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了整體的改革,它涉及指導思想、時代背景的變遷的與時俱進、課程任務的重新定位、課程目標的明確界定、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課堂的教學所有活動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主線展開,“點”清“線”,依然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途徑,也是實施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構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更深層次地研讀教材中的每一幅圖,去挖掘更深層次的含義,應與孩子們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通過課堂活動和思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引導學生自己去討論、分析、感悟,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促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富有個性的、主動地學習。因此,要把《道德與法治》課上出實效,就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一、明確課時目標
每個教學主題有相對應的主題目標,對于課時來說,也有相對應的課時目標,明確教學目標會直接影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同時也會影響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只有設計好這一目標,教學活動才會按照這一目標進行下去。教師一定要能讀懂參透教材設計并用好它。如果制定的課時目標操作性不強,就會影響課堂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制定一個適合學生的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而且為了達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的目標,每一環(huán)節(jié)要制定的教學任務。制訂科學合理的課時目標,培養(yǎng)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逐漸成長為具有高尚品德和知法懂法的人才。教學目標落實到位。環(huán)節(jié)設置針對目標各個擊破,采用說、議、演、實踐等方法有效落實教學,在充分的學習活動中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
1.新課導入
從學生所熟知的、感興趣的為他們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走進生活。充分挖掘學生潛移默化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學生去質疑、去調查、去探究,作為課堂資源,課堂上的素材,基本上是學生生活中所熟知的,熟悉的,這樣讓孩子走進生活,回憶生活,積累生活經驗,使每個學生都要得到全面的、充分的發(fā)展。
2.課堂教學的組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根據(jù)教學需要,通過資料搜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充分調動他們積極參與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境給自己帶來的啟發(fā)。教師是全身心參與者、對話激發(fā)者,而不能游離于組織的教學過程之外,在教學中,教師設計活動讓學生角色扮演、討論、交流、總結。以導演的身份來掌控教學。只有完成了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要求教師讀懂讀透教材,讀懂讀透教學參考書,如:可以借助主持人語討論、搜集信息、現(xiàn)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游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等。留白的提示、引導、和活動圖標,引導學生開展活動,教師也要參與其中。
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學校、家庭和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孩子們真正成為學習、探究的主人。
3.教學情境的設置
巧用教材內容設置出人性化的情境,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這樣挖掘孩子們的生活體驗,從身邊小事中感悟和體驗,可以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創(chuàng)設情境將所學所知運用到實處。教師僅僅是一位引導者、組織者,而教學的主人依然是學生。通過實踐,使孩子們獲得走向他人心靈的通道,提高移情能力、社會認知的能力。
4.教學活動
重視孩子們自主的道德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抒發(fā)對生活的愛。在課堂教學工作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不能讓學生僅僅成為聽眾,做到知行統(tǒng)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處事態(tài)度,應組織他們多做、多看、 多參與合適的廣泛的活動,考慮到學生要搜集的信息太多,教師可把學習內容分類,學生分組選擇不同學習內容搜集資料。使道德與法制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生學習親歷和體驗的過程。
這種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做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也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注重道德教育的體驗性和主體性。避免了生硬的道德說教和灌輸,借助多種載體和學生的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和升華道德情感,使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
活動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學生通過游戲去理解什么是規(guī)則以及遵守規(guī)則的意義,同時為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所培養(yǎng)的社會法治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發(fā)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本課堂教學中的效能,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的情境,使學生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靈活選用對的教學形式為孩子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空間,通過游戲貫穿課堂,以游戲激發(fā)孩子參與課堂。老師們所有的引導也都是貼近生活的,從生活中出發(fā),在生活中領悟真知。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親身實踐、自主探究指建的平臺。
開放性的組織課堂教學,就是以開放的氛圍作為前提,并從多方位、多角度、多理念,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主題,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愿望。開放性和實踐性。課堂資源應來源于生活,又運用到生活中去。組織學生調查并利用身邊的資源,從學生的實際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從情境創(chuàng)設入手,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再在課堂中引導出孩子們交流和匯報、深入討論、積極思考,老師應尊重學生人格,時刻關注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需要有助于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教師引導學生整理了資料,找到最能反映問題的內容進行匯報。
課堂中呈現(xiàn)出“活動性”,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顒拥男问娇梢杂泻芏喾N,要處理好培養(yǎng)能力與傳授知識的關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和傾聽,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參考資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6672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