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學的普及和推廣,我們對各種各樣的專業(yè)心理障礙的詞匯耳熟能詳,比如抑郁癥。按道理來說這是一種挺嚴重的疾病,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有抑郁癥。真不是夸張,當我告訴別人我的專業(yè)是心理學時,基本都會有兩種回答:第一種是你猜猜我在想什么,第二種就是覺得自己有抑郁癥。感覺現(xiàn)在好像沒點兒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其實有些東西遠比非專業(yè)的人想得要復雜很多。 心理學上將心理障礙分為了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疑似神經(jīng)癥。只要帶了一個“癥”字的,就說明問題并不簡單。我們常聽到的心理咨詢師只有權(quán)限處理前兩個階段的問題,只要來訪者有可能是帶“癥”字的情況,就算你只是疑似,都必須要轉(zhuǎn)診到心理醫(yī)生的手上,而心理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處方權(quán)。所以像抑郁癥這種問題就不是障礙了,是疾病,需要藥物來控制的。那些常常心情一不好就說自己是抑郁癥的人注意了,好好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像不像精神病患者,或許你的“抑郁”能立馬好一半。除了抑郁癥以外,還有一個精神疾病叫做躁狂癥,這是一種精神病理性亢奮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患者會不由自主的亢奮,不僅表現(xiàn)在思如泉涌,也表現(xiàn)在極度易怒。中國心理學普及的路子其實有一點偏,專業(yè)的東西大家不太感興趣,更多在意的是比如微表情,心理控制這些東西。所以在心理問題的鑒別和區(qū)分上,都還是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常識。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極其暴躁的人,真的是無論你什么情況下,一言不合就一定是要暴怒動手,經(jīng)常都看著他們在賠錢。平時與人交往都還行,甚至還能成為你的朋友,因為我們普遍認為這樣的人是耿直人,沒什么心眼兒。這不由得挺讓人感慨的,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啊,患有一定的心理問題的人反而成為被推崇的品質(zhì),我們還真是處在一個信任危機的時代。一個抑郁癥,一個躁郁癥,都是讓人無比痛苦的疾病,可是你們想過這兩者居然可以結(jié)合到一起嗎? 我們今天所要講的躁郁癥就是這么一種病,學名為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患有這種精神性疾病的人發(fā)病時既有可能是抑郁也有可能躁狂,甚至是交替的混合發(fā)作。光聽著就讓人慎得慌了。大家可以假想一下,你突然之間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你提不起任何的精神去面對你必須面對的事情,死亡對于你來說是一種解脫,你唯一在努力的,是尋找活下去的理由。但是下一刻你突然就精力極其的充沛,似乎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像是上了好幾百轉(zhuǎn)的發(fā)條機器人,或許你已經(jīng)很累了,但是根本就停不下來。你沒有瞌睡,大腦無比的清晰,你甚至可以在這種狀態(tài)下摸到自己靈感的巔峰。所以有人稱這種病為天才病。據(jù)說英國首相丘吉爾,海明威,瑪麗蓮夢露等等名人也曾罹患這種疾病,不知道你會不會羨慕這種思維炸裂的狀態(tài),有的作曲家在發(fā)病時可以半年寫出100多首曲子達到云頂高峰,卻會在抑郁癥出現(xiàn)時陷入兩年都寫不出一首曲子的萬丈深淵。這是一種被撕裂的人生,也是一個被撕裂的靈魂。 你的所有計劃都不能稱之為計劃,你的所有生活都在當下。這就像被封印在一段又一段的時間里,你甚至都不能奔跑。時常撕心裂肺的哭喊,憤怒,身體里就像住著一座火山,雙眼噴出融化一切的巖漿。時常又抱著自己連眼淚都流不出來,沉默,絕望,就像活在深深的海底,沒有聲音,沒有光,眼前漆黑一片,背上是萬萬斤的海水。你嘗試著問問鏡子里的自己,什么是活著?鏡中人就像鏡子一樣沉默。這一段壓抑的文字并不是希望你難受,也不是要你去理解所有人,我們必須知道的是那些深深的無奈,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有義務去理解誰,因為每個人都按著自己的人生設想來活著。觸犯你的利益時,所有的不痛快都是你的權(quán)利,但是那些沒有辦法擁有設想,擁有期待,擁有未來的人,值得你知道他們的那種絕望。 今后,你可以選擇理解,但是不予接受,離開那個深陷痛苦后又傳播痛苦的人。但他若是你生命中應該存在的人,你可以告訴他,心理醫(yī)生能夠幫助他,在他充滿黑暗的世界中,點亮高高的燈塔,縫合所有的撕裂。如果我寫文章是為了點燃一點火焰,希望看我文章的你能帶著火種離開,在未來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熊熊燃燒,照亮一隅的黑夜,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陌生人,向你致敬。- The End -作者 | 莫沉樓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in Euthymic Patients with Bipolar Ⅰ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