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山二首(其一)
唐:李白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施宿《會稽志》記載:浙江上虞的東山是晉太傅謝安曾經(jīng)隱居的地方,也叫謝安山,山上有謝安建的白云、明月二堂,旁邊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游宴的地方。所以詩里的薔薇、白云、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語帶雙關。
謝安出身陳郡謝氏,自少以清談知名,但不愿出仕,隱居會稽郡山陰縣之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名士游山玩水,并教育謝家子弟。后謝氏家族于朝中之人盡數(shù)逝去,他才東山再起,歷任征西大將軍司馬、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職。簡文帝逝后,謝安與王坦之挫敗桓溫篡位意圖?;笢厮篮螅c王彪之等共同輔政。讓謝安青史留名的是淝水之戰(zhàn),在淝水之戰(zhàn)中,謝安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使晉室得以存續(xù)。戰(zhàn)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太傅、廬陵郡公,謚號"文靖"。
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閑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于晉室利益。齊人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
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并不忘情于政治;而當身居朝廷的時候,又長懷東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懷。所以李白仰慕謝安,是謝安的頭號粉絲。
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大約正在長安。唐玄宗親自下詔召他進京,看來是夠禮賢下士的了,但實際上并沒有給他像謝安那樣大展雄才的機會。太平盛世時,玄宗雖然喜歡他,但只是看作文學侍臣。李白是懷有強烈政治抱負的人,開始怨玄宗不對他委以重任,而玄宗也開始不耐煩李白的傲氣和放浪,最后終于散伙,被“賜金放還”了,他從此再也沒有機會施展他的政治抱負。
從“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可以看出,詩人在默算著離開隱居之地的時日。流光如駛,歲月老人。他有像謝安與東山那樣的離別,卻未成就像謝安那樣的功業(yè)。因此,在詩人的沉吟中,已經(jīng)包含著光陰虛度、壯懷莫展的感慨了。
所以“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種內疚,覺得未免辜負了那兒的白云明月。
這首詩應該看作是李白的“歸去來辭”。他向往著東山,又覺得有負于東山。他是要歸去了,但他的歸去卻又不同于陶淵明。陶淵明是決心做隱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卻沒有這種“決心”。“東山”是和謝安這樣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結合在一起的。他向往東山,既有隱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時而起的一面。
但李白終歸沒有“東山再起”的時機,他最終隨著清風明月,散跡江湖,不知所終了。有說他死在撈月的水中,明月終究不知落在了誰家。這位詩人,終究沒有成為謝安一樣的人。
人終究活不成另外一個人。
------END------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
迂夫子讀詩詞 yufuzidsc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