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弘毅 聶傳安
初三下學期最讓娃們痛苦的文言文當數(shù)諸葛亮的《出師表》。長,生僻詞多,說教多,感嘆多,一時難以與1800年后的娃們產(chǎn)生共鳴。
編者也許是心疼學生,便在初三上學期安排了《三顧茅廬》(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一文,要比曾經(jīng)教材里的《隆中對》(節(jié)選自《三國志》)易懂。
于是在講《出師表》前,我們就先拿《三顧茅廬》入門,生再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等等時,入文自然就快。
今天此文倒不是講如何學習《出師表》,而是講當剛剛學完《出師表》時,10班王弘毅同學就交來一首詩,題目居然是《寄漢丞相諸葛亮》。我看完后,很吃了一驚。
先把詩亮出來:
寄漢丞相諸葛亮
定軍山處云煙過,夢回一千八百年。
曹魏奉孝與文若,末胄皇叔軍師誰?
三顧隆中納賢士,任命危難敗軍間。
東下孫吳與儒辯,西出川蜀劃國都。
烈帝不聽丞相勸,落得白帝托庸孤。
老臣盡瘁為劉漢,百丈星隕五丈原。
身前躬后又誰知,涼風掠過蜀相堂。
【注釋】奉孝與文若:指三國時曹操謀士郭奉孝和荀文若。蜀相堂:四川成都武侯祠。(此處為弘毅自注)
弘毅周記一直不錯,如果沒有記錯,幾乎每周的文章都會得到表揚,但從未見他寫過詩。此時我才似乎想起,他那幾天坐在座位上眉頭時時皺著,似在沉思,似在回想,似在斟酌,也許正是在構(gòu)思、經(jīng)營這首詩。
我上屆學生(現(xiàn)高三)初一下學期時就能寫出像模像樣的絕句,押韻、平仄、內(nèi)容甚至意境都有可取之處,但這屆學生是中途接手,已沒更多的時間帶他們玩,所以乍見弘毅此詩,吃驚是必然的。
的確,如果以嚴格的古體詩標準去衡量弘毅作品,問題自然多多。而此文的可貴之處在于:弘毅幾乎是無所借鑒,自然而成。
對,他就是憑借著自己對所知有限的古詩的感覺,再結(jié)合諸葛亮的生平,自造了這首詩。
于是,句子雖有不通之處,內(nèi)容雖有不當之處,押韻雖不見,平仄也不講,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弘毅創(chuàng)造時的虔誠與執(zhí)著。
這種對諸葛亮的敬仰充溢在弘毅心里,他憋得難受,一定要找個出口宣泄,于是他借用了七言古詩的形式,開始用文字慢慢碼出諸葛亮豐功偉績與難酬壯志,讓人讀后景仰而感嘆!
“定軍山處云煙過,夢回一千八百年……”
一個字一個字地擠出來,凝神,苦思,冥想……
你琢磨文字時的樣子,真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