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被貶了,因為“不護細行”,朝廷說他不拘小節(jié)、生活作風狂放,就要將他貶去龍標。
他收拾行囊,一路南下,途中收到好友李白的慰問:“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對他的貶謫遭遇是同情是憤懣的,盡管李白無法親自相送,卻將滿腔愁心借以明月同他一路前行。他王昌齡,得此摯友,何其有幸。
他溯江而上,顛簸坎坷,在世態(tài)炎涼之下處境多困窘,直到來到武陵。
此處太守為人熱情好客,見他前來,盛情招待,他因多日奔波而倍感蒼涼的一顆心,重新被人溫熱。
在這武陵一待便是許久,今日他即將繼續(xù)啟程,前往龍標。
太守知曉后,立馬備酒設宴,為他踐行,席間暢飲,訴盡衷腸。
他與太守惺惺相惜,然今時一別,不知何時相見,不舍之情油然而生,遂提筆作詩。
《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唐·王昌齡
我就要憑借佩劍遠行千里了,微賤的我冒昧地向您說一句話:
在武陵做門客時受到您的提攜,決不會忘記您對我的恩惠。
這首詩詩意簡潔明了,前兩句是告別,說明自己的去向;后兩句是感謝,表達對太守的敬意。
起句頗有豪情,仗劍千里,下一句“微軀”又為自謙,不過十字,詩人講義氣、重友情的性格便躍然紙上。
后兩句運用典故表露心意,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位信陵君,禮賢下士,天下士爭歸其門下,致食客三千人。
信陵君聽聞一個叫侯贏的隱士很有才能,就想招攬他。
當時,侯贏已經(jīng)七十歲了,還只是魏國都城(大梁)的一個看城門的守衛(wèi),家中十分貧窮。
信陵君卻十分看重他,將其引為座上賓,后來侯贏為信陵君策劃竊符救趙之事,隨后北鄉(xiāng)自刎,以報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此詩中,詩人自比為“大梁客”,又將太守比為“信陵君”,運用典故,委婉的表達了自己一定會知恩圖報的感情。真摯誠懇,為人動容。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重情重義之人,卻是不得善終,唏噓不止。
公元757年,已經(jīng)六十歲的王昌齡在離開龍標,路經(jīng)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害。
閭丘曉為什么要殺害王昌齡?對此史料頗少,唯《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留有一“以刀火之際歸鄉(xiāng)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span>
“忌而殺”,有人揣測是王昌齡觸犯了閭丘曉的“禁忌”慘遭殺害,但更多的觀點是閭丘曉因為嫉妒王昌齡的詩名才情,
加上當時天下大亂,自可為所欲為,故而放任心中欲望,將一代詩杰謀害。
俗話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王昌齡遇害沒多久,張鎬就為王昌齡報了一劍之仇。
時逢安史之亂第二年,叛軍一路攻城略地,來到睢陽時卻遭到了張巡的殊死抵抗。
張巡以不到萬人的兵力,頑強抵擋住比自己十倍之多的叛軍,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下,苦守城池數(shù)月之久。
面對叛軍的圍困,睢陽城在糧草斷絕后,只能吃陣亡和餓死者的尸體,所食之人多達三萬。
此時朝廷也意識到睢陽的重要性。任命張鎬為河南節(jié)度使,急速赴援,張鎬即刻傳令亳州刺史閭丘曉出兵營救。
但是,閭丘曉唯恐禍及自身,因而遲滯不動,坐視叛軍攻城而不救。
等到張鎬大軍趕到睢陽時,叛軍攻陷睢陽不過三日,張巡遇害,守城將士亦死傷慘重。
張鎬大怒,下令杖殺坐視不救的閭丘曉。閭丘曉卻以奉養(yǎng)親人為由,乞求活命。
張鎬對此怒言:“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yǎng)乎?”
閭丘曉終是無話可說,命喪黃泉,也算是告慰王昌齡與諸多將士的在天之靈了。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生命總是極其脆弱,一場天災人禍便能輕易的讓一個原本肆意綻放的生命凋零。
人生在世,不求富貴功名,惟愿平安順遂。
少一些怨懟消極,多一些溫熱平和,無論對己對人,都應保有一份良善與寬和。
盛世之下多溫情,不負你我此生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