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簽: 備課札記 |
【2011年中考語文專題復(fù)習(xí)講義之十二】
人教版課內(nèi)外文言文對比閱讀訓(xùn)練(1)
一《童趣》
閱讀《童趣》,回答1~5題。
1.我能解釋下面劃線的詞語。
今夫奕之?dāng)?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海二人矣,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①奕:古代一種圍棋。②數(shù):技藝。 ③奕秋:善奕者,名秋。④為:謂,說。
1、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
使
2、解釋加點的字
①通用之善奕者也____________
③思援弓繳而射之____________
3、讀完這個故事,你受到怎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陳太丘與友期》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span>“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田子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至誠,不義之物,不入于館②。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慚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fù)為相,以金賜其母?!对姟发墼唬?/span>“宜爾子孫承承兮。”言賢母使子賢也。
【注釋】①鎰:二十兩。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
②田子為相,三年歸休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②宜爾子孫承承兮。
3.[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各說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
《吳起守信》
(選自《龍門子凝道記》宋濂)
4、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故人來,方與之食
5、翻譯句子: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
6、讀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對“守信”有了進(jìn)一步的認(rèn)識。請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談?wù)剬κ匦诺睦?/span>
三《孫權(quán)勸學(xué)》比較閱讀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2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
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3行乎?”平公曰:
“善哉!”。
(二)孫權(quán)勸學(xué)
1.下面句子的“于”和“晉平公問于師曠”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C。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4.
5.
答:
四、《狼》中考比較閱讀題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之而取其革。此事從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目似瞑 (2)將舐其喉(3)信不誣哉(4)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然野心不過遁逸耳
C.叫囂乎東西,突乎南北 D.而頃刻兩斃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刀劈狼首/乃偽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殺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陽樓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
5.甲、乙兩段文字寫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3分
比較閱讀下面篇文言文。
【甲】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zhuǎn)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fù),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
6.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C.狼不敢前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②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8.比較閱讀【甲】【乙】兩文,下面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主要表現(xiàn)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xiàn)偉大的母愛。
B.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
C.甲文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以下從狼的側(cè)面處處體現(xiàn)了“謀”的結(jié)果。
D.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用了比喻和描寫。
9.同是人與狼的較量,屠戶與牧豎對狼的做法,你更贊同哪一種?為什么?
五《陋室銘》比較閱讀題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4分)
2.下面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2)余稍為修茸,使不上漏。
譯文:
4.根據(jù)要求填空。
5.對于甲、乙兩文作者表現(xiàn)出的人生態(tài)度,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談?wù)劇?/span>
六.《記承天寺夜游》對比閱讀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
⑶念無與為樂者(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能體現(xiàn)友情的句子:
理由:
6.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biāo)出停頓。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譯文:
譯文:
9.填空。
七 《與朱元思書》對比閱讀訓(xùn)練題
(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有刪節(jié))
注:①羅紈(wán):絲織品。②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③夕舂:夕陽。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作:
③梅花為寒所勒勒: ④山嵐設(shè)色之妙 設(shè):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①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②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B①猿則百叫無絕②月景尤為清絕
C①夾岸高山,皆生寒樹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為寒所勒②歌吹為風(fēng)
3.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譯文:
②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譯文:
4.甲、乙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fēng)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
(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酈道元《三峽》)
(二)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5.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略無闕處
(3)負(fù)勢競上
6.寫列加點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2)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欲忘反
8.比較兩篇短文的異同。
(1)兩文都寫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連綿、高峻和水的
(2)兩文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huán)境的
八《小石潭記》對比閱讀訓(xùn)練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毀②,榛莽③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④通。遠(yuǎn)吞山光,平挹江瀨⑤,幽闃遼⑥,不可具狀⑦。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嗳?;宜投壺⑨,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節(jié)選自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注】①子城:城門之外的套城,也叫甕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墻上矮而短的墻。圮(pǐ):毀壞。③榛:叢生的雜樹。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樓:在湖北省黃岡縣城上。⑤平挹(yì)江瀨(lài):意思是平視沙灘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瀨:沙灘上的流水。⑥闃(qù):靜。(xiònɡ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水尤清冽(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乃記之而去
C. 潭西南而望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邊句子。
4、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側(cè)面描寫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2)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遭貶后為排解內(nèi)心憤懣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請根據(jù)兩文內(nèi)容,結(jié)合作者的心境,補(bǔ)寫下面的對聯(lián)。
見永州石潭,樂山水樹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黃岡竹樓,宜琴棋詩壺,
閱讀《小石譚記》后答題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義。
(1)悄愴幽邃
(3)乃記之而去
(5)以其境過清
(7)伐竹取道(
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兩個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7、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 乃記之而去
C. 以其境過清
8、與“以其境過清”中的“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9、下列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11、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12、請用第④段中的兩個四字短語,完成填空。(2分)
13、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15、讀了第2自然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16、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記,試說說作者觀魚和游覽結(jié)束時的不同心情。
九《醉翁亭記》對比閱讀訓(xùn)練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翻譯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3、乙文中,作者為什么要取亭名為“豐樂亭”?(用文中詞語回答)
5、解釋下面句子加點詞的意思。
(1)山間之四時也 (
(3)飲少輒醉 (
(5)宴酣之樂(
6、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往來而不絕者
C.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7、選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A. 行者休于樹
C.霜葉紅于二月花
8、選出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 而年又最高
9、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2)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5)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樂亦無窮”在選文第2段中指何而言?)
11、選文在第①段在總寫滁州山景后,由遠(yuǎn)及近依次寫了“西南諸峰”“
12、選文第二段寫了山間的朝暮四時之景,其中寫冬景的句子是:
13、選文由寫景轉(zhuǎn)而寫人事,具體描寫了_________、太守宴、_____
14、從選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
15、文中用
16、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記,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17、“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的是滁人出游的場面。通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18.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19、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為。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span>4分)
20、理解全文,選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一項。(
A.本文表達(dá)了作者游覽山水的樂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B.選文第二段使用了襯托手法:以“禽鳥之樂”襯“游人之樂”,又以“太守之樂”襯“游人之樂”。
C.全文在寫作上以“樂”為主線,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D.“散中有整、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是本文句式的特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