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略讀課文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略讀課文教學的研究小結(jié)
人教版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安排略讀課文,32篇課文中有8篇略讀,占總數(shù)的 25%;到了四年級上冊,32篇課文中有14篇略讀,約占總數(shù)的44%;五、六年級則是五五分成,精讀、略讀各占50%。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編者的良苦用心。然而,不少老師在教學中卻常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困惑:略讀課文怎么教?一節(jié)課40分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那么美的文章為什么要略讀呢?略讀課文可以處理成精讀嗎?這些困惑影響了老師們的教學。于是,出現(xiàn)兩種傾向:一是復雜化。略讀課文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語言上看,篇篇文質(zhì)兼美,深受學生的喜歡,教師難以割舍。于是教師把略讀課文當成精讀課文上,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面面俱到、精雕細琢,使略讀不“略”,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二是簡單化。教師以為略讀課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就可以了,于是便將其視為“閑文”,任由學生自己去讀;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有的教師將其視作閱讀練習處理甚至擠出了課堂,“簡略”成“省略”。結(jié)果,學生根本沒有留下什么印象,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略讀課文的興趣。要知道,中高年級的教材,是以讀寫訓練項目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的來編寫教材的。一個訓練組通常由“導讀”、“課例”、“積累運用”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內(nèi)容是以訓練項目為主線組織在一起的,各自擔負著不同的訓練要求,目的在于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訓練過程。
因此,如何有效開展略讀課文的教學呢?在教學實踐中,我?guī)е@個問題進行了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依托導語,凸顯教學重點
受教學時間的影響,略讀課文的課時大多是一課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快速準確地抓住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使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形成一個教學整體,產(chǎn)生教學合力,更好地發(fā)揮訓練閱讀和陶冶情操的功能。人教版教材每一篇略讀課
文的前面都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同時提示了學習的要求和方法。
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文章《頂碗少年》前面就有這樣一段話:“看種樹的人給桃花心澆水,作者悟出了成長的道理。下面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看了一場雜技表演所受到的啟迪。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這段閱讀提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依據(jù),并且對該篇文章的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于是,根據(jù)以上學習提示,我列出了如下閱讀要求:
1、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大致意思。
2、想一想,作者在這一場雜技表演中受到怎樣的啟迪?可以用學過的名言警句去概括嗎?
3、畫出你喜歡或感受最深的句子。
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很快地找出課文中的要點、難點、疑點,聽課時就改變了教師講什么、自己聽什么的被動狀態(tài),從而達到自己需要聽什么的主動學習的目的。減輕了學習的負擔,增加了自信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情緒、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到鍛煉。
又如,《七月的天山》前有這樣一段話: 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
這段提示語生動活潑,既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延續(xù)了本組課文的主題,同時還明確提出了閱讀要求。但是,提示語中的閱讀要求通常是隱性的,需要教師去挖掘。上面這段提示語,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提煉。
1.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這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了解作者寫了天山的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點,同時在這個感知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天山的美景,抒發(fā)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2.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
這句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的優(yōu)美語言,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積累文中豐富的語言。
像這樣依托提示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可以引領(lǐng)教師合理地設(shè)計教學,有效地開展略讀課文的教學。
二、圍繞課題,點亮思維火花
略讀課文有著自身的教學任務(wù)和特點,不能夠面面俱到。雖說略讀教學講究“簡”、“略”,但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學中做到點面結(jié)合,粗中有細。在《全神貫注》的教學中,我提煉了一條主線:“羅丹是怎樣全神貫注地修改他的雕像的?”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羅丹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細細品讀、感悟、內(nèi)化。通過有層次、有取舍、有詳略的閱讀,在內(nèi)容理解、情感熏陶、語言感悟與方法習得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充分接觸文本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也比較到位。緊接著,我問學生:“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親身感受?”學生們議論紛紛,爭先恐后地舉手。有的說:“有一次,我看一本《魯濱遜漂流記》時,就被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仿佛周圍的一切逐漸離我而去。”有的說:“吃飯的時候,為了思考一道沒有解答出來的題,竟夾起媽媽碗里的飯菜往自己嘴里送,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font>
三、大膽放手,自讀時間留“足”。
略讀課文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教學更應(yīng)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因此實施略讀教學時我們老師要甩開臂膀,大膽放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自讀自悟。如《絕招》這篇略讀課文內(nèi)容淺顯易懂,富有童趣,主要是反映小伙伴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并且明白技能是靠練出來的等等一些問題。我們不需要像精讀課文那樣幫助他們慢嚼細咽。只要給足時間,結(jié)合單元教學重點,讓他們逐步去感受、感悟。回顧我在上這一課時,當談話引入之后,我就給學生5分鐘時間去初讀,想辦法讀通讀順,在這過程中,好的學生可以走幾個來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學生,他們也會有足夠的機會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課文給讀完。初讀之后,結(jié)合詞語盤點,同桌互相檢查,既體現(xiàn)了本冊教材“詞語盤點”這一自查自測欄目設(shè)計的意圖,又在合作中掃清了字詞的障礙。在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又一次安排學生有針對性地讀課文。只有在一次次有充裕時間的讀書中,學生才有可能自己去讀懂課文。
又如我在《白公鵝》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設(shè)計了三大教學板塊,通過三次閱讀提示,引領(lǐng)學生自讀。
第一次閱讀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葉·諾索夫描寫的是一只怎樣的白公鵝?它有些什么特點?
第二次閱讀提示:快速讀,仔細找一找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來寫白公鵝的?
第三次閱讀提示:仔細閱讀2—6自然段,對白公鵝的描寫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請做上讀書記號,并在四人小組內(nèi)開展交流討論。
整個閱讀過程,學生就是在這三次閱讀提示中開展。在這三次“閱讀提示中”,我給了學生不同閱讀方法的提示,提出了三次閱讀不同的速度要求,明確了三次閱讀不同的目標任務(wù)。學生在不同閱讀提示的引領(lǐng)下,充分展開自讀、同伴共讀,然后開展交流?;仡櫿麄€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閱讀情感表現(xiàn)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
因此,略讀課文是孩子們施展文學拳腳之地,老師應(yīng)該是一旁的守護神。有個老師總結(jié)得很好:略讀課文的教學將教師推到一個更“隱蔽”的角落,學生站在更“亮”的舞臺中。放棄過多的預設(shè),能給孩子留更多自讀的時間去潛心入文,就能達到“不待揚鞭自奮蹄,馳騁千里何足奇”理想境界。
四、注重實踐,積累語言材料。
積累是理解和表達的橋梁,略讀課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大量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guī)律。因此教學略讀課文,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的基礎(chǔ)上,鼓勵他們大量貯存語言信息,積累語言材料。讓略讀學習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演練場”。如在教學《七月的天山》一課時,我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在讀中想象天山的美景圖,并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細讀揣摩,讀中感悟文中比喻的妙處。在誦讀中,積累了景物描寫的語言和手法;在品詞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這些好詞佳句記憶在腦,豐富了自己的“語言倉庫”。
語言的積累也為更好地寫作鋪平了道路。就在《珍珠鳥》這課教學的開頭,學生們在朗讀了文章的第一句話:“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一開頭就用‘真好!’呢?”我順勢推舟,讓學生談?wù)撨@樣的開頭好不好,隨后我又及時補充了冰心曾經(jīng)的評點:“這個‘真好!’開頭起得很帶勁,這勁中有著無限的喜樂?!弊詈笞寣W生帶著感受朗讀這段話。通過這樣的一個學習,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接下來的寫作中,常常會嘗試將一些表達情感的詞語放在文章的開頭。
教學《絕招》時,當學生充分閱讀后,我問:“這么難的絕招,小柱子是怎樣練成的呢?”出示了小練筆:
清晨,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小柱子( ),夜深人靜,只有星星在眨著眼睛時,小柱子( ),每當別的小朋友在盡情玩耍嬉戲時,小柱子( ),當他練絕招遇到困難時,小柱子( )。正是這份努力與堅持,小柱子才練就了令人羨慕的絕招。
五、內(nèi)引外連,課外拓展求“寬”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yīng)用?!奔热宦宰x是為了推廣應(yīng)用,略讀課文的教學,就應(yīng)該應(yīng)該成為聯(lián)系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以教材為拓展點,內(nèi)引外連,進行課前、課中、課后拓展閱讀。比如上《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這堂課前,我布置學生去觀察世界地圖,了解七大洲、四大洋,課后我又引導學生去讀一讀魏格納或其他科學家的故事或去找一找大陸漂移說的資料等。在課堂教學中,我穿插了許多課外資料,如補充魏格納去實地考察的一些情況,補充醫(yī)生的勸阻,補充魏格納長眠在冰天雪地中為地質(zhì)事業(yè)獻身的資料,這些都深深地震撼著學生的心。
在《夸父追日》教學總結(jié)階段,我要求:這則神話出自我國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經(jīng)》,書中故事的原文已經(jīng)印在閱讀卡中了,請小朋友們結(jié)合課文,相互交流你對這篇古文的理解。
這樣的訓練,讓學生進行古文、現(xiàn)代文比較閱讀,既培養(yǎng)了獨立閱讀能力,培養(yǎng)了思維想象能力,又為今后學習古文作好鋪墊。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只要我們在略讀教學中,做到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既要學習略讀方法,更要培養(yǎng)略讀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略讀課文承擔著較精讀課文更廣泛的任務(wù),只要教學得法,略讀課文就是綿綿春雨——貴如油?!奥浴敝杏小熬?,使略讀課文的獨特魅力得到充分、有效地展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