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但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周末友人聚會,正說到興起處,忽然聽見對面“丁丁當(dāng)當(dāng)”敲盤子的聲音,隨之而來的還有孩子刻意提高嗓門的嬉笑。
循聲望去,對面是一家四口,制造噪音的那兩個小孩,看上去不過三四歲的模樣,大的敲盤子、尖叫,小的就依樣學(xué)樣,一時餐廳里不勝其擾。
媽媽低聲說:“這樣是不行的,你們會打擾到別人吃飯,快把筷子放下,不要吵!”
兩個孩子對看一眼,停下手里的動作。
安靜了不到一分鐘,兩個孩子又吵嚷起來,媽媽把盤子拿走,說:
“把筷子放下,再吵的話我就生氣了?!?/strong>
然而,這次媽媽的話幾乎沒有奏效,大孩子奪過盤子,撅著嘴表示不服,把筷子重重地擊打在盤子上,媽媽一下子站起來,提高了嗓門:
“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就是不聽!”
她邊說邊把大孩子手里的餐具都搶過來,重重地按在餐桌上:“好好吃飯,要不就回家!”
兩個孩子不敢吱聲,可憐巴巴地坐好了。
大人的心情明顯也受到了影響,一家人急匆匆地吃過飯,就離開了。
厭倦了老一輩的棍棒教育,很多80、90后初為人父母時,都暗下決心做一個開明的父母,跟孩子講道理,絕對不打罵孩子??僧?dāng)孩子真鬧脾氣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說教是如此蒼白無力。
家長越喜歡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講道理是許多家長最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被用來做正面的推崇。但人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講道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沒用。
湖南臺的青少年節(jié)目《少年說》中,一位女孩希望媽媽少嘮叨一點,媽媽也表示只要孩子表現(xiàn)好,她就少說。
孩子信心十足地表示自己可以做到,于是兩人約定成功。
可沒等下一秒,媽媽就重啟了嘮叨模式:“每天早上起來,不要拖沓……寫作業(yè)收拾好以后……”
女孩只好在天臺上,說:“媽媽,你別嘮叨了”。
是啊,盡管媽媽說得都在理,但反復(fù)嘮叨,已經(jīng)讓孩子厭煩。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媽媽說的大道理,孩子還能聽進去嗎?
不僅如此,大人的反復(fù)嘮叨還會干擾孩子的判斷,給孩子帶來傷害。
《孩子:挑戰(zhàn)》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八歲男孩布萊恩正在用玩具氣槍瞄準(zhǔn)鄰居的窗子,媽媽把布萊恩叫過去,開始了一番諄諄教導(dǎo)。
她告訴他,玩具氣槍有危險,只能在射擊間玩,如果打破窗戶,我們需要賠錢。
布萊恩“非常認真”地聽,全程沒有說話,然后他將玩具氣槍放在屋里,自己去屋外玩。
幾天后,媽媽發(fā)現(xiàn)他又在射擊瓶子和鐵罐,于是又和他講了一番道理,再次讓他去屋外玩。
布萊恩還是隨心所欲地使用玩具氣槍,直到他瞄準(zhǔn)近距離的瓶子射擊,子彈反彈,打瞎了他的眼睛……
布萊恩媽媽的初衷是想保護孩子,她不忍心打罵孩子,希望能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但她的反復(fù)嘮叨,在孩子看來,極其無聊,孩子已經(jīng)對母親的教誨產(chǎn)生“免疫”,結(jié)果真的受到了傷害。
在育兒的過程中,有多少媽媽也犯過類似的錯誤?
你對孩子苦口婆心,竭盡所能想保護孩子,卻忽略了:面對你日復(fù)一日的嘮叨,孩子早已開啟了選擇性“耳聾”模式。
一旦孩子不愿意跟你繼續(xù)交流,縱使你有再多的道理,也無法改變TA的行為,這就是親子溝通的陷阱。
首先,當(dāng)然是家長以身作則,拿出行動。
“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育兒。即是說,大人很有必要以實際行動來代替枯燥的說教,讓孩子們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孟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他的母親就是一位非常注重用行動培養(yǎng)孩子的人,《三字經(jīng)》里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杼”的典故:
孟母曾三次搬家,最終選擇住在學(xué)校附近,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學(xué)習(xí)氛圍,讓孟子從小耳濡目染。
孟子有次逃學(xué)回家,孟母恰巧在家中織布。
當(dāng)問明原委,她沒有打罵孟子,也沒有開啟嘮叨模式,而是不動聲色地拿起剪刀,一下子將剛要織好的布匹剪斷。
孟子見狀大驚失色,趕緊阻止母親,問為什么要這么做。
孟母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腳踏實地才能做好,如果你隨意逃學(xué),就像我剪斷這匹布一樣,前功盡棄,終成廢物!”
孟子豁然明白,于是發(fā)奮讀書,這才有了后來的成就。
行動的力量,遠勝于語言的單薄說教。
如果孩子已經(jīng)犯錯,讓孩子真切地了解其后果,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們?nèi)菀紫萑胗齼赫`區(qū),認為孩子只能獎勵,不能懲罰。
結(jié)果是,當(dāng)他們一遍遍地規(guī)勸孩子無果后,就會陷入情緒失控,暴躁、發(fā)脾氣,之后忍不住打了孩子,事后又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是自己做錯了,如此惡性循環(huán)。
他們都忽視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他們對這個世界懵懂無知,充滿好奇心,不可能事事守規(guī)矩。
要想不吼不叫,培養(yǎng)出積極陽光的孩子,你需要引入規(guī)則,適當(dāng)獎懲。
假設(shè)孩子喜歡睡懶覺,我們就可以與TA約定:從今天起,如果你能堅持早起,就可以獲得一枚徽章,當(dāng)集齊五個徽章后,就可以滿足你一個小愿望。
但如果你沒有遵守約定,那么就要坐反省椅,媽媽還會把玩具沒收一段時間。
在育兒過程中,如果父母以自己的權(quán)威去壓制孩子,那效果只能是暫時的。
只有引入規(guī)則,和孩子一起約定獎懲標(biāo)準(zhǔn),并嚴格執(zhí)行,孩子才能有積極性行動。
心理學(xué)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回應(yīng)。
所以,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懲戒孩子的負面行為,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也讓孩子在訂立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中,學(xué)會適應(yīng)以后的生活。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單純的無休止說教中解脫出來,幫助孩子徹底改掉自己的錯誤行為。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并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diào)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這里另有3條建議。
1、“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么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shù)?
把“如何說”僅僅理解為一種說話技巧,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lǐng)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處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一樣,語言所到之處,也應(yīng)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與其向別人討要說話技巧,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2、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jīng)??吹竭@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于向孩子傳達一些并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jīng)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xué)習(xí)上幫助別的同學(xué),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生活就是競爭,別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
孩子從這些所謂的人生道理上,學(xué)會了小鉆營、小算計,卻學(xué)不到大胸襟、大情懷。這樣的“講道理”,實際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束縛限制了他的發(fā)展。
教育的真正準(zhǔn)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么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3、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里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為。例如,打了孩子,然后又深情地講“孩子,我為什么打你”,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yǎng)才重要。
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每位家長在成為家長之前也都沒有什么經(jīng)驗,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如果你沒有辦法放下身段和孩子面對面溝通,那就永遠無法進行溝通。
既然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xué)習(xí)的過程。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xué)習(xí)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qū)使我養(yǎng)成了良好閱讀習(xí)慣。
所以,我準(zhǔn)備“沿襲”這個行為!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么看繪本學(xué)東西快的原因。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于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xué)習(xí)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yǎng),有助于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xí)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