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冬天落雪前的大覺寺銀杏,一幅天地玄黃的模樣。
將要從大雄寶殿出來的時候,就從門內(nèi)看到一片金黃,照亮了一方天地。
大覺寺位于京西陽臺山麓,始建于遼代,是一座千年古剎。
因為寺內(nèi)有泓清泉,大覺寺初名清水院。到了明代,宣德皇帝將它重修后賜名“大覺禪寺”。
畢竟已過千年,寺內(nèi)諸多明清痕跡,比如正對著銀杏的無量壽佛殿前的牌匾——“動靜等觀”,就是乾隆御筆。然而,坐西朝東的山門與寺內(nèi)的千年銀杏還留著遼代的印記。
坐西朝東,尊日東向,這一點是緣于遼代契丹族有崇拜太陽的習(xí)俗。
而大雄寶殿后,無量壽佛殿前的這株古銀杏也是植于遼代的千年老樹,號稱“西山銀杏之冠”。
銀杏樹是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雖然園林種植很多,但野生種群非常稀少,是我國特產(chǎn)植物。它有個別名叫公孫樹,說的是爺爺栽樹,孫輩才能得見果實。
因為銀杏生長極其緩慢,種子從萌發(fā)到成熟常常要經(jīng)過數(shù)十年,所以銀杏也是著名的長壽樹。
銀杏屬于辨認(rèn)極其友好型,只因它那獨特且可愛的葉型。小扇子般,有長長的葉柄。三到八枚葉片簇生在短枝上。
葉子上部寬,基部楔形。上緣有或淺或深的波狀缺刻,有時中部缺裂較深。薛老師教給我,幼樹或者萌蘗苗上的葉裂會更厲害。
一株萌蘗苗上的小葉
銀杏不僅長壽,還雌雄異株。也就是既有雄銀杏樹,也有雌銀杏樹。
三四月間,銀杏會開“花”。雄球花淡黃色,下垂;雌球花淡綠色。秋季成熟的種子橙黃色,杏子大小,但被一層白霜,這也是銀杏得名的原因。
銀杏還有個別名——白果。
橙黃色的肉質(zhì)部分,那是它的外種皮,有臭味。骨質(zhì)的是中種皮,才是白色,就是上圖中這個。里面的內(nèi)種皮是層黃褐色的膜質(zhì),它包著的就是我們能吃的淡綠色的“仁兒”。
白果在宋代曾被列為皇家貢品,但有輕微毒性,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量和方法啊。
細(xì)心的讀者也許發(fā)現(xiàn)了,包著種子的是種皮,而沒有果皮。那是因為銀杏的白果并不是果實,而是種子。
銀杏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就是種子沒有果皮包被的,我們看到的銀杏三層,那是它的外種皮、中種皮和內(nèi)種皮。
大覺寺也是雌雄銀杏都有,甚至在寺內(nèi)北路還有一株“九子抱母”銀杏樹。那就是一株雌樹,年齡也已經(jīng)三百多歲了。
歷經(jīng)歲月,母樹的周圍長出了九棵小銀杏,像九個孩子環(huán)抱著母親,獨木成林,自成奇景。
大雄寶殿后的這株銀杏有千年之久,仍枝繁葉茂,盛夏濃綠,深秋金黃,需要八個成人伸手才能圍抱。
乾隆皇帝曾為它賦詩一首:“古柯不計數(shù)人圍,葉茂孫枝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
植物會見證歷史。
乾隆當(dāng)年初見大覺寺銀杏的時候,那份閱盡王朝興替,遺世獨立的姿態(tài),一定也讓他感慨動情。
無量壽佛殿前的“動靜等觀”也是乾隆寫的,歷史滾動,銀杏靜觀。
所謂“動靜”,相對而言,動即是靜,靜也是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事物的動與靜,實在需要等量齊觀。
而反過來看,“觀等靜動”,亦是好偈。
(銀杏,Ginkgo biloba,銀杏科銀杏屬喬木)
此際植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