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宣??城??望??族??與??傳??統(tǒng)??學??術(shù)??
——以宣城吳肅公為例
夏建圩
明末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夠在周邊徽州、蘇南、浙西北巨族林立的形勢下保有一席之地,重要原因就在于宣城文化家族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概括說來一是儒學,代表人物是吳肅公、沈壽民等;二是詩歌,代表人物是施閏章、梅清等;三是天文數(shù)學,代表人物是梅文鼎及其家族眾多成員。限于篇幅,本文以管窺豹,試圖探析吳肅公學術(shù)以及其成因等內(nèi)容,來反映宣城一地,乃至清初的學術(shù)概況。
一、概況
吳肅公(1626—1699),字雨若,別號街南,學者稱之“街南先生”,是明末清初江南遺民中重要的學者、史學家、文學家。吳肅公四十年著書不輟,著作頗豐,主要有《皇明通識》102卷(與其叔父吳坰合著),《讀書論世》16卷,《明語林》14卷,《闡義》12卷,《街南文集》20卷,《街南續(xù)集》7卷,《街南詩集》,《明誠錄》1卷,《易問》,《下王》1卷,《正王或問》1卷,《姑山事錄》等等。
他堅守遺民節(jié)操,讀史重鑒,研究儒學,耽志古文,關注民瘼,痛斥流弊,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學術(shù)研究之中。吳肅公奉行“六經(jīng)皆史”,“經(jīng)史一家”的學術(shù)觀點,這是吳肅公學問的起點。吳肅公在《讀書論世》自序中云:“余弱冠棄舉子業(yè),竊有志于古學,乃取《左氏春秋》,班馬二史及涑水氏《通鑒》,以次讀之,……中年后頗好經(jīng)術(shù)”??梢娝膶W術(shù)主要在兩個領域,一是儒學,二是史學。
在儒學方面,吳肅公的觀點頗有特色,他批評陽明心學連帶朱熹乃至整個理學,從而回歸孔孟,這在清初儒學界不多見。面對明清政權(quán)更替的現(xiàn)實,作為知識分子,必然從學術(shù)角度對明代滅亡進行深入思考,引發(fā)對陽明心學的否定與批判。吳肅公對明中后期盛行的王學批判是異常徹底而嚴厲的。他在《明誠錄》自序中說:“少嘗聽講于里會,而廢然返也,心疑而怪之,以為圣人之旨歸,先儒日茲茲者,而如是其默昧紕陋乎?”對于王學“知行合一”的認識觀,吳肅公給予徹底否定,他批判:“知行合一”看似有理,實則知者非知,行者非行,本質(zhì)上仍是“銷行以歸知”,導致以知為行,則以不行為行。他不僅否定王學和釋老,就是對于程朱理學,“稍不合于孔孟之旨,不憚辨析,其毫厘未嘗隨人符合也”。吳肅公認為“夫茍不合于孔孟,不惟陽明之無當于學,即周程朱氏可曲狥乎?”值得注意的是,吳肅公不是站在程朱理學的立場上反駁姚江心學,而是本著孔孟的觀點,他在《正王或問》中云:“正之以孔孟,不正之以朱子也”。
對于“致知格物”的關系及途徑,吳肅公在《與同學論<中庸>言仁書》一文中說:“圣人之旨本自明白,與彼譚空者迥不同也。何以言之?人未有離物以為知者,《禮》曰‘物至知知’,《大學》‘致知在格物’,蓋知無自體,物乃其體,故物藉知明,知因物顯。鐘之懸懸,空空無聲,梃則有聲,鐘不自聲也。鄙夫者,圣人鐘之梃也,叨兩端而竭之,圣人之曲成萬物也,即圣人格物致知也。彼釋之無知廢聞見矣,何預于物?釋之空空主寂靜矣,而安足以格物哉?”可見,吳肅公已經(jīng)洞察朱熹僅口談性理及王陽明好高務奇的弊端,他采用先秦儒家經(jīng)典解釋“致知格物”,以發(fā)揚孔孟學說倡導的“仁、義”、“性善”、“誠心”之說,始終不渝。
在史學領域,吳肅公堅持經(jīng)史并重的觀點,在方法上主張打通經(jīng)史。他結(jié)合自己行醫(yī)經(jīng)驗,用比喻巧妙闡述了經(jīng)學與史學的關系,他說“以謂經(jīng)者,史之衡;史者,經(jīng)之權(quán)也。譬之醫(yī),經(jīng)者,脈理精微之妙,史則其證治方藥之明也。專經(jīng)而廢史,猶特持衡而臆度百物之輕重也,專理而廢事,猶高談天元四氣八正之說,莫尋夫湯劑補瀉之宜也,求其治療不宜難乎?”他認為明代滅亡是因為“生了病”,經(jīng)學是其“脈理”,史學是“開藥方”的經(jīng)驗,經(jīng)史結(jié)合才能“對癥下藥”,這種認識符合清初“經(jīng)世致用”的學術(shù)趨勢。
在明清易代的背景下,引發(fā)了知識分子對明亡的深層思考,研究明代歷史成為時尚,尤其是私家撰寫各類明史著作不斷涌現(xiàn)。吳肅公堅持以經(jīng)學來研究歷史,尤其是對明史,達到“體用結(jié)合”目的,用大量的歷史著述來批判程朱理學與陽明心學,因為兩者都無法扭轉(zhuǎn)當時空疏的學風。在吳肅公的歷史小說、歷史考證、傳序等作品中,充斥著對忠孝節(jié)義事跡的宣傳與褒揚,特別是其《闡義》一書,分為義民、義客、義屬等22類,弘揚“義”的精神,這在文學史上比較少見。這也正是吳肅公堅持孔孟“仁義”學說的體現(xiàn),梅庚在《闡義》序言中說:“街南學有師承,平生撰述皆以綱常名教為己任,‘闡義’特其一耳?!?吳肅公以孔孟的仁義之道,來解讀明史的人物,對后世“六經(jīng)皆史”思想的提出很有借鑒價值。
二、學術(shù)成因及影響
(一)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國破則家亡的沖擊與反思
清初,清軍渡江后揮師掃蕩江南,順治二年(1645)金聲、江天一,麻夢璇(三蘅),吳應箕等人分別在皖南徽州、宣城、貴池等地起兵抵抗清軍。宣城抗清義士麻三蘅、沈壽堯等名家子弟,紛紛起軍抵抗,激戰(zhàn)后均不屈而死,清軍對宣城大族進行野蠻報復。詩人施閏章親歷戰(zhàn)亂,他“步出城門東,行行逢阿誰,當時數(shù)萬戶”,而今卻是“閭井供一炬,流血被九逵”,“幾處青磷生井廛”,橫尸遍野,“烏鵲厭人肉,犬豖日已肥”。
吳肅公家族直接卷入清初政治斗爭之中。吳肅公出生于理學家族,自宋代以來名臣不絕。但吳肅公的遭遇極其不幸。他剛逾弱冠之年,明政權(quán)瓦解了,戰(zhàn)爭、逃亂、貧困、疾病以及故國之恨伴隨其終生。麻三蘅是吳肅公舅父,與同邑人吳太平、阮恒、阮善長、劉鼎甲、胡天俅、馮百家等人組建“七家軍”,推麻三蘅為首領,兵敗后被清政府殺害于南京,將其頭懸掛于城門東樓之上,吳煐變賣家產(chǎn),帶著長子吳肅公連夜奔赴南京,打探麻三蘅頭顱下落,由于有重兵把守,一時無法得到頭顱合尸,只得暫時把麻三蘅的尸體掩埋在吳家水塘里。直到該年底,吳煐再次變賣家財,重金收買城門看守,趁大年除夕雪夜,看守解下吊繩,吳肅公冒著嚴寒,站在城下雪地中用棉襖接住舅父麻三蘅早已腐爛的頭顱,與其父吳煐連夜從小路趕回宣城,將頭顱葬在其尸體旁。順治三年(1646)春,吳煐父子為麻三蘅合尸葬于麻氏祠堂。為了保存麻三蘅的妻兒,吳煐帶著麻三蘅唯一的兒子麻乾齡四處躲避清軍的追殺,甚至讓吳肅公裝扮成麻乾齡來迷惑清軍。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麻三蘅起兵失敗不久,吳肅公從兄吳漢超秘密集聚鄉(xiāng)勇在宣城南華陽起兵,并于順治三年大年除夕之夜,趁清軍疏忽,一舉攻占宣城。僅數(shù)日后,清軍奪回城池,吳漢超被俘,臨行前吳漢超大罵清軍暴行,被清軍殘酷殺害肢解,殘骸棄于宣城各處。清軍都督胡茂禎、參軍王家梁合謀抄滅吳氏家族。吳煐挺身而出,自投清營請求斬首,胡茂禎大怒,后由于司李陳如坦從旁說和,吳氏家族才幸免于難。順治十四年(1657),吳煐好友前明太史楊昌祚、孝廉湯纘禹等人因故吏部李之春一案牽連入獄。吳煐與他們交好,遂冒險前往探視,結(jié)果被抓進大牢,幾經(jīng)周折,才搭救出獄。
但更大的災難還在其后??滴醭跄辏强h令興起大獄,吳肅公家族先后遭受到最慘烈的“宗人之訟”,吳族人員“被系者累累”。為救宗親,吳煐父子幾乎變賣所有田產(chǎn)房舍,但杯水車薪,不到兩年時間,家財用盡,更加負債累累,家從此破敗。吳肅公叔父吳坰為救族人,四處奔波,積勞成疾,客死于燕山道中,因家族赤貧如洗,竟無力購棺木下葬,數(shù)年后才籌措資金將吳坰尸骨從京師運回宣城下葬。長期的災難,吳肅公一家“離徙窮厄,踣躓無所”,祖上的街南宅院也被外人侵占,僅剩城北“龍溪一茅,不避風雨”。
吳肅公母親經(jīng)一連串的不幸,一病不起,吐血而亡。八年后,其父吳煐身殘郁郁而終。吳肅公在《寄魏冰叔》的信中云,“弱冠以還,病痹四年,困患難者十年,目瞽又五六年,其余歲月亦皆以窮餓困。率子佔畢,困市上懸壺。居無下帷之室,出無宿舂之糧”,后又中年喪子,晚年喘咳足痿。其妻麻順齡,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長子吳漢侯因家難落下痼疾,“即娶而夭”;次子吳信侯是吳肅公夫妻四十五歲所生,僅有一孫尚幼。面對家族破敗,自己貧病的境遇,吳肅公無怨無悔。他在《告叔父季野先生墓》中曰:“人孰不死,死孰不朽,惟有不死不朽者,則雖骨肉斃為野士,魂氣散為飄風,曾何足恤乎?”這不僅告慰其叔父亡靈,也是吳肅公對自己的期許,更是其學術(shù)的追求。風云突變的政治極大地影響了吳肅公的人生走向與學術(shù)方向。
(二)紹述先人之學:對家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縱觀宋元以后的世家大族,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大多以家學傳承,而家學的傳承及發(fā)展對家族的地位與影響有極大意義。南宋以來宣城吳氏家族以儒學的經(jīng)史傳家。
宣城“南門吳”始遷祖吳勝之(1153—1224),諱柔勝,自幼跟隨父親聽講伊洛之學,“已知持敬之學,不妄言笑”。淳熙八年(1181)進士,曾隨朱熹游學,為政治學一以儒家學說貫之,其詮釋儒學經(jīng)傳的著作都已散失,是南宋時期程朱理學的主要倡導者。其家本姑蘇,八世祖(吳洙)徙宣城城南,以儒為業(yè),此后吳氏家族逐漸形成禮讓、至孝、好學、憂民的家風,家族成員的言行舉止均烙上理學印記。吳洙次子吳丕承生四子,其三子吳淵、幼子吳潛最有聲譽。
吳淵(1190—1257),字道夫,號退庵,嘉定七年(1215)進士,是南宋末著名的“能臣干吏”,著有《易解》、《退庵文集》、《莊敏奏議》等。對其父“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的訓示,“終生拳拳,服膺而勿失者也?!?/span>
吳潛(1195—1262)字毅夫,號履齋,嘉定十一年(1217)高中進士第一,以狀元身份入仕。他生長在兩世講習理學的家庭,飽讀張栻、朱熹、陸九淵著作。“幼聞先臣之訓,……泣而識之不敢忘”。理學對吳潛的影響很深,他一生為政始終以儒家學說為主導思想。他在奏議中說“治國平天下乃大學之極功,一章之內(nèi)反復數(shù)百言,大抵不過賢才、貨財二事而已。蓋賢才見用則天下平,賢才不見用則天下不平”,吳潛對父親的教誨嚴格遵循,“吳潛以父正肅教以踐履為先,故以額其齋,遂以為號(履齋)”。吳潛秉持的性命義理,源于理學,吳潛出身理學世家,位及股肱之臣,畢生著述頗豐。他與父親(吳柔勝)兄長(吳淵)皆由科舉入仕,家風大振,使宣城吳氏一躍成為一個政治聲望與學術(shù)根基兼?zhèn)涞奈幕易濉?/span>
吳宗周(1451—1523),字子旦,別號石岡,吳潛七世孫,明弘治九年(1496)進士及第,他是名堅定的儒者,針對當時學者“逃于虛,溺于悟,陰溢于釋氏”的惡劣風氣,吳宗周極為不滿,在官在鄉(xiāng)期間,力排佛老而興儒學,堅持“以吾儒倫紀之要,道德仁義之宗及性命之旨歸”,教導子侄修儒,在《家約》中標明“凡我子姓,……釋者黜,女而尼與淫同殺”,顯示其斥佛興儒的決心,著有《廣崇正辨》《周元公全書》《石岡詩文》等。吳宗周為吳肅公父親吳煥高祖之父,吳煐高祖吳大綸是太學生,吳肅公高祖吳仁卿,曾祖吳詔相為河南汝州知州,祖父吳伯敷為舉人,有子五,分別是演、煐、楷、錂、坰,皆繼承家學。吳肅公父親吳煐是吳伯敷次子,明邑庠生,明亡后,絕意仕途。吳肅公叔父吳坰(1610—1662),字季野,明庠生,“好高節(jié)寡交游”,好古文詞,喜讀史傳。明亡后,吳坰憤然棄舉業(yè),教導吳肅公學作古文,通讀史書,并與之合著《皇明通識》。吳肅公在《叔父季野先生文集序》中云:“肅少從叔父學古文,不能得其萬一,然叔父惓惓于肅;肅不肖,未敢一日忘也”。可見吳坰對他期望很高,吳肅公經(jīng)史學問源于其叔父。
從師承上看,吳肅公是皖南著名學者復社名士沈壽民的得意弟子。沈壽民“為世之名儒,為先朝遺老,為吾黨師”,《宣城縣志》記載“四方名流,不遠千里,咸稱‘耕巖先生’,爭來學焉”,他臨終曰:“以此心還天地,以此身還父母,以此學還孔孟”。毫無疑問,吳肅公深受其師沈壽民的影響。吳肅公一生秉承儒學家風,堅守儒學陣地,“明善誠身即所謂修道以仁,由學問思辨而實之以篤行,吾夫子之教然也”,保持了遺民風骨。
綜合起來看,吳肅公少年時期,陽明心學在宣城很有影響,以致“里中無不尊王氏學”,而吳肅公家族是以程朱理學為旗幟的,到了清初吳肅公不但看到了心學的弊端,徹底批判,而且對程朱理學也同樣質(zhì)疑,吳肅公儒學直向前追溯至孔孟,并以孔孟為師,堅持“仁”、“義”立場。因此,吳肅公對其“家學”有繼承,也有摒棄,但仍屬于理學在清初的發(fā)展趨勢之一,隨著朱熹之學日漸成為清統(tǒng)治者推崇的政治學說,吳肅公尊孔孟的一派也就湮滅無聞了。時代巨變,以及這種變化對吳肅公個人產(chǎn)生的沖擊,造成吳肅公儒學的特征,也正如近代梁啟超所說:“清學之出發(fā)點,在對于宋明理學一大反動”。
(三) 閉門讀書,開門結(jié)客:交游和學術(shù)交流
吳肅公親見明朝的覆滅與清帝國的建立,其個人與家族對滅亡的明王朝仍保持留戀的感情,吳肅公拋棄舉子業(yè),以明遺民自守,終生窮餓困頓且疾病縈身,以耕田、行醫(yī)、授徒、賣字營生,以畢生精力讀史治學,著書四十年,以崇實用。吳肅公的人品與文品得到當時著名學者、文人的肯定。因為家貧身病,遭遇連連,他足跡幾乎僅限在宣城一處,除了與同邑著名人物沈壽民、施閏章、梅文鼎、高詠、梅清、梅枝鳳等人直接交往切磋外,與黃宗羲、魏禧、漲潮、張自烈、徐枋、李清、呂留良等名士多是文字上的往來論學,與其本人未曾謀面。限于篇幅,只能選取外籍幾個人物論述。
清初大儒黃宗羲(1610—1695)與宣城關系密切。黃宗羲父親黃尊素,萬歷丙辰中進士,授寧國府推官,他秉公執(zhí)法,不畏地方權(quán)貴,有吏名。黃宗羲八歲隨父親至宣城,十四歲隨父離開,黃宗羲對宣城并不陌生。明末,黃宗羲在南京與復社名士宣城人沈壽民、沈壽國兄弟、梅朗三、麻三蘅等人詩酒往來。戊寅中,黃宗羲親至宣城拜訪沈壽民,黃宗羲應是吳肅公的師長前輩,吳肅公也受到黃宗羲的影響,吳肅公說:天下名士除了沈壽民、吳坰外,僅知道王猷定、黃太沖、徐枋、蔣大鴻、彭躬庵、魏冰叔、李清等。而黃宗羲師從心學大師劉宗周,為心學后勁,黃雖看到心學空疏的弊病,但對心學的批判仍有保留,不夠徹底。吳肅公不懼門戶之見,寫信給黃宗羲,探討心學遠離孔孟經(jīng)典而一味空談的弊端,曰:“姚江杰出,振刷無前,惜無善無惡,非孔門性善之宗?!铝贾獮橹轮髮W之義乎?不揣愚妄,謂好惡為意,正民之秉彝,好善惡惡所自者,性也;而可以有善誣乎?意者,德之隱也。誠意者,明德之原也。不睹不聞,莫見其顯者,意也,即未發(fā)之中也。此天命性道之所在,而可或二三乎?”并希望得到黃的教導。盡管學術(shù)上有分歧,但吳肅公仍推崇黃宗羲為“有道名人”,“再世宗工”。
呂留良(1629—1683),號晚村,是清初頗具影響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時文評選家,與施閏章、吳肅公有往來。呂晚村在給吳肅公的寫道:“某平生無他識,自初讀書,即篤信朱子之說。至于今,老而病,且將死矣,終不敢有毫發(fā)之疑。真所謂賓賓然守一先生之言者也。……某之尊信朱子,又親于孔、孟”。呂留良因篤信朱子之學,而后上及二程以及孔、孟,他專以朱子《四書注》為學,批點時文來闡述義理;而吳肅公直接上溯至孔、孟,以論歷史來闡明仁義,反對佛禪及心學空談,兩人在學術(shù)思想上應該有“交流”的空間,但他們的語氣不是很客氣,通信很快就終止了,這樣的結(jié)局令人不解。
姜安節(jié)(茲山)為明著名遺民姜埰(如農(nóng))長子,姜埰在蘇州去世后,姜安節(jié)將其靈柩遷葬至宣城敬亭山麓,對姜埰父子忠孝義舉,吳肅公高度贊揚,姜安節(jié)得與吳肅公相交,情意最深,常常與吳論學。起先姜安節(jié)信奉陽明之學,后至新安學習理學,“乃棄姚江之學,獨以孟子為宗……學者稱‘茲山先生’” 。吳肅公贊賞姜安節(jié)說:“其駁宋明諸家,若伯岐灼艾,砥砭而注之穴脈癥結(jié)也,予益心醉,質(zhì)疑累旬日。憶公所謂學者,信矣”。兩人在思想及學術(shù)傾向上高度契合,學術(shù)相得益彰。。
魏禧(1624—1681)是清初著名文學家,而吳肅公長期隱居鄉(xiāng)間,沒有機會結(jié)交魏禧這樣的古文大家。吳肅公于康熙十二年(1673)從游學歸來的同鄉(xiāng)好友沈方鄴那里得知魏禧的文章,又從老師沈壽民那里得到《魏叔子文集》,吳肅公將其文集“出入懷袖,累月不能釋”。
梁啟超在《清代學術(shù)概論》中總結(jié):其時,正值晚明王學極盛而敝之后,學者以“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理學家不能系社會之信仰。炎武等乃起而矯之,大倡“舍經(jīng)學無理學”之說,教學者脫宋明儒羈勒,直接反求之于古經(jīng)”,空說之風遭到打擊,于是清學之規(guī)模立焉。同時,對于明學之反動,尚有三種方向:其二為黃宗羲、萬斯同一派,以史學為根據(jù),而推之于當世之務;其三為梅文鼎一派,專治天算,開自然科學之端緒焉。研究學問之方法,皆與明儒根本差異。吳肅公基本屬于黃宗羲一派的。
清初以來,眾多名家對吳肅公均給予很高的評價。清思想家李清論其學術(shù):“探源經(jīng)術(shù),貫穿古今,其所表彰非理學之征,即綱常之大,卓然自成一家?!痹谏⑽?、詩歌方面,吳肅公亦有成就與影響。文學家王士禎在《分甘余話》中將吳肅公與“以文人名世”的魏禧相比:“吳肅公《街南集》文品似出其右,而知之者尚少”。鄧之誠在《清詩紀事初編》中盛贊吳肅公“文不茍作,同時唯顧炎武能之”。吳肅公的作品,多實錄易代之際忠烈仁義人事,緬懷先烈,推崇先賢,貶抑奸佞,崇儒尚道,持正不阿,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成為解讀易代之際的思想、文化、歷史的重要文獻。
參考文獻:
吳肅公.《街南文集》[M].
吳肅公.《闡義》[M].
王士禎.《分甘余話》[M]. 北京:中華書局.1989.
李應泰,章綬.《宣城縣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0.
吳潛.《許國公奏議》[O]. 北京:中華書局1985.
(作者系合肥工業(yè)大學皖南區(qū)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