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趕在 12 點前寫完,太緊張了,太刺激了,雖然這個系列讀的人不多,但我寫的是真開心,希望你跟我一起開啟這段閱讀之旅。
解讀 1:看看今天的閱讀成果,驚呆了!
開始前要先說另一本書《原則》,說的是要把經(jīng)驗總結(jié)成條例,方便以后參照。
原則就是你做事的依據(jù),特別是在遇到一些事,不知道該怎么應(yīng)對的時候,比如,一個人暫時生活落魄很需要錢,但他的原則是想做一個好人,那在怎么樣也不會去傷害別人賺錢。
這個就是原則的價值,雖然有些事你不知道該怎么應(yīng)對,但是依靠這些原則,依然可以幫你做出選擇。
學習也有一些原則,雖然有些學習方法你不懂,但是你了解這些底層原理,你就會更加堅定的,更加靈活的運用這些原則。
說起學習,其實每個人都會學習,而且學習不一定要看書,小時候人會通過模仿學習,別人做什么,自己會模仿跟著做,比如,玩過家家。
但是,模仿是很初級的學習方式, 學習了如何學習,能讓我們更聰明,更高效的學習。
不過,比起學習方法,我其實更好奇大腦是怎么運轉(zhuǎn)的,就好像我們是機器人,但是并不了解運行機制是什么。
在開始之前,要先說一個顛覆性觀點,人一出生就已經(jīng)學會了所有知識。
平時有句話叫“從小學的”意思是從小看學,其實也在表達另一個含義,人小時候什么都不懂,需要從小學習才懂那么多知識。
但是經(jīng)過科學實驗證明,人的有些知識是天生的,這些知識叫“知識的知識”。
什么是知識的知識?
有些知識是原生的,先驗的存在,有了它才有后面的一切。
比如,水果,這個就是先于一切水果的存在,如果沒有水果在概念,其他什么蘋果,香蕉,葡萄,你都無法學習。
如果你的大腦沒有數(shù)字感知能力,那你也無法學會數(shù)學,有人大腦受到損傷之后,只能通過畫畫的方式記錄數(shù)字。
愛德華·威爾遜在《創(chuàng)造的起源》這本書里,就提到過“先備學習”的概念,人的大腦從出生并不是白版,而是已經(jīng)預裝了很多知識。
就想手機出廠,就已經(jīng)有了很多功能,比如, 打電話,發(fā)短信,拍照,音樂,之后,你才會根據(jù)需要裝微信,淘寶這些軟件。
人在出生時也是如此,比如,對光線、聲音、語言、危險、都已經(jīng)被寫在基因里了,天生就會。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先備學習,我們才可能學習后天的這些知識。
你想想,一個人都對數(shù)字都沒有感覺,怎么可能學會加減法呢?
但是,這些先備知識并不多,還有很多知識都留給了后天學習,不然嬰兒的壓力太大了。
從這里也可以論證出來,人為什么要學習,因為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jīng)規(guī)劃好,哪些是天生的知識,哪些是需要后天學習的知識。
這個就是先天和后天的道理,有了先天預裝的知識,還需要后天學習配合,才會得到完美的自己。
明白這個道理,在加上昨天講的底層邏輯,也是這個道理,人有了先天知識,才能學會后天知識。
同樣,你懂了這些底層原則,才能學會哪些學習方法。
今天分享 7 個學習的底層原則。
1.模型框架
所謂學習,本質(zhì)上就是訓練我們大腦內(nèi)部的模型。
所謂模型,就跟我們理解的套路差不多,當然模型遠比套路高級,但是這樣有利于你快速理解。
你看套路是什么特點,就是一套一套的,不是一個方法,而是一連串的方法使用。
你怎么套路別人, 肯定是你對這件事的理解超過別人,你能用模型看透事物本質(zhì),用這個套路模型,能讓你觀察到核心特質(zhì),還能用來解釋現(xiàn)實問題背后的邏輯,分析里面的套路是怎么回事,甚至還可以預測事件的發(fā)展。
比如,現(xiàn)在軟件的花錢拉新服務(wù),在推廣的時候都是先花錢搶占市場,先把其他競爭者打跑,然后在未來慢慢形成壟斷賺錢。
你用這個模型,看近幾年的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各種 APP 都是用這個套路。
你學會這個模型,就可以理解很多事件的規(guī)律,所以說,學習就是訓練模型思維能力,找到規(guī)律,通過真實世界的互動,反饋來調(diào)整哪些參數(shù)的過程。
2.知識分層
分層是學習的重要原則,無論是知識還是功能,它都是分層的。
比如,我們說的語言,最底層是發(fā)音識別,往上是字詞,在網(wǎng)上是語法,接著是句子,再往上是意思,每一次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
有人不識字,但是也能正常說話,有人識字,但寫不出文章,就是被不同的層級分離。
學習的時候也是根據(jù)分層學習,領(lǐng)域、名詞、基礎(chǔ)知識、理論、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知識需要學習。
日常聊天是學習,看視頻是學習,聽書是學習,看書是學習,但是每一種學習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3.監(jiān)督學習
上面說模型,其實不是學習出來的,而是建設(shè)出來的,通過對現(xiàn)實的反饋,一點點調(diào)整最終才成為模型。
比如,火警,同樣的火警,也分初級,中級和紅色警報,這個就是火警模型。
如果不管災(zāi)情大小,都是全體出動對資源也是浪費,根據(jù)火情大小合理安排才的正理,這個就是反饋建立模型的過程。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隨時提供有效的反饋。
在《刻意練習》中也提到,練習的重點,就是及時反饋。
比如,你投籃,投第一次偏右了一點,力量大了一點,這里就可以得到兩個反饋信息,方向和力度,下次就可以根據(jù)這個反饋調(diào)整,就這樣一次次投籃,一次次修正,慢慢就能找到一個誤差最低的方式和力度。
你的每一個動作都能收到反饋,既然知道哪里有問題,只要不斷調(diào)整就好了。
反饋,是學習的關(guān)鍵。
4.任意的震動
有時候你很順暢的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是你并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好方法,如果你就此打住,也許會錯過其他更好的方法。
反而,你是經(jīng)過各種變化,把問題解決,很可能會找到更合適的方法出來。
這個就是任意的震動,有時候經(jīng)過反復折騰的事,做出來效果反而更好,我們不是也常說“好事多磨”也是這個道理。
你得博覽群書開卷有益積極探索,時不時跳躍到別的地方看看。
我們不喜歡混亂,但是混亂也可能帶來機遇,混亂能帶來驚喜。
危機,危險中也存在機遇。
5.無監(jiān)督學習
有人能同時給你反饋當然好,但要是沒有老師反饋怎么辦呢?
這個就是要說到“無監(jiān)督式學習”,就是說在做的過程,沒有人告訴你做的好不好,對不對。
但是只要到了最終結(jié)果,就馬上就能得到一個反饋。
就好像你做題,做的時候沒有人告訴你解題思路對不對,但是交卷以后老師馬上會給你打分。
你去下棋也一樣,對方不會告訴你走這一步怎么樣,但是最終的輸贏你一定會找到,
無監(jiān)督學習只有一個外部反饋,中間哪一步你走的對不對,沒有人告訴你。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提供反饋,自己既做行動者,又要做批評者。
我們大腦有時候也是這樣學習的。小孩學走路,大人并沒有告訴他每一步腿邁的對不對 —— 他自己摔倒過幾次就有經(jīng)驗了,知道走成什么姿勢容易摔倒,然后就會避免走那個姿勢。
這個也是貝葉斯推理的底層邏輯,其實很多知識并不神奇,只是我們知道的知識不夠多而已。
6.抓住本質(zhì)
我們經(jīng)常說要抓住本質(zhì),要學會看透問題本質(zhì)。
但是真讓你去抓,其實很難,因為我們很容易被表面問題影響,有時候過多的經(jīng)驗也會影響你的判斷,所以我才鼓勵大家要多學習底層邏輯。
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這個原因是最核心的,沒有這個其他都不成立,這樣你看問題就比較透徹了。
就好像上數(shù)學課,你學解題學的是套路的一般性,而不是那些例題里特殊的細節(jié)。有時候只是換了一個情景,可能同樣的題就解不出來了。
你既要善于學習,也要善于忽略,才能抓住本質(zhì)。
7.內(nèi)在知識
我們開頭說知識的知識,其實就是內(nèi)在的知識,要善于使用內(nèi)在知識。
不管一個人狗怎么打扮,他本質(zhì)還是一條狗,不管這個數(shù)字怎么設(shè)計,他本質(zhì)還是一個數(shù)字。
每件事都有他的內(nèi)在知識,就好像人類并不是從零開始學習一樣,在你學習的時候都不會孤立的,獨立的去學習一個新知識。
都是把新知識看做是跟舊知識的組合,我們出生前,基因就告訴我們?nèi)绾巫R別聲音和光線,此后,我們才能分辨語言和人臉,才能知道誰是父母家人,所以才學的那么快那么自然。
其實這些原則,都是從機器學習上借鑒過來的, 比較研究機器比研究人類大腦容易多了,你可以隨意擺弄機器設(shè)備,但不能隨意對大腦做實驗。
實驗現(xiàn)在“反向仿生學”是一個很火的領(lǐng)域,通過研究機器學習,反過來研究人類學習。
從這個上面看,人類的情感是制約學習的很大因素,我們很難把失敗不當回事,很難把反饋看做的改進的必要條件。
但是人類的大腦比機器強太多了,明天接著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