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王陽明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只是這個靈能不為私欲遮隔,充拓得盡,便完全是他本體,便與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無蔽,故須格物以致其知?!x自《傳習錄》119節(jié)
?? 教育學的前提是對人性如何理解,所以這就進入了哲學甚至信仰的范疇。教育者認為被教育者有沒有獨立的認知和升華能力,認為被教育者的本來面貌是怎樣的,認為被教育者是什么原因(內(nèi)和外的)造成了現(xiàn)在的狀況,認為被教育者如果不歸正會對生命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認為什么是生命的構(gòu)成。這些就是教育的潛臺詞、前提假設、底層邏輯,這些就是教育者本身要修正的哲學觀念。 這些也應是教育的內(nèi)容。
幾乎所有圣賢,都是自己活得心態(tài)平穩(wěn)、樂觀、接納的,他們的人性觀都是積極肯定的。也就是認為孩童時期的人是友善的,認為人人心中有良知,如果不加污染和管控扭曲,都有自知之明。
但是世界是個大染缸,家庭和學校其實也不都很純潔。所以人如果沒有萌生出自己的主導意識,就如同沒有看到燈塔的船,只能把思想關注在身邊的干擾上,沒有發(fā)揮自己本來的才智。家長最好不要陪著孩子寫作業(yè)時候說太多指導的話,那樣就反而分散了孩童的思考和專注,都在應對父母的情緒了——很少父母有自控能力,哪里能思考題目呢?而且,要相信和尊重孩童的個人能力:本性,讓他們自己去體驗“格物”的過程,無論成敗都是在“致其良知”。
人一生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為了展開自己的生命能量,體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嗎?如果父母能看到這根本的需要,為什么要壓迫而不是滿足它呢?
當然,禮貌和規(guī)矩,也是必須的平衡,這些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消除人的私欲,為了抵擋世界的大染缸,為了致良知。要讓禮貌和規(guī)矩轉(zhuǎn)化為孩童的自覺,教育者必須嚴格地以身作則——而不是靠“教”(第一聲),因為孩童的本能是通過“學”而“習”之。
P.S 商業(yè)人士越來越多喜歡學國學了,尤其是這幾年陽明心學比較流行,好像這里面有成功的大智慧。其實心學主要的訴求是:道德。我們是不是覺得:道德屬于說理,我早知道呀…我要學的是智慧,要頭腦的靈活,要和陽明一樣做個成功者。你看,這就是“知行合一”的難題啊,不和你說“道德”,你平時不會在乎它,和你一提起,反應就是:哎呀我已經(jīng)懂的,不用學。但是,我們能行出來嗎?能行得很精細到位嗎?
除了道德,還有一個重大概念就是關于每個人的本性問題,也就是有沒有“資格”做圣賢。所以,陽明心學我認為非常適合用于家長教育——比老板教育更有意義。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有資格做圣賢。給少兒建立這個認知,比引導成年人改邪歸正,估計更會有效果。——關于《以心育兒》和陽明心學的應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