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在不斷發(fā)展,社會的習(xí)俗也在不斷變化,尤其是在經(jīng)過了思想解放的我們,和當(dāng)初處于封建社會之人的思想大為不同。不過,在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習(xí)俗,都有著自己存在的意義。但是某些時候,卻有著一些奇怪的習(xí)俗,比如在清朝末年,珠三角便有個特殊的習(xí)俗,女子結(jié)婚后一直住娘家,終身不與丈夫同房。
在封建社會時期,男尊女卑已經(jīng)成為了世間的常態(tài),男子不僅僅可以坐擁三妻四妾,并且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擁有絕對的掌控權(quán)。因此,一些女性出嫁之后,便很有可能受到丈夫的虐待而痛苦不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些女子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與整個社會為敵,也不能夠改變世界原本的法則,但是她們知道,她們可以改變自己,于是便決定終身不嫁。這些終身不嫁的女性聚集在了一起,互相作伴,于是產(chǎn)生了“自梳女”與“不落家”的特殊習(xí)俗。
那么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這與中國古代的一些婚嫁習(xí)俗有關(guān)。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女子出嫁之時,需要由母親束髻,而倘若一個女子決定不嫁了,那么這個工作就需要她自己來完成了,因此又被稱為“自梳”。
“自梳”的禮儀一般需要在婦女聚集的“姑婆屋”中舉行,人們先要買好新衣服、鞋襪梳妝鏡以及香燭酒肴,然后用黃皮葉煮水沐浴,并且拜觀音,立誓永不出嫁。然后,年長的自梳女會幫助她們梳發(fā),并為她們換上新衣服,最后各個姐妹之間一一行禮。家中條件比較好的女子,一般還需要設(shè)宴款待眾人。
“不落家”也是自梳女子的一種婚嫁習(xí)俗。雖然如今的社會,“不婚族”的數(shù)量已經(jīng)十分龐大,但是在中國古代,這卻是違背倫理之事,因此,很多父母都不同意他們的孩子這么做。為了反抗父母的強迫,自梳女子選擇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她們和男子舉行了婚禮,但是卻拒絕與丈夫同房,在三朝回門之后便長居在母家而不回去了,所以又被稱為“不落家”。
因此,“自梳女和不落家”與其說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習(xí)俗,不如說是中國古代女子對于封建思想的一種反抗,她們用自己無聲的行動,訴說著自己對于男尊女卑思想的不滿,她們認為這一輩子自己便能夠過得很好,根本不需要男子的存在,而這與現(xiàn)在的很多女強人成為了“不婚族”的情況十分類似。只不過,當(dāng)初的人們能夠做到這一步,十分不容易。
參考文獻:《清史稿》、《一群站立著的女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