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為我國的通用文字,從其誕生之初到現(xiàn)在已有六千余年時間,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漢字的演變過程比較漫長,并且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很多種字體,比如甲骨文、金文、篆書等等,現(xiàn)如今最受歡迎的便是楷書。
不得不承認,中文是最難學習的語言,漢字也是最難書寫的文字。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簡體字其實相對于繁體字而言要簡單很多,但是其難度依舊不小。
目前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qū)依舊在使用繁體字,了解過繁體字的朋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漢字的簡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象。只有相對簡單的語言和文字才適合國際化,這也是英語受歡迎的原因。
雖說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是簡體字,但少有人知的是,70年代還有漢字的“二次簡化”,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但許多姓氏從此發(fā)生改變,看看有你的姓嗎。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錢玄同曾提出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那時候我國的社會局勢是內(nèi)憂外患。
清政府的腐敗不堪以及閉關(guān)鎖國讓無數(shù)能人志士憤慨。同時西方國家傳來的思想觀念,也在影響著國內(nèi)的一批青年才俊,有人認為廢除漢字就是擺脫現(xiàn)狀的開始。
其實這些人倡導廢除漢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學習比較簡單的文字,然后讓國內(nèi)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教育,降低文盲率,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zhì)。
除了錢玄同之外,魯迅也在其文章中明確表達應該廢除漢字,他在《關(guān)于新文字》一文中這樣寫道:“方塊字真是愚民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jié)核,病菌都潛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jié)果只有自己死?!薄?/span>
雖說這樣的說法過于偏激,但是魯迅先生的觀點在其中都有所體現(xiàn)。他倡導學習西方的拉丁文,盡快的簡化漢字或者廢除漢字。
不得不說,這些倡導廢除漢字的人,其實都是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變得更好。并且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很少有人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nóng)民。
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的和科技、工業(yè)都在我國之上的西方國家較量呢?
但若是真的廢除我國流傳千年的文字,就一定能夠改善社會狀況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語言才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如果廢除漢字倡導西方化,那么普通人之間或許都不能正常交流了。
太平天國時期出現(xiàn)了我國的第一個簡化字【囯】,其寓意是天下太平。此后國民政府時期,也曾推出過簡化字。但是在計劃推出的第二年,因為存在的爭議較大。
簡化漢字的計劃就被擱置,之后因為戰(zhàn)爭的原因并未重新啟動。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漢字簡化,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其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太平天國時期漢字簡化的影響。
雖然這次對于漢字的簡化還是存在很大的爭議,好在政府將這個決策很好的堅持了下來。
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社會急需各個方面的人才,漢字簡化之后,人們學習知識就變得相對簡單一些,并且漢字的書寫也變得簡單很多。
很快簡化之后的漢字就被全民接受,并深得人們的喜愛。雖說漢字簡化之后變得相對簡單,但是政府還是希望人們能夠認識之前使用的繁體字,這樣才不至于跟不上社會的發(fā)展。
第一次簡化漢字相當成功,但是第二次漢字簡化則以失敗告終,二次簡化之后的漢字也被人們稱為“二簡字”。
這一次簡化則顯得比較草率,沒有章法可循。比如說用同音字代替,將“幫”改為“邦”;用形聲字,將“酒”改為“氿”等等。由此可見,漢字的第二次簡化的意義并不大。
雖說當時國內(nèi)很多主流媒體都開始使用“二簡字”,但是由于一簡字的推廣力度較大,使用“二簡字”反而會影響人們的閱讀。
并且對已經(jīng)設(shè)定的程序進行修改,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筆帳算下來其實并不劃算,最終“二簡字”被廢除。
雖說“二簡字”最終被廢除,但是還是給一些姓氏造成了影響。當時有些人的姓氏書寫起來相對復雜,所以“二簡字”就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簡單的字,并一直得以沿用。
比如說將“傅”簡化為“付”,“閻”簡化為“閆”,“藍”簡化為“蘭”等等。但是簡化之后,原來的姓氏依舊有人繼續(xù)使用。
所以就出現(xiàn)了一個家族之中有兩個姓氏的情況,很多人覺得簡化之后的姓氏書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就沒有硬性要求再改回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