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茯苓
編者按:“靖康之恥”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臍v史大事件。那么,北宋是如何滅亡的,為何叫“靖康之恥”而不是“靖康之敗”?金朝又是如何在十年內(nèi)快速崛起,成為一個萬里大國的呢?冷兵器研究所將推出系列文章專門介紹這段歷史。首先要介紹的,是北宋末年,宋朝與金朝簽訂“海上之盟”,約定共同攻打遼朝,試圖通過金朝恢復燕云十六州舊土。1122年,在金兵的攻勢下,遼天祚帝出逃夾山,遼朝面臨分裂,此時宋朝欲乘機出兵攻取遼燕京一帶。但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不僅遭遇了徹底的失敗,還暴露了宋軍指揮系統(tǒng)的巨大問題,并為后來的“靖康之難”埋下了禍根。
明代廈金二島的軍政區(qū)域及地理位置
眼見遼朝分裂,宋朝坐不住了。此時金軍正在鴛鴦泊忙著追剿遼天祚帝,而宋朝試圖瞞著金朝獨自取下燕京,“把定關隘”(《三朝北盟會編·卷11》),以取得在談判桌上的更大籌碼。北宋朝堂爭議不斷。一方面,宋遼之間已經(jīng)和談百年,一部分朝臣認為不應主動打破盟約;但另一方面,此時確實是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機會,如今遼朝敗局已定,如果不主動參與到伐遼中,今后十六州土地也很可能被金朝占據(jù)。
有鑒于此,宋徽宗力排眾議,決定出兵,任命童貫為陜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受命領兵十萬巡邊。
然而,此次出兵,在大軍出動前,就有四敗了!
首先,在發(fā)兵前,宋徽宗交予童貫三個對策:“如燕人悅而從之,因復舊疆,策之上也;耶律淳能納款稱藩,策之中也;燕人未即悅服,按兵巡邊,全師而還,策之下也。”(《三朝北盟會編·卷5》)這實際上對應著1.和平收復疆土;2.納降耶律淳;3.撤軍 這三個對策。
這意味著,宋徽宗根本沒有與遼軍交戰(zhàn)的心理準備與作戰(zhàn)規(guī)劃??偟膩碚f,在宋徽宗的規(guī)劃中,這次軍事行動的戰(zhàn)略目標,是通過向北遼施加軍事壓力,迫使其投降、收復五代失地;同時要極力避免與北遼交戰(zhàn),導致金人的不滿。顯然,宋朝試圖在金軍攻打鴛鴦泊時,搶先占據(jù)燕京,但又怕被金朝發(fā)現(xiàn)并予以指責,因此在戰(zhàn)略制定上顯得畏畏縮縮,毫無軍事魄力。
這可以算宋軍的第一敗。
▲完顏阿骨打影視形象其次,四月二十三日,童貫行至高陽關,整理河北方面軍北上,然而“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須之用百無一”,而軍糧“雖曰見在,粗不堪食”且“軍器甚闕”(《三朝北盟會編·卷6》)。顯然,宋朝對于河北方面軍戰(zhàn)斗力低下的問題早已知情,但這種情況依然延續(xù)到了靖康災難之時。
軍隊羸弱,這是第二敗。
再次,當時宋軍可堪一用的西軍卻還未抵達前線。河北方面軍則在集結完畢后,自河間府分兩路入遼境。西路軍由辛興宗率領,屯兵范村;東路軍則由名將種師道率領,意指白溝。但此時,朝堂中關于“聯(lián)金伐遼”與“聯(lián)遼抗金”的爭議已經(jīng)延續(xù)到了軍隊中,致使這一支“弱軍”尚未能擰成一股繩。據(jù)《三朝北盟會編》卷6記載,這一場爭論甚至已上升到了人身攻擊:
西路統(tǒng)帥種師道試圖阻止出兵,認為出兵發(fā)遼師出無名,“譬如盜入鄰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
但種師道的反對,卻被童貫以皇帝命令壓了回去,并說:“今日之軍事,(圣)上既有成算——第籍公威名以鎮(zhèn)服(燕人)耳。”
楊可世則主張事情過于倉促,“愿熟計而后行。”
但知雄州和詵卻反駁楊可世說:“公自謂有萬眾敵,膽氣絕人,視堂堂之師如摧拉枯朽,今日觀之一懦夫耳。燕薊之民,真若沸羹,望我以蘇。倘金鼓一鳴,必便比肩系頸,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公欲扇釁敗我事耶!”
▲遼代鐵盔從這段記載來看,宋朝主張“聯(lián)金伐遼”的人,似乎持有一套完整的邏輯:種師道乃是當世名將,擁有莫大名聲,因此僅憑名聲就可以鎮(zhèn)壓遼國軍隊;而燕薊地區(qū)的平民,早已是歸心似箭,必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其后,楊可世則被命為前軍統(tǒng)制,率著少數(shù)部隊線性前往白溝一帶,對當?shù)孛癖娺M行招降,并要求他“開諭招來之意,無得邀功生事”(《三朝北盟會編·卷6》),這支宋軍似乎真的是為了招降而來。但事情真的會這么簡單嗎?
種師道本為西北邊防將領,在河北地區(qū)的名聲有限。而童貫在西邊戰(zhàn)場與西夏常年交戰(zhàn),應當知曉單憑名聲是無法令北遼信服的,很難想象他會圍繞種師道的“威名”來制定軍事決策,并以此勸降北遼軍民。之后的發(fā)展,似乎也印證了我們的猜想。宋軍目的地在燕地,然而耶律淳“守燕十二年,得人心,號燕王”(《三朝北盟會編·卷5》),因此燕地就是耶律淳的大本營,宋人對燕民的招降政策顯然會遭受阻礙。
將領不和,這是第三敗。
最后,童貫不僅對燕地民眾進行招降,還打算雙管齊下,命人寫信給耶律淳“勸降”,曰:“秦晉國王閣下……乃乘隙以處,非篡而何,此所謂逆天也……如能開門迎降,歸朝納土,使國王世世不失王爵之封,燕人亦無蹈斧鉞之患。”(《三朝北盟會編·卷6》)事實上,哪怕古今語言有所不通,但人們的情緒還是相通的。童貫的這封書信傷害不高、侮辱性極強,對于耶律淳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種挑釁,而不是招降。童貫如此作為,是因為他與宋徽宗也不是一條心。
▲宋徽宗《瑞鶴圖》宋徽宗的旨意中,并無與北遼開戰(zhàn)的選擇,而童貫也確實寫了一封“招降書”,這一切并沒有違背宋徽宗的旨意。這份充滿挑釁的招降書,如果引起兩國戰(zhàn)端,而種師道能夠戰(zhàn)而勝之,童貫就可以坐獲軍功。即便不成,童貫也同樣可以將罪名拋到種師道等人身上。但這樣一來,童貫就相當于在無事前告知的情況下,讓種師道、楊可世以及數(shù)萬將士陷于險境。
可以說,童貫很會當官,而且當?shù)搅烁静辉诤踯娛聞儇摰某潭取?/span>
這是宋軍的第四敗。
于是,宣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宋軍由楊可世所率數(shù)千先行部隊抵達白溝附近。此時,北遼耶律淳已在盛怒之下,對軍隊下達了進攻的指令。北遼怨軍(又名“常勝軍”)早已在附近埋伏,見宋軍接近,驟然發(fā)動襲擊。楊可世這數(shù)千人本就為勸降而來,沒有做過多的準備,在接敵后迅速潰敗,逃回主力部隊。
二十九日,種師道進兵前往白溝。剛扎下營,便有探報稱“河北有警”,有大批人流正在靠近白溝。但此時種師道并未作過多準備,而是“如貫素約”,下令道:“燕,吾民也。茍王師力能接納,自來歸附。但堅壁為備,必有內(nèi)變。切不可殺一人,爾等為我約兵卒,遵依圣旨及宣撫司約束。”(《三朝北盟會編·卷7》)
種師道是西北名將,和黨項人打了幾十年交道,經(jīng)歷過的戰(zhàn)爭多不勝數(shù),向來認為“今此招納事,安可輕舉”,更何況楊可世才剛剛被遼軍擊潰,哪里會如此天真地以為這些是普通的平民。此處“如貫素約”中,“貫”是指童貫,“素”是“向來”的意思。“如貫素約”,是說種師道按照童貫之前的命令,告訴軍士這些都是來投降的,因此“切不可殺一人”。在末了依舊提了一句,這是皇上和宣撫司(童貫)的意思。
種師道的話,可以分成三種理解,一是東路軍將領種師道不滿宋徽宗與童貫的所為,因此選擇擺爛;二是童貫黨羽為了將責任推給種師道,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而這種情況也并不罕見——知雄州和詵曾主張,燕民將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在其后又指責楊可世擅啟爭端,“(宋遼)彼此初無戰(zhàn)意,惟(楊)可世擅過界討殺,致兵結不解”(《三朝北盟會編·卷7》),意圖粉飾他與童貫二人盲目樂觀以及由招降(挑釁)所導致的戰(zhàn)爭責任;第三,則是種師道認為,貿(mào)然交兵很可能損失慘重,因此端出“上命”嚴守壁壘,可以避免產(chǎn)生無意義的傷亡。
▲宋徽宗畫像根據(jù)后面的記載來看,種師道并沒有擺爛。據(jù)《三朝北盟會編》卷8記載:
時宣司議令種師道退軍雄州,師道力陳:“兵可進不可退,鄰敵在邇,退必掩襲。”宣司遣參謀劉鞈往諭之,師道復不從。
結合看來,種師道退守駐地,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這也可能是種師道向童貫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其后,種師道在遼軍圍攻城寨時向童貫請援,試圖讓宋軍主力部隊對遼軍予以突襲。然而這一建議卻遭到童貫拒絕。盡管種師道一再堅持,但童貫卻始終不愿增援。這一點很可能是因為,如果對種師道進行增援,就會違背宋徽宗的旨意。
種師道知道,再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不得已遵照命令,趁夜率軍從白溝撤回雄州。然而正如種師道所料,“鄰敵在邇,退必掩襲”,在宋軍撤退之際,北遼怨軍緊追不舍,死死咬住宋軍后方。由于河北軍訓練不足、機動性不足,不久之后就被怨軍追上。久不經(jīng)戰(zhàn)陣的河北軍迅速陷入慌亂,種師道險被誅殺。
六月三日黎明,種師道所部在歷經(jīng)數(shù)日險象環(huán)生以后,終于抵達雄州城外,但北遼軍隊也接踵而至。
河北軍紀律散漫、戰(zhàn)意低迷,“屬大風雨,兵士自相蹂踐,棄擲兵仗滿郊”,全然指望雄州守軍接應。然而,直到當天晚上,雄州守軍依然在童貫的命令下閉門戍守,讓種師道所部在城外扎營。彼時,種師道孤立無援,怨軍正虎視眈眈,城內(nèi)與城外宋軍全部嘩然,不顧宣撫司命令打開城門,讓種師道軍隊入城。至此,童貫才讓辛企宗、辛永宗出城增援;楊可世等斷后,最終順利迎軍入城。
然而宋軍死傷慘重,“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間、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帶,死尸相枕,藉不可勝計”(《三朝北盟會編·卷7》)。
▲童貫繡像畫如前面所說,宋軍的戰(zhàn)敗,來源于多個方面:
首先,是宋徽宗在戰(zhàn)略規(guī)劃上畏畏縮縮,既不愿承擔對金朝“背約”的后果,又想獨自取得燕京,進而導致前線在進行戰(zhàn)役選擇時也同樣畏首畏尾。
其次,河北軍戰(zhàn)斗力低下:一方面缺額嚴重,“河北將兵,十無二三”(《文獻通考·卷 153》),另一方面“為將者多為膏粱子弟”(《宋朝諸臣奏議·上徽宗論河北備邊五事》),且“教閱訓練之事盡廢”(《宋史紀事本末·卷86》)。此多番因素造成河北方面軍戰(zhàn)斗力不足。在最初的軍事失利以后,諸將均以為“非得西師,兵力不濟”(《三朝北盟會編·卷7》)。
其三,宋軍內(nèi)部也并不能達成統(tǒng)一意見。童貫為軍功置種師道于危險之境,而種師道則報復性采取守勢;當種師道求援時,童貫又忌于宋徽宗的旨意而選擇不予支援,最終導致種師道軍大敗。各方都出于自己的考量自行其是,不能貫徹既定的軍事方針。
其四,宋徽宗對于童貫過于寵信,以至于童貫在前線時陽奉陰違,通過挑釁式的招降書令宋遼兩國爭端再起。軍事統(tǒng)帥不在乎戰(zhàn)爭的勝負,而且不管勝負他都能從其中獲得官場上的利益。這焉能不???
這些本身可以避免的問題,造成了這一次軍事行動的失敗。遺憾的是,跟現(xiàn)在很多的網(wǎng)絡觀點一樣,北宋朝廷卻將失敗的責任,簡單地歸結于軍事問題,讓種師道背了個“坐失機會,罷兵南歸”(《三朝北盟會編·卷7》)的鍋,以及認為只是河北軍戰(zhàn)力不足而西軍未到,并沒有對其余問題進行解決,以至于這些問題一直擴張、并蔓延到了靖康年間的軍事失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