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前儒家經(jīng)典內(nèi)涵首次披露,隱密的儒家文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p>
這一段是儒家四書中《大學》的文字,也被后世人奉為儒家修行入門的手段。從原始儒家看來,孔后儒家的老師根本就是藏了一手,沒給大家講的很徹底。造成后世爭論不休。也坑慘了無數(shù)后世的學者,包括大學者王陽明。
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在嚴復《救亡決論》:“前明姚江王伯安 (陽明),儒者之最有功業(yè)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币馑际钦f: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一心想成為圣賢,按照“格物致知”學說,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但換來的卻是刻骨銘心的失敗,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原始儒家恰恰提供了破解《大學》這一段文字的鑰匙。這個鑰匙就是“允執(zhí)厥中-智仁勇體系”。
我們來看一下《大學》這一段的全部文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把這段文字分為三個部分,前一部分提出從致知到平天下的過程。
中間一部分告訴學者致知的方式是格物。
最后一段告訴修習儒家,達到“明明德于天下”的起手方式就是格物。
那么如何格物,怎么知至,沒有人知道。歷代爭論也很多。因為沒有儒家核心的鑰匙,所有的學者都站在自己的本能意識上理解這段文字,所以都會少一個或兩個位面。早期的學者稍微好一點,比如漢代的鄭玄,理解稍微全面一些。宋以后基本上可以說因為核心完全失傳了,全部都是片面的理解,還分成了不同門派相互論戰(zhàn)。
朱熹在《四書章句》上講: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朱熹這段解釋集中到了智上了,也就是要努力學習窮盡知識之極處。照他這么說誰能達到呢?莊子有句話說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就是一個坑,誰跳誰死。你學一輩子也達不到這一步,那后面意誠、心正都談不上了。平天下更成了做夢了。
王陽明更好玩,吃了虧之后直接放棄了格物至知,從意誠、心正開始修了,“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謂充擴其知識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爾?!?/p>
這樣一來,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就完全不同朱熹之“致知,則理在物,而推吾之知以知之也”的理解了。朱熹理學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在于推求心外的知識(客觀),而王陽明心學則是向內(nèi)推求本心的良知(主觀)。這也是儒家兩大門派的重要區(qū)別。
那么原始儒家如何理解這段文字呢,和朱王二人不一樣,因為有鑰匙,這個鑰匙就是“允執(zhí)厥中-智仁勇體系”。這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體系。
那么“格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萬事萬物中體會儒家核心的存在。也就是說萬事萬物都存在智慧,仁慈,勇敢這三方面的品質(zhì)特性,但是各有側重,各有各自的應用范圍。
這里“格”的意思就如同“方格”通過一個個方格把萬事萬物放入其中(安),有分門別類的意思(分科之學),同時有界定邊界(止)含義在里面。
我就以竹子為例子具體講解這個“格物”是怎么格的。
首先通過對于竹子的研究發(fā)現(xiàn),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竹子厚積薄發(f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是竹子的勇。
竹子身形秀美,正直挺拔,外直中空,伸張有節(jié),內(nèi)懷若谷,雖曰卓爾,卻善群生,這是竹子的仁。
竹子隨風搖曳,但是立根不移,刻書作簡,流于筆墨,承載文化,這是竹子的智。
所以自古就把竹子比作君子。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與之類似的還有玉石,石之美者被稱為玉。也是類比于君子的品格。
再講一個關于現(xiàn)代心理學的例子,如何“格”人的時間觀念。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時間觀念,“智、仁、勇”側重不一樣的人,時間觀也是完全不同。
智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未來,仁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現(xiàn)在,勇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過去。
具體說一下:
智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未來,每時每刻都會為未來打算,他們信奉的名言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不太看重要眼前,也不太會背上過去的包袱。在他們看來,人生就如同一個電子游戲,充滿了變數(shù)和可能,掌握了游戲方法,遠比眼前的金幣重要。他們最重要的精神導向是未來的可能性,他們不會被當下的快樂蒙蔽,也很容易把過去的成敗拋之腦后,換來的是擁抱未來的能力。與人交往中,他們顯得固執(zhí),古怪,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塞翁失馬)在購買東西的時候他們很難被導購說服,寧愿在新奇的事物上碰碰運氣。(他們會買puzzle這種看似無用的燒腦玩具)
仁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現(xiàn)在,他們是全心全意活在當下的一群人,這一刻的感覺就如同永恒,他們的名言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薄吧挥幸淮?,何苦為難自己?!彼麄兺ㄟ^情感來做事情,情感對了,那就對了,聲音,文字,味道,氣氛,美麗的一刻都可能讓他們深陷其中,陶醉到這個心境里面,在仁者的哲學中并非不知道這個世界最終是一場夢,就是因為夢最后總會破碎,所以要抓住現(xiàn)在的每分每秒及時享樂,當然也有宿命論的觀點可以幫助他們在受苦的時候能夠安然度過。一切不過是因緣聚會,都是命里的安排。就如同耶穌說的這是“輕軛”,一切都交給上帝,自己不為未來負擔煩惱,也不把過去當做包袱。他們購物的時候很容易從眾,被導購說服買一大堆漂亮而不實用的東西。
勇者的時間觀比較看重過去,“知恥近乎勇”儒家的這個論斷幾乎戳中了勇者時間觀念的要害。過去的印象不可磨滅,一直在腦海里翻騰,因為某個事情的存在,導致現(xiàn)在的非常強的行動力和對現(xiàn)實世界影響的隔離。有人是被人羞辱,有人是愛上了女神,有人是看到了壯美景象,有人是因為戰(zhàn)場上驚悚的一刻,不一而足,總之那個不可磨滅的印象一直占據(jù)著他的人生。他的奮斗他的行動都好像是在繼續(xù)那個過去?!耙徊揭粋€腳印”的踩著前面的記憶奮斗下去。對于現(xiàn)實很難感知,更不用說分心去考慮未來。他們居住在一個幾乎與現(xiàn)實分離的個人的自我世界中。一生都在背負著過去的某一個時刻。
當然這樣的分類比較極端,過去、未來、現(xiàn)在的時間觀每個人都有,但是確實是側重不一樣,而且還有消極積極之分。這是“格物”中的一個現(xiàn)代例子。
按照類比取象的原則萬事萬物皆可“格”。如同陰陽類比取象一樣,這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類比取象方法。
回到《大學》修治平這段文字,把它簡化一下有如下的關系: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所以有人認為“格物”就是整個《大學》修行的起手。可《大學》原文講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p>
修身是根本?這個怎么理解呢?請看下圖。
圖一
如果這幾件事形成一個環(huán)形排列,就會發(fā)現(xiàn)修身放在最下面。心正,齊家離修身最近。格物,致知,平天下離修身最遠。這樣就可以把圖形注解為:
圖二
然后,我們把“允執(zhí)厥中-智仁勇體系”這個鑰匙放進這個圖形中去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
圖三
依靠“智仁勇”修身(這是根本)就表現(xiàn)為致知,意誠,心正。朱熹抓住的是“智”,王陽明抓住的是“勇”(一部分跨入“仁”)。依靠“智仁勇”格物就可以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個圖形像什么。像不像烏龜?shù)母辜?,烏龜腹甲上的裂紋正好是這個天然圖形。
龜甲
因為類比取象的關系,古人用烏龜?shù)母辜鬃髡疾芬簿筒蛔銥槠媪?。這不是天然的畫好了格子嘛。
龜甲中間的紋路被占卜者稱為千里路,從修身到格物,其中心路歷程千里不止。行千里路,觀千里風景,一路走來各種心酸、喜悅只有修者自己知道吧。
在四庫全書《卜法詳考》這本書中詳細的記載了龜卜的步奏方法。
龜甲經(jīng)過“三一丸”(一種藥物木炭、鉛粉、棗泥組成,取一分為三,三而為一的意思)火灼之后,出現(xiàn)裂紋,分為頭身足三部分。頭身足三部分按照類比取像的方法正好對應“智仁勇”。
依照裂縫的頭身足形狀不一樣判斷吉兇。
頭為事情的開始,平直高昂有情者吉。(智跨仁為吉)身為事情的主干,平直、剛健、洪潤、明凈者吉。(仁跨智勇為吉)足為事情的結果,有動靜之分,或動或靜,吉兇不同。(勇跨智為變)
對于龜占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尋找《卜法詳考》研讀,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和“允執(zhí)厥中-智仁勇體系”有關系的細節(jié)。
但是這個不是重點,“智仁勇”不是僅僅用來干這個的,而主要是用以修身的。如同大學上講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弊陨硇薏缓?,靠龜卜預知未來又能有多大補益呢?
坑了王陽明的龜子龜孫的故事就講到這啦,現(xiàn)在龜占的技術也已經(jīng)失傳了,不把它們供在廟堂之上鉆眼占卜,而是能夠在泥水里打滾也是它們的幸福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