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自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不僅是北京的一條經(jīng)濟命脈,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風景游覽區(qū)。2009年10月筆者有幸同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的專家學者一同考察京杭運河最北端的這段河道。御河作為通惠河上一段雋美的河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里將此文與大家分享。
御河原是元代開鑿的通惠河位于“宮城”東側的一段河道。白浮泉水從積水潭向東南經(jīng)澄清閘、萬寧橋、東不壓橋、北河沿、南河沿出皇城,過北御河橋(今貴賓樓西),沿臺基廠二條、船板胡同、泡子河入通惠河?!短旄畯V記》云“御溝流水曉潺潺,直似長虹曲似環(huán)。流入宮墻才咫尺,便分天上與人間,”這里御溝即是御河。據(jù)《明清北京城圖》所繪;從什剎海來的水,經(jīng)東不壓橋流入皇城,向南出皇城后,不向東南流,而直向南經(jīng)今正義路過中御河橋、南御河橋入南濠(前三門護城河),即明代御河,又名玉河,全長4.8公里。它是積水潭、什剎海排水的尾間,進德勝門水關之水,可由御河排泄,是城區(qū)中部、北部的排水主干渠,最受重視,直至清代。
御河起自什剎(前)海澄清閘,是積水潭下游出口控制閘,據(jù)《水部備考》:“澄清閘在鼓樓南,海子東岸,萬寧橋西,至元二十九年建,名海子閘?!边@是一座經(jīng)歷元、明、清各代一直起重要作用的水閘。《日下舊聞考》記楊載詩:“金溝河上始通流,海子橋邊系客舟。此去江南春水漲,拍天波浪泛輕鷗。”此外,據(jù)《金史》記載,早在金代這里已有閘,用以灌溉附近稻田,這大概是澄清閘前身。明清時期,這里成了游覽之地。詩云:“萬萼凌波斗艷裝,荷花世界水云鄉(xiāng)。澄清閘上聊延佇,頓忘炎敲但覺香。”
澄清閘遺址邊的水獸
御河上萬寧橋是北京城內(nèi)最早的(建于元代)石橋。老北京人常說:“北京在后門橋(萬寧橋)底下?!比嗽埔嘣疲墒钦l也說不出是怎么一回事。1950年,清挖什剎海,疏通御河時,在后門橋底下淤泥中,挖出一根四方的清石樁子,石樁子一面上刻有一只三寸多長的老鼠,下邊刻有“北京”兩個字,。這大概是明永樂年間,修建北京城時,在此處立的子午線石樁(十二個地支,子的屬相是鼠)。工程完工被扔在橋下,日久年深,石樁沉入河泥之中。據(jù)說,午線的石樁在“天橋”底下,橋早已拆除,無遺跡可尋。
御河上萬寧橋
御河往南流就是東不壓橋(原稱東步量(梁)橋,現(xiàn)橋已無存)。原為單孔(6.85米)石拱橋,始建于元代,橋長28.8米,寬7.95米,石橋面,石砌橋臺(1965年拆除)。為何東步量橋改為東不壓橋?這是相對它西邊的西壓橋來說的,西壓橋位于北海后門與什剎前海之間,原稱西步量(梁)橋,始建于元代,為單孔(5.2米)石拱橋,橋長18.4米,寬28.25米,石砌橋面橋臺(1970年拆除)。明朝擴建皇城時,皇城北墻壓在了西步量橋上,所以叫西壓橋。而皇城到東步量橋其實也壓在橋上,后來因為皇城逐漸被拆除,此橋這段先被拆除的,所以傳成了東不壓橋了。
御河不是很寬,水流也不是很急,但還是在北河沿中段西岸沖出一片沙灘,因而有了“沙灘后街、沙灘巷”等地名。在沙灘東南,有“銀閘胡同”(原為御河故道)。為了調(diào)節(jié)因地勢形成的水勢落差,在河上設有多處水閘。據(jù)《燕京訪古錄》載,這里地下埋有銀制水閘一座,梁長4尺8寸,寬5寸,厚3寸,柱高3尺。并鐫有“銀閘”二字和“大元元統(tǒng)癸酉秋奉旨鑄銀閘一座”十四個小字。
到了民國年間,由于來水日趨減少,開始自南往北改成暗溝。民國13年(1924年)自前三門護城河南水關到東長安街改成暗溝,填平植樹,河兩岸修路,東岸稱正義路,西岸稱興國路,后將兩路中間地帶辟建為街心公園,統(tǒng)稱正義路。民國20年(1931年)由東長安街到望恩橋(東安橋)改成暗溝。
重新露出地面的御河,現(xiàn)為通惠河玉河遺址公園
為保護與北京城歷史沿革密切相關的河湖水系,2000年,結合萬寧橋(后門橋)保護,恢復了御河起端河道,使歷經(jīng)七百多年風雨侵蝕、斑駁古老的萬寧橋重放異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