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開講#
人才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孝公嬴渠梁痛悔先祖之過,廣發(fā)招賢令,才招來山東列國才子,更是全力支持商鞅變法,為秦國大統(tǒng)墊下根基。
自古常人,想要底層逆襲,自身必定是德才兼?zhèn)浠蛑辽儆衅湟?,再者就是等待一個機會。而歷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就是大多數(shù)底層逆襲的機會。
這篇文章,為你整理講述從西周至清朝的人才選拔制度,對于歷史愛好者,或語文、歷史學習,都非常有用,建議收藏。
西周時期,周王室和各諸侯國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傳子,世襲此職,世代享有該職俸祿,這就是當時的“世卿世祿制”。
卿是古代的高級官吏,世卿世祿中的“卿”不僅指卿,還泛指卿、大夫、士等一系列官吏?!暗摗笔枪糯賳T的俸祿。
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冊封了一千多個諸侯國,而在周天子直接統(tǒng)治的地區(qū)和各諸侯國內(nèi),則進一步冊封卿為治國的官員,卿下面則為大夫,再下是士。
這些官員都有一定的封地,他們在對自己的上一級領主負責的同時,在各自封地內(nèi)則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
春秋中后期,除了世卿世祿制,也逐漸產(chǎn)生了新的人才選拔制度——軍功爵制。
秦國將軍功爵制的變法進行的最為徹底。秦孝公時大力支持商鞅變法,推行'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這使得秦國百姓有了逆襲的途徑,凡立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
宗室子弟沒有軍功者,取消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也不再享有僅憑血緣關系就可高官厚祿,封爵封邑的特權。
軍功爵制,給了上戰(zhàn)場的將士們一條晉升的途徑。那文人學士們怎么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呢?
一個是鄉(xiāng)舉里選,另一個就是春秋戰(zhàn)國的養(yǎng)士。
鄉(xiāng)舉里選是先秦時代一種選拔人才的方法。
《周禮》上記載了一種具體的選拔方法,叫做“大比”,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大比中,道德高尚、技藝了得的鄉(xiāng)民,就會被選拔出來,貢于周王。
春秋戰(zhàn)國的養(yǎng)士,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種比較獨特的選官途徑。
國君和貴族公子,把才德兼?zhèn)浠蛘哂心撤矫嫣厥獠拍艿娜瞬牛袛埰饋?,養(yǎng)在自己身邊,時機適合時,就從中挑選人才,選派官職。
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就是當時以養(yǎng)士著名的四大公子。
漢代時,人才選拔制度比較靈活,不僅皇帝可以直接提拔人才,中央高官三公九卿以及地方上的州牧、郡守等官員,均可自行征聘僚屬,委以官職。
征辟制度,是漢代的一種選官制度。
皇帝不經(jīng)舉薦,直接征召民間有名望的人才入朝為官稱作征;高級官員直接召集有才能的人充任幕僚稱作辟。
皇帝征辟的人才,一般授予博士或待詔的稱號;官員征辟的人才,則一般稱為掾[yuàn]吏。博士、待詔和掾吏往往要經(jīng)過一段政治歷練,方可擔任職務。
總體上,征辟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官員選拔制度,是漢代察舉制的一種補充。實際上,征辟是戰(zhàn)國時養(yǎng)士的遺風。
受戰(zhàn)國時代養(yǎng)士風尚的影響,漢代官員均以網(wǎng)羅天下名士為榮。同時,士人也將其視作入仕的捷徑。征辟始于西漢,盛于東漢,至魏晉衰微。
郎官郎吏制度,是漢代選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世家豪門特有的當官途徑。
郎官郎吏是對漢代帝王的侍從官侍郎、郎中、中郎等的統(tǒng)稱,通常簡稱郎官。
郎官們主要從貴族子弟中挑選機敏好學者到皇帝身邊以備選用,它事實上并非真正的官職,連俸祿都沒有,皇帝對其只是管吃管住而已,偶爾有所賞賜。
如漢初規(guī)定:千石以上的官員任職三年以上,可以送子弟一人到京師為郎,叫作“任子”;擁有資產(chǎn)十萬錢(景帝時改為四萬錢)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備衣馬之飾,也可以候選為郎,叫作“賢選”。
這些作為郎官的青少年一般年齡都不大,大都在是十四五歲到二十歲之間,在皇帝身邊一方面接受皇帝的考察,另一方面則熟悉政事,算是一種政治實習,幾年后大都能獲得官職。
漢代的許多朝廷重臣大將均出身郎官,例如西漢文臣中有公孫弘、東方朔、司馬相如等,大將則有霍去病等。此外,東漢的曹操、袁紹等人也都是郎官出身。
但由于這種人才選拔局限于貴族官宦內(nèi)部,范圍過窄,漢武帝時開始了舉孝廉、秀才制度,將人才選拔范圍擴展到了全國,這也就是察舉制誕生。
察舉制度,是漢代重要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
察舉,即由諸侯王、公卿、郡守推薦人才給朝廷,作為官員來源。察舉對象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
具體分為兩科,一為常科,即定時定人數(shù)舉薦;二為特科,并不定期,由皇帝根據(jù)需要下詔舉行。
其中,??剖怯筛鞯乜な孛磕晗虺⑴e薦孝者、廉者各一名,后來統(tǒng)一稱為孝廉;特科則具體包括賢良文學、明經(jīng)、有道、賢良方正、敦厚、明法、陰陽災異等名目繁多的諸科。
舉孝廉是察舉制的一種,后來成為漢代人才選拔的最重要途徑,“名公巨卿多出之”,是官員的重要來源。曹操能成為郎官,正是被舉孝廉推選上去的。
另外,秀才剛開始為特科,后來也成為???,并逐漸形成了州舉秀才、郡舉孝廉的體制。
這些被察舉的人才到朝廷后,還要經(jīng)過考試,通過后才算過關。察舉制度基本保證了王朝對行政人才的而求。
察舉制度在西漢時比較嚴格、但到東漢后期,政治腐敗,權貴豪門請托舞弊,有民間歌謠諷刺舉孝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span>
察舉制度失去原本的效用。
由于察舉制的弊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建立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這也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官吏選拔制度。
三國時期,亂世之中的士人大多流離失所,憑借宗族鄉(xiāng)黨評價的漢代舉孝廉制度,在操作手段上已經(jīng)不太現(xiàn)實。
另外,曹操為加強政府對人才選拔的控制力,下派專門官員到各處評定選拔人才。后來曹丕為拉攏士族,將這種辦法定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其具體操作方法是由政府在各州郡派駐名為中正的官員,中正依據(jù)家世、道德、才能三個角度評議各州郡中人物,具體分為九品,分別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中正將評議結果匯報朝廷,朝廷則根據(jù)中正的評議結果來對這些人才分別委以官職。
九品中正制剛實行時非常有效,為曹魏政權有效地遴選了大量的人才,當初曹操帳下之所以人才濟濟與此制度不無關系。魏國最終能統(tǒng)一三國,這個制度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魏國晚期及晉朝,由于門閥政治的興起,中正們評議人才逐漸忽略才德,而僅以家世為標準,所選人才基本為世家大族,以至于出現(xiàn)“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為士族統(tǒng)治的工具。
到南北朝之際,由于北方政權多為少數(shù)民族建立,九品中正制更趨衰微。到隋朝科舉制度建立,九品中正制遂廢。
科舉制度是中國自隋至清1300多年間實行的一種選官制度??婆e制度可以說是中國古人經(jīng)過不斷摸索所創(chuàng)立的制度。
中國官員的來源,先是經(jīng)過商周時期的世襲制,后又經(jīng)歷漢代的察舉征辟制,再到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均因其弊端而終止。至科舉制,才算固定下來,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時間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
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大體而言,科舉制度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端、完善到僵化的歷程。
隋朝是科舉制度的初建時期,當時的隋文帝鑒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適用,為加強中央集權,將選官權力收到中央手中,首開科舉制度。
但科舉制度尚未建立完善,隋朝便亡;至唐代,科舉制度才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根據(jù)朝廷需要的不同人才類型被分為眾多科目,武則天時還添加了武舉。
到宋代,科舉進一步規(guī)范化,正式形成三年一次、分三個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考試制度;明代由于朝廷的重視,科舉考試到了繁盛期。
清代在科舉繁盛的同時,由于滿、漢不平等以及晚清賣官現(xiàn)象的泛濫,也成了科舉制度的衰敗乃至滅亡期。
就不同時期科舉制的優(yōu)劣而言,大體上,科舉制在唐代時比較健康,當時的科舉氛圍比較寬松,不唯考試論人。
考官往往在考前已經(jīng)大體知曉哪些考生比較有才華而準備錄取,也允許考生經(jīng)別人推薦或自薦在考前向考官“推銷”自己。
至宋代,試卷實行糊名制,開始產(chǎn)生僅以一考定終身的弊端。至明清兩朝,科舉繁盛的表象之下,八股文的考試內(nèi)容徹底使其僵化,逐漸弊大于利,終至廢止。
總體而言,科舉制度可以說是一項相當高明的官員選拔制度,不僅為歷代政權源源不斷地輸送了總體上質量說得過去的官員,而且不以出身、門第、財富,而以學問作為官員選拔標準的做法,使得中國長期以來存在尊重學問和讀書人的風尚。
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化得以長期維系并不斷創(chuàng)新的重要原因。另外,儒家思想之所以長期以來得以傳承,科舉考試可以說是其載體。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詔改革科舉,并下詔廣開學堂,興辦新式教育。兩年后,直隸總督袁世凱、兩江總督張之洞上疏請漸行罷廢科舉,“使天下士子,舍學堂別無進身之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span>
至此,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最終結束。科舉制雖然終結,但人才選拔制度,還在不斷的延續(xù)、創(chuàng)新。
如今的高考制度,雖然與科舉制形式、性質不同,但內(nèi)在含義大致一樣,成為當代學子們突破階層,逆襲向上的途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