾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陜西洛南縣南。
②礪(lì):粗的磨刀石。
③龍余之水:即龍余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東南十里是蠱尾山,山中有很多粗磨刀石和赤銅。龍余水發(fā)源于蠱尾山,向東南流入洛河。

升山
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①,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蕙,多寇脫②。黃酸之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④。

【注釋】
①升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陜西華陰市境內(nèi)。
②寇脫:通脫木的別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大,開白色小花,核果近球形。俗稱通草。
③黃酸之水:即黃酸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④璇(xuán)玉:美玉。一說指次于玉的美石。

【譯文】
再向東北二十里是升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構(gòu)樹、柞樹和酸棗樹,生長的草多為山藥和蕙草,還長著很多通脫木。黃酸水發(fā)源于升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璇玉。

陽虛山
又東十二里,曰陽虛之山,多金,臨于玄扈之水。

【譯文】
再往東十二里有座山,名叫陽虛山。陽虛山上有很多金礦石。陽虛山臨近玄扈水。

中山五經(jīng)總括
凡薄山之首,自茍床之山至于陽虛之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①用吉玉。首山,②也,其祠用稌、黑犧③太牢之具、蘗④釀,干⑤儛⑥,置鼓,嬰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雞于下,刏⑦一牝羊⑧,獻血。嬰用吉玉,采之,饗⑨之。

【注釋】
①嬰:頸上的飾物。
②:山神。這里指鬼之神者。
③犧:古代指供祭祀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
④蘗(niè):酒母,制酒時所用的發(fā)酵物。
⑤干:盾牌。
⑥儛(wǔ):跳舞。
⑦刏(jī):劃破,割。
⑧牝羊:雌羊。
⑨饗(xiǎnɡ):用酒食款待;也指祭祀。

【譯文】
總計薄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茍床山到陽虛山,距離為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其中的升山是大的山神所在之處,祭祀其山神的儀式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以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首山的山神是鬼之神者,祭祀他時用糯米、純黑色的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及用酒母釀造的酒,祭祀者手持盾牌起舞,并配以鼓樂,以一塊璧作為掛在他頸上的飾物。尸水之神上與天合,要用很肥的牲畜來祭祀他,把一只黑狗供在上面,一只母雞供在下面,再用刀割雌羊的血來祭獻。以彩色的玉作為他頸上的飾物,把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披在他身上,并請他享用祭品。

平逢山
中山六經(jīng)縞羝山①之首,曰平逢之山②,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③,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④,是為螫蟲⑤,實惟蜂蜜⑥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⑦而勿殺。

【注釋】
①縞羝(ɡǎo dī)山:山系名,在今河南西北部。
②平逢之山:即平逢山,山名,指位于今河南洛陽市北之北邙(mánɡ)山(也叫芒山)。
③谷城之山:即谷城山,山名,在今河南洛陽市西。
④驕蟲:一作“嬌蟲”,傳說中的神名。
⑤螫(shì)蟲:尾部有毒針可刺人的蟲。
⑥蜜:這里指蜜蜂。
⑦禳(ránɡ):迷信的人祈禱以消除災殃。

【譯文】
中山六經(jīng)縞羝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平逢山,向南可以望見伊河和洛河,向東可以望見谷城山,山中不長草木,沒有水,到處是沙子和石頭。山中有一位神,形狀像人,長著兩個腦袋,名字叫驕蟲,這里是螫蟲,實際上是各種蜂包括蜜蜂的巢穴所在。祭祀的方法是:用一只雄雞為祭品來祈禱,不要把它殺死。

縞羝山
西十里,曰縞羝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譯文】
平逢山再往西十里有座山,名叫縞羝山,縞羝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滿山都是金礦石和玉石。

瞻諸山
又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文石。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陰,而東流注于谷水。

【譯文】
廆山再往西三十里有座山,名叫瞻諸山。山的南麓有很多金礦石,山的北麓有很多顏色艷麗的石頭。射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東南流入洛河。少水也發(fā)源于這座山的北麓,流出山澗后便向東流入谷水。

婁涿山
又西三十里,曰婁涿之山①,無草木,多金玉。瞻水②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洛;陂水③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④石、文石。

【注釋】
①婁涿之山:即婁涿山,山名,在今河南洛寧縣和新安縣之間。
②瞻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③陂(pí)水:一作“波水”,又叫百答河。
④茈(zǐ):通“紫”,指紫色。

【譯文】
再向西三十里是婁涿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金和玉。瞻水發(fā)源于婁涿山的陽面,向東流入洛河;陂水發(fā)源于婁涿山的陰面,向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紫色的石頭和帶花紋的石頭。

白石山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①?;菟诔鲇谄潢?,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③。澗水④出于其陰,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石⑤、櫨丹⑥。

【注釋】
①白石之山:即白石山,山名,也叫廣陽山、澠池山,在今河南新安縣。
②惠水:水名,在今河南新安縣東北。
③水玉:水晶。
④澗水:水名,源出今河南新安縣,具體所指待考。
⑤麋(mí)石:即眉石,也叫畫眉石,指石墨、煤。
⑥櫨(lú)丹:所指待考。一說疑為黑丹;一說是紅櫨,現(xiàn)名黃櫨,一種落葉灌木或喬木。

【譯文】
再向西四十里是白石山?;菟l(fā)源于白石山的陽面,向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水晶。澗水發(fā)源于白石山的陰面,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眉石和櫨丹。

穀山
又西五十里,曰穀山①,其上多穀,其下多桑。爽水②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綠③。

【注釋】
①穀(ɡǔ)山:山名,在今河南澠池縣境內(nèi)。
②爽水:水名,在今河南澠池縣境內(nèi)。
③碧綠:即碧玉,礦物名,含鐵的石英石,呈紅色、褐色或綠色。也稱碧石。

【譯文】
再向西五十里是穀山,山上長著很多構(gòu)樹,山下長著很多桑樹。爽水發(fā)源于穀山,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碧玉。

傅山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①,無草木,多瑤碧②。厭染之水③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谷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其中多珚④玉。

【注釋】
①傅山:山名,在今河南澠(miǎn)池縣西。
②瑤碧: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
③厭染之水:即厭染水,水名,今名厭梁河,在今河南宜陽縣北。
④珚(yān):玉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西一百四十里是傅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厭染水發(fā)源于傅山的陽面,向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大鯢。傅山的西面有一大片樹林,名字叫墦冢。谷水發(fā)源于傅山,向東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珚玉。

常烝山
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無草木,多堊。潐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譯文】
橐山再往西九十里有座山,名叫常烝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倒是有很多彩色土。潐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東北流入黃河。潐水中有很多黑色的玉石。菑水也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往北流入黃河。

夸父山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獸多柞牛、羬羊,其鳥多,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譯文】
常蒸山再往西九十里有座山,名叫夸父山??涓干缴仙L著棕樹和楠樹,還有很多小竹叢。這座山上出沒的獸類主要是柞牛、羬羊,鳥類主要是錦雞。這座山的南麓有很多玉石,北麓有很多鐵礦石。這座山的北麓還有一片樹林,名叫桃林,方圓三百里,林中有很多馬。湖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黃河。湖水中有很多珚玉。

陽華山
又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①,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多苦辛②,其狀如③,其實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④瘧。楊水⑤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門水⑥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⑦。姑之水⑧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門水,其上多銅。門水出于河⑨,七百九十里入洛水。

【注釋】
①陽華之山:即陽華山,山名,在今陜西洛南縣至華山之間。
②苦辛:一作“苦莘”,草名;一說指細辛,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24厘米,根莖細長,葉子心形或腎形。
③(qiū):同“楸”,楸樹,又名梓桐,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葉子廣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前端尖長。
④已:治愈。
⑤楊水:水名。
⑥門水:水名,即今宏農(nóng)澗,在河南靈寶市西南。
⑦玄(sù):黑色的磨刀石。
⑧姑之水:即姑水,水名,一說即今宏農(nóng)澗的右澗(宏農(nóng)澗分左右兩澗)。
⑨門水出于河:此句難解,因為門水不可能是從黃河流出的。一說“出”應作“至”。

【譯文】
再向西九十里是陽華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金和玉,陰面有很多石青和雄黃。山中生長的草多為山藥,還有很多細辛,它的形狀像楸樹,結(jié)的果實像瓜,味道酸甜,吃了以后可以治療瘧疾。楊水發(fā)源于陽華山,向西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大鯢。門水發(fā)源于陽華山,向東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黑磨刀石。姑水發(fā)源于陽華山的陰面,向東流入門水,岸上有很多銅。門水流出黃河后,經(jīng)七百九十里流入洛河。

中山六經(jīng)總括
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陽華之山,七百九十里。岳①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諸岳之祠法,則天下安寧。

【注釋】
①岳:指西岳華山。

【譯文】
總計縞羝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平逢山到陽華山,距離為七百九十里。西岳華山位于這一帶。在每年的六月舉行祭祀山神的活動,方法與祭祀其他岳的山神一樣,天下就會太平安寧。

休與山
中山七經(jīng)苦山①之首,曰休與之山②,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③之棋④,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也,服之不蠱⑤。有草焉,其狀如蓍⑥,赤葉而本⑦叢生,名曰夙條⑧,可以為簳⑨。

【注釋】
①苦山:山系名,一說自今河南伊川縣綿延至中牟縣。
②休與之山:即休與山,山名,一說在今河南靈寶市。
③帝臺:傳說中的神名。
④棋:棋子,棋石。
⑤蠱:毒熱惡氣。
⑥蓍(shī):蓍草,俗名蚰蜒草或鋸齒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我國古代用它的莖來占卜。
⑦本:草木的莖或根。
⑧夙條:草名,具體所指待考。
⑨簳(ɡǎn):箭。

【譯文】
中山七經(jīng)苦山山系的首座山是休與山,山上有一種石頭,名叫帝臺的棋子,五彩斑斕,并帶有花紋,形狀像鵪鶉蛋。帝臺的這種石頭是用來向百神祈禱的,吃了它可以不受毒熱惡氣的侵襲。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蓍草,紅色的葉子,莖干叢生,名字叫夙條,可以用來制箭。

鼓鐘山
東三百里,曰鼓鐘之山①,帝臺之所以觴②百神也。有草焉,方莖而黃華,員葉而三成③,其名曰焉酸,可以為毒。其上多礪,其下多砥。

【注釋】
①鼓鐘之山:即鼓鐘山,山名,一說在今河南嵩縣境內(nèi)。
②觴(shānɡ):向人敬酒。
③三成:三重。

【譯文】
向東三百里是鼓鐘山,這是帝臺請百神飲酒聚會的地方。山中有一種草,莖干呈方形,開黃色的花,葉子圓形,有三重,名字叫焉酸,可以用來療毒。山上有很多粗磨刀石,山下有很多細磨刀石。

苦山
又東二十里,曰苦山①。有獸焉,名曰山膏②,其狀如逐③,赤若丹火,善詈。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④,黃華而員⑤葉,其實如蘭⑥,服之不字⑦。有草焉,員葉而無莖,赤華而不實,名曰無條⑧,服之不癭⑨。

【注釋】
①苦山:山名,一說在今河南伊川縣西北。
②山膏:傳說中的一種獸。一說指猩猩。
③逐:同“豚(tún)”,指豬。
④黃棘:木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指刺黃柏,落葉灌木,高可達1~2米。
⑤員:同“圓”。
⑥蘭:蘭花或蘭草。
⑦字:生育。
⑧無條:草名,具體所指待考。
⑨癭(yǐnɡ):長在頸上的大瘤子。

【譯文】
再向東二十里是苦山。山中有一種獸,名字叫山膏,形狀像豬,渾身紅得像火,常常發(fā)出罵人一樣的聲音。山上有一種樹,名字叫黃棘,開黃色的花,葉子圓形,所結(jié)的果實與蘭的果實相似,吃了以后就不會生育。山中有一種草,葉子圓形,沒有莖干,開紅色的花,不結(jié)果實,名字叫無條,吃了以后頸上不會長大瘤子。

放皋山
又東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①。明水②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蒼玉③。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木④,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⑤而反舌⑥,善呼,其名曰文文⑦。

【注釋】
①放皋(ɡāo)之山:即放皋山,山名,在今河南伊川縣境內(nèi),具體所指待考。
②明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③蒼玉:灰白色的玉。
④蒙木:木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檬花樹,落葉灌木,高約2米,葉長披針形,開黃色花,核果卵形。
⑤枝尾:尾巴有分叉。
⑥反舌:舌頭倒長。
⑦文文:傳說中的一種獸。

【譯文】
再向東五十二里是放皋山。明水發(fā)源于放皋山,向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灰白色的玉。山中有一種樹,葉子像槐葉,開黃色的花,不結(jié)果實,名字叫蒙木,人吃了它以后腦子不會糊涂。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蜂,尾巴有分叉,舌頭倒生,喜歡呼叫,名字叫文文。

講山
又北三十里,曰講山①,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②,葉狀如椒反傷③,赤實,可以御兇。

【注釋】
①講山:山名,在今河南西北部,具體所指待考。
②帝屋:木名,一說指花椒。
③反傷:倒長著刺。

【譯文】
再向北三十里是講山,山上有很多玉,還長著很多柘樹和柏樹。山中有一種樹,名字叫帝屋,葉子像椒葉,長著倒刺,結(jié)紅色的果實,可以用來防御兇險。

浮戲山
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①。有木焉,葉狀如樗②而赤實,名曰亢木③,食之不蠱④。汜水⑤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東有谷,因名曰蛇谷⑥,上多少辛⑦。

【注釋】
①浮戲之山:即浮戲山,山名,一說在今河南鞏義市、滎(xínɡ)陽市、鄭州市一帶。
②樗(chū):臭椿樹。
③亢木:木名,一說指衛(wèi)矛,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葉子倒卵形,開淡黃綠色的小花。
④蠱:毒熱惡氣。
⑤汜(sì)水:水名,發(fā)源于今河南鞏義市東南,北流經(jīng)滎陽市汜水鎮(zhèn)西入黃河。
⑥蛇谷:一說因谷中多蛇,故名;一說現(xiàn)名環(huán)翠谷。
⑦少辛:即細辛,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通常為兩枚,開紫色花。

【譯文】
再向東三十里是浮戲山。山中有一種樹,葉子的形狀像臭椿葉,結(jié)紅色的果實,名字叫亢木,吃了它的果實后不會受毒熱惡氣的侵襲。汜水發(fā)源于浮戲山,向北流入黃河。浮戲山的東面有一個山谷,谷中有很多蛇,因此命名為蛇谷,谷的上面長著很多細辛。

少陘山
又東四十里,曰少陘之山。有草焉,名曰菵草,葉狀如葵而赤莖白華,實如薁,食之不愚。器難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

【譯文】
從浮戲山再往東四十里就是少陘山。這座山上生長有一種草,名叫菵草。這種草的葉子有點像山葵,莖是紅色的,花是白色的,結(jié)的果實有點像山葡萄,吃了這種果實可使人更加聰明。少陘山是器難水的發(fā)源地。器難水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役水。

末山
又東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譯文】
太山再往東二十里就是末山。末山上有很多赤金礦石。末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役水。

役山
又東二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鐵。役水出焉,北流注于河。

【譯文】
末山再往東二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役山。役山上有很多白金礦石,還有很多鐵礦石。役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北流入黃河。

大山
又東三十里,曰大之山,其陰多鐵、美玉、青堊。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華而白實,其名曰,服之不夭,可以為腹病。

【譯文】
敏山再往東三十里有座山,名叫大山。大山的北麓有很多鐵礦石、上等玉石和青色土。山上有一種草,形狀有點像鋸齒草,葉上還有毛,開著青色的花,白色的果實。這種草名叫草。用這種草入藥,吃了可使人不早夭,還可以用這種草醫(yī)治腹痛。

中山七經(jīng)總括
凡苦山之首,自休與之山至于大之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毛牷①用一羊羞②,嬰③用一藻玉④瘞⑤??嗌健⑸偈?、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其神狀皆人面而三首,其余屬皆豕身人面也。

【注釋】
①毛牷(quán):帶毛的純色的全牲。
②羞:進獻食品。
③嬰:頸上的飾物。
④藻玉:有彩紋的玉。
⑤瘞(yì):埋葬。

【譯文】
總計苦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休與山到大山,距離為一千一百八十四里。其中十六座山的山神都是豬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整只純色的羊為毛物,用一塊有彩紋的玉作為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后把它埋入地下??嗌?、少室山、太室山都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三座山的山神的方法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這三位山神的形狀都是有三個腦袋,長著人一樣的臉,其余十六位山神的形狀都是豬身人面。

景山
中山八經(jīng)荊山①之首,曰景山②,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③檀。雎水④出焉,東南流注于江⑤,其中多丹粟,多文魚。

【注釋】
①荊山:山系名,在今湖北北部。
②景山:山名,一說在今湖北房縣,名聚龍山;一說即今望佛山,在湖北??悼h。
③杼(shù):指櫟(lì)木。
④雎(jū)水:水名,即沮水,發(fā)源于今湖北保康縣。
⑤江:指長江。

【譯文】
中山八經(jīng)荊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景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櫟樹和檀樹。雎水發(fā)源于景山,向東南流入長江,水中有很多丹砂,還有很多身上有斑紋的魚。

荊山
東北百里,曰荊山①,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其中多犛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橘櫾②。漳水③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雎,其中多黃金,多鮫④魚。其獸多閭麋。

【注釋】
①荊山:山名,在今湖北南漳縣西部。
②櫾(yòu):同“柚”,一種常綠喬木,種類很多,果實叫柚子,比橘子大。
③漳水:水名,發(fā)源于荊山,與沮水合流后稱為沮漳河。
④鮫(jiāo):即鯊魚。一說指“蛟”,也叫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譯文】
向東北一百里是荊山,山的陰面有很多鐵,陽面有很多赤金。山中有很多牦牛、豹和虎。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松樹和柏樹,生長的草多為萹竹,還生長著很多橘樹和柚樹。漳水發(fā)源于荊山,向東南流入雎水,水中有很多黃金,還有很多鮫魚。山中的獸類多為閭和麋鹿。

驕山
又東北百五十里,曰驕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松柏、多桃枝鉤端。神圍處之,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淵,出入有光。

【譯文】
荊山再往東北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驕山。驕山的山頂有很多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這座山上生長的樹木主要是松柏,還有很多桃枝竹、鉤端竹。圍神就住在這座山上,他長著一副人樣的面孔,還長著一對羊角和四只虎爪。他經(jīng)常在雎水和漳水的深淵中巡游。從水中出入時全身都閃閃發(fā)光。

女幾山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女幾之山①,其上多玉,其下多黃金,其獸多豹虎,多閭、麋、、麂②,其鳥多白③,多翟④,多鴆⑤。

【注釋】
①女幾之山:即女幾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麂(jǐ):一種小型的鹿,腿細而有力,善跳躍,雄的有長牙和短角,有黃麂、黑麂、赤麂等。
③白(jiāo):鳥名,雉的一種。
④翟(dí):長尾的野雞。
⑤鴆(zhèn):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泡在酒里,喝了可以把人毒死。

【譯文】
再向東北一百二十里是女幾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黃金,山中的獸多為豹和虎,還有很多閭、麋鹿、和麂,山中的鳥多為白色的雉、長尾的野雞和鴆鳥。

宜諸山
又東北二百里,曰宜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

【譯文】
女幾山再往東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宜諸山。宜諸山頂有很多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雘。洈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南流入漳河。洈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陸陒山
又東北二百里,曰陸陒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堊,其木多杻橿。

【譯文】
綸山再往東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陸陒山。這座山上有很多琈玉,山坡下有很多可用作涂飾的各種顏色的土。這座山上生長著杻樹和橿樹。

光山
計蒙又東百三十里,曰光山①,其上多碧②,其下多木③。神計蒙④處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恒游于漳⑤淵,出入必有飄風⑥暴雨。

【注釋】
①光山:山名,在今河南光山縣。
②碧:青綠色的玉石。
③木:一說應作“水”。
④計蒙:傳說中的神名。
⑤漳:即漳水。
⑥飄風:暴風,旋風。

【譯文】
再向東一百三十里是光山,山上有很多青綠色的玉石,山下長著很多樹。有位名叫計蒙的神居住在這里,他的形狀是人身龍首,他經(jīng)常在漳水的深潭中巡游,出入時必然會伴有旋風和暴雨。

岐山
又東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樗,神涉處之,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譯文】
光山再往東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岐山。岐山的南坡有很多赤金礦石,北坡有很多白珉石,山巔有很多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雘。這座山上生長著臭椿。涉神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個神身形似人,但臉形是四四方方的,腳有三只。

仁舉山
又東北百五十里,曰仁舉之山,其木多榖柞,其陽多赤金,其陰多赭。

【譯文】
山再往東北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仁舉山。這座山上生長著構(gòu)樹和柞樹。這座山的南坡有很多赤金礦石,北坡有很多赭礦石。

琴鼓山
又東南二百里,曰琴鼓之山,其木多榖、柞、椒、柘,其上多白珉,其下多洗石,其獸多豕鹿、多白犀,其鳥多鴆。

【譯文】
師每山再往東南二百里,就到了琴鼓山。琴鼓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構(gòu)樹、柞樹、椒樹、柘樹。這座山的山巔有很多白色珉石,山坡下有很多洗石。這座山上出沒的野獸主要是野豬、鹿和白犀,生長的鳥類主要是鴆鳥。

中山八經(jīng)總括
凡荊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①狀皆鳥身而人面。其祠②:用一雄雞祈瘞③,用一藻圭④,糈,用稌。驕山,冢也,其祠:用羞⑤酒少牢祈瘞,嬰⑥毛⑦一璧。

【注釋】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瘞(yì):埋葬。
④藻圭:有彩紋的圭。
⑤羞:進獻食品。
⑥嬰:頸上的飾物。
⑦毛:應作“用”。

【譯文】
總計荊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景山到琴鼓山,距離為二千八百九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鳥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只雄雞為祭品,祈禱后埋入地下,用一塊有彩紋的圭,用糯米作祭神的精米。驕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其山神的方法是:用酒、豬、羊為祭品,祈禱后埋入地下,用一塊璧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

岷山
又東北三百里,曰岷山①。江水②出焉,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龜③,多鼉④。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⑤。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⑥;其鳥多翰⑦。

【注釋】
①岷山:山名,在今四川松潘縣北。
②江水:指長江。
③良龜:品種優(yōu)良的龜。
④鼉(tuò):鼉龍,即揚子鱷,爬行動物,是鱷的一種,俗稱豬婆龍。
⑤珉(mín):似玉的美石。
鼉⑥夔(kuí)牛:傳說中的一種獸,體形似牛,重達數(shù)千斤。
⑦翰:即白翰。

【譯文】
再向東北三百里是岷山。長江發(fā)源于岷山,向東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品種優(yōu)良的龜,還有很多揚子鱷。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似玉的白石。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梅樹和棠樹,山中的獸多為犀牛、象和夔牛,鳥多為白翰和錦雞。

邛崍山
又東北一百四十里,曰崍山①。江水②出焉,東流注于大江③。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麋④麈。其木多檀柘,其草多薤韭,多藥、空奪⑤。

【注釋】
①崍(lái)山:山名,即邛(qiónɡ)崍山,在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②江水:指長江的支流,一說即青衣江。
③大江:指長江。
④麋(mí):即麋鹿。
⑤空奪:一說指寇脫;一說指蛇蛻,即蛇脫下的皮。

【譯文】
再向東北一百四十里是邛崍山。江水發(fā)源于邛崍山,向東流入長江。山的陽面有很多黃金,陰面有很多麋鹿和麈。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檀樹和柘樹,草多為薤和韭菜,還有很多白芷和空奪。

高梁山
又東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堊,其下多砥礪,其木多桃枝鉤端。有草焉,狀如葵而赤華,莢實白柎,可以走馬。

【譯文】
崌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高梁山。這座山上有很多可用作涂飾的各色土,山坡下有很多可用作磨刀的石頭。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桃枝竹和鉤端竹。山上生長有一種草,形狀有點像葵草,但開有紅色花朵,結(jié)有莢果一樣的果實,花萼是白色的。用這種草喂馬,可以使馬健跑。

蛇山
又東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豫章,其草多嘉榮、少辛。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狼,見則國內(nèi)有兵。

【譯文】
高梁山再往東四百里有座山,名叫蛇山。這座山的山上盛產(chǎn)黃金,山坡下則有很多可用來刷墻的白色土。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栒樹、橡章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是嘉榮、少辛。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狐,尾巴是白色的,耳朵很長。這種野獸名叫狼。這種野獸一旦出現(xiàn),國家將發(fā)生內(nèi)戰(zhàn)。

鬲山
又東五百里,曰鬲山①,其陽多金,其陰多白珉②。蒲之水③出焉,而東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獸多犀、象、熊、羆,多猿蜼④。

【注釋】
①鬲(ɡé)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珉(mín):似玉的美石。
③蒲(hōnɡ)之水:即蒲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④蜼(weì):一種長尾猿。

【譯文】
再向東五百里是鬲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似玉的白色美石。蒲薨鳥水發(fā)源于鬲山,向東流入長江,水中有很多白玉。山中的獸多為犀牛、象和熊羆,還有很多猿和蜼。

岐山
又東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

【譯文】
隅陽山再往東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岐山。這座山的山巔蘊藏有豐富的白金礦,山坡下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山上生長著梅樹和梓樹,還有很多杻樹和楢樹。減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東南流入長江。

風雨山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椫、多楊。宣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江,其中多蛇。其獸多閭麋、多麈豹虎,其鳥多白。

【譯文】
再往東一百五十里,就到了風雨山。這座山的山頂有很多白金,山坡下有很多石涅石。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棷樹、椫樹和楊樹。宣余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便向東流入長江。宣余水中有很多水蛇。風雨山中出沒的野獸主要是山驢、麋鹿、麈,還有很多虎豹。這座山中還有很多白鳥。

玉山
又東北二百里,曰玉山,其陽多銅,其陰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獸多豕鹿麢,其鳥多鴆。

【譯文】
風雨山再往東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玉山。這座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銅礦,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赤金礦。這座山上生長著豫章樹、楢樹、杻樹。山上出沒的野獸主要是山豬、鹿、羚羊、,棲息的鳥主要是鴆。

熊山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冬啟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脫。

【譯文】
玉山再往東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熊山。這座山有個洞穴,是熊居住的地方,但也常有一些神仙進進出出。這個洞穴的門,夏季總是開著的,而冬季總是關的。如果冬季這個洞穴的門打開,天下將發(fā)生戰(zhàn)亂。熊山的山巔有很多白色玉石,山坡下則有很多白金。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臭椿和柳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是寇脫草。

騩山
又東一百四十里,曰騩山①,其陽多美玉、赤金,其陰多鐵,其木多桃枝、荊、芭②。

【注釋】
①騩(ɡuī)山:山名,一說在今湖北秭歸縣境內(nèi)。
②芭(b?。喊沤叮嗄晟荼局参?,高可達6米,葉片長圓形,長可達3米,葉柄很長。一說應作“芑”,通“杞”,指枸杞。

【譯文】
再向東一百四十里是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美玉和赤金,陰面有很多鐵,山中生長的植物多為桃枝竹、荊和芭蕉。

葛山
又東二百里,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其木多柤栗橘櫾楢杻,其獸多麢,其草多嘉榮。

【譯文】
山再往東二百里,便是葛山。這座山的山頂有很多赤金,山坡下有很多瑊石。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有柤樹、栗樹、橘樹、櫾樹、柚樹、柤樹,出沒的野獸主要有羚羊、,生長的草主要是嘉榮草。

賈超山
又東一百七十里,曰賈超之山①,其陽多黃堊②,其陰多美赭③,其木多柤④、栗、橘、櫾,其中多龍脩⑤。

【注釋】
①賈超之山:即賈超山,山名,一說在今湖北遠安縣。
②堊(è):可用來涂飾的有色土。
③赭(zhě):紅土。
④柤(zh?。和伴?,指山楂。
⑤龍脩:即龍須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青綠色,線形,高50厘米,莖上無葉,開淡綠色花,蒴果長橢圓形。

【譯文】
再向東一百七十里是賈超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黃堊,陰面有很多優(yōu)質(zhì)的紅土,山中生長的樹多為山楂、栗樹、橘樹和櫾樹,山中還長著很多龍須草。

中山九經(jīng)總括
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于賈超之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瘞,糈用稌。文山①、勾、風雨、之山②,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嬰③毛④一吉玉。熊山,席⑤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嬰毛一璧。干⑥儛⑦,用兵以禳⑧;祈,璆⑨冕⑩舞。

【注釋】
①文山:即岷山。
②之山:即山。
③嬰:頸上的飾物。
④毛:應作“用”。
⑤席:一說應作“帝”。
⑥干:盾牌。
⑦儛(wǔ):跳舞。
⑧禳(ránɡ):迷信的人祈禱以消除災殃。
⑨璆(qiú):美玉。
⑩冕:一種禮帽。

【譯文】
總計岷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女幾山到賈超山,距離為三千五百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馬身龍首。祭祀他們的方法是:以一只雄雞為毛物,祭祀后把它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祭神用的精米。文山、勾山、風雨山、驍山都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些山神的方法是:向他們敬酒,用豬、羊二牲齊備的少牢之禮,用一塊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熊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向他敬酒,用豬、羊、牛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用一塊璧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時,手持盾牌而舞,并手持兵器,以求消除災殃;進行祈禱時,則手持美玉、頭戴禮帽而起舞。

首陽山
中山十經(jīng)之首,曰首陽之山①,其上多金玉,無草木。

【注釋】
①首陽之山:即首陽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河南偃師市;一說在今湖北黃石市。

【譯文】
中山十經(jīng)中的首座山是首陽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不長草木。

虎尾山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①,其木多椒椐,多封石②,其陽多赤金,其陰多鐵。

【注釋】
①虎尾之山:即虎尾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封石:一說應作“玤(bànɡ)石”,一種比玉次的石;一說指一種植物,味甜,無毒。

【譯文】
再向西五十里是虎尾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椒樹和椐樹,還有很多封石;山的陽面有很多赤金,陰面有很多鐵。

繁繢山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繢之山①,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②。

【注釋】
①繁繢(huì)之山:即繁繢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湖北鄂州市;一說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②枝勾:草名,一說指桃枝和鉤端。

【譯文】
再向西南五十里是繁繢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楢樹和杻樹,生長的草多為枝勾。

勇石山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無草木,多白金,多水。

【譯文】
繁繢山再往西南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勇石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生長一草一木,但卻有很多白金,還有很多水。

楮山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椒椐,多柘,多堊。

【譯文】
復州山再往西三十里有座山,名叫楮山。這座山上生長有很多寄生在別的樹干上的寓樹,樹種主要有椒樹、椐樹、柘樹。這座山上還有很多可用作涂飾的各色土。

又原山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①,其陽多青雘,其陰多鐵,其鳥多瞿鳥鵒②。

【注釋】
①又原之山:即又原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瞿鳥鵒(qú yù):同“鴝(qú)鵒”,鳥名,即八哥。

【譯文】
再向西二十里是又原山,山的陽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顏料的礦物,陰面有很多鐵,山中的鳥多為八哥。

丙山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①,其木多梓檀,多弞②杻。

【注釋】
①丙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弞(shěn):微笑,這里指略有彎曲。

【譯文】
再向西七十里是丙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梓樹和檀樹,還有很多樹身彎曲的杻樹。

中山十經(jīng)總括
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①至于丙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糈用五種之糈②。堵山③,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嬰毛一璧瘞。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④祝⑤二人儛⑥,嬰一璧。

【注釋】
①首山:即首陽山。
②五種之糈:指去皮殼后的黍、稷、稻、粱、麥。
③堵山:即楮山。
④巫:古代以求神、占卜等為職業(yè)的人。
⑤祝:宗廟中主持祭禮的人。
⑥儛(wǔ):跳舞。

【譯文】
總計首陽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首陽山到丙山,距離為二百六十七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龍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以一只雄雞為毛物,祭祀后把它埋入地下,用去皮殼后的黍、稷、稻、粱、麥作為祭神用的精米。楮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位山神的方法是:用豬、羊二牲齊備的少牢之禮,并向他獻酒,用一塊璧作為他頸上的飾物,祭祀后把它埋入地下。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向他獻酒,用豬、羊、牛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讓巫和祝兩個人一起跳舞,用一塊璧作為山神頸上的飾物。

翼望山
中山一十一山經(jīng)①荊山②之首,曰翼望之山③。湍水④出焉,東流注于濟⑤;貺水⑥出焉,東南流注于漢⑦,其中多蛟⑧。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珉⑨。

【注釋】
①山經(jīng):按前面體例,“山”字系衍文。
②荊山:山系名,在今河南西部,是熊耳山和伏牛山的合稱。
③翼望之山:即翼望山,山名,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北。
④湍水:水名,即今湍河,源于河南伏牛山之老君山。
⑤濟(jǐ):即濟(一作“洧”)水,一說今名白河,在河南,發(fā)源于老君山。
⑥貺(kuànɡ)水:水名,一說即今淅河,也叫淅江,在河南西部,源出盧氏縣熊耳山。
⑦漢:即漢江。
⑧蛟:即蛟龍,傳說中能引發(fā)洪水的一種龍。
⑨珉(mín):似玉的美石。

【譯文】
中山十一經(jīng)荊山山系的首座山是翼望山。湍水發(fā)源于翼望山,向東流入濟水;貺水也發(fā)源于翼望山,向東南流入漢江,水中有很多蛟龍。山上長著很多松樹和柏樹,山下長著很多漆樹和梓樹,山的陽面有很多赤金,陰面有很多似玉的美石。

視山
又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譯文】
帝囷山再往東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視山。這座山上生長有很多山韭,山上有一眼井,名叫天井。井中夏季有水,而到了冬季就干枯了。還有很多桑樹。山上有很多上等的粉墻用土,還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

前山
又東南二百里,曰前山①,其木多櫧②,多柏,其陽多金,其陰多赭③。

【注釋】
①前山:山名,一說即今河南信陽市西的堅山。
②櫧(zhū):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形,開黃綠色花,果實球形,木質(zhì)堅硬。
③赭(zhě):紅土。

【譯文】
再向東南二百里是前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櫧樹和柏樹,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紅土。

瑤碧山
又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①,其木多梓楠,其陰多青雘,其陽多白金。有鳥焉,其狀如雉,恒食蜚②,名曰鴆③。

【注釋】
①瑤碧之山:即瑤碧山,山名,在今河南境內(nèi),具體所指待考。
②蜚(fěi):一種吃稻花的害蟲,輕小似蚊。
③鴆(zhèn):鳥名,一說指夜鷹?!咀g文】
再向東六十里是瑤碧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梓樹與楠木,山的陰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顏料的礦物,陽面有很多白金。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野雞,喜歡吃蜚蟲,名字叫鴆。

支離山
又東四十里,曰支離之山①。濟水出焉,南流注于漢。有鳥焉,其名曰嬰勺②,其狀如鵲,赤目、赤喙③、白身,其尾若勺,其鳴自呼。多牛,多羊。

【注釋】
①支離之山:即支(一作“攻”)離山,山名,在今河南嵩縣。
②嬰勺:鳥名,具體所指待考。
③喙(huì):鳥獸的嘴。

【譯文】
再向東四十里是支離山。濟水發(fā)源于支離山,向南流入漢江。山中有一種鳥,名字叫嬰勺,形狀像喜鵲,長著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嘴,白色的身子,尾巴的形狀像勺,它的鳴叫聲像在叫自己的名字。山中還有很多牛和羊。

即谷山
又東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關玉,多玄豹,多閭麈,多麢,其陽多珉,其陰多青雘。

【譯文】
依轱山再往東南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即谷山。山中有很多優(yōu)質(zhì)玉石。山上生長的動物有黑豹、山驢、麈、羚羊、。這座山的南坡有很多珉石,山的北坡有很多青雘。

雞山
又東南四十里曰雞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譯文】
即谷山再往東南四十里有座山,名叫雞山。這座山的山巔有很多奇形怪狀的梓樹,還有很多桑樹。山上生長的草主要是山韭。

游戲山
又東南三十里,曰游戲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譯文】
高前山再往東南三十里有座山,名叫游戲山。這座山上有很多杻樹、橿樹、構(gòu)樹,還有很多玉石和封石。

大支山
又東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陽多金,其木多榖、柞,無草木。

【譯文】
章山再往東二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大支山。大支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山上生長著構(gòu)樹和柞樹,沒有草木。

區(qū)吳山
又東五十里,曰區(qū)吳之山,其木多苴。

【譯文】
大支山往東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區(qū)吳山。這座山上生長著苴樹。

歷石山
又東北七十里,曰歷石之山,其木多荊芑,其陽多黃金,其陰多砥石。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則其國有大兵。

【譯文】
踵臼山再往東北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歷石山。歷石山的樹種主要是荊條、枸杞。山的南坡有很多黃金,山的北坡有很多可用來磨刀的砥石。山上有種野獸,形似貍貓,但長著白色的腦袋,爪子似虎爪。這種野獸名叫梁渠,這種野獸一旦在哪里出現(xiàn),哪個國家將有戰(zhàn)亂出現(xiàn)。

求山
又東南一百里,曰求山①。求水②出于其上,潛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其陽多金,其陰多鐵。

【注釋】
①求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屬于大別山脈中的山。
②求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東南一百里是求山。求水發(fā)源于求山的山上,在山下潛流,水中有優(yōu)質(zhì)的紅土。山中生長的樹多為苴樹,還有很多竹。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鐵。

奧山
又東三百里,曰奧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陽多琈之玉,奧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

【譯文】
丑陽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奧山。奧山的山頂有很多柏樹、杻樹、橿樹,山的南坡有很多琈玉。奧水就發(fā)源于這座山,流出山澗后便向東流入視水。

服山
又東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錫。

【譯文】
奧山往東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服山。服山上生長著苴樹。山巔有很多封石,山坡下有很豐富的錫礦。

凡山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凡山①,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②。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獜③,見則天下大風。

【注釋】
①凡山:一作“幾山”,山名,一說在今安徽廬江縣境內(nèi)。
②香:指香草。
③聞獜(lín):傳說中的一種獸。一說指一種黃色野豬。

【譯文】
再向東三百五十里是凡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楢樹、檀樹和杻樹,生長的草多為香草。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豬,長著黃色的身子,白色的腦袋,白色的尾巴,名字叫聞,只要它一出現(xiàn),天下就會刮大風。

中山十一經(jīng)總括
凡荊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凡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狀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祈瘞,用①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禾山②,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瘞,倒毛③;用一璧,牛無常④。堵山⑤、玉山,冢也,皆倒祠⑥,羞毛少牢,嬰毛吉玉。

【注釋】
①用:前面當有“嬰”字。
②禾山:中次十一經(jīng)中無禾山,可能是帝囷山或求山之誤。
③倒毛:把祭祀后的毛物倒轉(zhuǎn)身子埋葬。
④牛無常:祭祀時不一定非用牛作祭品。
⑤堵山:中次十一經(jīng)中無堵山,中次十經(jīng)中有堵山。
⑥倒祠:所指不詳。一說即倒毛。

【譯文】
總計荊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翼望山到凡山,距離為三千七百三十二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豬身人首。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只雄雞為毛物,祈禱后把它埋入地下,用一塊珪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用去皮殼后的黍、稷、稻、粱、麥作為祭祀用的精米。禾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敬獻后把它們倒轉(zhuǎn)身子埋入地下;用一塊璧玉,不一定要用牛作祭品。堵山、玉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都用把祭祀后的毛物倒轉(zhuǎn)身子埋入地下的方法來祭祀,用牛、羊作為敬獻的祭品,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

篇遇山
中次十二經(jīng)洞庭山①之首,曰篇遇之山②,無草木,多黃金。

【注釋】
①洞庭山:山系名,在今湖南岳陽市。
②篇遇之山:即篇遇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中山十二經(jīng)洞庭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篇遇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黃金。

丙山
又東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多黃金、銅、鐵,無木。

【譯文】
龜山再往東七十里有座山,名叫丙山。這座山上到處是筀竹,山上還蘊藏著豐富的黃金、銅和鐵,只是不生長草木。

風伯山
又東南五十里,曰風伯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②、文石,多鐵,其木多柳、杻、檀、楮。其東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鳥獸。

【注釋】
①風伯之山:即風伯山,山名,在今湖北境內(nèi),具體所指待考。
②痠(suān)石:石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砭石的一種,能用來治病。

【譯文】
再向東南五十里是風伯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痠石和帶花紋的石頭,還有很多鐵,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杻樹、檀樹和構(gòu)樹。山的東面有一片樹林,名叫莽浮林,林中有很多外形美觀的樹木和鳥獸。

夫夫山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①,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雞鼓。神于兒②居之,其狀人身而身③操兩蛇,常游于江淵,出入有光。

【注釋】
①夫夫之山:即夫(一作“大”)夫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湖南境內(nèi);一說在今湖北境內(nèi)。
②于兒:傳說中的神名。
③身:一作“手”,當改為“手”。

【譯文】
再向東一百五十里是夫夫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石青和雄黃。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桑樹和構(gòu)樹,生長的草多為篇竹和雞鼓草。有位名叫于兒的神居住在這座山上,他長著人一樣的身子,手中握著兩條蛇,常常在江水的深潭中巡游,出入時會發(fā)出光亮。

洞庭山
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①,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鐵,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麋蕪、芍藥、芎。帝之二女②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③、沅④之風,交瀟湘⑤之淵,是在九江⑥之間,出入必以飄風⑦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⑧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注釋】
①洞庭之山:即洞庭山,山名,即今湖南岳陽市洞庭湖畔的君山。
②帝之二女:指堯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
③澧(lǐ):水名,即澧水,源出今湖南西北部的桑植縣,在澧縣新洲附近流入洞庭湖。
④沅(yuán):水名,即沅江,在今湖南西部,上游叫清水江,源出今貴州云霧山,東北流經(jīng)湖南常德市到漢壽縣入洞庭湖。
⑤瀟湘:指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
⑥九江:九條江河,一說在今湖北武穴市、黃梅縣一帶;一說指注入鄱陽湖的贛江及其八大支流;一說指注入洞庭湖的湘江、沅江等河流。
⑦飄風:暴風,旋風。
⑧載:即“戴”。

【譯文】
再向東南一百二十里是洞庭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銀和鐵,山中生長的樹多為山楂樹、梨樹、橘樹和柚樹,生長的草多為葌草、蘪蕪、芍藥和川芎。堯帝的兩個女兒居住在洞庭山中,她們常常去江水的深潭中游玩。從澧水和沅江刮來的風,在湘江的深潭處交會,這個地方位于九條江河之間。她們倆出入時,必然伴有狂風暴雨。這一帶有很多怪神,他們的形狀像人,頭上盤著蛇,左右兩只手上也握著蛇。這一帶還有很多怪鳥。

暴山
又東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①,其木多棕、楠、荊、芑、竹箭、、箘②,其上多黃金、玉,其下多文石、鐵,其獸多麋鹿、③、就④。

【注釋】
①暴山:山名,可能指今湖南平江縣東北的幕阜山。
②箘(jùn):竹名,適合制箭。
③(jǐ):即“麂(jǐ)”。
④就:通“鷲”,雕的別名?!熬汀鼻耙扇薄捌澍B多”三個字。

【譯文】
再向東南一百八十里是暴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棕櫚、楠木、荊、枸杞和小竹、竹、箘竹,山上有很多黃金和玉,山下有很多帶花紋的石頭和鐵,山中的獸多為麋鹿、麂,鳥多為鷲。

即公山
又東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①,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②,是可以御火。

【注釋】
①即公之山:就是即公山,山名,在今湖北東南部,具體所指待考。
②蛫(ɡuǐ):獸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缺齒鼴(yǎn),外形似鼠,生活在地下,體棕紅色。

【譯文】
再向東南二百里是即公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琈玉,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杻樹、檀樹和桑樹。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龜,白色的身子,紅色的腦袋,名字叫蛫,可以用它來防御火災。

堯山
又東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堯山,其陰多黃堊,其陽多黃金,其木多荊芑柳檀,其草多、。

【譯文】
即公山往東南一百五十九里有座山,名叫堯山。這座山的北坡有很多黃色土,山的南坡有很多黃金礦石。這座山上生長著荊、枸杞、柳樹、檀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有、。

江浮山
又東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銀、砥礪,無草木,其獸多豕鹿。

【譯文】
堯山往東南一百里有座山,名叫江浮山。江浮山上盛產(chǎn)銀和磨刀石,但山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山上出沒的野獸主要是野豬和鹿。

真陵山
又東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榮草。

【譯文】
江浮山往東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真陵山。真陵山的山上盛產(chǎn)黃金,山坡下盛產(chǎn)玉石。山上生長著構(gòu)樹、柞樹、柳樹、杻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是榮草。

柴桑山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①,其上多銀,其下多碧②,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③。

【注釋】
①柴桑之山:即柴桑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內(nèi),一說即廬山。
②碧:青綠色的玉石。
③飛蛇:即螣(ténɡ)蛇,傳說中一種能騰云駕霧而飛的蛇。

【譯文】
再向南九十里是柴桑山,山上有很多銀,山下有很多青綠色的玉石、泠石和紅土,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枸杞、構(gòu)樹和桑樹,山中的獸多為麋鹿,還有很多白蛇和螣蛇。

榮余山
又東①二百三十里,曰榮余之山②,其上多銅,其下多銀,其木多柳芑,其蟲多怪蛇、怪蟲。

【注釋】
①東:一說后面應有“南”字。
②榮余之山:即榮余山,山名,在今江西北部,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向東二百三十里是榮余山,山上有很多銅,山下有很多銀,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和枸杞,山中的動物多為怪蛇和怪蟲。

中山十二經(jīng)總括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榮余之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一牝豚①,糈用徐。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堯山、陽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②瘞,祈用酒,毛用少牢,嬰毛一吉玉。洞庭、榮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瘞,祈酒,太牢祠,嬰用圭璧十五,五采惠③之。

【注釋】
①刉(jī):指劃破、割。
②肆:陳設,陳列。
③惠:通“繪”,指繪飾。

【譯文】
總計洞庭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篇遇山到榮余山,距離為二千八百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鳥身龍首。祭祀這些山神的方法是:用一只雄雞和一頭母豬為毛物,割取它們的血來祭祀,用糯米作祭神用的精米。夫夫山、即公山、堯山和陽帝山是大的山神所在的地方,祭祀這些山的山神的方法是:先陳列祭品,然后把這些祭品埋入地下,祈禱時要敬獻酒,用以豬、羊這兩種毛物為祭品的少牢之禮,用一塊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洞庭山和榮余山的山神很靈驗,祭祀這兩位山神的方法是:先陳列祭品,然后把這些祭品埋入地下,祈禱時敬獻酒,用豬、羊、牛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來祭祀,用十五塊圭和璧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在這些圭和璧上都要繪上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

中山經(jīng)總括
右中經(jīng)之山志,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譯文】
以上是中山經(jīng)上記載的山,從首座山到最后一座山的距離為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山經(jīng)總括
禹①日:天下名山,經(jīng)②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③,蓋其余小山甚眾,不足記云。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④樹谷⑤也,戈矛之所發(fā)也,刀鎩⑥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⑦于太山⑧,禪于梁父⑨,七十二家,得失之數(shù)⑩,皆在此內(nèi),是謂國用。

【注釋】
①禹:傳說中夏朝的第一個皇帝,鯀的兒子。因治理大洪水成功而聞名。舜把帝位禪讓給他,他死后,他的兒子啟即位,開始了世襲制度。
②經(jīng):經(jīng)過。
③五臧:即“五藏”,指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五種山經(jīng)。
④分壤:劃分疆域。
⑤樹谷:種植五谷。
⑥鎩(sh?。汗疟?,即鈹(pī),一種長矛。
⑦封:指在泰山上筑壇祭天。
⑧太山:即今東岳泰山。
⑨禪于梁父:在梁父山上辟場祭地(梁父:梁父山,在泰山的南面)。
⑩數(shù):規(guī)律,道理。
國用:指為國所用。

【譯文】
禹說:天下的名山,我走過了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零五十六里,它們分布在各個地方。上述五種山經(jīng)中記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山,因為其他的小山實在太多,數(shù)不勝記。天地間從東到西為兩萬八千里,從南到北為兩萬六千里,河流發(fā)源的山有八千里,河流流經(jīng)的地方有八千里,出產(chǎn)銅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產(chǎn)鐵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這是天地用來劃分疆域、種植五谷的地方,戈和矛因此而產(chǎn)生,刀和鎩由此而興起,它使有能力的人富足有余,使愚笨的人匱乏不足。古代在泰山上筑壇祭天,在梁父山上辟場祭地的,共有七十二家,有關成敗利害的道理都在其中,它們可以為治理國家提供借鑒。

【評析】
中山經(jīng)自中山一經(jīng)至中山十二經(jīng),共十二篇,記述了位于中國中部的一系列山,以及發(fā)源于這些山的河流,在這些山上生長的動物、植物及其形狀、特點,出產(chǎn)的礦物,與這些山和水有關的神、歷史人物,掌管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祭祀這些山神的方法等。中山經(jīng)是《山海經(jīng)》的五篇山經(jīng)中內(nèi)容最多的一篇,共記述了一百九十七座山,它們位于今河南、山西、陜西、四川、重慶、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境內(nèi),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山的具體位置可以確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山經(jīng)第五(5)
《山海經(jīng)》之南山經(jīng):南山一經(jīng)
山海經(jīng)/卷五 中山經(jīng)十一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西山經(jīng)第二
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