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部分中,我們提到過中國天文學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九州已經(jīng)成了中國領土的代言詞。最早是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十二州,大禹治水以后仍確定為九州(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并鑄九鼎,以永定九州。
大禹,姓姒,名文命,受舜禪,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豐縣),以金德王。大禹疏河治水,鑄九鼎、分九州,制貢法,立學校。禹王是中國歷史上“相揖遜”禪讓制度的最后一位受益人,禹以后將天下傳給兒子啟,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但是客觀地說,這并不是禹的錯,當時實在是除了禹的兒子啟,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接班人,而且啟是大家推舉的,不是禹自己決定的。史書上記載,與大禹一起治水的皋陶之子伯益功勛卓著,理應是禹的繼承人,但禹死后人們愛屋及烏,擁戴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這樣,夏朝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開了“家天下”的先河。
夏朝曾十次遷移國都,在今河南、山西、安徽等地都有夏朝故都的遺址?!妒酚洝酚涊d,大禹在巡視江南的時候,死于浙江紹興的會稽山。臨終時的遺囑是“衣裘三領,桐棺三寸,墳高三尺,勿傷田畝”,享年一百歲。后人為了紀念他,在會稽山下選擇了一塊吉地修建了大禹陵。
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孔子在《論語·泰伯篇》中說:“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說:“我實在挑不出禹的缺點和過失。他自奉甚儉,恭敬鬼神;自己破衣爛衫卻將國家制度制訂的美倫美奐”。大禹婚后第四天就治理洪水去了,一走就是十三年,曾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特別是有一次剛好禹的兒子出生,禹硬是聽著兒子的哭聲不進家門,而且“一饋十起身,慰勞人間事,出外見罪人,下車而問泣”。
禹在位二十七年,治水累得腿脛上的汗毛都磨沒了,而且胼手胝足,還得了風濕病,彎腰駝背地根本邁不開步子走路。后世的書呆子有專門學走“禹步”的,他們不知道只有得了風濕才能走好“禹步”。所以孔子才反復說“禹,吾無閑然矣”。
“九州禹跡”的第一層意思是說,中國九州之內(nèi)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第二層意義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后,第一次開始丈量中國土地。他曾派使臣大章從中國的極東(遼東)至極西(沙漠)進行實際測量,得到的結(jié)果是中國國土面積東西共計2億33500里零75步。又派使臣豎亥自極北(沙漠)至極南(南海)測量,中國南北共計2億30500里零71步。
上古時代,十進制的數(shù)字概念與今天不完全相同。上古是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兆就是十進制最大的數(shù)。今天是以萬萬為億,古今數(shù)字概念不同,這是需要注意的?!安健笔枪糯挠嬃繂挝?,先秦時期的一步為六尺,一尺合今天的二十三厘米。
百郡秦并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廢除了封建制,改為郡縣制,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劉邦建立漢朝以后又將行政區(qū)域重新劃分為一百零三郡,取個整數(shù)就稱為“百郡”。漢朝的百郡是在秦滅六國、并土地的基礎上而來的,所以叫做“百郡秦并”。前面“戶封八縣”中曾提到“縣”,這里又提到“郡”。郡縣是古代兩級行政區(qū)域“郡縣制”的管理單位,大體上相當于現(xiàn)代“省縣制”的概念。
秦以前郡小縣大,周時天下分為百縣,一縣下轄四郡,所以《春秋》各傳上都說:“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秦以后郡大縣小??h者懸也,或懸在郡的上面,或懸在郡的下面,是一級行政管理單位。秦漢以后萬戶縣的長官為縣令,不足萬戶的稱縣長,明清時則通為七品官。
唐朝以郡為第一級行政單位,下設有州、道、縣,宋時加入府一級,明清時期設有府、道、州、縣,行政區(qū)域的劃分又不一樣了。
好了,我們今天先講到這里,感謝大家的收聽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