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堆糖 //文:柳成海
前幾天,給遠在安徽老家的母親打電話,鈴聲響了許久,母親才接通電話,母親說她剛才抓了把“fufu”喂雞去了,所以才接電話晚了。
家鄉(xiāng)界首位于皖西北,地處淮北平原,屬于古中原地區(qū),所講語言為江淮官話,方言屬淮土方言,母親說的“fufu”(前一個讀第二聲,后一個輕聲)是指“高粱”。那么,“fufu”與“高粱”是如何劃上等號的呢?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粱”解釋為:“谷子的優(yōu)良品種的統(tǒng)稱?!边@種優(yōu)良品種的谷子異常香美,由此引申出如:“一枕黃粱”“黃粱美夢”的寓意,表示根本不能實現(xiàn)的企圖和愿望,或虛幻的事物?!墩f文·米部》云:“粱,米名也。從米?!币簿褪钦f,“粱”是谷物,而且在古時還是最好的品種。至于“高粱”的“高”,個人認為,可能有兩種理解:一種是這種植物本身比較高,在農(nóng)作物中比它長得更高的確實不多了;另一種是優(yōu)良品種的語義重復(fù),寓意高品質(zhì)、高質(zhì)量。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又說,高粱也叫蜀黍,有的地區(qū)叫秫秫、桃黍。那么,問題又來了,“黍”與“秫”是什么關(guān)系,“高粱”到底是“黍”還是“秫”?
...
《孔子家語》云:“夫黍者,五谷之長?!边@就印證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粱”的解釋。百度漢語中,將“黍”解釋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碾成米叫黃米,性黏可釀酒?!泵鞒顣r珍《本草綱目》云:“黍,乃稷之黏者?!?/p>
清代程瑤田《九谷考》亦云:“稷,黏者為秫,北方謂之高粱?!卑俣葷h語中,對“秫”有兩種解釋,一說古指有黏性的谷物;二說也叫蜀秫,即高粱,“秫秸”指高粱桿。
南宋嚴粲《詩輯》云:“黍有二種,黏者為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為黍。”
由此,不難得出兩點結(jié)論:一是“黍”為“粱”屬,黏而為“秫”,不黏為“黍”;二是“黍”和“秫”都曾用來指“高粱”,但“秫”更多的時候?qū)V浮案吡弧?,可釀酒,而今遍地“高粱酒”“高粱大曲”便是例證,比較有名的當屬跨海而來的“金門高粱”。
至于“黍”和“稷”的關(guān)系,因古籍記述繁雜且相互交織,較難定論,在此也不多費筆墨。
據(jù)說,高粱原產(chǎn)非洲,直到遼宋時代才自印度傳入我國,之所以叫“蜀黍”“蜀秫”,顧名思之,大概是先傳到四川,然后再擴散到大江南北罷了。
因此,淮土方言中的“fufu”,由“秫秫”演化而來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個從家鄉(xiāng)方言的發(fā)音中也可以找到證據(jù)。
在淮土方言中有時將“sh”發(fā)音為“f”,比如,喊“叔”(shu第二聲)為“fu”(輕聲)。而淮土方言發(fā)音體系中音調(diào)不準很常見,比如會將“一聲”發(fā)成“三聲”。在這種情況下將“秫”(shu)讀成了“fu”是非常有可能的。也或者“秫秫”傳至中原大地時因識文斷字者甚少,秀才認字還讀半邊呢,大家都讀“術(shù)”音,而“術(shù)”在家鄉(xiāng)方言中就發(fā)“fu”(第二聲)音,“秫秫”(shushu)被讀成了“術(shù)術(shù)”(fufu)。
綜上,母親所講的“fufu”是由“秫秫”演變而來,而“秫秫”就是“高粱”。簡單將此問題考證如前,供大家批評參考。
中華民族歷經(jīng)五千年的滄海桑田,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方言就是文化,文字就是歷史。
參考資料:
1.李清源.五谷格致.散文.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9.06.
2.許慎.說文解字.遼海出版社.2015.02.
3.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wù)印書館.2016.06.
4.界首方言的介紹.百度百科.2012.03.
5.百度漢語.baiduhanyu@baidu.com.
作者簡介
柳成海,碩士研究生學(xué)歷,生于安徽界首,現(xiàn)游走于太湖之濱,工作之余,喜歡讀書、寫作,愛一身軍綠,書一紙情懷,偶有作品見于報刊網(wǎng)絡(luò)。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路人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fēng)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