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對讀】
自古以來,人們多用竹簡來編寫書籍和文書。也有用絲織品來書寫的,稱為“紙”。絲織品太昂貴,竹簡又太笨重,都不是很方便人們使用。東漢有個叫蔡倫的人留了心,發(fā)明了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爛漁網(wǎng)造紙的方法。公元105年上奏皇帝,皇帝大贊他的才干。從此以后,造紙術(shù)就被推廣開來,這種紙也因此被大家稱為“蔡侯紙”。
【范讀與講解】
今天的小古文僅八十多字,卻清晰地說明了造紙術(shù)的由來。
原來,古人一開始是在竹簡或者絲綢上寫字的。把竹子或木頭削成薄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你能想象,它有多沉嗎?漢代有個叫東方朔的人,他給皇帝寫信,一下子就用了3000多片竹片,要兩個人才能抬到宮里。哎呀呀,這要是裝進(jìn)你的書包,你可不得累壞了?
于是,古人又把字寫在絲綢上,稱為“紙”。“紙”的左邊是絞絲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絲綢很貴,首先要養(yǎng)蠶,待蠶吐絲結(jié)繭后,再抽出絲來織成綢,多難得啊。所以,這兩種書寫材料都不理想,小古文用五個字就概括了,那就是“縑貴而簡重”。
一直到東漢時期,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以前的經(jīng)驗,改良了造紙術(shù)。他用樹膚、麻頭、破布、爛漁網(wǎng)等作為原料,把這些材料切碎浸泡,搗爛成漿,再把漿鋪在細(xì)密的網(wǎng)布上曬干,就成了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