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者,不只是那些看起來很悲傷的,還有些看起來很熱情的,或者看起來很獨立的……
母愛之于嬰幼兒及兒童的心理健康,如同維生素和蛋白質之于人的身體健康一樣重要?!U爾比關于依戀心理,早期的研究重點是早年與母親分離的孩子的心理問題。當時歐洲的心理學者們在彼此互不知情的情況下,用不同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得出了驚人相似的結論:早年與母親情感剝離的孩子有著嚴重的心理問題,包括但不限于:
人際交往浮于表面,無法將心比心
難以接近,缺乏情緒回應
經(jīng)常無目的地偷和騙
注意力不集中
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問題?
一、從不知道愛
有些缺愛者(包括成人與孩子)自述自己與他人從來沒有建立過情感聯(lián)結,不知道“愛”是什么?!拔铱戳撕芏鄷疾恢缾鄣降资鞘裁??好像很玄乎,是不是人為編造的一個詞?”讓沒有感受過愛的人理解愛是什么,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一旦體驗了愛的感受,這種感覺是無需用言語描述的?!拔一钸@么大,第一次感受到愛是什么,好溫暖,好美好”(某學員)由于不知道愛是什么感覺,很難“啟動”愛的感受,即使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應該”去愛了。“他對我真的很好,我不斷提醒自己,應該去愛他,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愛是什么樣的,我很難受,最后他覺得我太冷酷無情了,離開了我,我非常痛恨自己……還有原生家庭。我好像是個冷血動物?!倍?、害怕受傷害
對常人而言,精神上最大的傷害莫過于:激活了依戀,又失去依戀。這在成人世界里的例子就是——失戀,有過失戀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這種痛苦折磨有多難受。而嬰孩對媽媽激活了依戀,又失去了依戀,這種痛苦有多強烈,相信不說,讀者也能理解。在棄兒收容所里,孩子變得悲傷,而且很多孩子死于悲傷?!靼嘌乐鹘倘沼洠?760年18世紀,被母親遺棄的嬰孩大都被送往收容所,在收容所里,醫(yī)護人員重視嬰孩的身體健康,但是對嬰孩的心理健康明顯關注的不夠,他們發(fā)現(xiàn),即使除菌消毒等保護身體健康的措施做得越來越好,但是嬰孩的死亡率卻并沒有下降。戈德法布對一群棄兒進行追蹤訪談,發(fā)現(xiàn)進了收容所的嬰孩的每一項發(fā)展指標(包括智力水平、視覺記憶、概念形成、語言能力、學校適應等)都明顯降低了,且低于同齡平均水平。不少失戀痛苦的青年有過這樣的念頭:以后再也不戀愛了,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八f他喜歡我,那是因為他還不了解我,等他了解我以后,他就會討厭我,就會離開我,到時候我就又經(jīng)歷一次痛苦難過了,我不想再經(jīng)歷這種痛苦,所以我說對他說:滾”而嬰孩面臨更為強烈的痛苦時,會更加脆弱、恐懼、絕望和無助,他們與失戀的青年相比,自身更為弱小,依戀的對象更為特別——失戀后我們還可以找其他人,而媽媽“走”了卻幾乎無人可以代替。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拒絕一切親密關系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聽聽他內(nèi)心的痛苦:我曾經(jīng)痛苦得要死,不想再受那種傷了?!八麄儗θ魏稳硕紱]有熱情甚至感覺”
三、負面的循環(huán)
越缺愛,就越容易缺愛,這是個負面循環(huán),這個負面循環(huán)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缺愛者自身的心理活動:缺愛導致的悲傷情緒——不相信自己會被愛的潛意識信念——對他人疑似欺騙、忽視、嘲笑自己的信號過度敏感——很容易得出“別人真的不愛自己”的結論——很容易總結出“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的悲觀結論……這種悲觀的想法,很容易蔓延到缺愛者對自身其他各方面的看法?!皼]有人愛我,我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人,我的一切努力都是笑話,我應該找個沒有人的地方躲起來等死……”另一個部分是他人的心理活動:這個人的行為表現(xiàn)好像有點奇怪,好像很刻意、很假——這個人的想法好像有點奇怪,總把別人往壞了想——這個人的情緒好像有點奇怪,特別容易沖動——這個人的情感有點奇怪,莫名其妙就愛別人了,又莫名其妙好像受傷了——這個人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難理解……這種警惕的直覺,很容易蔓延到對缺愛者其他方面的態(tài)度?!八麄儾幌矚g我,我認了。但是他們開會總說我工作哪兒哪兒有問題,我明明是小組里業(yè)績最好的,他們?yōu)槭裁瘁槍ξ遥俊鄙缃浑p方的心理活動,缺愛者是往悲觀的方向發(fā)展,其他人是往警惕的方向發(fā)展,必然導致社交關系難以深入,容易出現(xiàn)社交障礙、社交恐懼等問題。越是受挫,越是防御,厚厚的甲殼罩著自己,讓自己壓抑需求,讓自己隔離情感,讓自己避免受傷。
矯正性的體驗
缺愛者,尤其是情感剝奪的缺愛者,內(nèi)心壓抑著的對情感的渴望,很容易會因能量枯竭而陷入抑郁。矯正性的體驗,并不只是說缺愛者沒有情感體驗,有過情感體驗就好了。不少缺愛者、包括情感隔離的缺愛者,有過情感經(jīng)歷,但是情感經(jīng)歷經(jīng)常是情感創(chuàng)傷。在情感關系的過程或分離時造成的情感創(chuàng)傷,讓缺愛者更加回避情感、隔離情感、不相信情感。矯正性的體驗,也不是指缺愛者內(nèi)心渴望的那種情感體驗。缺愛者渴望的情感體驗,往往是指那種大人照顧嬰兒般的情感,而自己可以退行到嬰兒的狀態(tài)享受這種無條件的愛。這種需求是巨嬰式的情感需求,這種情感需求往往是情感創(chuàng)傷的源頭——由于一方有這樣的情感訴求,另一方要么被索取過度而情感耗竭,要么心生怨恨而情感分離——往往雙方都受到情感創(chuàng)傷。矯正性的體驗,也不是指不缺愛個體之間的日常普通社交。因為不缺愛的個體之間的日常社交,并不面臨缺愛心理模式的挑戰(zhàn),所以普通人并不具備與缺愛者互動好的社交能力。有些缺愛者想模仿身邊人,想融入身邊人,會發(fā)現(xiàn)模仿得很累、融入得很難。心理咨詢或心理療愈,提供給缺愛者矯正性體驗,是不同于缺愛者所經(jīng)歷過的、也不同于缺愛者所預期的、也不同于普通人社交形態(tài)的,是以“矯正性”為手段、以“構建健康有愛的心理結構”為內(nèi)在目標、以“正面循環(huán)”和“愛與被愛的社交關系”為目標的療愈性體驗?!霸瓉砩缃磺楦惺沁@樣的,沒我想的那么復雜,最近我特別開心,從沒這么放松過”
(注:本文中的案例均是杜撰,如有雷同,是因為你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別人可能也有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