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我們每個人的代名詞,它是由姓和名組合而成,其中名字是父母的饋贈,而姓氏則是由世代相傳得來。人們常說“百家姓”,這并非是說我國現(xiàn)存的姓氏僅有百余個,實際上我國目前收錄的姓氏已經(jīng)多達上萬個。
而這些姓氏并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而是在社會的發(fā)展中逐漸產(chǎn)生。姓氏和漢字的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很多姓氏就是在漢字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被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
漢字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漢字也是人們公認的最難書寫的文字,過簡化之后的漢字其實已經(jīng)相對簡單了。我國臺灣地區(qū)和香港地區(qū)依舊在使用未曾簡化的繁體字。
繁體字書寫起來更加困難,并且很多字都比較生僻,很多人或許都從未見過這些復(fù)雜的繁體字。
我國的漢字共經(jīng)過兩次簡化,但是第二次簡化以失敗告終,很多姓氏還因為漢字的第二次簡化而被改變,看看有你嗎?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很多接觸過新思想的人逐漸開始反思,當時社會所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個名叫錢玄同的人還提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
在他們看來,正是漢字的存在阻礙了中國的進步,只有盡快廢除漢字,學習西方的26個字母,才能趕上時代的潮流,才能降低當時的文盲率。
此外,魯迅先生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過要廢除漢字的觀點,他倡導(dǎo)使用白話文,并且要簡化漢字,改用拼音。
其實這樣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理解,那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還在用毛筆寫字,不得不說毛筆字很難寫,要想寫好毛筆字就得從小開始練習。
并且當時人們使用的漢字依舊是繁體字,用毛筆書寫如此復(fù)雜的筆畫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有人就認為漢字是阻礙人們接受教育的障礙,只有廢除漢字之后,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教育。
事實上廢除漢字這種已經(jīng)流傳上千年的文化并不現(xiàn)實,人們的思想麻木愚昧也并非是因為沒有接受過教育。而是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如此,人是最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的動物。
那時候讀書其實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的活動,貧苦人家的父母沒有心力將孩子送去學堂上學。若是廢除原本的漢字而學習全新的語言,只怕是會適得其反。
早在太平天國時期,人們就已經(jīng)有簡化漢字的意識了,只不過當時頒行的文件存在很大爭議,撤回之后又恰逢戰(zhàn)爭爆發(fā),于是簡化漢字的計劃就被迫告一段落。
真正意義上開始簡化漢字的時間,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這一次簡化漢字的運動依舊遭到不少人反對,他們認為簡化之后的漢字會失去其原本的韻味,不能很好的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好在這次的簡化運動得以堅持下來,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急需各個方面的人才。
漢字簡化之后無論是書寫還是記憶都變得相對簡單一些,這樣可以增強人們學習的信心,也能夠給學生們減小一些壓力。
簡體字推行開來之后,國民的閱讀能力和整體素質(zhì)都得到了提升,并且簡化之后的漢字,也深受人們歡迎。
雖說簡體字普及范圍很廣,但是政府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多多認識一些繁體字,這樣文化才不至于出現(xiàn)斷層。
“一簡字”推行成功之后的一段時間,政府便準備繼續(xù)推行“二簡字”,即將已經(jīng)簡化過后的字詞再次簡化。
若說第一次簡化漢字是時代的必然,那么第二次簡化漢字就是多此一舉。因為當時“二簡字”并沒有特別的標準,單純的為了簡化而簡化,毫無規(guī)律可言。比如將“酒”簡化為“氿”,“蔥”簡化為“茐”等等。
再者因為“一簡字”的推行比較成功,已經(jīng)應(yīng)用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雖說“二簡字”推行之后,很多主流媒體也已經(jīng)將字體改為“二簡字”,但是簡化過度的漢字反而會影響人們的閱讀。
況且當時很多芯片都是用“一簡字”編輯而成,若是全面推行“二簡字”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重新處理這些程序。由于以上的種種原因,最終“二簡字”被廢除。
雖說“二簡字”被廢除,但是很多姓氏卻因此發(fā)生改變,比如將“溥”簡化為“付”,將“閻”簡化為“閆”,將“藍”簡化為“蘭”等等。
“二簡字”廢除之后,很多家族都變成了兩個姓氏并存,久而久之便流傳下來,再也改不回去了。不知道你的姓氏是否在其中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