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書,心話也”,書法作品打動人的地方,其實從來都不是技法的表現(xiàn),而是創(chuàng)作者所傾訴的感情的流露。
唐朝安祿山與史思明發(fā)動了“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軍揮軍南下,被顏真卿和顏杲卿一東一西護國軍所攔截,顏真卿鎮(zhèn)守平原郡,今山東的陵縣。顏杲卿鎮(zhèn)守常山郡,今河北的正定縣,呈東西呼應(yīng)之勢……
叛軍抵擋不住顏家兩兄弟的嚴防死守,安祿山叛軍久攻不下,改道直攻潼關(guān),唐軍大敗,唐玄宗逃亡去了四川。
叛軍調(diào)過頭來強攻顏杲卿父子部隊,敵眾我寡,血戰(zhàn)了六天六夜,彈盡糧絕,連井水都干枯,箭簍連一支箭都沒有,顏被叛軍活捉。
叛軍挾顏杲卿命他投降,顏不從,當他的面殺死了他的兒子。顏杲卿破口大罵,惹得叛軍惱羞成怒,將顏杲卿綁在橋柱上,揚言將其肉煲食,實行了萬刀刑,一刀兩刀三刀……顏依然破口大罵,叛軍用鉤子鉤住顏杲卿的舌頭,將舌頭割下,吐字不清的顏杲卿繼續(xù)大罵,年65歲。
《新唐書顏杲卿傳》原文這樣記載:縛之天津橋柱,節(jié)解以肉啖之,罵不絕,賊鉤斷其舌,曰:復(fù)能罵否?杲卿含胡而絕,年六十有五。如果按原文理解,內(nèi)容更加恐怖,小編不想分解這段痛苦的歷史。
據(jù)歷史記載,顏杲卿一族當時有30多人被叛軍殺害,還有數(shù)百人被關(guān)押。顏真卿看到了堂兄和侄兒身首異處,死無全尸,便提筆寫下了那篇天下聞名的《祭之文稿》。
顏真卿寫祭文時,開始書寫很流暢,把時間、人物、事件交代的很清楚。當寫到哥哥和侄兒慘死時,性情的流動,落筆便逐漸厚重了起來,寫到了“賊臣不救”,連續(xù)寫了兩遍,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賊臣擁重不救”。
寫到高潮“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特別是寫到“父陷子死”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悲痛,重筆在紙上猛烈絞轉(zhuǎn),不停的來回擺挫,從濃墨到枯木墨,萬般思緒涌上心頭,滿腔的怒火發(fā)泄在筆紙之間,手的顫抖,雙目的淚痕,筆毫的翻轉(zhuǎn),文字的激昂,那個畫面感,著實讓人感動,黯然淚下。
當代文學(xué)大家,余秋雨先生對顏真卿《祭致文稿》這樣評價:世界上很少有藝術(shù)作品,在不了解他的歷史的背景的情況下,而從筆墨線條的表現(xiàn),可以體會到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的痛苦,從文字到書法的演繹,可以感受到顏真卿在長嘆和哭泣中的心境。顏真卿內(nèi)心的傲骨,足以頂天立地。
回過頭來看一下當下,很多人寫行草書的時候,純粹就是為了炫技而炫技,說實話這也有展賽帶來的弊端。
我們可以從古代留下來的經(jīng)典作品,可以從《蘭亭序》感受到王羲之適情雅趣、瀟灑自信的筆調(diào)。也可以從蘇東坡的《寒食帖》中體會到東坡居士的無奈……好的作品,往往都是性情的流露,感情的投入。
我們臨寫字帖時,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體會作者的心境。
我們創(chuàng)作作品時,調(diào)動你的情緒,讓你的作品充滿了感情。
今天就分享這么多,請繼續(xù)關(guān)注四海易術(shù),每天分享一點書法小知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