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覺察的第55篇文章
如果喜歡,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第一課
認識發(fā)生論:主體與客體的分界
還是個準媽媽時,我就開始關(guān)注各種育兒書籍,其中包括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也看過一些他對嬰兒的研究實驗視頻,算是對兒童的發(fā)展有些常識之外的了解,但很淺顯。聽完李老師這節(jié)課,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以前的問題所在。
試想一下,你忽然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就像嬰兒第一天來到這個世界,周圍的一切事物對你都是完全陌生的,那么,你怎么才能判斷:“什么是屬于'我’的?”眼前的桌子是“我”的一部分嗎?手里的鋼筆是嗎?手和腳呢?
對于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整個世界跟他是一體的,在他視野范圍內(nèi)的東西,全屬于他的組成部分。當著他的面藏下一個東西,他就認為這個東西從世界消失了,因為看不見了。
皮亞杰認為,到八九個月的時候,嬰兒開始認識到“客體恒常性”:眼前的球被藏到毛巾底下,他們會掀開毛巾把球找出來。他們知道,球雖然看不見了,但它還是存在的,并沒有消失,即“客體永存”。
球、眼前的桌子、手里的鋼筆,它們都是“客體”,并不屬于“我”。所謂“客體”,是指不由“我”的主觀意志而決定的存在。
更進一步,孩子們會漸漸認識到“知覺恒常”:球并沒有變化,但是,把它放遠一點就看起來小一點,放近一點就看起來大一點,光線充足的地方它的顏色很明亮,黑暗的地方它的顏色就晦暗。
就是說,各種感知覺、情緒、念頭、想法,它們也有自己的來去生滅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以“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它們也是“客體”,不屬于“我”。
“白熊實驗”就是證明。白熊實驗是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要求參與者在幾分鐘內(nèi)什么都可以想,就是不可以想象一只白熊,結(jié)果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我是前幾年才明白這一點,以前一直認為,感覺、情緒、念頭就是“我”,我怎么可能控制不了呢?我總是無意識地把它們跟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就這樣,越長大,從“我”這里分離出去的東西越多,“我”可以控制的東西越來越少,“我”變得越來越小。那“我”是不是就變得越來越弱呢?李老師說,不是的。把“我”和客體分開,“我”會變得更靈活,功能性會越來越強,可以去操作那些客體。操作?比如念頭,我怎么才能操作?好像除了觀察,我們沒有更多的作為。這是我的疑惑。
一個人,越是能意識到“我”的小,說明心理越是成熟。如果能看到“我”這個主體和“非我”等客體的分界,生活也會愉快好多,起碼,不會再抓狂地或憤怒地咆哮:“他/她/你怎么可以這樣?怎么有人會這樣想/做?”因為,他們都是“我”之外的“客體”,他們不屬于“我”的領(lǐng)土,不一定根據(jù)“我”的意志行事,他們就是可以這樣或者那樣。省下這些咆哮的力氣可以用來想對策:“他/她/你就是要這樣,我該怎么辦?” 這里的“他們”,可以是你身邊的任何人,孩子、伴侶、父母、同事、路人……聽了李老師這節(jié)課,才意識到自己從前白白生了好多氣,沒辦法,心理太不成熟。
承認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很少,承認失控,承認那些客體有自己的意志和客觀規(guī)律,才可能跟它們建立起適當?shù)年P(guān)系。力量驚人的大象是不可能被人控制的,但騎象人摸清楚它的脾氣和喜好之后,就可以跟它發(fā)展出合作關(guān)系。美國匿名戒酒會有一個綱領(lǐng)性的十二部法,第一部是:我們對于酒精無能為力(We admitted we were powerless over alcohol),也是在承認失控,然后,才有改變的可能。
既然“非我”的范圍這么寬廣,連信念、想法、情緒、價值觀都不是“我”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才是純粹的“我”?好像哲學、宗教、科學都沒辦法說得清楚。我們常常說“接納自己”,接納的主體,就是這個純粹又神秘的“我”。接納的意思,其實是認識到感覺、情緒、三觀等等都只是客體,它們能作為“我”之外的存在被“我”看見。我相信,看見,是改變的第一步。
難受也只是一種感覺,它們并不是“我”,所以,“我”這個肉身雖然咳嗽得厲害,還是寫完了這篇文章。多么實用的知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