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永彬《圍爐夜話》:“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為學無間斷,如行云流水,日進而不已也?!?/p>
這段話的意思,真正有才華的人一定都是韜光養(yǎng)晦的,像沒有經(jīng)過提煉的金和未經(jīng)雕琢的玉一樣,雖然不是很耀人耳目,但時間久了必然會放出光芒;做學問不能一定不可間斷,應(yīng)該像不斷飄動的云和不停流動的水一樣,經(jīng)流不息,每天都不斷前進。
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要不斷學習,學問才能不斷精進;另一層意思是有了學問,要含而不露,光華自會日益彰顯。
荀子的《勸學篇》第一句話就是“學不可以已”,強調(diào)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也就是要不斷學習,不能時斷時續(x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為什么呢?
第一,做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想一步登天,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不切實際的,需要踏踏實實地學習,只有鍥而不舍地不斷學習,才能把學問做扎實。
《增廣賢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蹦嫠畡澊挥胁煌5貏?,船才能向前行進,否則,就會被水流沖著向后退。做學問也是如此,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充實才能求得進步,如果不能做到不斷進步,就會退步。
第二,學習不是一勞永逸的,即使在某個方面學有所成也不一定保一生無虞,在這個方面還有精和深的問題,“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在孔子的學生中是最愛學習的,并且見一知十,學問是最好的。就是這樣的人,他喟然嘆道,老師的學問,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鉆研它越顯得堅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間又像在后面。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已經(jīng)用盡自己的才力,而老師的學問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從上去,但總感到無路可追從上去。
第三,做學問是沒有止境的,貴在持之以恒,只有像行云、流水那樣,永不停息地前進。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比说纳怯邢薜?,而知識是無窮的。
荀子《勸學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說明堅持學習的道理,只有鍥而不舍地學習,日積月累,方可有大的收獲,學問自然會日益長進。
常言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養(yǎng),如未經(jīng)提煉琢磨的金玉一般,內(nèi)斂而不張揚,既不會鋒芒畢露而咄咄逼人,也不會在人前賣弄、炫耀而惹人討厭,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能力,而且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只有那些沒有多少真才實學的人,往往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吹噓自己,急于得到別人認可才到處炫耀,所謂“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這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qū)W問不實而心虛。凡是善于自夸的人,多是一些淺薄之徒。
真正有學問的人在前總是謙恭的,孔子在他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名揚天下,他要復(fù)辟周禮,當然對它研究得很透,但是他每次進入太廟,都要向主持周禮的人請教;在鄉(xiāng)親面前,面帶微笑聽大家談?wù)?,而不搶大家的話,不顯擺自己比別人高明。
有才能的人雖不夸夸其談,不炫人耳目,但時間長了,他的光華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人們會發(fā)現(xiàn)他的才華。
被人們稱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躬耕于南陽,“不求聞達于諸侯”,隱居并沒有掩蓋他的聲名,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幫助劉備促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為蜀漢基業(yè)立下豐功偉績。
蘇軾有句特別有名的詩句“腹有讀書氣自華”,這句之前還有一句“粗繒大布裹生涯”,蘇軾夸他的朋友董傳,雖然穿著平常的粗布衣服,卻掩不住他的氣度散發(fā)出來的光華,因為他飽讀讀書,富有內(nèi)涵,他的光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遮也遮不住。
這就是真正的有才學人的魅力,只要有真才實學,不用向人炫耀,不用四處張揚,就會自然而然地魅力四射。
做學問,不是單純地學習,它與為人緊密相連,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修為,那就是堅持與謙遜。
堅持,學不間斷,不斷積累知識,學問才能精進;謙遜,韜光養(yǎng)晦,不斷充實自己,最終定會大放異彩。
#圍爐夜話#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guān)注@丁小悟典,與你一起領(lǐng)悟傳統(tǒng)文化之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