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國家重要人物逝世,人們總是能在各大新聞媒體上看到訃告。雖然訃告的內(nèi)容大都一致,但是在用語上頗有講究。
在一些訃告中,表達逝世者年齡會使用享年。然而在另外一些訃告中,表達逝世年齡的詞語卻是終年。
在一般人看來,享年和終年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都是表示人物逝世的年齡。但是真實情況是區(qū)別大了,用錯了真的會貽笑大方。
對于享年和終年,不僅一般人難以分辨,有時候就連官媒都會出現(xiàn)錯誤。
那么,享年和終年究竟又何必區(qū)別,為什么要區(qū)分得如此細致呢?
一般來說,享年一詞只會用在壽命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是十分少見的,他們會受到國家的優(yōu)待。
“享”其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漢字,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司馬遷的史記中就多次用到享這個字。
在那個時候,和享字搭配的漢字有很多,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和國家級別祭祀有關(guān),換言之,就是和祈福有關(guān)。所以古人在說享字的時候,內(nèi)心是帶著一份虔誠的。
古時候,享年一詞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且廣泛使用。不過此時的享年還沒有正式成為訃告中的用語。一開始,享年一詞的意義非常廣泛,有時候可以表示客觀地對他人年齡的描述,有時候也可以表示對依然健在人世的老人高壽的祝愿。
總而言之,此時的享年不僅可以對已經(jīng)離世的人使用,對在世的人也是可以使用的。通常來說,使用享年一詞,可以表達自己對對方的尊敬和美好的祝愿。
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變化之后,享年一詞逐漸成為在訃告中表示逝世者年齡的專用名詞。據(jù)歷史記載,這種變化起源于六朝時期。
因為歷史因素的影響,六朝時期的人們開始為逝世者碑刻墓志。墓志銘的內(nèi)容一般會記載逝者的生卒年以及人生成就等等,特別是在記錄生卒年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xiàn)享年一詞。
不過此時的用語沒有那么規(guī)范,是否使用享年,其實主要決定于墓志銘撰寫者的想法。
等到了唐朝,碑刻墓志的做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六朝時期,碑刻墓志只在士大夫及以上的階層流行,平民并沒有這樣的資格。
然而到了唐朝之后,就連平民也熱衷于為逝者碑刻墓志。
在這一時期,享年一詞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也漸漸地有了一定的規(guī)范。特別是在唐玄宗設置了誕節(jié)之后,碑刻墓志幾乎成為人人都會做的事情。
因為古人較為落后的思想意識,所以他們認為除了人間,天上和地下分別是仙界和冥界。故而很多人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但是靈魂不死,人死后會根據(jù)在世時的行為,從而去往另一個世界。
基于這樣的思想,所以古人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是十分謹慎的,古人認為人生有兩件事情最為重要,一是婚禮,二是葬禮。
在規(guī)格方面,葬禮和婚禮要基本差不多,如此才能體現(xiàn)事死如事生的態(tài)度。
外加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所以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的多與少,很多時候體現(xiàn)在葬禮的規(guī)模以及對待葬禮的態(tài)度上。
既然葬禮這么重要,那么樹立的墳墓前的墓碑就顯得格外重要,墓碑上的碑文就更不能馬虎了。
墓志銘可以不那么華麗,但是一定要用心,而且必須考究,否則會視為對父母的不孝順,這在封建王朝是一個很嚴重的罪過。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碑刻墓志這方面,清朝可謂是做到了極致。
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清朝統(tǒng)治者在墓志銘方面也作了一些規(guī)定。一般來說,表達逝者年齡的通用格式是享年+年齡。
所以,在古代以前,其實享年一詞是一個使用十分普遍的詞匯。無論是墓志銘還是訃告中,享年只是通用的用來表示逝者年齡的專用詞。
不過享年也有它特殊的含義,一般來說,享年一詞帶有尊敬和祈福的意思。
近代以來,享年一詞的使用就更為規(guī)范。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只有在自己的親人、長輩或者朋友逝世的時候,才會使用享年一詞。
或者說,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老人逝世,在發(fā)布訃告的時候,會使用享年。
終年和享年一樣歷史悠久,不過它的發(fā)展和享年有很大的不同。早在周朝的時候,終年一詞就開始使用了,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全年或者長年。
和享年不一樣的是,自周朝至民國,終年一詞幾乎都沒有在訃告中使用,甚至不會用來表達逝者的年齡。
確實,從終年一詞在古代中所表達的含義來看,它確實和死亡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
終年一詞在訃告中使用,是從近現(xiàn)代開始的。終年+年齡,可以表達逝者的年齡。相比于享年,終年一詞其實沒有太多的約束。
一般來說,終年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的場合,詞語的性質(zhì)偏中性。
終年的使用場景雖然廣泛,但也是一定的約束條件,例如因自然災害、交通事故而死亡的情況,通常只能用終年而不能用享年。
古代的時候,因為終年一詞沒有在訃告中使用,所以當發(fā)生這種情況,古人在記錄的時候,都會想辦法掩飾。
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去世時,中央電視臺報道了她逝世的消息。
消息的內(nèi)容自然是訃告,但是在表示逝者年齡的時候,中央電視臺說的是“終年九十六歲”,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古今漢語詞典》的規(guī)定,中央電視臺的用法自然是不合適的。
胡絜青去世時的年齡是九十六歲,遠遠超過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標準,無論是按照古代的標準還是現(xiàn)代的標準,這里都應該使用享年。
享年和終年的確有區(qū)別,不過它們的共同點是和古人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有關(guān)。古人事死如事生,周禮規(guī)定的兇禮就是五禮之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禮儀。
無論是享年還是終年,其實是兇禮中很小的一部分,享年和終年是訃告中使用的詞匯,也是鐫刻在墓志銘上的預言。
在古代,訃告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復雜的儀式。如果能夠清楚訃告對于古人重要的意義,也就能明白人們?yōu)槭裁匆谝粋€看似簡單的用語上大費周章。
訃告,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報喪。報喪的含義,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人死后,將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親朋好友。
報喪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據(jù)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周朝時期的歷史文獻中,經(jīng)??梢钥吹健坝嚒弊?,在訃字廣泛使用以前,一般用赴字代替訃字的作用。
不過無論是哪一個字,所表達的含義就是報喪。
明清以前,報喪一詞使用的程度還沒有很普遍,大都是使用訃報、訃問等詞語。古人之所以用這樣的詞匯,其實和古代的科學技術(shù)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
在現(xiàn)代科技不發(fā)達的古代,消息傳遞的速度是很慢的,有時候有的死亡消息要過上幾個月甚至數(shù)年的時間才能到達死者的親友的耳中。
絕大部分的時候,有關(guān)死亡的消息都是從別人的口中得知的,所以才會用訃報和訃問。明清之后,人們才漸漸開始使用報喪一詞。
報喪看上去其實只是傳遞一個人死亡的消息而已,但是在古代,報喪有時候還會成為政治斗爭的謀略。
秦始皇外出巡游的時候,忽然染病而亡。秦始皇是封建王朝第一個皇帝,他統(tǒng)一六國,對中國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所以對當時的中國來說,秦始皇死亡的消息將會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當李斯和趙高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秘不發(fā)喪,不能讓其他人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
在李斯和趙高看來,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報喪,那么那些六國的遺民很有可能揭竿而起,到時候天下可能因此在此混亂。
當然,李斯和趙高也有他們的私心。當時公子扶蘇雖是太子,然而他和李斯以及趙高的關(guān)系并不好,和李斯趙高關(guān)系比較好的,其實是公子胡亥。
趙高和李斯認為秦始皇的忽然去世,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把持朝政的好機會。
于是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秦始皇已死的情況下,趙高和李斯假借秦始皇的名義,向在外抵御匈奴的蒙恬以及監(jiān)視蒙恬的公子扶蘇下達詔令,命令他們立刻自盡。
秦始皇的名義是至高無上的,公子扶蘇和蒙恬都不敢反抗,于是自盡而亡。沒有了公子扶蘇和蒙恬的干涉,趙高和李斯很快就實現(xiàn)了把持朝政的愿望。
等到天下人都知道秦始皇已經(jīng)死去,而且公子扶蘇和蒙恬的死都是趙高和李斯的陰謀的時候,一切都晚了,沒有人能正面和趙高李斯對抗。
可見,在古代時候,尤其是皇帝或者重要人士的死亡,要不要報喪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處置妥當,可以改變歷史的走向。
在古代歷史中,如果出現(xiàn)便秘不發(fā)喪的字眼,大多時候其實和宮廷政變有關(guān)。為什么報喪在古代可以發(fā)揮這樣重要的作用,古人是如何對待報喪這件事的?
因為事死如事生的態(tài)度和周禮的約束,古人認為報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重要,而且對于時間的要求也很嚴格。
一般情況下,如果得知親人的死訊,古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喪,報喪的范圍是親戚和僚友,也就是常說的親朋好友。
報喪要迅速,而且要盡可能地做到隆重,如果藏匿親人逝世的消息或者態(tài)度不好,則會被認為是不孝順的表現(xiàn),輕則警告,重則會被官府問罪。
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這種案件的處罰都是很重的,最低也是笞四十,最高的話,會被流二千里。流二千里,這在古代和死刑其實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報喪既然都被寫進了法律,由此可知無論是古人本身還是封建制度,對于報喪都是十分重視的。這種重視的原因,和古人的思想有關(guān),同時和封建王朝大都以孝道治理天下有關(guān)系。
在明朝,皇帝被稱為君父,意思是全天下百姓的共有的父親,皇后則是全天下百姓共有的母親。從這一個稱呼就可以得知,古人十分重視孝道。
在古代,察舉制度舉薦人才的時候,孝順也是一個考察標準。
古時候,報喪也有一定的規(guī)定。報喪的人可以分為主人親自去報喪,也可以是主人派人去報喪。至于報喪的方式,則可以分為口頭報喪和書面報喪。
從唐朝開始,書面報喪的方式開始在士大夫階層流行,逐漸地,書面報喪成為一種模式,人們將書面報喪稱之為訃帖。
訃帖的內(nèi)容,其實和現(xiàn)代訃告的內(nèi)容在根本上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它們都要寫明逝者的生卒年,然后寫清楚死亡的原因等等,總之要將大致的情況描述清楚。
不過這樣復雜且技術(shù)含量很高的報喪方式,一般只能在有知識文化的士大夫階層使用。對于文化水平程度極低的平民來說,他們是不會選擇,也沒有能力這樣的做。
關(guān)于報喪的方式,各個地區(qū)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在南方,會用打傘的方式表示報喪。報喪人將傘頭朝上,傘柄朝下,然后放在門外,表示有兇信。
享年和終年,看似只是一個語法問題,但其實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是非常豐富的。
在讀書少的人的眼中,這是一個根本沒有價值的問題。
但在見多識廣或者博覽群書的人的眼中,這個問題的內(nèi)涵絕不止步于此。
參考資料:
《史記》
《戰(zhàn)國策》
《資治通鑒》
《四庫全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