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善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善惡是天性自然,有些人認為善惡是后天養(yǎng)成。所以,有人認為善惡是不可改變,伴隨人的一生;而有些人則不這么認為,認為善惡是可以改變的。在看待人性的善惡問題上,中國古代哲人有不同觀點,比較著名的有三:一是有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在孟子的認知中,他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良善是與生俱來的,惡只不過是后天所學(xué)的。其二是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另一思想家荀子這不認為人性是善的,反而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人性中存在欲望,餓了要吃,渴了要喝,勞了要休,這都是人性本來,只有通過教化之后,人性才棄惡趨善。其三是,明代哲人王陽明提出的“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心學(xué)著名的理論,格物、致良知。他認為人心是沒有善惡的,有善有惡是思想在行動。初始本能無善惡,后天養(yǎng)成才有善良。人總是希望善的存在,但惡卻始終存在。特別是人在情急之下,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更能體現(xiàn)人性的問題。善惡是人的本性,關(guān)于思想,有無關(guān)于思想?;蛟S人的天性中有善,又有惡,只在于什么時候,如何爆發(fā)吧。大部分人對善惡的本性應(yīng)該是無意識的。就如出生的嬰兒,他們是沒有善惡是非的觀念,親近父母家人,餓了就哭,通過哭聲討要吃的,在抓取物件也是沒輕沒重,不會考慮傷害到別人,這就是本性。這本性是善嗎?不是;是惡嗎?同樣不是;是心嗎?還是不是。本性確實無所謂善惡,只是表現(xiàn)出來才有了善惡的區(qū)別。但這與后天的善惡卻是不同。后天的善惡更多的是,思與行的結(jié)合。人的本性最容易暴露出來要么是無知無邪的嬰兒和天真爛漫的稚齡兒童,要么是生死抉擇及困難之際,此時的人性,不需要激發(fā),不需要引導(dǎo),自然而然就出來了。它沒有一絲的偽裝,沒有一絲的做作,全都是真實表現(xiàn)。
我們看到過這樣的事實,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水邊玩。小男孩是哥哥,小女孩一個不小心掉下去了,在水里掙扎,小男孩很急,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幾圈,小男孩毅然不顧一切,跳下了水池。
我們無從知道小男孩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小男孩的,但此時的他必然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如果有,那他必然是去叫人;如果沒有,那他必然會是若無其事。但小男孩都不是,而是選擇跳下去救妹妹。這個本能,是人性,但沒有善惡,而是來自血緣的本能情感。
還有一些人,在死亡的邊緣,或者是戰(zhàn)場中殺紅了眼,或者是饑餓中迷失了心智,這個時候他們面對敵人(哪怕是弱?。┦呛敛涣羟?,面對食物是沒有抵抗力的。為何?因為此時的本性再也沒有限制,徹底的激發(fā)。
如此,本性有善嗎?沒有;有惡嗎?還是沒有;有心嗎?同樣沒有。善惡本是一體,何為善?何為惡?正是人為給予的定義,才有了善惡之分。犧牲他人成全自己,是惡;但如果那個人是所謂的惡人呢,這是不是善?
本能之中的行為,無關(guān)善惡。人的本性,也沒有善惡。后天所思、所學(xué)、所做,加上人為定義的道德規(guī)范,才有了善惡。即便是這善惡,也不是隨心,而是隨著本性,特別是在無意識當(dāng)中和危機存亡時刻,表現(xiàn)的更明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