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xiāng)·青年 ——青蔥歲月終無悔 馮金鳳 1974年7月4號,我從金湖高中畢業(yè)離校。作為回鄉(xiāng)青年,此前我們的熱情已經(jīng)被高中點燃,決心回鄉(xiāng),一是要為改變家鄉(xiāng)面貌作貢獻,二是要憑老繭上大學。我們把讀高中的為了上大學的夢想深藏于心。也幼稚的以為干兩年后憑老繭能夠上大學。就這樣,我從1974年7月4號至1978年3月底在農(nóng)村當了近四年的回鄉(xiāng)知識青年。我把自己滿腔的熱血、青春和汗水都澆灑在家鄉(xiāng)的山水田疇之間。 回家鄉(xiāng)務農(nóng),一方面?zhèn)鞒兄袊r(nóng)民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一方面要發(fā)揮自己有知識、有文化,有熱情、有思想的優(yōu)勢:要在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業(yè)來:做一代新農(nóng)民。 “雙搶”是我們回鄉(xiāng)的第一戰(zhàn)役。勞動強度及艱苦指數(shù)極限高,攝氏40度高溫下在水田里作業(yè)整天。還要加夜班。 凌晨夜班是割早谷,天剛朦朦亮就開始捆稻子,不是各人捆自己割的,是大家一起捆好,再碰到你面前的一擔就是你挑,男女一樣。說不定碰在你面前的那一擔,可能是最重的,那你也得咬咬牙,把它挑到禾場上。中途是不能停下來休息的,因為稻穗朝下,不管多遠,五里七里也要一口氣挑到禾場去。 我和葉桂英從小學一直同學到高中畢業(yè),我們一回家就是主力。男勞力用耕牛、田間管理,都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田頭地邊;女社員:嫂子、姑娘就是插田割谷的主力。當時說的女人能頂半邊天,那是實打實的,甚至勞動強度大得多的整個主戰(zhàn)場都是由女社員擔當。此前,按農(nóng)村通常慣例:男的十個分底,女的六個分底,但生產(chǎn)隊主動給我們幾個姑娘伢八個分底。 晚飯后夜班是扯秧,不插八一田。在門口秧田上,樹一桿長桿子,掛一只一千瓦的燈泡,大家拿一個秧馬,穿一雙膝蓋高的靴子,在這里每人一廂往前扯,比著的,誰速度慢了就說明你技術不行,是掉底子的事。所以,雖然是說說笑笑,但都暗中較著一股勁。已經(jīng)80多歲的聲洪伯,一般是這個時候的主角,他活路熟練,所以輕松自如,一邊扯秧洗秧,一邊講各種故事:解放前捉鬼、解放后打老虎、三國人物、梁山好漢、猜謎語、出上聯(lián)、招下聯(lián)……我們都搶著在他的鄰廂。他原本在武漢軍分區(qū)帶孫兒,兒媳婦放暑假了,他就回來,也參加雙搶。見我們學生扎起褲腳露出白皙的腿就說“三日肩膀四日腳”一一意思說剛開始幾天很累,堅持三四天就沒有那么累了……他一直是老革命、老模范,對我們既是前輩又是榜樣。扯夜秧是相比較輕松活路,是白天極端繁重高強度勞作的一種調(diào)節(jié)。所以,也就容易打瞌睡。記得那一個晚上,大毛姑娘扯著扯著睡著了,十二點左右,隊長一聲收工,大家起來洗秧馬的水聲驚醒了她,她一起來就直接把手中的秧插田,引得大家哄然大笑,各自回家洗澡睡覺。可能凌晨三點又會在睡夢中被鐘聲或家長的一次次呼聲喚醒,起床去割稻子。我可從來沒讓父母呼過,聽到鐘聲一骨碌起床,融入出工的隊伍。 這個時間段早餐是一碗純白的新米飯,上面有一匙豆瓣醬,我們喜滋滋在門口石頭上坐著吃,吃飽飯后上午好去插田。中餐一般只喝得下稀飯,家里老人提前煮好冷著的,沒有菜三大碗幾分鐘解決。因為“雙搶”以外的伙食是一日三餐不離苕。 由于長期浸泡在發(fā)酵的稻草肥料的水田里,有人腳大拇指就長一種被叫做“蛇頭”的膿包。有個叫桂香的妹子,插田一抬頭起來“哎呦”一聲,說,我要是長一個“蛇頭”就好了,可以休息一天了!兩天后,她果真長了“蛇頭” ……我也長了一次,白天痛的把腳擱到高處,晚上睡不著覺。整個腳大拇指紅腫脹痛難忍,一個像蛇眼的膿包呈綠色。一段時間后,整個大指甲像螃蟹殼褪掉。那是怎樣的煎熬啊。 熊家洲破堤被淹的大冶農(nóng)墾區(qū)水退后,墾區(qū)湖田都空出來了。誰有秧誰去插,正好那年我們生產(chǎn)隊有多的秧,十二個嫂子、姑娘一人一擔秧從家門口秧田十多里路挑到大冶湖金井農(nóng)場處下湖,一邊往湖中間走一邊丟秧。我們秧丟到哪里就在哪里開始插,邊插邊后退,要解小手嗎,就地解決;口渴了,從去時的腳印水凼里捧幾捧喝……一擔秧插完,太陽下山了,上岸到金井農(nóng)場廁所洗漱一番,一行人說說笑笑上坡路十余里回到家。割谷季節(jié)這里的稻子比家門口田里的不知道要強多少倍,高興極了!那是怎樣的豐收喜悅??! 雙搶后就進入田間管理,薅草、打農(nóng)藥,潑澆、噴霧器,以致現(xiàn)在我在公園里看到師傅們用噴霧器打藥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那個熟悉的氣味。間隔安排部分勞力參加疏通渠道、參與農(nóng)田基本建設。我們這一幫年輕人比較多地被安排到維修隊伍。在下安的水渠工地,我從學扶鋼釬、掄錘子,打石頭,到把大石頭兩個人抬,怎么用繩子把它固定,小石頭一個人挑兩個的,也要會打?。我熱情地投入其中。 九月份,我們村小學準備蓋新校舍、新教室。學校有一位老師(我小學的老師)被抽去搞基建,他就推薦(大隊也同意)我去代課,我婉言謝絕了,因為當時我想,上大學須得讓手上長老繭啊,我要憑那上大學的。 年底,在我們村里蹲點的工作組負責人找我談話,提示我寫入黨申請書。我想我在高中入團都是經(jīng)過了很大的努力的,現(xiàn)在回來時間不長就入黨?好像條件不夠,但是在他們做過工作后我就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哎,到十二月份,他們就發(fā)給我一張入黨志愿書,并叫我寫一個小自傳。我寫了,12月底就被告知我被批準入黨了。當時沒有預備期,一批準就是正式黨員。就這樣,我一下子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黨員。當時我19歲。同時,我被提拔為大隊革委會副主任。別人是先從思想上行動上入黨,再組織上入黨,我這是先從組織上入黨,那我也要用真正的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達到一個合格的黨員的標準。 就是這年冬天,我被派往韋源口“二百二”工地搞戰(zhàn)地宣傳。我?guī)б淮埠唵蔚匿伾w,隨我們大隊一個泥船,坐90里路來到建設工地。在一個民房的一間土屋里,稻草鋪在地上,和村子里一個伙伴一起,40多個晚上睡在那個民房的泥土地上。晚上寫宣傳稿,白天與大家一起挑土上堤。民兵連長晚一些天去的工地,說我們大隊有個女孩被征上女兵,已經(jīng)送走。我一聽就來氣啦,怎么不通知我一聲?我非常羨慕當一名女兵的呀!我自信能夠當一名優(yōu)秀的女兵的呀?。?! 春節(jié)前回家,大隊干部分工,每人包一個生產(chǎn)隊,我就被分在我自己家所在的生產(chǎn)隊包隊。那個時間都是小隊干部翹盤子講條件的時候:隊長不干了,保管不干了,但是生產(chǎn)要進行,我就打鐘出工,開庫房讓人拿有關種子、農(nóng)具。當時生產(chǎn)隊還養(yǎng)了幾頭豬,我還要煮豬食、清理豬圈,忙的七竅生煙? 春耕生產(chǎn)之前,生產(chǎn)隊班子的工作都要做通,要進入春耕。 當時按規(guī)定大隊干部是不用記工分的,讓我跟本隊的婦女勞動力的最高分靠,但是我沒有因為這個而偷懶半點,有時候晚上大隊開會到半夜,白天照常參加生產(chǎn)隊的勞動,跟普通勞動力一樣的。早春帶頭挑糞到早稻秧田,可以說冰涼刺骨,剛開始打幾個寒顫,(不管有沒有特殊情況),堅持挑幾擔就不冷了,后面還要出汗! 清明節(jié)前后,進入春耕積肥階段,要么是上山打青草挑到水田里,要么到大冶湖田,那里的紅花草長得很好,我們就到那里割紅花草,經(jīng)過十五里左右挑到鹿耳山山腳下馬家壟那貧瘠的田里做肥料。湖田埂的路中必經(jīng)一個用水泥管子做的橋,下面是深水港,剛開始我們挑著130斤的擔孑非常害怕,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因為一旦掉下去不說淹死,也要凍個半死。我們就憋住一口氣,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橫著走,經(jīng)過幾次歷練后就不怕了。一上湖到海螺山,都是上坡路,一般下雨天干這個活,在那個泥濘的路上,穿鞋子吧,經(jīng)常被拉掉;脫下鞋子吧,腳板經(jīng)常被小石子、小玻璃梗一下或扎一下,就以那個泥巴腳又把鞋子穿上……就這樣反反復復,也不知道怎么好?但是絕沒有半途而廢,而是一次次一天天咬緊牙關也要把這半個月左右的活路堅持完成。 那一年上級提倡無泥育秧,技術員文化程度低一時接受不了,我就讓生產(chǎn)隊把溫棚搭起來,柴火燒開水上蒸氣,從泡種子開始,保證確保25攝氏度,24小時監(jiān)控,竟然把無土秧苗培育成功了。 早稻一般要求不插五一田。上級要求農(nóng)業(yè)機械化,要用插秧機。婆娘嫂子們和那些老同志(包括隊長),一是不接受這個新事物,二是不會,就讓我和葉桂英(她當時是婦女隊長)兩人選一塊路邊的田,使用手動插秧機插一塊樣板田。丘陵地帶,沒有整塊的大面積方方正正的田,都是一頭大一頭小或彎彎曲曲的田,邊邊角角都插不到,我們一個人機插,一個人補,就這樣,竟插成了示范樣板田。 插完早稻就是割麥子,脫粒是連續(xù)四天四夜,又熱又灰塵滿天,全身內(nèi)外、鼻子眼睛一個灰人。我們喂脫粒機、捆草、揚麥子輪換互動,都是主角。 我村子里有一位大哥是縣農(nóng)業(yè)局的局長,他給我透風說,想抽調(diào)我跟縣農(nóng)業(yè)局一個科研小組一起到海南搞雜交稻育種試驗,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沒去成。再后來知道,那時候袁隆平正在海南進行艱苦的雜交水稻試驗,如果我那次成行,說不定有幸成為袁隆平的優(yōu)秀學生呢!雖然聽農(nóng)業(yè)局長大哥安慰我說:條件很艱苦,沒有電,稻谷脫粒是用牛踩,大冶那個試驗小組的一個負責做飯的師傅外出砍柴被蛇咬死了。但我還是感覺沒有去海南而遺憾。后來,在局長大哥提供原種的前提下,我在本地進行二代培育雜交水稻試驗,在一坵兩畝的田里,先插父本每隔六行插一行,等父本發(fā)科后插母本(在父本中間插六行),讓父、母本的花期相同。每天中午,拿一長竹竿到田里將父本兩邊敲打,進行人工授花,持續(xù)兩三個星期,看到母本長出健康的稻穗,我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這次竟收獲了一百六十多斤,專收專藏。二代雜交種子下大田,每畝只要一斤半種子的秧就可以了,而一般下秧每畝田需25至30斤種子。當時一般谷子按收購價格是每斤九分五,而這種雜交種子每斤一塊五。 1976年春,我們公社湖塘片曹書記跟我說抽調(diào)我參加農(nóng)村工作隊(一年后表現(xiàn)優(yōu)秀可以轉正成為國家干部),沒去成。后來知道是大隊有一個退伍軍人強烈要求去,就讓他去了,一年后回來了。 我回鄉(xiāng)后第二年推薦上大學是大隊副書記的妹妹,第三年是隊長的兒子。當時對我做工作說要培養(yǎng)我接班當大隊書記。不管怎樣,我雖然有想法,還是一如既往,在家里當那個副主任,該干什么干什么; 到了秋天,全公社集中開墾我們后面的鹿耳山。我既要負責協(xié)助安排好各大隊開荒人員來我們大隊的各家各戶的住宿,又帶領本大隊勞動力上山開荒,從山腳逐階往山頂挖槽子(第二年栽樹)。村里有一個叔爺(也是大隊干部)有一天去體驗一下,上到半山腰回頭一看不敢下來,當天晚上做噩夢從高處墜落……我們就當笑話說。 還記得那年割資本主義尾巴……因為之前政策回暖,菜園地可以種經(jīng)濟作物,我父母親把三分菜園種上貯麻,有一點資金買鹽、買煤油之類。沒有菜吃母親就天不亮到石家菜園拖一板車包菜葉(菜農(nóng)砍了包菜后的老葉子)回來壓成酸菜。哪想到那天晚上大隊干部開會,有針對性的、為我所用的學習mx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第二天早上,生產(chǎn)隊安排人把我家一人半以上高的貯麻都剝?nèi)コ涔?。革命革到了自己頭上?在那個講階級斗爭的年代,我從來不介入革誰的命呀!我只堅持一點:吃虧吃苦帶頭干,滿腔熱血盡奉獻!所以面對被割,我雖然不理解,但只能保持沉默!可憐父母親為了支持我的工作,只是拿個鋤頭去挖麻兜,卻被勸退,生產(chǎn)隊用另外一塊地與我家換做菜園?,F(xiàn)在回想起來,我這個大隊干部只有凡事帶頭、吃苦奉獻的義務,沒有半點自我保護、正當維權的勇氣,太窩馕!在當時是大勢所趨,雖迫于無奈,但絲毫沒有影響我的滿腔熱情。 恢復高考,袁主任讓我脫產(chǎn)復習一個月考大學,我怕脫產(chǎn)復習考不上掉底子,就隨園田化大軍駐扎石橋林村,白天與大家一起挑土四立方以上,晚上大隊指揮部開會是常態(tài)。填報志愿(高中班主任馮旭光老師說我志愿填低了(武大、華師、黃石師專)后,步行二十多里送全大隊報考青年的志愿表到公社。沒想到,時任文教組長的堂姐卻讓我報中專,說先解決戶口問題,說我回農(nóng)村三年多沒時間看書,讓我隔壁去問高中同學吳遠松(公社文書,高中成績非常好),我去后,吳遠松將填好的表我看,果然是黃石工業(yè)學校。堂姐讓我又重新填一份中專志愿表(黃石工校、財校、衛(wèi)校)。之前我從來沒看過中專招生的學校。大專開考那一天,有關心的人問:今天怎么不去參與高考?我一笑:過幾天!怎么哪,考中專!為什么!我就一遍遍解釋。 這一天晚上,大隊開完會出門,滿天的星星就在頭頂上一樣,我代表本大隊十幾個報考中專的青年向書記請假:“后天考試,是否讓我們十幾個人明天回去洗個澡,準備好鋼筆墨水草稿紙之類……”書記說:“你只記得你那個大學,不管我們這三類隊?”作為大隊干部,對書記作為頂頭上司從來是尊重、服從的,可我第一次頂撞了:“我每天挑四個立方土,不少吧……”眼含淚珠穿過曲曲折折的巷道回到住的民房,叫醒同學同伴葉桂英,兩人一下子睡意全無。第二天,有人通知我們可以當天回家準備。聽說是我走后,一個老隊長提醒書記:這是年輕人的終身大事,不能耽誤他們的前途。我們一幫十幾人唱哼哼十五里路回到家。約定由惠蘭起更叫早(她大哥是老師,有鬧鐘),第二天天不亮我們在村前曬場集中出發(fā),二十多里路到達侯文祠堂小學,天還早。上午語文、下午數(shù)學,第二天上午政治。不久,縣里開五級干部會時吳遠松告訴我:你夠線了,他自己也夠了,葉桂英……誰誰誰都入圍了。就這樣,我們跳出農(nóng)門。工作后補讀電大首屆法律專業(yè)班,圓了一個大學夢! 回想起來,我們高中畢業(yè)回鄉(xiāng),憑一股熱情還想改變家鄉(xiāng)面貌,灑盡熱血和汗水卻絲毫不見蹤影,只有高科技用于農(nóng)業(yè),人類前景才一片光明,只有適合一定階段的生產(chǎn)關系,打破大鍋飯.及平均主義,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同時,當初想憑老繭上大學,既違反文明社會的教育規(guī)律,也反映時代、個人的嚴重幼稚?。?/span> 當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當年我們唱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泰山頂上一青松”、“共產(chǎn)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陳傳香赤手空拳打死金泉豹,潘多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邢燕子、侯雋……都曾經(jīng)是我的偶像。那時候,不愛紅裝愛武裝,四年內(nèi),春夏秋冬,我從來不戴草帽不打傘,不用護膚不涂香。熱情汗水傾所有,臉堂黝黑心開朗!對物質(zhì)生活的匱乏、人事關系的不公都是給我增加鈣質(zhì),愈發(fā)堅強。 當然,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分配剩下的。與此同時,村里的農(nóng)田基本建設、水利工程、植樹造林也有較大發(fā)展,圖書室、夜校等文化活動也搞得紅紅火火…… 回鄉(xiāng)知青,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忠誠為國分憂,經(jīng)受了脫胎換骨的磨練,更主要的是,從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實踐中,培養(yǎng)了我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造就了樂觀向上的品格,培養(yǎng)了勇于負責、甘于奉獻的精神,這筆寶貴精神財富讓我受用終生。
馮金鳳,女,1955.7月出生,金湖街辦佘家畈村人。高級檢察官,先后在黃石市下陸區(qū)、西塞山區(qū)人民檢察院、黃石市人民檢察院任檢察員、批捕處副處長、機關黨委書記(副縣級),先后被黃石市委、黃石市人民政府授予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勞動模范,省、市檢察機關授予三等功、優(yōu)秀檢察官等榮譽稱號。2010年8月退休。
《新東西》編輯部
主 編:向天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