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痛苦、抑郁的孩子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和幫助,很大原因是:
家人不了解孩子處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里,或者即使了解卻采取否認、回避的態(tài)度。
其實,得了抑郁癥的孩子只要調整及時,好起來比成年人要快得多。
就像今天文章里面的男生,他內在改變的動力很強,并以各種方式幫助自己,這使得他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
作者 | 王璽
來源 | 王璽的心理空間
ID:wangxixinli
01
幾個月前,他由媽媽陪同前來咨詢。
他獨自走進咨詢室,一見我就說:我得抑郁癥了。
我問他怎么知道的,是醫(yī)院確診的嗎。
他搖頭:我自己診斷的。我用抑郁癥量表做了測試,結果顯示中度抑郁。
他是14歲的英俊少年,面容沉穩(wěn),眼神犀利,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覺得他不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他看似鎮(zhèn)定地往沙發(fā)上一坐,身體有些輕微的抖動。
是他自己提出要做心理咨詢的,把家里人嚇了一大跳。
他們說完全看不出來他有什么問題,但他堅持認為自己出問題了,而且很嚴重。
家里人沒辦法,只好同意帶他來。
以他的描述,他的情況的確很嚴重。
他睡眠不好,常常半夜被噩夢驚醒,只要醒來再入睡就很困難。
這導致他白天萎靡不振,上課的時候打瞌睡,被老師點名敲打好多次。
他的學習效率低下,跟不上學習進度,年級排名直線下滑,因此他很糾結是否還要繼續(xù)上學。
他心里壓了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卻不敢告訴爸爸,因為爸爸很嚴厲,肯定會罵他。
他嘗試跟媽媽傾訴,媽媽開口就說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每次他來咨詢,父母都不樂意,甚至都很抗拒。
他們互相找理由推諉,誰都不想陪他來,覺得這真是無中生有憑空多出來的事情。
爸爸是大學老師,對他來咨詢格外氣憤:我教了那么多學生,難道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咨詢到底有沒有用,咨詢師都說些什么,難道比我們說的還管用。
他對爸爸說:
咨詢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窗口,咨詢師說的話肯定和您說的不一樣。
您說的那些話都是在說教,那些聽您話的學生,他們要不只是表面上假裝聽話,要不就是還沒有自己的頭腦和主見。把他爸驚得目瞪口呆。
他頂著父母反對的壓力堅持咨詢,說自己必須自救。
事實上,父母完全不知道兒子身上發(fā)生了什么。
在他們眼里一切正常的兒子,內心正處在煎熬、垮塌中。
他經常摔倒,把自己摔得皮青臉腫。
有時他甚至以頭撞墻,把額角撞出淤青血跡。
他跟我說自己是故意的,只有受傷才能讓他好受一些。
02
一個周末的上午,他站在臥室窗邊往樓下看。
看著看著,他突然有了某種沖動,他坐到了窗臺上,雙腳懸空,雙手還下意識抓著窗戶邊框。
那一刻他想:其實只需要輕輕一跳,痛苦就全部解脫了。
這時候,對面樓上有人向他招手,他看不清那個人的臉,但知道是在對他招手。
他望著對面那個人,那個人向上指了指天空,示意他朝上看,他抬頭一看,哇,好美的天空啊。
然后對面那個人緩慢而堅定地打著手勢,示意他退回去。
他慢慢從窗臺邊退回到屋子里,癱坐在地上,眼淚嘩嘩的流。
他說:對面那個人救了我。我不知道應該感謝他還是怨恨他。
他想自殺的舉動讓我警覺,我要他保證不再發(fā)生類似行為,同時要求他的父母帶他去醫(yī)院檢查診斷。
他不服:我自己都診斷過了。醫(yī)院的結果保管一模一樣。
我說:你爸媽不相信你的話,如果他們相信的話,也許會支持你咨詢。醫(yī)院的診斷比較專業(yè),讓父母知道你的真實狀態(tài),能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你。
他覺得很有道理,便同意去醫(yī)院檢查了。
醫(yī)院的診斷果然是中度抑郁癥。
他的父母當場傻眼,態(tài)度來了一百八十度轉彎。
他爸討好他說:以后咨詢我都開車送你去啊。
他媽痛哭著說:兒子你怎么抑郁了呢?我們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你說出來,我們改呀。
他跟我說:老師,您的建議太對了,我爸媽就相信醫(yī)院的診斷結果?,F在我可算輕松一些了,至少做咨詢沒有壓力了。
說來真是悲哀。
很多抑郁的人如果告訴家人或朋友自己感覺不好,情緒低落消沉,什么事都不想做,得到的回應大多很扎心:
我看你就是為自己的懶惰躺平找借口、你別多想就沒事、努力加油啊,你一定能戰(zhàn)勝自己......
只有當他們親眼看到醫(yī)院的診斷結果,才會相信眼前這個人說的是真的,被確診的這個人才能由此獲得喘息休養(yǎng)的機會。
03
除了定期咨詢,他還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自己。
他閱讀很多心理學書籍,甚至看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著作。
在咨詢中,他不時蹦出來幾個心理學名詞。
他傳遞給我一種感覺,不能把他當作一個簡單的孩子去對待。
有一次他說:老師,我感覺自己有很多變化,尤其是睡眠好多了,半夜不再驚醒,白天也不打瞌睡了......這些效果是怎么產生的呢,我分析了您的咨詢風格,發(fā)現無法準確判斷您到底使用了什么技術......
我說:說這些話的時候,你把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上?
他撓撓頭笑了:有點復雜。好像在來訪者的位置上,又像在觀察者的位置上。
我說:你感覺自己好多了,但你還是擔心咨詢能否幫到你,就像你擔心父母能否照顧好你。
他說:是的。有時我擔心他們比他們擔心我更多。
我說:所以有時候你不敢做一個孩子。
他愣了一下,眼圈紅了。
下一次咨詢時,他對我說:
上次您的話讓我想了很多。
我確實不敢當一個孩子,因為我爸媽從來沒把我當成一個孩子。
他們對我的要求永遠是成年人的標準,就像對他們自己一樣苛刻。
他確診抑郁癥之后,他的父母也要求咨詢。
他們很迫切地想要知道,兒子為什么會抑郁,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他們心里很委屈,認為作為父母,自己從沒有打罵、虐待過孩子,在能力范圍內還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想不通孩子竟然還抑郁了。
他們的困惑常常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惑。
答案在哪里,答案在孩子們的感受里。
這個孩子說:
在父母眼里,我只是一個工具人。
很小的時候他們就讓我上各種培訓班,永遠只強調學習成績,從沒看到我這個活生生的人。
他們口口聲聲說愛我,為我付出了全部,卻從沒有耐心聽我說一次話,關心一下我在想什么。
對他們來說,我只要考試考好就萬事大吉,別的事情都不重要。
有時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孤魂野鬼,軀殼活著,靈魂已死。
他說:
我喜歡心理學提倡的終身學習、終身成長概念。
像我爸媽那代人早就停止了學習和探索,他們一直在吃過去上大學的老本,外表看似努力,心靈層面卻早已干枯,沒有成長和提升。
我懷疑他們從來不曾靠近自己的心,所以他們看不到真實的自己,也看不到真實的孩子......
我有一些同學也很抑郁,他們的家庭和我很像,父母號稱為孩子工作、打拼,卻看不到孩子,不知道孩子要什么,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他的話讓我有些驚訝:當你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到了父母無力和局限的部分。
他說:
是的,我接受他們了。
過去我希望他們看到我,希望他們變成理想的父母,現在我放棄了。
因為我越期待他們改變,我就會越失望,越痛苦。
我改變不了他們,那就改變自己。
我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可以為自己而活。一些痛苦、抑郁的孩子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和幫助,很大原因是:
家人不了解孩子處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里,或者即使了解卻采取否認、回避的態(tài)度。
其實,得了抑郁癥的孩子只要調整及時,好起來比成年人要快得多。
就像這個孩子,他內在改變的動力很強,并以各種方式幫助自己,這使得他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
他對未來開始有了一些期待和規(guī)劃,他說以后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y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yè)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
他希望我分享他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心理狀態(tài)對人的影響有多大、抑郁癥沒有想象中可怕。
他的故事,再一次印證了每個人都具足智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心理專家。
作者:王璽,北京資深心理師(從業(yè)12年),曾當過公務員、雜志副總編輯,發(fā)表作品百萬字,曾獲北京市好新聞一等獎,曾任天津電視臺《我是當事人》欄目嘉賓專家,著有《路在腳下延伸》、《當人生艱難時刻來臨》,公眾號文章均為原創(chuàng),公眾號ID:wangxixinli。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