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中說:“天下無難處之事,只要兩個如之何;天下無難處之人,只要三個必自反?!?/strong>只要用“兩個如之何”來處事,天下就無難處之事;只要用“三個必自反”來處人,天下就無難處之人。
這“兩個如之何”、“三個必自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以“兩個如之何”處事
“兩個如之何”,典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笨鬃诱f:“(一個遇事)不想想‘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對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p>
“兩個”就是這里出現(xiàn)兩次的“如之何”;“如之何”就是“怎么辦”的意思;“兩個如之何”就是說凡事要多問幾個怎么辦。
一個人一生中會遇到各種難處之事,如果一遇到棘手之事就打退堂鼓,甚至都不愿多想一想該怎么辦,如此自暴自棄,沒有擔(dān)當(dāng),這樣的人,連孔子他老人家都不知道要拿他怎么辦呢。
“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dāng)”(《格言聯(lián)璧》),面對大事難事,首先要有擔(dān)當(dāng)意識,而不是退避三舍。有了擔(dān)當(dāng)意識,還要有具體的化解之道,這就要多問幾個“如之何”即怎么辦了。
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當(dāng)事人自己最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有深刻剖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千絲萬縷的復(fù)雜關(guān)系,才能得出具體的因應(yīng)之道,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如此,生活中又有什么難處之事呢!
當(dāng)然,有時候我們也會當(dāng)局者迷,像蘇軾所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或者限于自身的經(jīng)驗、閱歷、眼光等等因素,無法進(jìn)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這時不妨將“如之何”即怎么辦拋給別人,向過來人討教,自然能收獲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開闊和明朗。
二、以“三個必自反”處人
“三個必自反”典出《孟子·離婁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zé)o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于禽獸又何難焉?’”
孟子說,假如這里有一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理,那君子一定會反躬自省: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不然他為什么這樣對我?反躬自省,自己確實有仁,確實有禮。
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一定又反躬自?。何乙欢ú恢?。反躬自省,自己確實忠心,而那人依舊蠻橫無理,這時君子才會說:“這不過是個狂妄之人罷了。這樣的人與不明是非的禽獸又有什么分別呢?對于不明是非的禽獸又有什么好責(zé)備的呢?”
“三個必自反”就是這里所說的三次反躬自?。阂皇欠垂允∽约喝什蝗?,二是反躬自省自己禮不禮,三是反躬自省自己忠不忠。
這就是說,當(dāng)自己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或不愉快時,不能一味埋怨他人,而是要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像孟子所說的這種蠻橫無理的“妄人”,我們大可一笑了之,不必跟他計較,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更多的是一種“一個巴掌拍不響”的情形。
這時如果我指責(zé)你,你抱怨我,舍己之田而蕓人之田,只會激化矛盾,而無助于矛盾的解決。當(dāng)此之時,只有用孟子的“三個必自反”,一切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化解予盾。
當(dāng)我們用認(rèn)真的態(tài)度反思自己的不是,用誠懇的態(tài)度表達(dá)自己的過錯時,對方的心也會隨之柔軟下來,開始反省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如此,生活中又有什么難處之人呢!
以“兩個如之何”處事,就是凡事要多動腦筋,多想想該怎么辦,這樣天下就沒有什么難辦之事了;以“三個必自反”處人,就是凡事要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天下就沒有什么難處之人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