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載: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是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必定有人接近他,或和他在一起。其后,荀子說得更加詳細:“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非知也,其埶然也。”(《荀子·不茍》)絜同潔。埶同勢。同焉者合,意謂志同道合的人與君子集結。類焉者應,意謂意見相近的人與君子呼應。荀子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集百家之大成,但說他是儒家傳人也并不錯。所引這段話就是對“德不孤,必有鄰”的最好解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古今皆如此,其勢然也。
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孔子本人??鬃硬粌H博學多能,名揚各國,而且是道德的力行者與宣揚者,生前已有圣人之譽,“夫子圣者與”(子罕篇)。故當時天下許多文士紛紛投奔到孔子門下,最終才形成賢人七十、弟子三千的盛況。
忽然想到古今層出不窮的道德義舉,或見義勇為,或舍己救人,或助人為樂,如“最美女教師”。他們都是有德之人,無不受到廣泛的贊揚和支持,成為萬眾景仰的楷模。
愚以為,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背后有兩個支撐。其一,他認為“性相近也”(陽貨篇),“仁者,人也”(《中庸》),人性中飽含仁的因素,也就是說他相信人。后來,孟子說得更加明確和清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之耳矣?!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涠?,他說“天生德于予”(述而篇),實際上是認為人的道德之源在上天,也就是說社會道德是上天之德的體現。如同上天本然具有統(tǒng)攝力一樣,道德本然具有感召人、感化人的能量。
此章在里仁篇??鬃诱f:“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之風的地方是美好的;如果不選擇這種地方居住,怎能算是明智呢?但是,倘若居住或工作的環(huán)境邪氣彌漫,眾人皆貪我獨廉,還是“德不孤,必有鄰”嗎?恐怕多半會是德孤無鄰的。此時,有德者難在忍受孤獨寂寞乃至嘲諷打擊,難在繼續(xù)堅持。道德水平與修養(yǎng)境界之高下,就此立判。能夠忍受孤獨,堅守潔身自好,已屬德高者之列,令人敬佩。不過,還有更高者,即可享受孤獨,始終不改心中之樂。當然,此等高人,十分鮮見。如此說來,“德不孤,必有鄰”并非普遍真理。
到底該如何理解?先看一實例。某國自行車運動隊,除一人外全都服用興奮劑,以提高成績。堅持不服藥者受到孤立和排擠。然而,當真相大白于天下,曾被孤立的人得到高度贊賞,而那些違背職業(yè)道德的人終遭唾棄。這說明,在小范圍、短時間內可能存在德孤無鄰的情況。
可以想見,在大范圍的眾人之中,“德不孤,必有鄰”則是肯定的。因為,即便人性之惡占據上風,也不可能壓制所有人,人性之善總會顯露光芒。
假設一種極端狀況,一位有德者在糟糕的小環(huán)境中被長期孤立,甚至臨終還是德孤無鄰,該怎么看?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wèi)靈公篇),人生的意義亦在身后之清名,那是一種長存的正能量。歷史地看,有德者生前雖沒有享受到“必有鄰”的喜悅,但他的靈魂無論是在人間,還是在所謂的天國,都會有眾多朋友。
人性復雜,社會復雜,終究還是“德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