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春雨,一個叫春的季節(jié)已經悄然來到,田地里,野坡里,不經意地就會看到提著菜籃三三兩兩挖野菜的小伙伴們,燦爛春光中的輕快、悠閑、安然一展無遺,不由得想起《詩經》里關于采野菜的句子——“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形象生動,猶在眼前,看來不僅現代人愛吃野菜,古人對此也是情有獨鐘?!对娊洝分姓劦降囊安说降子心男┠??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吧。
一、《周南·關雎》中的“荇菜”
荇菜:在古時俗稱“荇絲菜”,是一種可以吃的水草美食,葉片似睡蓮,莖細長,分枝多,呈匍匐狀生長,飄浮在水面之上,或生長于泥土之中。根莖可以吃,柔軟滑嫩,類似于市面上常賣的藕。另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藥用價值,除此,荇菜花朵顏色鮮黃,數量多,花期長,可用于點綴庭院。
二、《周南·卷耳》中的“卷耳”
卷耳:又名“蒼耳子”,現在稱為“蒼耳”,果實呈棗核形,長有鉤刺,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路邊、溝旁、草地、灌木叢中等,頂稍部分的嫩葉、嫩苗皆可食用。具有祛風散熱,解毒殺蟲的藥用價值。
三、《周南·芣苡》中的“芣苡”
芣苡:現稱為“車前子”,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葉緣有不規(guī)則波狀淺齒,種子近橢圓形,黑褐色。多生長在山野、路旁、池塘、河邊等地。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等藥用功效,果實、全草皆可入藥。
四、《召南·采蘩》中的“蘩”
蘩:即“白蒿”,一種一至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白蒿有水、陸兩種,《詩經》中所講到的“蘩”生長的地方“于沼于沚”,是一種水草,一般叢生于湖澤江畔。葉為綠色,呈羽狀深裂,邊緣有粗鈍鋸齒。嫩苗可食,古代曾用作祭品。
五、《召南·草蟲》中的“蕨”、“薇”
蕨:一種蕨類植物,地下根狀莖很長,且橫走,葉柄光滑,黃褐色,葉片革質,為闊三角形,頂端漸尖,呈羽片卵狀三角形,多生長于山坡、荒地、林下、林緣等向陽處。春季長出的嫩葉可以食用。清熱利濕,消腫,安神,有藥用價值。
薇: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匍匐,莖細而柔,向斜上方或攀援生長,花冠多紅色、淺紫色、淺粉紅色,少量有白色,果實為夾角,成熟時亮黑色,微彎。多生長在山坡上、林緣草叢中。嫩苗可以食用。
六、《召南·采蘋》中的“蘋”、“藻”
蘋:即浮萍,一種蕨類植物,自古至今是一種常見的水草,于夏末秋初時節(jié)開花,花色潔白,多生長于池塘水岸、淺水中。
藻:為藻類植物,一說水豆,是一種根、莖、葉沒有區(qū)分開的水生植物,用細胞分裂繁殖,生于淺水中。
七、《邶風·谷風》中的“荼”、“薺”、“葑”、“菲”
荼:即苦菜,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長于田野之中、樹林之下,味苦,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薺:即薺菜,一種一年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野生于田野之中,味甘,全草可食,也可入藥。
葑:即蕪菁,又名蔓菁,一年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另有說法是一種大頭菜之類的蔬菜,其葉、根可食。
菲:即菲菜,一種蘿卜之類的植物,花呈紫紅色,可以食用。
八、《邶風·簡兮》中的“苓”
苓:即甘草,也叫大苦。也有另外說法,一說蒼耳,一說黃藥,一說地黃。毛傳:“苓,大苦也。”沈括《夢溪筆談》:“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庇衢小度航浽u議》:“ 人蓋托物以見意,苓之言憐也,苦之言苦也。”舊注或謂此苓為甘草,非?!笨偠灾且环N藥草。此處圖片為甘草。
九、《邶風·靜女》中的“荑”
荑:此處指初生的白茅,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生長于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等地方。根莖可入藥。
十、《鄘風·桑中》中的“唐”
唐:即女羅,地衣類植物,一種寄生蔓草。 全草為無數細枝,狀如線,長數尺,靠依附他物生長。秋初開小花,子實可入藥。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十一、《衛(wèi)風·芄蘭》中的“芄蘭”
芄蘭:一名蘿藦, 亦名女青,一種蔓生植物,莢實倒垂如錐形。
十二、《衛(wèi)風·伯兮》中的“諼草”
諼草:即萱草,亦稱忘憂草,俗稱黃花菜。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等功效。
十三、《王風·中谷有蓷》中的“蓷”
蓷:即益母草。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處。味辛苦、涼,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作用的作用,是歷代醫(yī)家用來治療婦科病的良藥。
十四、《魏風·汾沮洳》中的“莫”、“藚”
莫:即酸模,又稱為羊蹄菜。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酸味。多生長于溝邊濕地、河岸及水甸旁。
藚:即澤瀉草。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有地下球莖,多生長在沼澤或水塘中??勺魇卟?,也可藥用。
十五、《唐風·采苓》中的“苦”
苦:苦菜,即前邊已經提到的“荼”,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長于田野之中、樹林之下,味苦,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字體大?。捍?中 小】
十六、《陳風·防有鵲巢》中的“苕”
苕:即紫云英,又名翹搖。一種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植物,嫩葉可食。根、全草和種子可入藥,有祛風明目,健脾益氣,解毒止痛之功。
十七、《豳風·七月》中的“苴”
苴:即麻子、大麻。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皮纖維長而韌,可織麻布、漁網、造紙等;葉呈掌狀,可配制麻醉劑;花被稱為“麻勃”,可治惡風、健忘等;果實被稱為“火麻仁”,性平,味甘,可入藥;種子可做油漆、涂料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苴的果殼和苞片被稱為“麻蕡”,可治勞傷等,但多服可令人發(fā)狂。
十八、《小雅·鹿鳴》中的“蘋”、“蒿”、“芩”
蘋:即藾蒿、艾蒿。一種多年生植物,全株有香氣,初生嫩葉、嫩芽可用作食用;另有清熱、利水、解毒、止血功效,可作藥用。多生長于路旁、野外、草地等處。
蒿:又叫青蒿、香蒿。一種一年生植物,清熱解暑,抗瘧疾良藥。多零星生長于濕潤的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也多見于濱海地區(qū)。
芩:即芩草,因草色發(fā)黃而被稱為“黃芩”。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紫色,根黃色,可入藥,有清熱祛濕等作用。
十九、《小雅·南山有臺》中的“萊”
萊:又名藜,即灰菜。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多生長于田間、路邊、荒地、宅旁等地,是古代貧者常食的野菜。
【字體大?。捍?中 小】
二十、《小雅·我行其野》中的“蓫”、“葍”
蓫:又名羊蹄菜,一種草本植物,性滑,多食使人腹瀉,根可入藥。多生長于田園、路旁、河灘或草叢中。
葍: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兒”,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花相連,有紅紫、藍、白多色。根白色,有甘味,可蒸食。多生長于農田、平原、荒地及路旁,生命力頑強。
二十一、《大雅·綿》中的“堇”
堇:即“苦堇”、“堇葵”,亦稱“堇堇菜”。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弱,葉呈腎臟形,邊緣有鋸齒,春末開白花,有紫色條紋,果實橢圓形,可食用,可入藥。多在野外生長。
以上列舉的是《詩經》中提到的大多數野菜,通過認識這些野菜,我們可以發(fā)現智慧的人們在古時候不僅食用野菜,而且還廣為醫(yī)用。古時把下層窮人稱作“食菜之人”,而現今的人們,衣食無憂,反而喜歡去鄉(xiāng)下種個“小菜園”,吃個“農家樂”,喝個“苦菜茶”,仿佛想要回到古時候,也許喧囂的生活更需要親近大自然吧!
聲明:本文系凱風網原創(chuàng)(綜合)內容。轉載或引用本內容請保留本網來源、作者及網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