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第五⑤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弊釉唬骸把捎秘??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被蛟唬壕褪怯腥苏f“冉雍,仁而不佞”。我們介紹一下冉雍,孔夫子對冉雍有頗高的評價。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可使南面:是指的可以為官的。因為以前都是坐北朝南的,說他是可以做官的,并且可以做長官。
冉家有兄弟三人:冉耕、冉雍、冉有,都是孔門十哲。所以也成為一時的佳話,一門三哲??组T十哲冉家兄弟占其三。之前冉有我們學習過,為季氏宰,是給三桓做家臣的??组T四科,就是四個科目,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冉雍是以“德行”著稱的,所以孔夫子對他的評價頗高。
冉雍曾經(jīng)也為季氏宰,也給季氏做過家臣的,但是做了三個月就不再做季氏的家臣了。為什么做了三個月就不再去做官了呢?他說:“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闭f我給的諫言,季氏不會照著去行、去做,我所說的話語,他也不會去聽。因為他是以德行著稱的,所以他講的話、他所有的諫言,都是符合德行的,他發(fā)現(xiàn)季氏不聽從、不采納,這個時候他就辭官不做了,從此以后終生沒再從政,一生志于學。
我們現(xiàn)在所學習的《論語》,初稿一百篇,就是冉雍和其他的弟子所共同編寫的,才有了后期的《論語》。這個時候有人說了,“雍也,仁而不佞”,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是不佞。佞:是指的口才好,能言善道。我們再聽這句話,是不是有一點可惜的味道在其中。說冉雍這個人雖然很有仁德,可惜他的口才并不好,不是那么能說會道。
那這個時候我們看看,孔夫子是如何講的。子曰:“焉用佞?”孔夫子說:“為什么一定要口才好呢?”
“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庇?/span>就是抵御,抵擋的意思。御人以口給,這里就是指的爭辯之意。當別人說了什么話,我們總是抵擋和抵御,與人爭辯,屢憎于人。屢:就是數(shù)次、經(jīng)常的意思。憎是憎恨、令他人討厭。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為什么一定要口才好呢?如果我們總是抵御和抵擋他人,與人爭辯,會常常令人討厭的。
比如說我們?nèi)タ纯?,身邊這樣的場景。領(lǐng)導說了某位員工一句話,但是由于這個員工的口才很好,是不是就會拿口才不停地去頂撞和抵御,比如說朋友之間的相處,也是一樣的。說了朋友一個什么意見,或者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果對方口才好,就會不停地抵御和抵擋,是不是很令人討厭呢?
比如說有的父母,在說孩子的時候也一樣的。當我們說孩子一個身上的問題,這個孩子口才很好,他就不停地抵擋、不停地頂撞,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討厭呢?我們再看老師和學生之間,是不是一樣的。
有的老師說學生身上有什么樣的問題,或者有哪里不足,如果這個孩子口才是很好的,他就會不停地去頂撞和抵擋,看看是不是很令人生厭呢?所以如果我們是一個口才比較好的人,我們一定要反觀自省的。
當身邊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我們的領(lǐng)導、父母,在給我們一些建議的時候,看看我們是不是不停地抵擋和抵御的呢?如果是,對方一定心生討厭。
那我們換位思考是不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給別人一些建議,對別人說了一些話,如果對方口才好,不停地爭辯和抵擋,去看看我們心里,是不是對這個人就會心生討厭。甚至心里會想,下次再也不和他講了。
所以這是口才好,這件事情的兩面性。我們來正確地理解這句話,并不是口才好就一定不好;也不是說口才好就一定好。我們看任何事情,它都有正面和反面。
我們舉個例子,說一個人性格比較慢,那你說性格慢是好還是壞呢?看用在什么地方;那有的人性格快,你說性格快到底是好還是壞呢?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所以每個人的天賦不同,“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有的人天生就比較勤奮,有的人天生比較聰明,有的人天生口才好,有的人天生自律性比較強。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看事情都去看它的兩面性。
我們再回到口才這件事情,口才好的一面,是可以講出更多的道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表達事情,這是正面;可是反面呢,禍從口出。很多時候我們得罪人,也恰恰是因為口才好,所以才得罪了那么多人,惹出了很多禍端。
那我們再比如說,漂亮這件事情,那好處是人人都喜歡,愛美之心,壞處自古以來都講,紅顏禍水,也會引起很多的爭端。
從這里我們開始,再得出一個結(jié)論,優(yōu)點即缺點。當我們懂得優(yōu)點即缺點的道理,可以對治我們的自負和自卑。如果我們沒有某方面的優(yōu)點,不用過于自卑,同時我們也不要太過于自負。
不要認為自己口才好,就一定是好事情,也不要認為自己很漂亮,就一定是好事情,也不要認為自己性格慢,是好或是壞,我的性格快是好還是壞。
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首先可以用來修正自己,不讓自己過于自負,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也不要讓自己過于自卑,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去展現(xiàn)它好的那一面。
比如說口才好這件事情,它是沒有屬性的。但是如果我們通過學習圣賢文化,不斷地去提升自己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這個時候口才好是不是就會發(fā)揮好的那一面呢?因為壞的那一面我們自己懂得避開。
傷害他人的話我們不會講的,得罪他人的話、不該講的話我們是不會去講的,我們懂得謹言慎行??墒侨绻覀儾欢萌ヌ嵘约簝?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往往用出來的都是不好的那一面,總是與人爭論對錯是非,逞口舌之利。
那我們再來看性格慢,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懂得不斷地提升自己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這個時候性格慢,我們可以找一些適合我們自己做的事情。比如說性格慢,我們可以適合研究某一項技能,比如說我們可以擅長文學著作。
那我們再說這里的冉雍,一樣的道理??诓挪⒉缓茫瑯右彩强组T十哲,以德行著稱,并且編寫了《論語》的初稿。所以這里孔夫子說“焉用佞呢?”冉雍的仁德,怎么還需要用口才好來體現(xiàn)出來呢?
那我們講完修己,我們再講外用。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懂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性格慢的人,我們把他放到合適的位置;性格快的人,我們把他放到合適的位置;口才好的人,我們把他放到口才好的位置上;有內(nèi)秀的人、不善言談的人、文筆比較好的人,我們把他放到相應(yīng)的位置上。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揚其長,避其短”,我們才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在一個企業(yè)管理當中,只有我們懂得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讓自己變成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看問題才比較公正。說他口才這件事情沒有好、沒有壞,我給他找到一個相應(yīng)的位置,我們再不斷地去提升他自己的內(nèi)在就可以了。
再看看我們教育孩子,是不是同樣的道理。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有的孩子他就擅長畫畫,或者他就喜歡寫字,或者他就愛好跳舞,或者他就喜歡想要去學鋼琴。
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之后,我們要懂得觀察孩子的愛好,不光要觀察他的愛好,當我們有了智慧以后,你可以看懂這個孩子的天賦,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我們非要逼迫他選擇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非要讓他去做自己不適合的事情,這個時候你看看孩子累還是不累?我們自己也很辛苦。
那我們對待員工,不是同樣的道理嗎?有的人口才就是不好,你非要讓他變得能說會道,他很累,我們也很累;有的人的文筆就是不佳,你非要讓他變得文字優(yōu)美,不太可能的,而且太累了。
我們學《論語》,是學他背后的義理,所以只有我們懂得儒家文化背后,告訴給我們的那個東西,學了這個價值觀和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才能懂得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去修正自己,更好地去幫助他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這里孔子說:“我不知道他仁不仁?!痹趺磿恢雷约旱牡茏尤什蝗誓兀坎⑶胰接菏且匀实轮Q的,是以德行著稱的。所以這里孔夫子在說什么呢,先不說他仁不仁的事情。“焉用佞”,又重復了一遍,不光是仁德不需要口才好,做任何事情不是只有口才好,才行得通的。
我們從句話再來延伸一個觀點,“勿求全”,不要去求全。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在我們的家庭當中,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都在求全?說這個員工很勤奮,如果他口才再好一點就更好了,如果他再自律一點就更好了,如果他再博學一點就更好了。
比如說我們的孩子,他很聽話,我們說如果這個孩子有更多的才華,就更好了;如果他學習再好一點,就更好了;這個人做事情很嚴謹、很認真、很負責任,那我們就說了,他再變得更圓融一點,就更好了。
我們對我們的老公也是如此,他工作很好,如果他對我再溫柔一點,就更好了;如果他再體貼一點,所有的節(jié)假日都記著,那就更好了;同樣我們對我們老婆也是一樣的,如果她再賢惠一點,就好了;如果她再能賺錢一點,就更好了;如果她對孩子能再多一些陪伴,就更好了。
所以生活當中,我們好像不停地在求全,為何會求全?因為看得不透徹、看得不明白。我們這里可以看到孔夫子的思維,他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就夠了,不需要讓他口才變得更好啊。
比如說孔夫子對于子貢,他是貴重的、他是貴氣的,他有重用就可以了。不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修成君子不器的。那比如說子路,他只要勇猛、有德行就可以了,我不需要他出口成章、能言善道,我不需要他像顏回一樣,不遷怒,不貳過。
所以處處我們都可以看到孔夫子的思想,他不會強迫要求每一個人必須變成什么樣子。你是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但是有一個“一”,是所有的弟子都要去修習的,那就是內(nèi)在的仁德,這個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到了我們現(xiàn)在不是也一樣嗎?這個人勤奮也好,性格快也好,性格慢也好,是否漂亮也好,口才好不好,這些我們并不去改變,但是無論你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內(nèi)在的仁德不可缺,我們行為的“禮”不可缺,“和”不可少,“誠信”不可無,這都是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
所以我們學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修身,就是內(nèi)在不斷地去提升,而外在的性格體現(xiàn)和性格特點,不要去求全。他修成什么樣子,就成什么樣子,但是內(nèi)在的仁愛之心,內(nèi)在的善良和包容不可缺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