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wǎng)上有個段子特別火,引發(fā)了好多父母的共鳴。
“學霸和學渣之間,還有一種身份叫學酥。
他們捏一捏勉強能成型,但一放松立刻就垮掉。”
酥,顧名思義,就是看著還成型,但一碰就碎。
你說他不行吧,人家嘴皮溜,腦子靈,努努力也能考得不錯。
你說他行吧,不盯著點,成績能滑到馬里亞納海溝去。
學霸
學渣
學酥
這種屬性的娃,本質(zhì)也是渣渣,只有加點液體再捏捏,才能勉強成塊。
這個液體構成,主要就是媽媽的口水、汗水還有血淚。
我把這個段子轉(zhuǎn)發(fā)到家長群里,立馬引發(fā)了大家的共鳴。
好多朋友說:這不是就是我家娃嗎?然后紛紛開啟了吐槽模式。
聽完他們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
學霸稀有,學渣少有,這屬于小概率事件。
大多數(shù)娃都是學酥,在“良”和“優(yōu)”之間上下掙扎。
人家狀態(tài)主打一個“飄忽不定”,全靠人盯人戰(zhàn)術。
他們是你家娃,是我家娃,大概也是身邊那種最常見的娃。
人比人想死
娃比娃得扔
有位媽媽曾在網(wǎng)上分享女兒被“退班”的經(jīng)歷:
她女兒所在的學校,每年開學都會根據(jù)考試成績重新分班,他女兒之前一直在單科尖子班里就讀。
有天晚上,她問女兒能不能跟得上班級進度。
孩子云淡風輕的表示:我早就不在那個班了。孩子爸還跟著補充:已經(jīng)3個月了。
媽媽大吃一驚,因為這3個月以來,女兒該吃吃,該喝喝,表現(xiàn)得一如往常,絲毫沒有被影響到。
她只好尷尬問女兒“那你難受嗎?”
娃一幅寵辱不驚,吃飯最大的模樣:
“為啥難受,被踢出來的又不是我一個,還有誰誰誰也被踢出來了?!?/p>
這位媽媽特別感慨的說:
學渣和學霸的區(qū)別就是:學渣永遠在往下比,學霸永遠在往上比。
盡管媽媽吐槽,女兒是學渣,是假學霸,但孩子能考進尖子班,肯定跟學渣是不沾邊的,妥妥的學酥一枚。
如果說養(yǎng)孩子,就像抽盲盒。
那么學霸是特等獎,學渣是謝謝惠顧,學酥就是一張罰單!
因為學酥父母的人生,主打的就是一個雙層夾擊。
上頭是學霸父母的“凡爾賽式育兒”:
前面這位媽媽就是,當她虛心求教同班學霸他媽,得到的答案是:
“我從來沒管過啊……全靠他自己?!?/p>
往下看,你也不能像學渣父母一樣徹底躺平。因為人家的成績好歹差得穩(wěn)定,差的堅定。
那句話咋說來著:
如果幸福的本源是層次,那痛苦的本源就是不確定。
學酥父母的焦慮和痛楚,全都是因為活在不確定里。
今天娃考好了,讓你覺得未來可期,生活有望;
下一次娃就敢跌出普高線,玩得就是一個心跳。
學酥父母陪讀的生活,就像雜技演員走鋼絲,每天驚心動魄。
他們在雞娃、躺平之間夾縫生存,渴望躺平,卻總在被迫內(nèi)卷。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媽,精神嚴重分裂——
前一秒歲月靜好,后一秒暴跳如雷;
一會兒雞血加滿,一會兒心如死灰;
一天一個心情,一秒一種態(tài)度。
不用問,那就是學酥老母親本人了。
指望一個學酥自覺
不如指望母豬上樹
馬上又到期末考試了,大家也可以觀察下:
那些眉頭緊鎖,開始按部就班復習,甚至有點小焦慮,小激動的,八成是學霸;
那些笑得沒心沒肺,成天嘻嘻哈哈,做作業(yè)全靠家長催的,不是學酥,就是學渣。
這也是學酥的另一大特質(zhì):
心臟特別大,情緒特別穩(wěn)定,火燒眉毛了都不著急。
主打的就是:抽一鞭子挪一步,不抽壓根兒不動。
你說天資條件,怪遺傳,怪老天爺,鍋咋也砸不到孩子身上。
但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那又是另一回事。
學酥媽媽最大的煩惱,就是娃既不是很聰明,也不是很努力。
他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走神、磨蹭、以及和爹媽斗志斗勇上。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這樣一個視頻:
有個爸爸暗中擺好相機,假裝出去,留娃一個人寫作業(yè)。
源自微博用戶@熊孩子翻車現(xiàn)場
結果在寫作業(yè)的這9分鐘里:
對墻壁敲敲打打2分鐘,發(fā)呆思考人生42秒,玩兒門、鉛筆、橡皮3、4分鐘,在椅子上東倒西歪,練習瑜伽1分38秒……
實際用在寫作業(yè)的時間,只有短短16秒。
最后他筆一撂,大聲喊出了那句:“爸,我要上廁所!”
源自微博用戶@熊孩子翻車現(xiàn)場
這不就是學酥娃的日常寫真嗎?
家里有這樣一個娃,注定你得盯著、管著,一言不合拿“小皮鞭”抽著。
別說什么上了大學,娃脫離了管束,會像脫韁的野馬,拽也拽不住。
要是現(xiàn)在不管,他們可能連上大學的資格都沒有。
就像我一個朋友吐槽的那樣:
“有個教育專家說過:要給孩子真正的愛與自由,要溫柔、要尊重。
娃剛出生的時候,這句話幾乎被我奉為育兒圣經(jīng)。
等到娃上了學,我才明白:自由,那是給會自覺、知進退的娃?!?/p>
沒錯,對學酥娃來說,你給的自由過了火,他的人生容易沒結果!
學酥學酥
特別費媽
學酥他媽,江湖人稱“五費人員”——費力、費嘴、費心、費神、費錢。
總而言之,特別的費媽。
畢竟,學酥將來能成龍成鳳,還是墻里打洞,全看父母能有多努力。
前幾年,教育圈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那可怕的妻,非要把普娃“扶”上清華北大,殺伐六年后……》
它記錄了一位媽媽憑借一己之力,把天賦平平、又不自覺的娃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學霸,考上武漢大學的故事。
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印象很深:
自覺的孩子拼自己,不自覺的孩子只能拼爹媽。
為了手把手輔導兒子的學習,這位文科生媽媽,時隔26年,愣是拾起了數(shù)理化課本。
唉,怪不得有人調(diào)侃:當媽以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感覺自己變強了。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為了陪讀雞娃,這屆老母親可以拼成啥樣。
輔導娃功課,絕不認輸。
孩子上奧數(shù),爹媽突然開竅,什么雞兔同籠、相遇問題門門清;
娃補語文,父母跟著背古詩看書,那叫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
重拾英語更是毛毛雨了,各種手工作業(yè)也不過基本配置。
娃上樂器課的,當媽的自學五線譜,彈琴已經(jīng)可以考級……
遇到娃小升初,或是中高考,那信息收集能力更是杠杠的:從學校內(nèi)部的招生信息,再到哪個廟的神佛拜起來更靈。
總而言之,只要他們想知道,沒有爹媽們打聽不到的。
還有更狠的父母,直接考過教師資格證,重回高考前的智商巔峰。
生完學酥,多少中年人才發(fā)現(xiàn):
自己也是一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隱形學霸。
這場面,估計當年任課老師都得哭泣:
原來想逼一個人學習上進,讓他生一個學酥就夠了。
寫到這里,忍不住想吐槽:
怪不得人家說,為人父母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原來修的是父母的脾氣,行的也是父母的本領。
生了學酥,咱們還能塞回去咋地,只好且行且珍惜,笑著活下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