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及其影響
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通過知識獲得解放?論三個世界》中這樣寫道:“總而言之,我們得出下面的宇宙概貌。有物質宇宙,即世界1,及其最重要的亞宇宙活的有機體。世界2,即有意識的經(jīng)歷的世界,作為由有機體世界的進化產(chǎn)物而出現(xiàn)。世界3,即人類心靈產(chǎn)物的世界,作為世界2的進化產(chǎn)物而出現(xiàn)。在所有這些情況中,出現(xiàn)的產(chǎn)物都具有對它出現(xiàn)于其中的世界的巨大反饋效應。例如,我們包含這樣多氧氣的大氣層的化學成分是生命的產(chǎn)物——植物生命的反饋效應。世界3的出現(xiàn)對世界2并通過它的介入也對世界1具有巨大的反饋效應。世界3和世界2間的反饋效應尤其重要。我們的心靈是世界3的創(chuàng)造者;但是世界3又不僅形成了我們的心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創(chuàng)造了它們?!Z言的學習作為世界3的一個客體,它本身部分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部分是反饋效應;對自我的充分意識維系于我們的人類語言。我們與我們的工作的關系是一種反饋關系:我們的工作通過我們而增進,我們通過我們的工作而成長?!?/p>
這段話簡練精辟,只是略有些抽象。通俗一些講,我們長成現(xiàn)在的模樣主要是由基因決定,而我們的大腦的發(fā)育則是在我們與環(huán)境(尤其是人文環(huán)境)的互動過程中完成,假如把剛出生的我們扔到野外,變成豬孩、狼孩、“人猿泰山”,我們就失去了掌握語言學習文化的能力,而具備豬、狼、猿的特征了。所以,世界3的存在是人之為人的關鍵,雖然它不當吃不當喝,卻至關重要。
世界3都包括哪些事物?人類創(chuàng)造的各種勞動工具、生活用具,人類使用的語言文字,雕塑、繪畫、舞蹈、詩歌曲賦、各種儀式、各種制度、各種書籍等,都屬于世界3。
三個世界的劃分是一種秉承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意識雖然是第二性的存在,依賴于物質而存在,是物質具有的反應屬性的表現(xiàn)形式,但卻并不能簡單地歸類為物質,這其中的道理倒真是一言難盡。不過,這種劃分無疑強調了一個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的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在這里,吃喝住穿相當于世界2,而政治科學藝術宗教則相當于世界3,世界2是世界3的基礎。
“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泉源,而因為有益的勞動只有在社會里和通過社會才是可能的,所以勞動所得應當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權力屬于社會一切成員?!保ㄒ姟陡邕_綱領批判》)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泉源,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情,但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性質截然不同,如何評判其價值是由來已久的價值論難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最大差異是前者可以語言文字、書籍、音像媒體等復制傳播,而后者只能通過機器放大效果。勞動使得人類從世界2之中衍生出世界3,因此,世界3可以劃分為生存所需的知識和生活所需的知識,腦力勞動可以劃分為傳承生存所需的知識的勞動和延續(xù)生活所需的知識的勞動。生存所需的知識傳播范圍有限,增長速度也緩慢,因而傳承這些知識的勞動的價值被低估,生活所需的知識傳播范圍很廣,增長速度也很快,因而通常存在勞動價值被高估的現(xiàn)象,承載種植、養(yǎng)殖、機械制造等實用知識的書籍銷售量有限的很,《指環(huán)王》這樣的魔幻小說則能夠銷售超過一億冊,原因就在這里。人的需求存在多個層次,勞動的價值最終要看滿足了多少人的需要來確定,盡管吃喝住穿的需要更重要,一旦被滿足就無關輕重,當一個社會普遍地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腦力勞動也會變得如體力勞動那樣廉價,而想要獲得超額報酬,就必須像操作高精機械的技術型體力勞動者那樣操作媒體機器,放大勞動成果的效應和影響。盡管看起來不合理,但人類社會就是要執(zhí)行“物以稀為貴”的價值規(guī)則,這種現(xiàn)象有現(xiàn)實的生物學基礎,人性普遍如此,很難改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活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這些圈子可以根據(jù)需求層次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層次。盡管如此,所有人都活在三個世界之中。不過,為了滿足虛榮也為了彰顯身份,Big Dog都喜歡通過奢侈品的消費來將自身與普通人區(qū)別開來。所謂的品牌,除了質量保證之外,更多地是信譽和信賴,而這其實屬于世界3,可以傳播是其基本屬性。而人脈圈子的核心要素也是那些無形的可以傳播的聲名之類。孟子曾道“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可算千古名言,即便勞動光榮被奉行了三十來年,讀書是為了得一份安逸差事的觀念在民間仍然極有市場。這種觀念也是世界3的組成部分。更深一步,按本質屬性來講貨幣也屬于世界3。只要信用體系能夠建立,將來就是完全使用虛擬貨幣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一切人類社會獨有的事物都包含了世界3的因子。根本上講,心靈產(chǎn)物的世界是由人類大腦創(chuàng)造出來,而這特殊的大腦又是基因決定通過世界3的反饋而形成。用不大準確的類比方法來講,社會性動物如螞蟻、蜜蜂、珊瑚蟲等猶如存在一個超出個體的無形存在的“超級大腦”,人類也是如此,而且,這個“超級大腦”幾乎等同于世界3。人之所以是人,不只是基因起作用,還有世界3的不可或缺的反饋作用。
在人類發(fā)展的早期階段,知識被少數(shù)人壟斷,為了維護這種壟斷,同時也由于在蒙昧無知尋求關于世界的解釋,原始崇拜被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后來一步步地演化出了宗教。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通力協(xié)作的人們并不能靠著零星散碎的知識去捕獵和抵御侵略,因而那些懂得資源調配的人擔任起臨場指揮的責任,并且取得了組織團體成員的權力,設計了各種組織制度,后來就演化出了政權。系統(tǒng)地探索世界的努力孕育了哲學,直到14至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才逐漸有了現(xiàn)代科學的萌芽。從那時起,科學研究逐漸成為一種職業(yè),其他人文領域的研究則有了邊緣化的趨勢。事實上也的確沒有科學不能侵入的領域。終究會有那么一天,人類將觸碰到上帝的禁忌領域,完全地研究明白人的心靈是怎么一種存在。不過,即便到了那一天,這些知識也是作為一種完整的體系存在于少數(shù)人的頭腦之中,記載于很少一部分人才會接觸的媒介上,因為人類社會的分工必然會持續(xù)到那時,也許到了那時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但在那之前,雖然人類擁有極端復雜的大腦,根本上來講,其分工方式和那些社會性動物的分工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有人說科學也是一種宗教,這樣說并不算錯,但科學與宗教存在本質的區(qū)別,科學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可以不斷地添加細節(jié),也可以不斷地打開“黑匣子”,宗教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永遠都在做舊瓶裝新酒的工作。科學并非沒有取代宗教的可能,但過程必然異常漫長,只有當人類普遍地克服了對未知的恐懼時,這種可能才具備了現(xiàn)實的條件。另外,科學是可以改變人類生存的世界1的一種力量,宗教則最多只能影響世界2,這顯然也是兩者的重要區(qū)別。為什么宗教有時候顯出比科學更大的影響力?因為人的頭腦需要一種對世界的解釋,這種解釋構成一種秩序,封閉的系統(tǒng)能夠給出萬能的解釋,當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果較真的話,科學絕非宗教,認為科學也是宗教等于是否定科學,這種論點的依據(jù)是科學哲學家?guī)於魈岢龅摹胺妒健崩碚?,這種理論在波普爾科學的理論必須是“可證偽”的理論基礎上更進一步,指出科學只是一種解釋世界的理論系統(tǒng),可能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在庫恩那里,顯然沒有否定科學研究方法的意圖,只是指出未知世界存在根本上否定現(xiàn)有科學理論的可能,但擴散開來的結果卻是讓許多人對科學失去信心。因為科學沒有給出關于宇宙的終極的完整的解釋,所以永遠可能是錯的,因為宗教給出了宇宙的終極的系統(tǒng)解釋,所以永遠可以是對的。
關于世界的看法就是世界觀,許多讀者可能對這些討論很厭煩,但在這里卻不得不做出一些說明,因為關于世界的看法雖然只是少數(shù)人在研究,卻是決定我們能否明白“觀念”的關鍵。
簡單來說,人類社會可以比擬為螞蟻的社會,只不過生殖方式不同且智慧水平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將人類替代為螞蟻,讓螞蟻擁有人類的頭腦,螞蟻也會創(chuàng)造出神話的宗教的世界,因為它們實在太渺小了,就算發(fā)明了宇宙探測工具,對于可能存在的“人類”還是會心存敬畏。然而,無論如何,關于世界的認知來自大腦,來自祖先們辛勤的觀察思考實驗總結,關于世界的觀念“遺傳”自社會群體,并非毫無根據(jù)地憑空出現(xiàn)。宏觀角度看,社會群體通過關于世界的不同的觀念結成各種團體,維系聯(lián)系,微觀角度看,社會個人通過關于世界的不同的觀念確立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更直接地說,人類是一種社會性質的有機體,擁有螞蟻、蜜蜂那樣的群體智慧但卻主要以科學知識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個人的觀念只不過是維系有機體系統(tǒng)平衡的一種手段,有的人更喜歡觀察世界,喜歡通過書籍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因此會對許多看似遙遠的問題感興趣,有的人更喜歡享受生活,只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甚至厭惡有人對那些無關痛癢的問題爭得你死我活,有的人渴望得到關于世界的真相,痛恨一切作偽,有的人則完全是和稀泥的態(tài)度,就算明知道某些人騙了公眾也仍然嘻嘻哈哈表示理解,人間百態(tài),異彩紛呈,都只是一種平衡。
按照我們哲學教科書里的說法,世界觀是包括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的,但在事實上并非如此,多數(shù)作為個體的人只關心與自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就算是大科學家也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妨以愛因斯坦為例做出說明。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寫道:“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以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為基礎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并且時常發(fā)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我認為階級的區(qū)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憑借的是以暴力為根據(jù)。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肪恳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墒敲總€人都有一些理想,這些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這種倫理基礎叫做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于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里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么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我總覺得,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chǎn)、虛榮、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覍嵲谑且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于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為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系面前,我總是感覺到一定距離而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fā)覺,同別人的相互了解和協(xié)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值得惋惜?!彝耆靼?,一個組織要實現(xiàn)它的目的,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思考,去指揮、并且全面擔負起責任來。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當受到強迫,他們必須能夠選擇自己的領袖?!谌松呢S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總是遲鈍的?!粋€人能夠洋洋得意的隨著軍樂隊在四列縱隊里行進,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使我對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長了一個大腦,只是出于誤會;光是骨髓就可滿足他的全部需要了?!稳酥涞挠⑿壑髁x、冷酷無情的暴行,以及在愛國主義名義下的一切可惡的胡鬧,所有這些都使我深惡痛絕!在我看來,戰(zhàn)爭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寧愿被千刀萬剮,也不愿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象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加以賞罰,會具有我們在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易约褐磺鬂M足于生命永恒的奧秘,滿足于覺察現(xiàn)存世界的神奇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并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領悟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67歲時愛因斯坦在自述中如此寫道:“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shù)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追逐的殘酷,這在當年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著的。每個人只是因為有個胃,就注定要參與這種追逐。而且,由于參與這種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滿足的;但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卻不能由此而得到滿足?!斘疫€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在父親給我看一個羅盤的時候,就經(jīng)歷過這種驚奇。這只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根本不符合那些在無意識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觸’有關的作用)。我現(xiàn)在還記得,至少相信我還記得,這種經(jīng)驗給我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從小就看到的事情,不會引起這種反應:他對于物體下落,對于風和雨,對于月亮或者對于月亮會不會掉下來,對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區(qū)別等都不感到驚奇?!?/p>
愛因斯坦認為財產(chǎn)、虛榮、奢侈生活都屬于可鄙的庸俗目標,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探索世界的奧秘充滿了向往。因為愛因斯坦對于俗世的東西不感興趣,將所有心思都放在探索世界的奧秘上,所以他顯得不合群,認為自己是“孤獨的旅客”,即便是后來成為世界名人交往的都是世界頂尖的大科學家仍然如此。他的數(shù)學并不是特別好,他能提出相對論是因為他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思考,思索現(xiàn)存世界的神奇結構對于他來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有的人追逐名利,愛慕虛榮,總是炫耀自己擁有多少財富認識多少名人,而愛因斯坦更喜歡在閑暇時拉小提琴體會韻律的奇妙。在他成名之前,人們眼中的愛因斯坦三歲時才能夠咿呀學語,十歲時才去上學,顯然是一個笨孩子,即便他讀了大學,找了一份專利局小公務員的工作,也實在是太普通了,沒有人認為他會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然而,當愛因斯坦名聞天下之后,人們很快就忘記了這些。愛因斯坦死后有人解剖了他的大腦企圖發(fā)現(xiàn)結構上的不同,但并沒有什么找到特殊之處,從《我的世界觀》和自述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愛因斯坦的特殊在于他很小就對世界的奧秘充滿興趣并且能夠拋開世俗的東西全心全意地去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可以設想,人的能力和成就取決于追求什么和能否全身心地投入。二戰(zhàn)后猶太人復國,以色列政府寫信給愛因斯坦邀請他出任以色列總統(tǒng),對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享有至高榮譽但卻不用管理政務,如果愛因斯坦接受邀請也不難勝任,然而,愛因斯坦婉言拒絕了,因為他對這些沒有興趣,他根本不愿意介入到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當中,他厭惡戰(zhàn)爭?!叭稳酥涞挠⑿壑髁x、冷酷無情的暴行,以及在愛國主義名義下的一切可惡的胡鬧,所有這些都使我深惡痛絕!在我看來,戰(zhàn)爭是多么卑鄙、下流!”顯而易見,價值觀決定了人的選擇。能力是一種心理特征,所以選擇屬于能力。顯然,價值觀對能力有決定性影響。
是的,世界觀對于社會群體而言才是重要的,對于社會個體而言,價值觀才是最重要的。為什么還要在這里討論世界觀?因為世界觀決定了人屬于什么樣的社會群體。是為了克服心中的恐懼而將自己家奉獻給至高無上的超出人類的存在還是依靠強大的心智力量創(chuàng)造世俗的和精神的足以自傲的秩序?換一個角度看,世界觀可以分為世俗的世界觀和心靈的世界觀,這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世俗意義上的社會成功人士皈依宗教。著名學者傅斯年曾寫文章說中國人缺少根底,不是“主義太多”,而是“主義太少”,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關于世界、人生的思考,沒有豐富的心靈世界,心靈世界混沌一片,哪有什么主義,只不過人云亦云。如今的中國大概是進步了,價值觀多元化了,個性解放了,然而,底子上看又似乎全都奔著商業(yè)化去了,嘩眾取寵的多有,認真思考的被視作傻帽。與文化相互映襯的觀念豈是那樣容易改變的?我們的文化歸根結底是是世俗的文化,是不關心真相如何的文化,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態(tài)度。這樣的文化自然有很大的包容性優(yōu)勢,卻不利于科技的發(fā)展。值得慶幸的是,至少有人在堅持科學普及的工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