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較閱讀強(qiáng)化訓(xùn)練
?。ㄒ唬炯住?/span>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yuǎn)吞山光,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 chǎng ),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③不可具狀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①后天下之樂而樂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傥⑺谷?,吾誰與歸?
?、诜傧隳彩缿]。
4.兩文都是作者被貶官之后所作,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
5.下則鏈接材料與《岳陽樓記》所表現(xiàn)的胸懷抱負(fù)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相關(guān)鏈接】: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在當(dāng)今有何現(xiàn)實意義?
7.古往今來,一些名樓往往成為詩人作家吟詠稱頌的對象,以此來表達(dá)自身的思想感情。除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還讀過哪些詩人作家寫的樓的作品?請寫出有關(guān)作家作品及主要詩句.
?。ǘ?/span>[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望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最,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豐樂亭記》)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偌涯拘愣标帯?/span> 秀: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偃酥獜奶赜味鴺?,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谀巳张c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3.這是歐陽修謫居滁州時所寫的《豐樂亭記》的最后部分,這段文字以議論為主,寫景不多,其中寫四時之景的語句是:
4.甲、乙兩文旨趣相同,都表現(xiàn)了怎樣的政治理想?從文中找出這樣的語句:
5.文中說明人民能喜獲豐收,過上安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6.為什么要取亭名為“豐樂亭”?(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7.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異同。
?。ㄈ╅喿x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①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③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詹挥昕珊酰吭唬骸詹挥陝t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饑④,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而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釋】 ①雨麥:雨做動詞。天上落下麥子。②占:占卜。有年:豐年。③忭:biàn,歡欣。④薦饑:連年不熟或麥禾皆不熟。
1、上面文字中,作者與百姓的喜與憂和《岳陽樓記》中作者的樂與憂有相同之處,但各自表達(dá)思想情感的方式卻有不同,請寫出你的理解。
2、上面文字和《醉翁亭記》中都有人們?nèi)粘I畹拿鑼懀堈f說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
(四)【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①,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②,申之以孝悌之養(yǎng),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①時:家禽、家畜生長、繁殖的季節(jié)。②謹(jǐn):嚴(yán)。這里指重視。庠序:古代的學(xué)校。③頒通“斑”。
上面兩組材料都是儒家先圣為我們描繪的美好而理想的社會藍(lán)圖,各自有怎樣的側(cè)重點?
?。ㄎ澹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度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fēng)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 一兩隊點綴,亦復(fù)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fēng)鐸④,及佛燈隱現(xiàn)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不復(fù)飲酒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
1.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A.月色人戶
C.時聞風(fēng)鐸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
4.用斜線(/)為乙文中下句標(biāo)出兩處停頓。
不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ㄒ遥├先艘龡钍先肷街笱āku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珠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睏钍现x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
(1)漁人甚異之 (
?。?/span>3)老人引楊氏入山(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楊氏謝而從之
3、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
4、閱讀理解。
(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span>2)甲乙文段所寫的農(nóng)民生活是有共同之處的,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共同點嗎?你相信兩文段所寫生活的真實性嗎?為什么?
?。ㄆ撸?/span>[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
[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③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晚游六橋待月記(節(jié)選))
?、倭_紈(wán):絲織品。②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③夕春:夕陽。
1.
?、偌蓖纳跫?,猛浪若奔
③梅花為寒所勒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C.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皆在朝日始出
3.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诖藰妨襞c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4.甲、乙兩文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fēng)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發(fā)出的這些感慨?
?。ò耍?/span>[甲]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乙]西湖游記一則袁宏道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①,茶畢,即棹小舟入湖?;ㄉ缍稷?,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③,方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④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釋〕①昭慶:寺名,在西湖東北岸上。②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③如綾:形容極細(xì)軟平滑。④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東阿王,三國時曹植,封東阿王,文學(xué)家。他作過一篇《洛神賦》,寫他從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恍惚時忽見水邊有個美女,是洛河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愛慕之情。原作沒有說是夢。
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span> 湖中人鳥聲俱絕 俱:
③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2.翻譯下面的句子。
?、?/span>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pan> 方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寫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弊髡哌x擇此時“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心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寫西湖美景,甲乙兩文各有特色,請選擇其中一文作簡要評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ň牛?/span>[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余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亦出城蕩舟為湖游。霞軒能洞簫,遂以簫從。月上吳山,霧靄溟蒙,截然劃湖之半。幽火明滅相間約丈許者六七處,畫船也。洞簫于中流發(fā)聲,聲細(xì)微,受風(fēng)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觸之,仿佛若中秋氣。霧消,月中湖水純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錦帶橋,霞軒乃吹簫背月而行,入柳陰中。堤柳蓊郁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
1.甲文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三幅滿井春色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著重描繪了西湖月下美景,即__________之美。
2.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
①波色乍明 乍:
?、鬯煲院崗?/span> 以:
3.翻譯下列句子。
?、?/span> 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pan> 堤柳蓊郁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边@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③。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yuǎn)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④,無得而狀。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⑦自別。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⑧,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⑨;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拍而歌,竹肉相發(fā)⑩,清聲亮徹,聽者魂銷。
【注釋】①〔虎丘〕山名,位于蘇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勝古跡。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戶人家。③〔交衢間〕指路邊。④〔雷輥(ɡǔn)電霍〕雷鳴電閃。⑤〔布席〕安設(shè)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對。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屬(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輩〕隨著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發(fā)〕簫管聲伴著歌唱聲。竹肉,管樂器和歌喉。
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髻鬟之始掠也(梳掠)
C.得數(shù)十人而已(得到)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于時冰皮始解
C.竟以歌喉相斗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
8.文段理解。(1)甲文寫______景,以________ 景觀為主,重點描繪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等優(yōu)美景色;乙文繪秋景,以人文景觀為主,重點描述了
9.甲、乙兩文都采用了點面結(jié)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點,極富層次感。請以乙文為例具體說明(可借用原文語句回答)。
?。ㄊ?/span>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轇水石。
每風(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yáng)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于世。 (選自柳宗元的《袁家渴記》)
1.選文[甲]中描寫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文[乙]中描寫袁家渴的小山,作者選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語。
?、?/span> 不見曦月曦:
?、?/span> 冬夏常蔚然蔚然: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匐m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谄浯蠖既绱耍酂o以窮其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語句優(yōu)美,令人回味無窮。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并做簡要的賞析。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乙]是柳宗元寫的“永州八記”之一,試結(jié)合作者當(dāng)時的處境,談?wù)勀銓Α坝乐宋磭L游焉。余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于世”這個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甲]①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tuán)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谶b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dāng)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乙]口技(節(jié)選) 蒲松齡
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朮。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震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并方,反身入室。
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并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tài)響,聽之了了可辨。
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shù)耳,然亦奇矣!
1.甲文用一個“______”字總領(lǐng)全文,乙文用一個“_______”字作結(jié)。
2.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眾妙畢備 畢:
?、鄯瓷砣胧?/span> 反:
3.翻譯下面的句子。
?、贊M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谌河犚詾檎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盡致?乙文中口技者授給病者的藥方見效嗎?(用文中原句答)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續(xù)寫下聯(lián)。
上聯(lián):先輩著書談口技
下聯(l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ㄒ唬?/span>1.①求:探求。②廟堂:宗廟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著。
?。ǘ?/span>1.①滋長 ②命名 2.①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②于是經(jīng)常同滁州人(在這里)抬頭望山,低頭聽泉水聲。3.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4.與民共樂(或:與民同樂)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5.幸生無事之時
?。ㄈ?/span>1、《岳陽樓記》中,作者因眼前景象變化、產(chǎn)生聯(lián)想而憂樂,《喜雨亭記》因天氣變化,由久旱不雨到連降甘霖而憂樂?;蛘摺对狸枠怯洝分凶髡呓杈笆闱?,其憂樂觀表現(xiàn)得比較概括?!断灿晖び洝分凶髡叩膽n樂因事而發(fā),表現(xiàn)得具體、實在。2、官吏與百姓同歡樂。(四)【甲】側(cè)重于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乙】側(cè)重于施行仁政的王道統(tǒng)治。或【甲】從天下為公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yè)、社會安靜和諧的理想社會;【乙】從物質(zhì)保障、道德教化兩方面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
(五)1.D
(六)、1、(1)覺得奇怪 (2)類 (3)拉,帶領(lǐng) (4)接近 2、C
(七)1.①飛奔的馬匹②發(fā)出③抑止,遏制④安排、布置
?。ò耍?/span>1.①全、都②撐、劃③客居④劃船 2.①(湖邊的樹林)附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②剛一抬頭,已經(jīng)不由得被滿眼的美景陶醉了。 3.選擇此時看雪,表現(xiàn)出作者淡淡的愁緒。一個“獨”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意思近即可) 4.略(示例:①甲文運用白描手法,文字簡練自然,不事雕琢,卻能夠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頗有韻味?!耙缓邸?、“一點”、“一芥”、“兩三?!备叨瘸橄蟾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傳達(dá)出景物的形與神。②乙文運用比喻,虛實結(jié)合,準(zhǔn)確而生動地描繪了西湖美景。選擇一文作答即可)
?。ň牛?/span>1.早春風(fēng)光圖郊原春游圖 早春動物圖“霧靄溟蒙”的朦朧凄清幽靜 2.①初、始②濕遍③帶著④于是 3.①高大的柳樹聳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潤濕,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②堤上柳樹濃密一片,因而顯得黑暗,沒有柳樹的地方才能看見月亮。 4.美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人們由于某些限制看不到它;只有擺脫了這些限制,不斷擴(kuò)大視野,才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ㄊ?/span>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美石、巖洞、樹、草
(十一) 1.善 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