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山經(jīng)之首,曰單狐之山,多機木(1),其上多華草(2)。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茈石、文石(3)。
【注釋】
(1)機木:即榿(qī)木樹,屬樺木科,落葉喬木。春季開花,雌雄同株。把枝葉燒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
(2)華草:不詳何草。
(3)茈石:紫顏色的漂亮石頭,茈,古字假借為紫。文石:有紋理的漂亮石頭。
【譯文】
北方第一列山系的首座山,叫做單狐山,山上有茂密的榿木樹,也有茂盛的華草。漨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紫石、各種花紋的石頭。
【原文】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無草木?;鲅?,而西流注于諸(pí)之水。其中多滑魚,其狀如鱓(shàn)(1),赤背,其音如梧(2),食之已疣(3)。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4)牛尾,其音如呼。
【注釋】
(1)鱓:即鱔魚。俗稱黃鱔,體形如蛇,黃褐色,又長又圓又光滑,肉味鮮美。
(2)梧:枝梧,也作“支吾”,指人們相支吾的聲音。
(3)疣:皮膚上的贅生物,俗稱瘊子。
(4)文臂:有花紋的胳膊。
【譯文】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求如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銅礦石,山下有豐富的玉石,山頂光禿,沒有花草樹木。滑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諸水。水中有很多滑魚,形狀像一般的鱔魚,卻是紅色的脊背,發(fā)出的叫聲像人支支吾吾的話語,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療疣贅病。水中還生長著很多水馬,形狀與一般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并拖著一條牛尾巴,發(fā)出的聲音像人的呼喊。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帶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1),其名曰驩(huān)疏,可以辟火。有鳥焉,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名曰鵸(yī)鵒(yú)(2),是自為牝牡,食之不疽(jǔ)。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儵(yóu)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注釋】
(1)錯:“厝”(cuò)的假借字。厝:磨刀石。
(2)鵸:傳說中的鳥名。
【譯文】
再往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帶山,山上盛產(chǎn)玉石,山下盛產(chǎn)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普通的馬,長著一只角,有如粗硬的磨石,它的名字叫疏,人飼養(yǎng)它可以辟火。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體像普通的烏鴉,但渾身長著有紅色斑紋的五彩羽毛,名字叫鵸,這種鵸鳥自身有雌雄二種性器官,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能不患癰疽病。彭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芘湖水,水中有很多儵魚,長相像一般的雞卻長著紅色的羽毛,還長著三條尾巴、六只腳、四只眼睛,它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很相像,人吃了它的肉就能增加歡悅,樂以忘憂。
【原文】
又北四百里,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有獸焉,其狀如貆(huán)而赤毫(1),其音如榴榴(2),名曰孟槐,可以御兇。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注釋】
(1)狟:就是豪豬。毫:細毛。
(2)榴榴:用轆轤抽水的響聲。
【譯文】
再往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譙明山。譙明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生長著很多何羅魚,長著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發(fā)出的叫聲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愈癰腫病。山中有一種獸,形貌像豪豬卻長著柔軟的紅毛,叫聲如同用轆轤抽水的響聲,名叫孟槐,人飼養(yǎng)它可以辟兇邪之氣。這座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青、雄黃。
【原文】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嚻(xiāo)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xí)之魚,其狀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麢(1íng)羊,其鳥多蕃(1)。
【注釋】
(1)蕃:不詳何鳥。也有認為可能是貓頭鷹之類的鳥。
【譯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涿光山。嚻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黃河。水中生長著很多鳛鳛魚,形貌像一般的喜鵲卻長有十只翅膀,魚鱗全長在羽翅的尖端,發(fā)出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相似,雌鳥可以預知火警,人飼養(yǎng)它可以辟火,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黃疸病。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而山下到處是棕樹和橿樹,山中的野獸以羚羊居多,禽鳥以蕃鳥居多。
【原文】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gu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qū)(1)。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獸多橐(tuó)駝(2),其鳥多寓(3),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4)。
【注釋】
(1)桐:即梧桐樹,落葉喬木,木材可制樂器,家具。椐:椐樹,也就是靈壽木,樹干上多長著腫節(jié),古人常用來制作拐杖。
(2)橐駝:就是駱駝,身上有肉鞍,善于在沙漠中行走,知道水泉所在的地方,背負千斤重物而日行三百里。
(3)寓:即蝙蝠之類的鳥。
(4)御兵:即辟兵。兵在這里是指各種兵器的鋒刃。辟兵就是兵器的尖鋒利刃不能傷及身子。
【譯文】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虢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樹,山下是茂密的梧桐樹和椐樹,山南陽面盛產(chǎn)玉石,山北陰面盛產(chǎn)鐵礦石。伊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黃河。山中的野獸以橐駝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寓鳥,它的形體與一般的老鼠相似卻長著鳥一樣的翅膀,發(fā)出的聲音像羊叫,人飼養(yǎng)它可以預報兵情,防止兵戈之災。
【原文】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石。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貝。
【譯文】
再往北四百里,便到了虢山的尾端,山上到處是美玉而沒有石頭。魚水從這里發(fā)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花紋五彩繽紛的貝。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chū)柏,其草多韭薤(xié)(1),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tù)首麋身(2),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cǎi)(3),又可以御百毒(4)。
【注釋】
(1)薤:也叫蕌頭,一種野菜,莖可食用,并能入藥。
(2)菟:通“兔”。身,應為耳。
(3):肚子鼓脹。
(4)百:這里表示多的意思,非實指。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丹熏山,山上有茂密的臭椿樹和柏樹,在草叢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還盛產(chǎn)丹雘。熏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棠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一般的老鼠,卻長著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發(fā)出的叫聲如同狗嗥叫,用尾巴當做翅膀飛行,名叫耳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生肚脹病,還可以辟百毒之害。
【原文】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1),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注釋】
(1)文:花紋。這里指野獸的皮毛因多種顏色相間雜而呈現(xiàn)出的斑紋或斑點。題:額頭。文題,有花紋的額。
【譯文】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石者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到處是瑤、碧之類的美玉。泚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普通的豹子,卻長著有花紋的額頭和白色的身子,名叫孟極,善于伏身隱藏,它的叫聲便是自己名字的讀音。
【原文】
又北百一十里,曰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1)。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臥(2),名曰幽鴳(é),其鳴自呼。
【注釋】
(1)蔥:山蔥,又叫茖蔥,一種野菜。莖生有枝格,葉子很大,一邊拔取一邊又生長起來,食之不盡。冬天也不枯萎。桃:山桃,又叫榹(sī)桃,一種野果木。果子很小,核與果肉黏結(jié)一起,桃仁多脂,可入藥。
(2)臥:睡覺。
【譯文】
再往北一百一十里,有座山名叫邊春山,山上到處是茂盛的野蔥、葵菜、韭菜、野桃樹、李樹。杠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澤。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猿猴,而身上滿是花紋,喜歡嬉笑,一看見人就假裝睡著,它名叫幽鴳,鳴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字的讀音。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蔓聯(lián)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1),牛尾、文臂、馬蹄,見人則呼,名曰足訾(zǐ),其鳴自呼。有鳥焉,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鵁(jiāo),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注釋】
(1)鬣:某些獸類頸上的長毛。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蔓聯(lián)山,山上光禿,沒有花草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猿猴卻長著鬣毛,還有牛一樣的尾巴、長滿花紋的雙臂、馬一樣的蹄子,一看見人就呼叫,名叫足訾,它鳴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字的讀音。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喜歡成群地居住在一起,結(jié)伴而飛行,尾巴與雌野雞相似,名叫鵁。它鳴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字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風痹病。
【原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咤(1),行則銜其尾,居則蟠其尾(2)。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yé),食之已嗌(yì)痛(3),可以已痸(zhì)(4)。櫟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注釋】
(1)咤:怒聲。這里是大聲吼叫的意思。
(2)蟠:盤曲而伏。
(3)嗌:咽喉。
(4)痸:癡呆病,瘋癲病。
【譯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單張山,山上光禿,沒有花草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豹子卻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還長著人一樣的腦袋和牛一樣的耳朵,只有一只眼睛,名叫諸犍,喜歡吼叫,行走時就用嘴銜著尾巴,臥睡時就將尾巴盤蜷起來。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形體像普通的野雞,頭上羽毛呈各種花紋,長著白色的翅膀、黃色的腳,名叫白鵺,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咽喉疼痛的毛病,還可以治愈瘋癲病。櫟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杠水。
【原文】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題之山,其上多樗柘(1)(zhé),其下多流沙,多砥(2)。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jiào)(3),名曰那父。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竦(sǔ)斯,其鳴自呼也。匠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其中多磁石(4)。
【注釋】
(1)砥:磨刀石。
(2)柘:柘樹,也叫黃桑,奴柘。落葉灌木,常有刺,葉子可以喂蠶,果子可以食用,可釀酒,樹皮可以造紙。
(3)訆:同“叫”。大呼。
(4)磁石:也作“慈石”,一種天然礦石,具有吸引鐵、鎳、鈷等金屬物質(zhì)的屬性。俗稱吸鐵石。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指南針,就是利用磁石制成的。
【譯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灌題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樹和柘樹,山下到處是流沙,還出產(chǎn)很多磨刀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普通的牛卻拖著一條白色的尾巴,發(fā)出的聲音如同人在高聲呼喚,名叫那父。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體像一般的雌野雞卻長著人的面孔,一看見人就跳躍,名叫竦斯,它鳴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字的讀音。匠韓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澤,水中有很多磁鐵石。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zhēn)楛(hǔ),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jié)生毛,名曰旄牛。邊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櫟澤。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山下是茂密的榛樹和楛樹,山南陽面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山北陰面蘊藏著豐富的鐵礦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一般的牛,但四肢關(guān)節(jié)上都有長長的毛,名叫牦牛。邊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櫟澤。
【原文】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譯文】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是小咸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冬天和夏天都會下雪。
【原文】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長蛇(1),其毛如彘豪(2),其音如鼓柝(tuò)(3)。
【注釋】
(1)長蛇:傳說有千尺長,能把鹿、象等動物吞入腹中。
(2)彘豪:野豬毛。
(3)鼓:擊物作聲。柝:是古代巡夜人在報時間時所敲擊的一種木梆子。
【譯文】
往北二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大咸山,山上光禿,沒有花草樹木,山下盛產(chǎn)玉石。這座大咸山,呈現(xiàn)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種蛇,名叫長蛇,身上的毛與野豬身上的毛相似,發(fā)出的聲音像是人在敲擊木梆子。
【原文】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hōng)之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出于昆侖之東北隅,實惟河原。其中多赤鮭(guī)(1)。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鸤鳩(2)。
【注釋】
(1)赤鮭:也稱鮭鱒魚,身體呈流線型,有小圓鱗,口大而斜,錐狀牙齒,是一種冷水性的經(jīng)濟魚類。
(2)鸤鳩:即尸鳩,也就是布谷鳥。
【譯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樹和楠木樹,山下是大片茂密的紫草。敦薨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澤。這泑澤位于昆侖山的東北角,實際上就是黃河的源頭。水中有很多赤鮭。那里的野獸以兕、牦牛為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布谷鳥。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zhá)窳(yǔ),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敦水出焉,東流注于雁門之水,其中多(pèi)之魚(1),食之殺人。
【注釋】
(1):據(jù)古人說就是江豚,體呈黑色,大小如同百斤重的豬。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少咸山,山上光禿,沒有花草樹木,山上到處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普通的牛,卻長著紅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叫窫窳,發(fā)出的叫聲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敦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雁門水,水中生長著很多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獄法之山。瀤(huái)澤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泰澤。其中多 (zǎo)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hún)(1),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注釋】
(1)山:即舉父、梟陽之類的動物。舉父可見《西次三經(jīng)》的“崇吾之山”節(jié)。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獄法山。瀤澤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北流入泰澤。水中生長著很多魚,形體像一般的鯉魚卻在腹下長著雞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贅瘤病。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形體像普通的狗卻長著人的面孔,擅長投擲,一看見人就嬉笑,名叫山,它走起來就像刮風,一出現(xiàn)天下就會刮起大風。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剛木(1)。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諸懷,其音如鳴雁,是食人。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嚻水,其中多鮨(yì)魚(2),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3)。
【注釋】
(1)枳棘:枳木和棘木,兩種矮小的樹。枳木像橘樹而小一些,葉子上長滿刺。春天開白花,秋天成果實,果子小而味道酸,不能吃,可入藥。棘木就是叢生的小棗樹,即酸棗樹,枝葉上長滿了刺。剛木:指木質(zhì)堅硬的樹,即檀木樹、柘樹之類。
(2)鮨魚:極像海狗的一種魚,魚身、魚尾、狗頭。
(3)狂:本義是說狗發(fā)瘋。后來也指人的神經(jīng)錯亂,精神失常。
【譯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北岳山,山上到處是枳樹、酸棗樹和檀、柘一類的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形體像一般的牛,卻長著四只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名叫諸懷,發(fā)出的叫聲如同大雁鳴叫,是能吃人的。諸懷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流入嚻水,水中有很多鮨魚,長著魚的身子,狗的腦袋,發(fā)出的叫聲像嬰兒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瘋狂病。
【原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譯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渾夕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盛產(chǎn)銅礦石和玉石。嚻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北流入大海。這里有一種長著一個頭兩個身子的蛇,名叫肥遺,在哪個國家出現(xiàn)那個國家就會發(fā)生大旱災。
【原文】
又北五十里,曰北單之山,無草木,多蔥韭。
【譯文】
再往北五十里,有座山是北單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卻生長著茂盛的野蔥和野韭菜。
【原文】
又北百里,曰羆差之山,無草木,多馬(1)。
【注釋】
(1)馬:指一種野馬,與一般的馬相似而個頭小一些。
【譯文】
再往北一百里,有座山是羆差山,沒有花草樹木,卻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原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譯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山是北鮮山,這里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鮮水從這里發(fā)源,然后向西北流入涂吾水。
【原文】
又北百七十里,曰隄(tí)山,多馬。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首,名曰狕(yāo)。隄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泰澤,其中多龍龜(1)。
【注釋】
(1)龍龜:龍或龜,也有把龍龜看作是一種動物的,即龍種龜身的吉吊。
【譯文】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隄山,山中有許多小個頭的野馬。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形體像一般的豹子而腦袋上有花紋,名叫狕。隄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泰澤,水中有很多龍和龜。
【原文】
凡北山經(jīng)之首,自單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yì),吉玉用一珪,瘞而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譯文】
總計北方第一列山系的首尾,自單狐山起到隄山止,一共二十五座山,綿延五千四百九十里,諸山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祭祀山神時:從毛物中選一只公雞和一頭豬作為祭品,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塊玉珪,只是將它們埋入地下而不需要用米來祭祀。住在這些山北面的人,都生吃未經(jīng)火烤的食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