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墨生先里評鄧散木先生書法:對鄧散木書法...
梅墨生先里評鄧散木先生書法:
對鄧散木書法進行縱向的比較后,結論是他作為一代名家夠得上古典風格的功力派代表,在創(chuàng)造歷史性的美感風范上尚未臻于突破性的成就。由此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何以許多并不缺少傳統(tǒng)功力與嫻熟技巧的書家卻最終難以突破書法傳統(tǒng)美感風格上的框限?或臻至傳統(tǒng)美學的高境界?如鄧散木先生這樣的書家,也并不缺少人格品質上的強烈個性以及高雅的鑒賞能力和相當深厚的文化積累。答案只可能是,由于這些書家所具有的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使他們在游刃于傳統(tǒng)的藝術式樣之內的同時,不自覺地極容易落人一種審美心理定勢之中,來自民族的、地域的、傳統(tǒng)的文化積累易于牢籠住傳統(tǒng)型文人。本來,純粹的民族乃至地域性的文化積淀往往應該成全更具有大人類文化意義的藝術家,但是一旦這種文化的惰性面與個體意識的保守素質發(fā)生聯(lián)系,其情形便不樂觀。究其本源,藝術家的個性特征不會脫離他的個性屬性而發(fā)展。藝術家的深層心理的文化原型雖然是最為潛藏的,卻是最為重要的藝術動力。這一藝術動力的規(guī)定性與趨向性,很大程度可以影響到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類型。作為繼承型的書家,鄧散木比較全面地實現了他對傳統(tǒng)最高標準“二王”風范的回歸與沿襲,這是必須肯定的。他深厚扎實的楷書、特別是小楷功夫,對于“優(yōu)雅適度”這一中和審美要求的理解與掌握,對于成就一個傳統(tǒng)型書家必備的書學知識,如小學、文字學、碑帖學、書法史的熟稔了知等等,集合為他博洽全面的“正統(tǒng)”一脈書家的形象。師承于蕭退庵和趙古泥就更增強了這種氣質與走向。遺憾的是,他在傳統(tǒng)審美范疇里終于在向“二王”傳統(tǒng)“看齊”這個階段劃了句號。與不少近代書家一樣,這個句號離二王法脈的真諦與神韻還遠得很。因此,這類書家只好居于二、三流上。
假若,鄧散木先生不是那樣追求藝術表現上的全面與多能,或許更利于他對書法深度的探索?筆者懷疑,世俗習慣中力爭塑造一個全面型的書家的傳統(tǒng),很大程度上的確會影響書家們對書法本體的深層追求與專一的開創(chuàng)性。這樣的說法并不意味我們愿意把兩者割裂開來。但作為藝術的批評我們的歸結點終歸要落到藝術的形式與風格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的研究上。平常與特殊一平庸與創(chuàng)造的分水嶺,就藝術而言就在于個性精神的擺脫慣性的模式程度如何!現代意義的價值判斷,重視的是藝術的高度與深度
表現的力度,而不是作為基礎的廣度。我們是現代人,我們不可能不站在現代立場說話。(子杰節(jié)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