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目前,我國大陸青少年對生命的漠視和貶值,是因為我們傳統(tǒng)教育的工具化導致了生命價值體系的缺失,道德人格培育體系的缺失,生命意義認知體系的缺失和生死問題教育體系的缺失。而作為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儒家哲學被邊緣化,正是這些“缺失”的歷史根源。儒家哲學從根本上說,就是生命哲學。它是對人的生命存在或者生存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它確立人的生命存在的價值體系,甚至把生命提升為宇宙世界的本原和本質(zhì);它對生命價值的把握是一種直截了“悟”。儒家生命哲學的核心理念是“仁”,仁者愛人,具體表現(xiàn)在如何處理天人關系、群己關系和身心關系上;儒家生命哲學有自己的價值體系。這些都是當代生命教育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
關鍵詞: 儒家 生命哲學 生命教育 價值重構(gòu)
一、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價值取向存在問題
大陸的生命教育是貧乏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近幾年才在部分省市局部開展了生命教育活動。
我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每年至少有25萬人因心理問題而喪失生命,自殺成為青少年人群的頭號死因。專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差是主要原因。
去年10月10日的《青年報》公布了上海市兒科醫(yī)院與上海教科院普教所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在上海市8個區(qū)2500多名中小學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其中自殺未遂者達到1.71%,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人數(shù)也達到15.23%。但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卻對此一無所知。
每年至少有25萬人因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差而喪失生命,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在這一個個數(shù)字面前,我們不僅要反問孩子怎么了,我們更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怎么了。
從國家禁毒委了解到,截至2006年年底,我國現(xiàn)有吸毒人員已達97.7萬名,35歲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
1月17日,三名15歲青梅竹馬女學生,分別因玩暗戀及學業(yè)壓力煩惱,對生命感到灰暗,周末相約散心,在度假屋燒烤互訴心曲時,互嘲是“悲情灰姑娘”,其中一人即興提出自殺,另兩女“義氣”陪死,三人寫下遺書,16日先服藥后燒炭中毒,準備手牽手共赴黃泉,危急關頭被女屋主發(fā)現(xiàn),制止三命慘案。度假險變“死亡約會”。
關于青少年漠視生命的問題,目前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生命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青少年不把生命當回事,草率處理自己神圣的生命,已經(jīng)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們急需擁有正確的“生命觀”,家長和老師就必須采取科學的“生命教育”方式,尤其要加強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生命的人文精神灌輸。要把“生命最為可貴”這樣的儒家思想豐厚孩子的生命底蘊,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能讓他們形成一有問題就自殺,甚至“義氣”陪死的蒼白人生。
綜觀當今的教育,工具性價值已成為教育的主導價值取向。追求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視教育的生命發(fā)展本質(zhì),是我國當前教育價值取向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物化教育對象和追求方法的科學性兩個方面。
1、物化教育對象,就是忽視教育對象是一個個具體的生命存在,而把教育對象當作培訓的工具,把教育教學看成獲取功利的手段。學生的一切生命發(fā)展的最終結(jié)果濃縮為考卷上的分數(shù),學校教育的一切教育成果聚焦成升學的比率和考取重點學校的人數(shù)。而學生考卷上的紅色數(shù)字,也變成了教師養(yǎng)家糊口的資本和存在價值的體現(xiàn),升學率和考取重點學校的人數(shù),也成了學校社會地位和存在價值的象征。
2、追求教育的科學性,是現(xiàn)代教育最大的悲哀。一系列量化指標和既定程序,把人的生命發(fā)展,人為地變成了各種數(shù)字游戲。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變成了預定的程序工具。德國哲學家阿爾多諾和哈貝馬斯曾說:“量化的和可在技術上應用的知識的巨大堆積,如果缺乏反思的解救力量,那將只是毒藥而已?!保m.復雜思想——自覺的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8頁)現(xiàn)代教育在科學性的追求上已經(jīng)敲響了警鐘。
3、傳統(tǒng)的儒家“重生輕死”、“生命最貴”等重要人文精神,在現(xiàn)代教育中嚴重缺位。
我國學校教育長期忽視人文精神教育,尤其是儒家的人文思想教育在現(xiàn)有教學體系中嚴重缺位,它造成的最大惡果,就是在我們引以為豪的教育成果——“好學生”們的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對生命的忽視和漠視。自傷、自殘、自殺和殺人以及對處于危急狀態(tài)中的生命的漠視,在今天的青少年身上已經(jīng)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教育的深刻反思。
總之,現(xiàn)實的悲劇使我感覺到,現(xiàn)在青少年對生命的漠視和貶值,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失了生命價值體系,缺失了道德人格的培育體系,缺失了生命意義的認知體系,缺失了對生死問題的教育體系。而這些問題的前提就是生命價值體系的嚴重缺位。因為沒有了生命價值的認知,就沒有了生存的信念,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沒有了存在的尊嚴。
二、儒家生命哲學就是生命的反思
現(xiàn)在有一種提法,中國的文化正在復興。中國文化的復興是否意味著儒家文化的復興呢?我認為,需要我們的專家學者,特別是儒學專家學者共同努力?,F(xiàn)在,儒家文化在大陸被邊緣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儒家文化恰恰又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一個偉大的民族廢棄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思議的。儒家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一個主流的角色。今天海峽兩岸,除了幾場討論會,一些學者的呼吁外,我們幾乎摸不到儒家跳動的脈搏。因此,我主張當代的生命教育應該在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尋找資源,尋找我們生命的“根”。
何謂“生命哲學”?最狹義的生命哲學,所指的當然是西方二十世紀以狄爾泰、柏格森為代表的哲學流派,以至包括以叔本華、尼采為代表的意志主義,乃至于以海德格爾、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但廣義的理解,凡有以下特征的都屬生命哲學:第一,這種哲學首先必須是對人的生命存在或者生存問題的反思;第二,這種哲學必須確立人的生命存在的價值,甚至把生命提升為宇宙世界的本原和本質(zhì);第三,要把握這種生命的價值,所最需要的不是理智,而是一種直截了“悟”。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哲學乃是一種典型的生命哲學。
中國哲學就是生命哲學,近代學者如方東美,牟宗三教授都有明文強調(diào)。中國的生命哲學不是像現(xiàn)代歐州哲學以生命意識為研究的對象,而是指中國哲學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是一個生命的存續(xù)與開展。中國的生命哲學包含了萬物的軀體生命(身),以及精神性靈的生命(心)。
中國哲學在對宇宙生成、世界本體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與個體生命的意象性和規(guī)定性的探討中表現(xiàn)出看中生命、執(zhí)著生命的主體精神和思辨水平,從哲學功能和目的論的角度看,中國哲學就是人的哲學,它強調(diào)倫理實踐,但也不乏形而上學的思辨,它對人的行為作過許多規(guī)定,但它更看重人的生命本身。
以生為本體的思想,是中國哲學的鮮明特征。在殷代的卜辭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生、死兩個字,記錄了殷商時期人們對生命的認識。而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生為“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也就是說生的字型象草木生長之形。但從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來看,上部象草木之形,而下部從一,象土地之形,生之意即由此二部會意而成,而非象形字??梢哉J為,生的造字初文為會意字,取意于草木由地下生長出,也就是生的初義。這一最初本義,在先秦古籍中尚有記錄,如《小雅·信南》:“生我百谷?!倍刹菽镜陌l(fā)生引申開去,泛指一切事件的產(chǎn)生,由此更衍生出許多相關詞義。殷商卜辭,金文及先秦古籍記錄的生字詞義,多為其引申義,并間接逐漸導引出人類生命現(xiàn)象的認識。
而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重生,將生命視為天地自然本體的思想。這一深厚久遠的生命意識與生命意志,在漫長的思想文化演進中,逐漸上升為理性時代的抽象的理論概括,形成了中國哲學思想中“生之為性”這一重要命題。
中國哲學的生命反思落實于整個儒家哲學,是在三個層面上展開的:
其一,天人關系問題:“天地之大德曰生”
儒學的核心問題是天人關糸問題,這一問題包括四個方面:人是從哪里來的?? 天地生人;天道決定人道,人應與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這一方面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至今仍有生命力;人與禽獸之別,中國文化提倡人的道德自覺。這一點現(xiàn)在仍有現(xiàn)實意義;人與天地自然的關系。
天人關系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它的最深刻的涵義之一,就是承認人和自然界具有同樣的生命意義,具有內(nèi)在的價值。換句話說,自然界是人類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類價值之源。正因為如此,所謂“究天人之際”的問題才成為中國哲學不斷探討、不斷發(fā)展的根本問題。
作為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從一開始便對天有一種很深的敬意,但他并不認為天就是神。從孔子(老子更不用說)開始,天已經(jīng)從宗教神學的上帝轉(zhuǎn)變成具有生命意義和倫理價值的自然界。這正是孔子之所以為孔子,儒家之所以為儒家者??鬃诱f:“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這里所說的天,就是自然界。四時運行,萬物生長,這是天的基本功能,其中“生”字,明確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義,這決不能僅僅理解為生物學上所說的生。天之“生”與人的生命及其意義是密切相關的,人應當像天那樣對待生命,對待一切事物。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堯、舜,他認為堯之所以偉大,就在于法天而行,“唯天為大,唯舜則之。”(《論語·泰伯篇》),他所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既有美學上的情感體驗,又有倫理學上的自然關懷。把自然界的山、水和仁、智這種德性聯(lián)系起來,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比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總之,從孔子思想中透露出來的一個重要信息,就是對天即自然界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尊敬與熱愛,因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界是不能分開的。
荀子提倡“改造自然”,他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命題,使“制天命而用之”具有積極意義。荀子同時又提出“禮有三本”的學說,卻是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所謂“三本”,是指“生之本”、“類之本”、“治之本”,其中第一“本”即“生之本”,就是天地即自然界?!疤斓卣?,生之本也?!保ā盾髯印ざY論篇》)荀子所說的天,自然之天,他認為,自然之天正是人類生命的真正根源,因而也是“禮”即社會文明的根源。荀子和其他思想家一樣,主張?zhí)斓刂g“人為貴”,提倡人的本體性。他認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只有人有氣、有生、有知、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荀子·王制篇》)。天即自然界既然是“生之本”,因而是“禮之本”,當然要受到尊重,決不亞于對其他二本(指先祖,君師)之尊敬。所謂“生之本”、“生之始”(《荀子·王制篇》),就說明社會性是以自然界力最初本源的,也是具有終極性的。這一思想很值得重視。自然界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最深層的涵義在于,作為人類生命和價值之源,它本身不僅是一生命體,是生命的流行發(fā)育過程,而且是靠人來實現(xiàn)的,人才是自然界生命價值的承擔者、實現(xiàn)者。孔子說:“天生德于予。”《易系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日生?!比寮宜枷胫小疤斓刂蟮略簧焙蜐h代揚雄的“天地之所貴曰生”二語可以說是道盡中國儒家文化思想與哲學理論的本體觀念、道德學說、價值體系的精髓與特征。“性者,生之質(zhì)”(《孝經(jīng)》),人與天地萬物均以生為本,天地的根本精神,天地的大法,也便在于不斷化生生命,生生不已。創(chuàng)造生命構(gòu)成了天地宇宙的最崇高的德行、品格。在儒家看來,這個生的意義,不僅是指自然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從自然生命中所超升出來的文化特征與精神品格。
儒家認為,萬物是相依相存的,是同屬宇宙生命的整體,是一體相通的,本無所謂內(nèi)外、物我之別。孟子的“仁民而愛物”,張載的“民吾同胞物吾與”,都把人與物聯(lián)系起來,突顯人的德性主體。因為只有人才能自覺到這一點,也才能夠作到這一點。按照“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學說,人與萬物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是一個生命整體,萬物就如同自家身體一樣,不可缺少,更不可損害;朱熹和王陽明都說過“天地萬物本吾一體”的話,即是視萬物為吾人身體的一部分。
儒家特別是宋明儒家都有一種普遍的生命關懷,有一種普遍的宇宙關懷,他們對于自然界的萬物充滿了愛;因為萬物與自家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周敦頤“窗前草不除”,人問其故,他說:“與自家意思一般?!币驗榇扒安蒹w現(xiàn)了自然界的“生意”。張載喜歡“聞驢鳴”,因為它體現(xiàn)了自然界的生命和諧。程顥說,“萬物生意最可觀”,“鳶飛魚躍,活潑潑地?!币驗檫@些都表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
儒家提倡“成己成物”之學。只有“成己”,才能“成物”。“成己”就是“修己”,一個有“仁”性的人,有“仁”的境界的人?!俺晌铩保粌H是指有生命之物,而且包括無生命之物,因為所有的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吨杏埂氛f,“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边@也是“成己成物”的意思?!氨M其性”就是盡自己的誠性、仁性。以誠待人,將心比心,就能盡人之性。盡人之性還不夠,還必須盡物之性。物不僅有性,而且有與人相通之處,這就是天道之“誠”,生生之“仁”。只有盡物之性,才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皡ⅰ笔翘烊撕弦坏牧硪环N說法,即人完成自然界所賦予的使命。這一學說到后來就被“心”的學說取代了?!?
其二、群己關系問題:“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群己關系問題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內(nèi)容,即群體生命與個體生命問題。儒、道兩家都將《周易》奉為經(jīng)典,因為他們兩家都是中國生命哲學。但是他們關懷的重心不同。 儒家關懷群體生存,而道家關懷個體自由。
孔子主張“愛人”、“務民之義”、“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為此,他最重“禮”,因為所謂“禮”,也就是群體生存結(jié)構(gòu)在社會規(guī)范上的體現(xiàn),猶今所謂“游戲規(guī)則”,其實乃是群體的生存規(guī)則。合乎“禮”是社會的理想境界,而作為“禮”的內(nèi)化的“仁”則是心靈的理想境界。孟子的民本思想、對仁政及社會分工的探討,荀子的王制思想和對“群”、“分”的探討,都是試圖尋求建立一種合理的群體生存結(jié)構(gòu),也還是作為社會理想境界的“禮”;而孟子的論“心”和荀子的論“學”,作為心性修養(yǎng),則是心靈理想境界的建構(gòu)?!岸Y”是群體生存的保障,君臣、父子等等人倫政治關系,無非陰陽結(jié)構(gòu)。但是“禮”所強調(diào)的是陰陽之“分”,而不是陰陽之“合”,此即所謂“禮以別異,樂以和同”。所以儒家在重“禮”的同時,又重“樂”。樂者,和也。儒家文化,大致就是“禮樂”文化,這本身也還是一種陰陽結(jié)構(gòu)。儒家的社會理想境界是R20;大同”,R20;大同”更哲學地講也就是“太和”。“太和”作為群體生存的最佳狀態(tài)是社會的理想境界,而作為心性修養(yǎng)的最佳狀態(tài)則是儒者個人的心靈的理想境界。
其三,身心關系問題:生命的存在與超越
中國哲學的身心關系問題,究其實質(zhì),也就是生命的存在與超越問題。生命的存在總表現(xiàn)為肉體的存在,而生命的超越則總是精神的超越。肉體生命總是有限的,但人總是希求克服生命的有限,追求生命的無限,因而人總是要追求超越的,亦即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某種無限的存在之中。這種超越性,正是哲學的宗教性的維度。所以,哲學盡管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精神,儒、道兩家均是如此。
儒家之追求生命的超越,是訴諸群體。這是因為,個人肉體生命總是速朽的,然而群體生存則是不朽的。所以,儒家講“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在群體存在的無限中追求個體生命的不朽。這種不朽是存在于群體的言說之中的,故儒家重“立言”,孔子所謂“言而不文,行之不遠”,通過“言”而行之久遠即是不朽?!坝械抡弑赜醒浴保鬃诱Z),也可以說有功者必有言;而“立言”乃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四部叢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選》卷五十二)。此外,儒家還講“殺身成仁”(孔子)、“舍生取義”(孟子),這其實都是將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生生不息的群體無限的生命之中,因為“仁”“義”的本質(zhì)正是保障群體生存的條件,因而也就成為儒家追求的最高心靈境界。
三、 儒家哲學的生命價值體系
儒家哲學對生命價值體系的構(gòu)建,源自孔子。兩千五百多年來,其當然內(nèi)容非常豐富,不過我們以孔子為主,把握它的主流。尤其是儒家生命哲學,孔子的價值理念已奠定了整個構(gòu)架的基礎,以后的發(fā)展,最多添枝添葉,甚至有時候枝出,而削弱了整體生命的力量。
在德性方面,儒家傳統(tǒng)很明顯地突出兩個價值,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忠恕之道。在這個前提下,孔子也講了五大價值原則:
一是“仁”。仁就是“不忍”,是“人溺己溺”,是“惻隱”,是同情,也就是說愛要跟他具體的人生經(jīng)驗配合起來。
二“義”。二千多年來,儒家都以仁義道德為個人修身的至德要道。所謂利,是指人的生活養(yǎng)命之源,亦是指滿足實際生活利益所需。利有公私之分??鬃诱f:“君子義以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wèi)靈公》即用義為作人做事的根本,用禮實行,用誠信來完成。這才是真君子。又云:“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薄墩撜Z?陽貨》義是立身之本,是行為的最高標準。凡事合于義則做,不合于義則不做。
孔子以義與利相對照,他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薄墩撜Z?里仁》又說:“放于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這說明孔子按照利益的原則行事,注意力在義不在利上。孟子繼承孔子的觀點和大力發(fā)揮,成為儒家義利之辨的代表人物。孟子曾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睹献?、梁惠王》在表面看,好像孟子排斥利。然而,在孟子的王道政治中,他要求君王“為民制產(chǎn)”“使黎民不饑不寒”,“養(yǎng)生喪死無憾”。同時又要求君王“吊民代罪”,推恩以“保四?!辈⒅鲝垺氨∑滟x斂”,“去關市之征”,以利便商賈行旅,由此可見,孟子所說的“何必曰利”實質(zhì)上是告知君王,推行仁政,大利于天下的黎民百姓。
儒家所主張的利,是在“仁”和“義”之道基礎上的利,儒家亦重事功和民利。荀子對于儒家的義利觀作了更明確的闡述。他說:“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荀子、正名》)他說的“事”,即事業(yè)、事功和獲利的行為;所謂“行”即德行。正利、正義之“正”解釋為“正鵠”之正,乃“目標”之意。以“利”為目的而為之。謂之“事”,指農(nóng)工商業(yè)等等。以“義”為目的而為之,謂之“行”是德行的實踐。荀子這兩句話,說得非常簡明。成就德行和成就事業(yè),儒家重道德,必然著重點在“義”的方面。如果統(tǒng)治者能為人民大眾謀求利益,是儒家所贊成的。
真正說來儒家重義并不排斥利,而要求人們“利不背義”且堅持反對“見利而忘義”。??
三是“禮”。禮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很多人總是把儒家的禮,誤解成“吃人的禮教”的禮。不是,儒家的禮,是各種規(guī)范制度的總稱。簡單地說,就是人與人之間文明相處的禮節(jié)。
四是“智”。在儒家傳統(tǒng)里,不僅是認識論上的智,也是道德理性上的智。對任何事物要處理的很平實,智要通過禮來完成。它是理性的,但不是工具理性,而是道德理性、目的理性。
五是“信”。就是誠信和信用。
儒家最主要的五個德目是“仁義禮智信”。我們可以看出來,它對人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同心圓。從個人到家庭到社會到國家到人類全體。而這個同心圓的擴大,不僅是一個社會倫理學的價值,它同時也更深入。一個是“廣”,一個是“深”。深的意思是說,儒家除了注重你的身體,使你身體健康,心智得以發(fā)展以外,也注重你的靈魂的純凈、精神的超越。所以,身、心、靈、神對儒家傳統(tǒng)都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凈化自己,另一方面是擴展社會功能。
這五大價值原則又可以概括為道的價值、理的價值和用的價值。
(1) 道的價值。道有天道、人道和地道之分??鬃釉凇墩撜Z》中提到形而上的“道”的地方不多,也沒有著意去描寫,所以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雖然在《論語》中有很多“道”字,但都是從人道來說。其中有兩處論道,非常重要,一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wèi)靈公),前者非常特殊,因為在《論語》中,除了這句話,其他地方所談的道,幾乎都是指的人道,都是屬于仁義道德的范圍,都是可傳可聞??墒沁@句話卻說道不易聞,豈非矛盾。其實這里所謂的“道”,乃是天道,是不易知,不易聞的,所以孔子才說得那么嚴重,“夕死可也”??鬃訛樯趺丛凇墩撜Z》中僅有一次的把“道”說得那么高妙不可知,可能的原因是孔子把天道推高了,使天道的不可聞,而成為無限的向上開放,使我們不必刻意去知,以免引入了許多誤導的觀念??鬃舆@樣作,就是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思想鋪路,使人的實踐,向上無限的提升,這條向上之路也就是道。
在《論語》中還有一個與道同一層次的字,就是天。天在尚書中,已有代替上帝的作用,而在周朝以后,我們用“天”字幾乎就是指上帝或神明?!墩撜Z》中,孔子經(jīng)常提到天,如“天何言哉”(陽貨),“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八佾),“予所否者,天厭之”(雍也),“吾誰欺,欺天乎”(子罕),“天喪予”(先進),“知我者,天乎”(憲問),“天生德于予”(述而),從這些“天”字來看,一方面天代表了神明,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理性;另一方面使天和人溝通,把天納入了人,使人之德來自于天。這種天人的連接,形成了孔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即“天命”??鬃印拔迨烀?,即知天所賦予自己的德行,這種把德行和天命的連接,使我們了解人所得自天賦的性能,而善盡這種性能,乃是我們作為人應盡的責任。
(2)理的價值。理是源自于道的,所以連而言之稱為道理,否則 理和天道不能相合,便如荀子所謂“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非十二子篇),這便是學術界的許多理論,許多學派,“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莊子語)。
孔子強調(diào)“人能弘道”,所以他所研究的理,都是人之德,都是約歸在德上來說的。因此凡是《論語》中所談到的德行都是理。不過在《論語》中,包含所有德行的一個總德,乃是孔子強調(diào)的“仁”字。這個“仁”,一方面扣緊了道與天,一方面又存于實用與實踐,正是儒家的整體生命哲學在理論上的一個樞紐。
(3)用的價值。本來談到“用”字,都會強調(diào)物質(zhì)的利用。如尚書的“利用厚生”,易傳的“開物成務”。不過在儒家的生命哲學里,我們僅就精神生命之用而言,特別強調(diào)“成人”,是指完成人性,提升生命。張橫渠說:“爲生民立命”,這個“命”包括了肉體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而儒家的“立命”卻是由肉體生命的維系,去建立精神生命的意義。這也就是孔子先講“足食”,最后更強調(diào)“足信”的道理。儒家重視人民的生活,對物質(zhì)的開發(fā)以民生為主,是使百姓豐衣足食,但最高的理想是在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要求平衡,甚至精神生活還要高過物質(zhì)生活。可是今天西方科學對物質(zhì)的發(fā)明卻偏鋒發(fā)展。他們對物質(zhì)的追求,超過需要,由享受,迷戀,麻木,而不知所向。因此他們在物欲上的無限擴張,迫使精神的生活空間愈來愈小,以致于泡沫化,虛無化。這是整體生命在用上的被窒息。今天我們講儒家生命哲學,就是希望在“用”上能為今日人們精神的迷惘,錯亂,提出一套解救之道。
有兩段有關孔子論“成人”的對話:
“顏淵問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通乎物類之辨;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源。若此可謂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躬以禮樂。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說苑辨物篇)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前段話出于《說苑》一書,雖然沒有像《論語》中所載被公認為孔子所說,但它和《易經(jīng)?十翼》中孔子的思想相合。也可視為孔子與另外一派傳易的門徒的思想。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段話正勾劃出孔子的整體生命哲學中的天道,仁義,和成人三方面的相關性。
第二段話來自《論語》,雖然是就德性來說“成人”,但“見危授命”的命是通乎天命,“見利思義”的義是理則,“久要不忘乎平生之言”是行為上的誠信。所以“成人”,也就是整體生命在用上的實踐。
“成人”說得淺顯一點,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做人”?!白鋈恕笔敲總€人所最基本的行為要求, 這種要求當然以道德為規(guī)范。在《論語》中,孔子便以“君子”為代表。君子和圣人,仁人不同的是后兩者是指道德完成的境界來說的;君子卻是人人都可以有份,是就起點上,一念為善,為德,往上提昇來說的。所以君子要“知命”,須知天命;能“喻于義”,須合乎理,然后又能通乎日常生活的守信守約,慎言慎行。
四、當代生命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教育必須對生命進行反思,構(gòu)建和諧的生命環(huán)境。正是對生命意識的反思,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領悟,形成了儒家的生命哲學。我們要在教育實踐中,讓青少年學會對于人的生命,人生價值進行反思,要學會對于生的禮贊、頌揚、崇敬、祈望等等,而這些正是構(gòu)成儒家思想系統(tǒng)的重要核心與鮮明特色,我們要善于從儒家生命哲學中汲取人文營養(yǎng)。
比如,儒家的生命哲學更主要地體現(xiàn)在“和”的觀念中,和,即中和。中和是指天人之間、群己之間和身心之間的普遍和諧關系,也就是強調(diào)必須消除心和物的對立,達到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心物合一、知行合一,使得宇宙與生命、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都灌注一種和諧之美,達到一種中道、中正、中行、中節(jié)的最高境界。中和不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人格修養(yǎng)和性情之美。
二、教育必須端正以人為本,重構(gòu)生命教育的價值體系。在德性方面,儒家傳統(tǒng)很明顯地突出兩個價值,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忠恕之道。我認為依然有現(xiàn)實意義。在這個前提下,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五大價值原則依然值得借鑒。
我們現(xiàn)在許多青少年唯我獨尊,目無尊長。而孝道正是儒家哲學、文化基石。儒家生命哲學的核心范疇是仁,其實就是愛。從與自己最親近的人愛起,擴展到愛全人類,就是仁。而孝,是實踐仁的最重要的德目。就是說仁是孔子學說的第一范疇,而孝是仁的最重要德目。到了孟子那里,人的仁根是人的性善,儒家所理解的人,必是經(jīng)驗的人之本質(zhì),就是人是父母所生的,血親之仁愛即是善根、仁根,孝、慈則是血親之仁的第一表現(xiàn),或說是最重要的德目。并且人的血親孝慈擴展為對人的泛愛,這種泛愛表現(xiàn)為一種有序性就是綱常倫理??鬃印⒚献釉谌说谋举|(zhì)的理解上,是高度抽象概括的,又是十分經(jīng)驗形象的,理論思維水平不可謂不高。由于儒家文化的邊緣化,而今我們的青少年完全喪失了這些思想觀念,不敬天不敬人,不孝敬父母不愛同胞,只在乎自己。這是現(xiàn)代教育最大的失敗。重構(gòu)生命教育的價值體系,必須從學會感恩開始。
三、教育必須塑造人的靈魂,鑄造身心健康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的設計、培養(yǎng)和塑造是儒家生命哲學的核心,也是其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內(nèi)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其要求和特征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仁者愛人”、“泛愛眾”的博愛情懷;“忠恕”的道德品格;“博施濟眾”、“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高尚情操和志向;“中庸”的氣質(zhì)和風貌;“志于道”、“志于仁”的理想和信念,等等.盡管儒家的理想人格學說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矛盾、弱點和缺陷,但它作為中國社會長期居于主導地位的理想人格模式,已深深地積淀在中華民族的深層心理結(jié)構(gòu)之中,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儒家的理想人格學說對于我們社會主義新型理想人格的設計、培養(yǎng)和塑造,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四、教育必須加大生命教育力度,提升生命的品質(zhì)。積極探索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豐富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與形式。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生命與性別、生命與生存、生命與生活、生命與安全、生命與尊嚴、生命與關懷和生命與價值等。通過對中小學生進行生命起源、性別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訓練等生命發(fā)展的指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yǎng)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tài)度,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人格獲得健全的發(fā)展。整合相關的各種專項教育內(nèi)容,形成常規(guī)的生命教育體系。如生命價值體系,道德人格的培育體系,生命意義的認知體系和生死問題的教育體系。
五、結(jié)語
總之,我國大陸的生命教育還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和青少年直接地討論過“自殺”、“死亡”、“生命價值”這些看似敏感的話題,目前各方面反饋信息的效應都是正向的、積極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需要。
“對生命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是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痹癥的羅斯福,在與死亡不斷抗爭、追求生命價值過程中的一個體悟,他揭示出來自人性深處諸如“恐懼”、“逃避”、“自私”、“虛榮”之類的致命弱點。
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么?人生在世,說到底是為了創(chuàng)造幸福——首先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再是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而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往往是自己獲得最大幸福的不竭源泉。
這樣就將作為個體的人和作為社會一分子的人統(tǒng)一起來。一個人打造生命品質(zhì),不是追求個人某方面的突破,而是人格全面發(fā)展;不是追求局部成功,而是追求生命整體的豐盈;不是只追求自我幸福,而是將這份幸福和成功,也體現(xiàn)在對社會的價值上。這樣所弘揚的生命價值,就有了全面性。
這是一種生命的智慧,其實幾千年前的儒家,就發(fā)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感慨,物質(zhì)極度貧乏的年代沒有把人擊倒,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壓力、困惑,卻使人類表現(xiàn)得極端脆弱,不能不讓我們反思:我們是不是越來越缺少心靈的支柱?我們的社會是不是缺少“生命教育”?
仁者愛人。有位大學生說曾經(jīng)想自殺,但最終放棄了,她的理由是:“如果我死了,我的媽媽和好朋友會很難過,我不想讓他們難過?!薄叭绻愣米鹬貏e人,愛你周圍的人,想讓他們活得快樂,你忍心自殺嗎?”
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自然,學會被愛,生命教育某種意義上就是學會愛與被愛的教育。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拋棄自己,沒有誰能將你拋棄。生命教育旨在不斷發(fā)現(xiàn)和消除人性的弱點,是素質(zhì)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