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xiàn)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智、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注釋】
(1)尚:推崇。
(2)虛:保持空、靈的狀態(tài),心無一物。
(3)實(shí)腹:足其食用,充其內(nèi)養(yǎng),含哺而鼓腹,精氣神足,清靜自守,而不役于物。
(4)弱其志:絕其奔兢貪求之念,去其機(jī)智巧詐之謀,各能唯道是守,唯道是從。
(5)強(qiáng)其骨:固其干本,使人本固干強(qiáng),才氣充于內(nèi),道全德全,潛龍藏用,以自隱無名,歸真返樸。
【譯文】
不推崇賢能之才,使人民不爭名奪位;不珍視難得的財(cái)物,使人民不做偷盜的壞事;不炫耀引起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產(chǎn)生邪惡、動亂的念頭。
因此,有道的圣人治理天下原則是:凈化人民的心靈,滿足人民的溫飽,削弱人民的名利之心,強(qiáng)健人民的筋骨體魄,讓人民永遠(yuǎn)沒有偽詐之心。這樣,那些爭名奪利、為非作歹的人就不敢肆意妄為。那么就能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處理政事,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解讀】
本章是《道德經(jīng)》中心思想,繼續(xù)深化“以道治國、無為而治”的觀點(diǎn),并具體論述。
在春秋時代的大動亂、大變革中老子深刻地認(rèn)識到,盲目尚賢的危害。他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鮮明地提出圣人之治在于無為的觀點(diǎn)。只要心里沒有貪念,就不會有不滿及爭奪之心,從而使自己達(dá)到一種純樸自然的狀態(tài)。要使社會物質(zhì)條件豐富,民眾就不會為溫飽而起紛爭,生活安逸自在,達(dá)到一種理想的境界。
夫名者,爭之端也;利者,盜之媒也;欲者,亂之始也。故名利欲三者,乃為治之賊,而亂之媒也。三者不去,使天下皆為名位、貨利、聲色、欲念而動其心,而強(qiáng)其志,逞其智,張其欲,極其勇,貪其得;則天真淳樸之心泯,而作奸犯科之心起;嬰兒赤子之心泯,而陰險詐偽之心起;安分守己之心泯,而侵奪造反之心起。愈治而愈亂,此皆有為之累也。故上無為而民自為,上無言而民自化,上無好而民自正,上無事而民自得,上無取而民自足,上無欲而民自定,又安事于有為乎!
老子指出圣人如何達(dá)到無為而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薄爸笔侨祟愅纯?、廝殺之源頭?!盁o知”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qiáng)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yīng)了自然規(guī)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破名利欲三關(guān),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以天地大道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虛其心:使心虛靈湛寂,朗照天下,而清明在躬,不為名利外物一切所動,亦不動于一切;心中無一物,萬境自如如,所以受道也。
實(shí)其腹:使足其食用,充其內(nèi)養(yǎng),含哺而鼓腹,精氣神足,清靜自守,而不役于物,所以養(yǎng)內(nèi)也。
弱其志:使絕其奔兢貪求之念,去其機(jī)智巧詐之謀,各能唯道是守,唯道是從。志弱則不好勇斗狠逞強(qiáng)作亂,所以寡用也。
強(qiáng)其骨:固其干本,使人本固干強(qiáng),才氣充于內(nèi),道全德全,潛龍藏用,以自隱無名,歸真返樸。各自有其有,而不貪人之有;自得其得,而不貪人之得;故能自為其為,自樂其樂,而自安其生,自適其性,所以全其天而存其真也。
內(nèi)外兼養(yǎng),形神并育,而全歸于道。則自無知無欲;無求無爭,而各安其性命之情,各順其天地之常矣。即有智者,亦不敢逆天強(qiáng)為矣。以常者,乃天道之自然,順天者吉,逆天者兇,豈敢有為乎?無名心,無利心,無欲心,則自超逸絕塵,空靈湛寂,清靜恬澹。心中無一物,清虛自通神。我無一切心,而可上超頓入于天地境界矣。
夫知見,盡人所有也。智愚賢不肖,無不執(zhí)其所知,而害其所行;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名利欲心之難斷,皆一知見心作祟。不著一物,則自空靈澄澈,清明在躬。虛則明,明則靈,靈則通,通則神。虛其心,則能大其心,空其心。大其心,自能無物不容;空其心,自能無物不照。
清心以去塵,凈心以除垢,欲生即覺,念起即滅,則心體自虛靈不昧矣。夫如是,方能將名利欲知四者,以及萬象萬物,萬事萬理,看得空空如也!能空一切,方能富有一切;空而不空,即為真空妙有。一無所有,則無所不有;不執(zhí)不滯,不著不礙,則自無死子,而無處不活。能無一切心,自能寂然不動,方能感而遂通,神化生焉!全知出焉!心不住有,亦不住虛,心不住相,亦不住法,通于性命之情,同乎死生之域;心超天地外,神游造化中,而塊然自與宇宙精神獨(dú)往來矣!
【故事天地】
“不爭”的智慧
人本來和其他生物一樣,“爭”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在人進(jìn)化、升華以后,懂得了還有比“爭”這種原始本能更高明、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如果運(yùn)用得好,就能達(dá)到完善和理想的境界,這種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不爭”?!兜赖陆?jīng)》這么說:只有抱持這種不爭之德,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擁戴而不相害,故而天下才沒有人能夠與之相爭。
因此可以說,“不爭”是一種充滿大智慧的做人與處世的哲學(xué)??上У氖?,兩千年來,能參悟和運(yùn)用這一做人哲學(xué)的人如鳳毛麟角。在名利權(quán)位面前,人們常常忘乎所以??傻筋^來,這些爭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遍體鱗傷、兩手空空,有的甚至身敗名裂、命赴黃泉。
當(dāng)然,也有深諳此術(shù)并獲得成功的人。三國時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選擇。長子曹丕雖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華,文名滿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產(chǎn)生了換太子的念頭。
曹丕得知消息好后十分恐慌,忙問他的貼身大臣賈(xǔ)詡討教。賈詡說:“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個寒士一樣做事,兢兢業(yè)業(yè),不要違背做兒子的禮數(shù),這樣就可以了?!辈茇钜詾槿?。一次曹操親征,曹植又在高聲朗誦自己做的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討父親歡心,并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卻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話也說不出。曹操問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著說:“父王年事已高,還要掛帥親征,作為兒子心里又擔(dān)憂又難過,所以說不出話來。”
一言既出,滿朝肅然,都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動。相反,大家倒覺得曹植只曉得為自己揚(yáng)名,未免華而不實(shí),有悖人子孝道,作為一國之君恐怕難以勝任。畢竟寫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國才能,結(jié)果還是“按既定方針辦”,太子還是原來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順理成章地登上魏國皇帝的寶座。
其實(shí)剛開始時,曹丕是極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奪走的,他想拼死一爭,卻又明知自己的才華遠(yuǎn)在曹植之下,勝數(shù)極微,一時束手無策。但他畢竟是個聰明人,經(jīng)賈詡的點(diǎn)化,腦瓜頓時開竅: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與其爭不贏,不如不爭,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讓對方一個人盡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這場兄弟奪嫡之爭,以不爭者勝而告終。
這個成語故事證明了一個道理——不爭者勝天下,這一哲學(xué)也許更適用于我們今天的社會。在現(xiàn)代競爭激烈的社會里,爭名奪利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有人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們?nèi)缤粋€巨大的漩渦,把無數(shù)人都卷了進(jìn)去。
對此,最聰明的做法是,迅速遠(yuǎn)離它!因?yàn)樵跈M渡江河時,只有遠(yuǎn)離漩渦的人,才會首先登上成功的彼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