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考點 每日推送
研
習(xí)
方
青竹
劑
知識點
瀉下劑的概念
答: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便、瀉熱、攻積、逐水等作用,用以治療里實證方劑,統(tǒng)稱為瀉下劑。
瀉下劑的適用范圍
答:為有形實邪內(nèi)結(jié)而設(shè),凡因燥屎內(nèi)結(jié)、冷積不化、瘀血內(nèi)停、宿食不消、結(jié)痰停飲、蟲積之脘腹脹滿、腹痛拒按、大便秘結(jié)或瀉利、苔厚、脈沉實等屬里實證者,均可用。
瀉下劑的分類
答:寒下劑、溫下劑、潤下劑、逐水劑、攻補兼施劑。
瀉下劑的注意事項
答:
a.藥力多迅猛,易傷胃氣,應(yīng)得效即止,慎勿過劑;
b.服藥期間忌食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傷胃氣;
c.表證未解,里未成實者,不宜使用
d.年老體虛、孕、產(chǎn)婦或月經(jīng)期,病后傷津,以及亡血者,均應(yīng)慎用或禁用。
方劑01:大承氣湯
【方歌】
大承氣湯用芒硝,大黃枳實厚樸饒;
去硝名曰小承氣,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
【功效】→峻下熱結(jié)。
【主治】→陽明腑實證;熱結(jié)旁流證;里實熱證而見熱厥、痙病、發(fā)狂者。
【臨床表現(xiàn)】
a.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
b.下利清水,氣臭穢,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c.里實熱證而見熱厥、痙病、發(fā)狂者。
【方解】
*君:大黃—攻積通便,蕩滌腸胃邪熱積滯;
厚樸—行氣消脹除滿。
*臣:芒硝—瀉熱通便,潤燥軟堅;
枳實—下氣開痞散結(jié)。
【辨證思路】陽明熱盛+傷津+大便燥結(jié)。
【注】
*大黃后下→取其瀉下之功。
*熱厥→寒因寒用。
*熱結(jié)旁流→通因通用。
*“釜底抽薪”、“急下存陰”。
*大承氣湯:厚樸:大黃=2:1
方劑02:大陷胸湯
【方歌】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一克效力強;
擅療熱實結(jié)胸證,瀉熱逐水效專長。
【功效】→瀉熱逐水。
【主治】→水熱互結(jié)之結(jié)胸證。
【臨床表現(xiàn)】
*心下疼痛,拒按,或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而手不可近,大便秘結(jié),日晡潮熱,短氣煩躁,舌上燥而渴,脈沉緊,按之有力。
【方解】
*君:甘遂—瀉熱散結(jié),峻下瀉水逐飲。
*臣:大黃—蕩滌胸腹邪熱。
芒硝—瀉熱通滯,潤燥軟堅。
【配伍特點】
*本方寒下藥與峻下逐水藥并用,力大勢猛,功專效宏,使水飲邪熱從二便分利而去,為瀉熱逐水之峻劑。
【辨證思路】水+熱+結(jié)胸。
方劑03:大黃牡丹湯
【方歌】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shù)服之康。
【功效】→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
【主治】→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
【臨床表現(xiàn)】
*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伸痛甚,甚則局部腫痞,小便自調(diào),或時時發(fā)熱,自汗惡寒,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shù)。
【方解】
*君:大黃—瀉熱逐瘀,蕩滌腸中濕熱瘀毒;
桃仁—破瘀瀉熱。
*臣:芒硝—瀉熱導(dǎo)滯,軟堅散結(jié);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佐使:冬瓜仁—清腸利濕,排膿散結(jié)。
【注意事項】
*腸癰潰后以及老人、孕婦、產(chǎn)后,均應(yīng)忌用。
【配伍特點】
*清利、破瘀、瀉下合于一方,以通為用,使?jié)駸狃龆緩哪c道而去。
【辨證思路】濕+熱+瘀+結(jié)。
方劑04:大黃附子湯
【方歌】
大黃附子金匱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細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溫下妙非常。
【功效】→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積里實證。
【臨床表現(xiàn)】
*腹痛便秘,脅下偏痛,發(fā)熱,畏寒肢冷,舌苔白膩,脈弦緊。
【配伍特點】
*寒涼瀉下與辛熱助陽并用,乃溫下劑之基本配伍。
【注】
大黃:“去性存用”。
【辨證思路】腎陽虛+大便不通。
方劑05:溫脾湯
【方歌】
溫脾參附與干姜,甘草當(dāng)歸硝大黃;
寒熱并用治寒積,臍腹絞結(jié)痛非常。
【功效】→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冷積證。
【臨床表現(xiàn)】
*便秘腹痛,臍周絞痛,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
*君:附子—溫脾陽,散寒凝;
大黃—蕩滌瀉下而除積滯,去性存用。
*臣:芒硝—瀉下攻積;
干姜—溫中助陽。
*佐使:人參、甘草—補益脾氣,陽虛先益氣;
當(dāng)歸—養(yǎng)血潤燥;
甘草—調(diào)藥和中。
【配伍特點】
*溫通、瀉下、補益三法兼?zhèn)洹ハ虏粋?,溫下相成?/p>
【辨證思路】脾陽虛+大便不通。
方劑06:十棗湯
【方歌】
十棗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與芫花,
懸飲內(nèi)停胸脅痛,大腹腫滿用無差。
【功效】→攻逐水飲。
【主治】→懸飲;水腫。
【臨床表現(xiàn)】
a.咳唾胸脅隱痛,心下痞硬,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徹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脈沉弦。
b.實水,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脈沉實。
【方解】
*君:甘遂—善行經(jīng)隧之水濕;
大戟—善瀉臟腑之水邪;
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
*佐使:大棗—①緩和諸藥毒性;②益氣護胃,減少藥后反應(yīng);②培土制水,邪正兼顧。
【注意事項】
*本方服法乃“三藥”為末,棗湯送服;“平旦”空腹服之;從小劑量始,據(jù)證遞加;“得快下利后”,停后服,“糜粥自養(yǎng)”。
*因其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暫用,不可久服;孕婦忌服。
【注】
*不可用于皮水,因本劑攻里不達外。
*不可與甘草共服。
方劑07:舟車丸
【方歌】
舟車牽牛及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
青皮橘皮輕粉入,水熱氣滯力能當(dāng)。
【功效】→行氣逐水。
【主治】→水熱內(nèi)壅,氣機阻滯。
【臨床表現(xiàn)】
*水腫,水脹,口渴,氣粗,腹堅,二便不通,脈沉數(shù)有力。
【方解】
*君:牽牛子—二便不利首選。
*臣:大黃—通腑;
甘遂、大戟、芫花—逐水。
*佐使:青皮、橘皮、木香—理氣;
輕粉、檳榔—逐水通便。
【辨證思路】水+熱+腑實。
【注】
*主療燥實陽水證→陽水與腑實共見。
方劑08:麻子仁丸
【方歌】
麻子仁丸小承氣,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熱津虧解便難,潤腸通便脾約濟。
【功效】→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
【臨床表現(xiàn)】
*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脘腹脹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
【方解】
*君:麻子仁—潤腸通便。
*臣:大黃—瀉熱通便;
杏仁—肅降肺氣而潤腸;
白芍—養(yǎng)陰和里緩急。
*佐使:枳實、厚樸—行氣破結(jié)消滯;
蜂蜜—潤燥滑腸,調(diào)和諸藥。
【配伍特點】
*瀉下與潤腸并舉,瀉而不峻,下不傷正。
【注意事項】
*服用時從小劑量逐漸增加,以取效為度,不宜常服。
*本方含有攻下破滯之品,故孕婦、年老及血虛津虧便秘者,仍應(yīng)慎用。
【辨證要點】大便秘結(jié),小便頻數(shù)。
【辨證思路】熱+燥+便秘。
方劑09:濟川煎
【方歌】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
腎虛津虧腸中燥,寓通于補法堪宗。
【功效】→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腎虛便秘。
【臨床表現(xiàn)】
*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弦。
【方解】
*君:肉蓯蓉—溫補腎精,暖腰潤腸。
*臣:當(dāng)歸—養(yǎng)血和血,潤腸通便;
牛膝—補腎壯腰,善行于下。
*佐使:枳殼—寬腸下氣助通便;澤瀉—性降,滲利泄?jié)幔?/p>
升麻—升舉清陽,使清升濁降以助通便。
【注意事項】
*熱邪津傷及陰虛者忌用。
【配伍特點】
*寓“潤下”與“溫補”之中→“寓通于補之中,寄升清于降濁之內(nèi)”。
【辨證思路】腎陽虛+精虧+便秘。
方劑10:黃龍湯
【方歌】
黃龍湯枳樸硝黃,參歸甘桔棗生姜;
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功效】→瀉下熱結(jié),益氣養(yǎng)血。
【主治】→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結(jié)熱利證]。
【臨床表現(xiàn)】
*心下硬痛,下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秘結(jié),身熱口渴,腹痛拒按,神昏譫語,神倦少氣,舌苔焦黃,脈虛。
【方解】
*君:大黃—瀉熱通便,蕩滌積滯。
*臣:芒硝—潤燥軟堅。
*佐使:枳實、厚樸—行氣導(dǎo)滯;
人參、當(dāng)歸—益氣養(yǎng)血,扶正祛邪,使攻下而不傷正;
桔梗—開宣肺氣而通腸腑,寓“欲降先升”之妙;
生姜、大棗、甘草—和中益胃。
【加減應(yīng)用】
*老年氣血虛者→-芒硝→減緩瀉下之力;或增加參、歸用量→加強補虛扶正。
【注意事項】
*本方雖為攻補兼施之劑,但攻下之力較強,使用時要辯證準(zhǔn)確,注意氣血虛衰的程度,合理選用補益藥物。
【配伍特點】
*攻下熱結(jié)+益氣養(yǎng)血→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
【辨證思路】氣虛+血虛+熱+便秘。
【注】
*含大承氣湯。
方劑11:新加黃龍湯
【方歌】
新加黃龍硝黃草,麥地玄海參歸姜;
滋陰泄熱補氣血,正虛便秘此方良。
【功效】→泄熱通便,滋陰益氣。
【主治】→熱結(jié)里實,氣陰不足證。
【臨床表現(xiàn)】
*大便秘結(jié),腹中脹滿而硬,神疲少氣,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黃或焦黑燥裂。
【方解】
*君:芒硝、大黃—泄熱通便,軟堅潤燥 。
*臣:人參、玄參、海參、當(dāng)歸、生地、麥冬—補氣益血,養(yǎng)陰增液。
*佐使:姜汁—振胃氣防嘔。
【辨證思路】氣虛+陰虛[傾向于陰液不足]+熱+便。
*從這里便可以看出兩個黃龍湯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血虛還是陰虛,所以只要辨別出血虛和陰虛的癥狀即可。
【注】
*新加黃龍湯=黃龍湯-枳樸桔+麥地玄海。
*本方中所含“三參”→人參、玄參、海參。
方劑12:增液承氣湯
【方歌】
增液承氣用黃硝,玄參麥地五藥挑;
熱結(jié)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此方宜。
【功效】→滋陰增液,泄熱通便。
【主治】→陽明溫病,熱結(jié)陰虧證。
【臨床表現(xiàn)】
*大便秘結(jié),口干唇燥,舌苔薄黃而干,脈細數(shù)。
【配伍特點】
*攻補兼施→“增水行舟”。
【辨證思路】陰虛津燥+熱+便秘。
【交叉→中藥】
*麥冬: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測
試
真
青竹
題
真題集
(點擊選項查看答案)
1、臨床煎煮時,應(yīng)后下大黃的方劑是
A
新加黃龍湯
B
調(diào)胃承氣湯
C
小承氣湯
D
大承氣湯
解析
【答案解析】D
答:大承氣湯,原方煎藥時,先煮枳實、厚樸,后下大黃,湯成去滓后溶入芒硝,是因大黃煎煮過久,減緩瀉下之力。
2、具有益氣解表,理氣化痰功用的方劑是
A
增液承氣湯
B
新加黃龍湯
C
濟川煎
D
麻子仁丸
解析
【答案解析】B
答:新加黃龍湯【功效】→泄熱通便,滋陰益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