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抹抹讀書 抹抹讀書
很多人說中國文化最高智慧,是中庸之道。我一直以為中庸是做事差不多,做人和事老,直到最近讀書,才知曉中庸的真正內容。
《中庸》是一部論述人生修養(yǎng)境界的專注,作者是子思,他是孔子的孫子,師從曾子,他同時也是孟子的老師。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
他在《中庸》中通過對孔子中庸思想的闡發(fā),完善和深化了孔子的道德倫理思想,被后世尊為“述圣”,
所謂“中”就是適度、正確,合宜,體現(xiàn)處理事物的正確性,而“庸”,就是平凡、普遍,體現(xiàn)適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中與庸的結合也就是理論上的基本原則和實踐中具體運用的辯證統(tǒng)一。中庸之道不是講湊合,差不多,而是合適的極致。
全書三十三章,開卷第一章是全書的綱領。后面很多就是孔子關于中庸之道的言論。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微,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所獨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天然賦予人的稟賦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而行動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廣給民眾的叫做“教”。
作為道,人們片刻也離不開它,可以離開的,也不是道。正因為如此,道德高尚的君子在沒人看見的時候,也是謹慎行為,檢點自己,在沒人聽見的地方也總是心懷恐懼,不敢怠慢。沒有比身處隱蔽的時候更容易表現(xiàn)其本色,沒有比在細節(jié)的事情中更容易顯露真情,所以道德高尚的君子總是更加小心謹慎地對待個人獨處。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這些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就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時,沒有太過和不及,都能恰如其分地符合于自然之理,就叫做“和”。所謂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根本所在,所謂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規(guī)律,能夠達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就可以各就其位,運行不息,萬物便能夠各隨其性,生長發(fā)育。
這一章第一段提出性、道、教三個范疇,用意探求人生從事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教化的哲學原理。接著指出“道”貫穿一切事物始終,人與道是一體的,因而提出慎獨的修養(yǎng)方法。最后用喜怒哀樂感情作為依據(jù),闡明中和之道。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講求中庸之道的君子,安心處于平素的位置,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不羨慕本分以外的名利。若平素處于富貴地位,就做富貴者應該做的事,處于貧賤地位就做貧賤者應該做得事,如處于夷狄之境,就依蠻夷的處境行事,若平素處于患難之境,就依患難之境行事。這樣的話君子無論處于什么境地,都可以自得其樂,泰然處之。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span>
君子居于上位,不仗勢欺人,居于下位,不巴結奉承,端正自己行為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怨恨之心,對上不怨天,對下不責怪別人,所以講求中庸之道的君子,安分守己居于平地等待時機,而小人卻敢于鋌而走險,以期僥幸獲得非分的東西。
孔子說,射箭的道理與君子行道有相似之處,如果箭沒射中靶心,應該回過頭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這一章主要談個人修養(yǎng),闡述人必須適應所處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任何時候,任何人都應該正確面對現(xiàn)實,從實際出發(fā)。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城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業(yè)。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所謂真誠,是自我完善的基礎,而中庸之道,則是用以引導自己的準則。真誠,貫穿一切事物始終,沒有真誠,也就沒有了萬事萬物。所以,君子達到真誠最為寶貴。真誠,并非之是達到自我完善,還要用來成就萬事萬物。達到自我完善是仁德的實現(xiàn),成就萬事萬物,是智慧的體現(xiàn),真誠是人性當中固有的品德,是把外在事物和內在德行融合為一體的基本原則。因此隨時加以運用都不無適宜。
這一章闡述了真誠是事物的本性,世間萬物發(fā)展規(guī)律都是自己客觀存在的,沒有本性就不成為萬事萬物,誠是 人性中固有的品德,也是“仁”、“智”以及其他一切德目得以成立的基礎,誠也是君子的本性。
《中庸》以“仁”為指導,以“誠”為基礎,以“中庸”為方法的人生哲學。這才是正確的中庸之道。
閱讀 977抹抹讀書關注分享收藏1015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論語·衛(wèi)靈公》全篇解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抹抹讀書不喜歡確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