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48
南陽張好古與中國打油詩
趙紹軍輯錄
唐朝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出現(xiàn)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等很多著名詩人。唐朝還出現(xiàn)一位詩霸叫張好古,俗稱張打油,他是中國打油詩的鼻祖。張打油是河南南陽市人,當(dāng)時南陽城區(qū)張記油坊的老板。他在打油之余,還有一個業(yè)余愛好,就是隨口吟詩寫詩。他的作品不事雕琢,善于將鄉(xiāng)間俗語入詩,略陳其事,直抒胸臆,通俗易懂,調(diào)皮詼諧,妙趣橫生,十分適于朗誦流傳,深受百姓喜歡,因此大家稱之為“打油詩”。
據(jù)說在唐代唐玄宗和唐肅宗時期(713—763年之間,另說在明朝正德年間),南陽城內(nèi)有一張姓人家,世世代代以打油買油為業(yè),是城里出了名的油坊。過去,人們習(xí)慣呈專門榨油的作坊為“油坊”,比如稱專門打鐵的作坊為“鐵匠鋪”同時,人們還習(xí)慣以某人所從事的職業(yè)來作為商家的名稱,如城中有一姓李的人家以剪裁衣服為業(yè),人們就稱為“李裁縫”;城中有一姓王的人專門從事釀酒,大家就稱為“王老酒”;城南有一姓趙的人以打鐵為業(yè),大家就稱為“趙打鐵”。張好古一生以打油買油為業(yè),所以人們就稱他為“張打油”?!皬埓蛴汀钡拿直唤械镁昧?,多數(shù)人便忘記了他真實的名字,只知道他叫“張打油”。張打油不但擅長打油,還非常喜歡吟詩作詩,而且出口成章,所作出的詩生動有趣,朗朗上口,非常逗人,讀之常常引得人們捧腹大笑。慢慢地,張打油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詩人,他每作一詩,都能在民間被廣泛傳頌。清朝學(xué)者翟灝在《通俗編文學(xué)打油詩》一書中就曾記載了張好古的一首《詠雪》詩,詩曰:
天地一籠統(tǒng),
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這首詩通篇寫雪,不著一個“雪”字,而雪的形象卻十分生動,傳神而又詼諧。從此奠定“打油詩”地位。關(guān)于張打油這一首著名的《詠雪》詩,現(xiàn)在民間流傳著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
這雪下得猛,
一夜下滿井。
黑狗變白狗,
白溝身上腫。
據(jù)傳說,南陽原任縣令去職后,新接任的劉縣令是個飽學(xué)之士,喜歡吟詩。他到任以后,多次聽衙役說本縣下有一個以打油為業(yè)張好古不識字卻會作詩,頗感驚奇。在一個下雪天,他處理完公事之后,就派人將張打油召到縣衙說:“今日叫你來別無它事,聽說你會作詩,叫你來談?wù)勗姡恢銕煆暮稳?,可否所作之詩念來一聽?!睆埓蛴推鹕硐蚩h令行禮說:“大老爺在上,小民一字不識,只會打油,不會作詩,所傳作詩實是見景而發(fā),沖口而出,是信口胡謅的,念出來恐怕惹大人見笑”劉縣令說:“無妨,念來大家聽聽?!睆埓蛴瓦@才把自已原來作的如”趙打鐵、愛打鐵,打把鐮刀割大麥…”等念了幾首,每念一首,大家就笑一回。劉縣今聽后頻頻點頭,說道:“雖覺直露,但開門見山,也還押韻。”隨后又問:“我出一題目,不知你能否當(dāng)場作出?”張老大見念出詩來縣令無怪罪之意,膽子也大了些,說:“這有何難,請大老爺出題?!贝藭r正值隆冬季節(jié),外面飄飄灑灑下著鵝毛大雪,地上的雪也已經(jīng)積厚厚的一層。 于是劉縣令就說:“那就以下雪為題,請吟詩一首?!睆埓蛴碗S口吟道:“天地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張打油念罷之后,在場的人無不捧腹大笑,劉縣令連連拍案稱奇。
另據(jù)傳說,南陽籍又一高官回鄉(xiāng)祭祖,來到宗祠后看見粉刷雪白的照壁上寫了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這位官員看罷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詩人,想要重重治罪。有些在場的人說:“不用查了,寫這類詩的不會是別人,一定是張打油所為。”大官立即下令把張打油抓來訓(xùn)斥了一頓。張打油被訓(xùn)斥之后,故作鎮(zhèn)靜地說道:“大人,我張打油的確愛謅幾句詩,但也不會寫出這樣的詩??!不信,小的情愿面試?!币宦犨@人口氣不小,決定當(dāng)場試一試張打油。那時,聽說安祿山將要圍困南陽,于是便以此為題,要張打油作詩。張打油也不謙讓,脫口吟道:“百萬賊兵困南陽,”那位官員一聽,連說:“好氣魄,起句便不平常!”張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無援救也無糧,”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說“還可以,再念?!睆埓蛴婉R上一氣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娘!”這幾句,與“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連這位大官也惹笑了,終于饒了張打油。這位官員還說:“好吧,今后你的這種詩就叫打油詩吧!”張打油謝恩而去,“打油詩”的稱謂也不脛而走,遠近揚名。流傳至今。
由于打油詩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諷刺,風(fēng)趣逗人,大多為即興之作,用不著講究平平仄仄,也沒必要挖空心思遣詞造句,因此上至皇帝和宮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喜歡并寫作打油詩。例如民間曾廣泛流傳著的清代大學(xué)士紀曉嵐寫“祝壽”打油詩的故事:一次,有位官員請紀曉嵐為母親寫詩祝壽,紀曉嵐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看了這句詩,這位官員頓時面色鐵青,氣從心來。紀曉嵐不慌不忙續(xù)寫道:“九天仙女下凡塵。”這時官員遂又轉(zhuǎn)怒為喜,連嘆精妙。誰知紀曉嵐又大筆一揮:“養(yǎng)兒偏慣去為賊。”此官又氣又惱,當(dāng)即昏厥在地。家人一陣手忙腳亂趕緊將他弄醒。這時紀曉嵐才又不緊不慢地提起筆來,寫出最后一句:“偷來蟠桃敬母親?!?/span>據(jù)傳,清代乾隆皇帝也留下過一首別具一格的打油詩。乾隆年間,一位翰林上書時,將“翁仲”誤作“仲翁”。乾隆皇帝于是批道:“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乾隆皇帝以毒攻毒,將“功夫”、“翰林”、“通判”寫作“夫功”、“林翰”、“判通”,一連串的反語充滿了冷嘲熱諷、奚落戲弄,辛辣諷刺,那位翰林無地自容,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民國初期,舊軍閥頭子張宗昌也曾寫了很多打油詩。例如《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
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縣。
再如《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湖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