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幾位微信朋友私信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XXX(技能)應該怎么學習,怎么樣上手,怎么樣達到XX水平,能實現(xiàn)解決XXX問題。從我個人認知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如何習得一個能力”的問題。我在學習過程中確實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現(xiàn)分享我的方法,拋磚引玉。
一個能力達到融會貫通,應具備這個特點:
有認知
·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對于基本知識面問題,是條件反射的指哪打哪。·對于不了解的知識面,能運用現(xiàn)有知識按圖索驥,通過查閱資料,猜測并嘗試摸索原理,記錄摸索過程中的思考過程,把最終發(fā)現(xiàn)總結成筆記,不時回憶。
能實踐
·針對一些問題,有過完整的解決方案經驗。·對于陌生問題,能通過既有的框架思維拆解,把陌生問題轉化成若干個熟悉問題,逐個擊破實現(xiàn)目標達成。
總的來說,“融會貫通”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在具備基礎能力要素的前提下可以自我完善,自我進化的狀態(tài)。整體水平的起點可以不高,但應當是能力模型是沒有明顯缺陷的。有全面的能力模型雛形,知道正確的優(yōu)化方向,剩下的則是投入足夠多的時間。
我鍛煉的方法論:
夯實基礎能力
大量的刻意練習。其本質是用實踐數(shù)量把坑都踩一遍,盡可能減少知識盲區(qū),形成一個基礎但全面的能力模型。達到一種掌握的基礎能力能隨時支撐我嘗試某種想法的狀態(tài),不再受制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當心實操陷阱
單次實操不可靠。實操過后很大程度仍然不牢固的,此時在大腦中更多是停留在一個“掃盲”的層面,它的作用除了消除大腦的“陌生感”外,沒有更多實際的用處,這僅僅是一個“知識”罷了。
能力拔高鞏固
專題型書面總結。記錄思考過程,記錄發(fā)散性的思考成果,把這個“知識”與大腦的其他事物連系起來,變成認知體系的一部分,從而“內化”成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也就變成一個“技能”。“技能”與“知識”的區(qū)別是,“技能”可以被主觀意愿“使喚”出來的。
“自我進化”
發(fā)現(xiàn)更多“新大陸”。通過習得“拔高”的技能,組合并使用它們:
·面對陌生問題,能與已有的“知識”建立類比并嘗試轉化問題·通過組合不同的技能解決陌生問題,建立一套又一套“組合拳套路”·再次通過專題型的書面總結,記錄思考過程,此時習得的,就不單是一個“技能”,而一個能力,一個“能組織解決方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