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又稱紅棗、刺棗、小棗、干棗、美棗、良棗等,大棗為我國特產(chǎn)之一。大棗屬鼠李科植物。大棗皮薄肉厚,甘甜適中,營養(yǎng)豐富,為秋冬進補之佳品。我國是棗的故鄉(xiāng),棗也是我國傳統(tǒng)名果,其栽培歷史已有三千多年。
大棗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多種微量元素,具有獨特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甚至棗核也有功用,口中含棗核來“制造”津液治口干。紅棗入口,吃完棗肉,留核在嘴里含上半天,口水常有,覺得多了就咽下去,既不影響說話,也不影響喝水。
大紅棗補脾胃益氣血,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它含有的一組三萜類化合物為抗癌有效成分。民間食用大棗粥、黃芪煨大棗,以增強體質(zhì)、預(yù)防癌癥。
李時珍指出,口干的原因是“人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氣耗也”。如何讓人口中的津液“泉涌”呢?李時珍很推崇這種口含棗核的方法:“常含棗核治氣,令口行津液,咽之佳。”“此皆借棗以生津受氣,而咽之又能達黃宮”,借口中含棗核來“制造”津液。
大棗能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diào)營衛(wèi)、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y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癥,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紅棗有益血壯神的功能,紅常食用能起到補血的作用,對早泄和陽痿患者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大棗性溫、味甘、色赤、肉潤,具有補五臟、益脾胃、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對氣血虛弱引起的多夢、失眠、精神恍惚有顯著療效。取紅棗去核加水煮爛,加冰糖、阿膠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調(diào)羹。
大棗具有補脾益胃、養(yǎng)心安神、補氣養(yǎng)血、緩和藥性的作用,是一種常用的中藥。
大棗中含有皂甙類、黃酮類、維生素及大量的糖類物質(zhì),3、5―磷酸腺苷(camp)及微量元素,如磷、鉀、鈣、鐵、錳等。它可蒸可煮,可制甜羹,也可煮粥,都香甜味美可口,又別具風(fēng)味,大棗小豆粥、糯米大棗粥,自古以來就是老年人虛弱人的療養(yǎng)保健飲食。有報道說,大棗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癌癥患者服用大棗,可預(yù)防癌癥的轉(zhuǎn)移。常食大棗預(yù)防胃的惡性腫瘤。
棗呈長圓形,曬干或烘干,以肥大甘美者為良,故有紅棗、大棗、干棗、美棗、良棗諸名。
棗營養(yǎng)豐富,既含糖類、氨基酸、鐵、鈣、磷、鎂、鉀、皂甙、生物堿、黃酮,還含有蘋果酸、酒石酸、維生素C、維生素P、維生素B2和胡蘿卜素。因其所含維生素不僅品種多,而且含量高,每百克鮮棗含維生素C380~600毫克,高出蘋果70~80倍;每百克棗肉含維生素P3300多毫克,故在國外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美稱。維生素C和維生素P有改善人體毛細血管的功能,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棗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抑制中樞神經(jīng)、保肝、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促進白細胞新陳代謝、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經(jīng)常食棗能提高人的免疫機能,防病抗衰與養(yǎng)顏益壽作用。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生不顯老。”言之不無道理。
大棗營養(yǎng)十分豐富,鮮棗含糖 20%~36%,干棗含糖 55%~80%,它含熱量大,可以代糧,歷史上常作救災(zāi)之用。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含量達0.l~0.6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每百克鮮棗中含蛋白質(zhì)1.2克,也幾乎是鮮果類之冠。干紅棗產(chǎn)熱量極高,每百克紅棗可產(chǎn)熱量約1200~1300千焦,接近于葡萄干,而且蛋白質(zhì)、鈣、磷、核黃素、尼克酸的含量又高于葡萄干。所以,人們歷來就把紅棗視為極佳的滋補品。
大棗(干)的可食部分達88%,每百克大棗肉含熱量1247千焦耳、蛋白質(zhì)2.1克、脂肪0.4克、膳食纖維9.5克、碳水化合物71.6克、灰分1.9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1.6毫克、抗壞血酸(鮮)243毫克、維生素E3.04毫克、鉀185毫克、鈉8.3毫克、鈣54毫克、鎂39毫克、鐵2.1毫克、錳0.34毫克、鋅0.45毫克、銅0.31毫克、磷34毫克、硒1.54微克等。
干棗含糖高達70%,超過甘蔗和甜菜的甜度;還含皂甙低聚糖、葡萄糖、多糖等6種糖類;含谷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14種;脂肪中含油酸、亞油酸等7種以上脂肪酸;另含黃酮―C―葡萄甙等7種黃酮類化合物及大量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
大棗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補品 , 具有健脾、益氣、和中功效,脾虛、久瀉、體弱的人,以及肝炎,貧血、血小板減少等病人食用均有益處。
早在《詩經(jīng)》中已有棗和棘(酸棗)之分的記載。后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和明代徐光啟的《農(nóng)政全書》等古農(nóng)書中,都把棗樹列為果木之首。《戰(zhàn)國策》載,蘇泰游說六國時,說燕國“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于民矣。”可見我國古代人已將植棗列于重要地位了。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文物中就有大棗。古籍《爾雅》記載的棗樹品種有11個,今天,我國南北各地優(yōu)良品種已達400多個了。
我國古人把棗作為祭祖祖先的珍品和婦女初次見面的禮物。紅棗的艷形和美味,歷來為詩人所贊譽。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回憶他童年時貪吃紅棗的情景是:“庭前八月棗梨黃,一日上樹能千回。”紅棗在我國人民心目中,象征著幸福、美滿和吉祥。各種喜慶和年節(jié),紅棗都是不可缺少的。
大棗可生吃,也可熟食,還可加工制成棗干、棗泥、棗脯、棗醬、醉棗、熏棗、焦棗、烏棗、蜜棗、棗罐頭、棗茶、棗酒、棗醋、棗原汁飲料等,還能用以烹調(diào),用它飩雞、燉鴨、燉豬腳等,都別具風(fēng)味又甘美滋補。在日常生活中用棗制成的傳統(tǒng)食品,更是琳瑯滿目、各具風(fēng)味,例如棗粽子、棗年糕、棗花糕、棗卷糕、棗鍋糕、棗發(fā)糕、油炸糕、長壽糕,以及做成棗泥餡料,用以制作各種糕點。以紅棗制成的“中華蜜酒”和“阿膠蜜棗”遠銷海外,備受贊譽。
“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紅棗能作為藥用,早在《本草備要》中就有記述。說紅棗能“補氣益中,滋脾土,潤心肺,調(diào)營養(yǎng),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和百藥。”明代大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yǎng)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補少氣,……久服輕身延年。”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紅棗對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腸道腫瘤具有療效。
故而養(yǎng)生學(xué)家大力弘揚祖國醫(yī)學(xué)遺產(chǎn),推廣大棗茶,是價廉物美、人人可以進補的配方食品。經(jīng)常服之,強化肝功能,補足血液。如果再配以別物,效果更佳。紅棗加米煮粥,可治療脾胃不良、濕寒胃脹。用紅棗10克,龍眼干20個,蜂蜜少許,放鍋內(nèi)添水二杯,弱火熬,當(dāng)茶飲,使人睡得香甜。增強活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民間早有“五谷加紅棗,勝似靈芝草”之說,愿人們秋冬令多食紅棗,有利于人們養(yǎng)生、健美、延年。
鮮棗生吃最有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干棗則適合煮粥或煲湯,能使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很好地釋放出來。煮粥或煲湯時如果能將干棗和一些食物搭配起來,能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如治療神經(jīng)衰弱的大棗枸杞湯、有利于缺鐵性貧血的紅棗花生雞蛋粥、適用于高血壓的紅棗芹菜湯。和鮮棗、干棗相比,蜜棗中營養(yǎng)成分最少,含糖量最高,也最好用來熬粥,可以稀釋蜜棗中糖的濃度。民間有“紅棗煮著吃 營養(yǎng)不流失的佳話”!
紅棗是具有補血功效的好食品,以致許多人認為,紅棗作為補品,女性多吃一定有益補身。
紅棗是一味最常見的藥食同源方藥,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供銷。脾胃氣虛、血虛萎黃、血虛失眠多夢等癥的治療。如常喝紅棗水對于經(jīng)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就可起到改善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補益功效。女性在月經(jīng)期間,一些女性常會出現(xiàn)眼腫或腳腫的現(xiàn)象,是濕重的表現(xiàn),這類人群就不適合服食紅棗。紅棗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濕導(dǎo)致水濕積于體內(nèi),而加重水腫癥狀。有以服用紅棗進補而又屬于體質(zhì)燥熱的女性,也不適合在經(jīng)期服食,會引起經(jīng)血過多而傷害身體健康。由于紅棗糖分豐富,尤其是制成零食的紅棗,就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進補,以免血糖增高。
過量進食生鮮紅棗,易產(chǎn)生腹瀉并傷“脾”,外感風(fēng)熱而引起的感冒、發(fā)燒者及腹脹氣滯者,忌吃生鮮紅棗?! ?br> 水煮吃棗是明智之舉,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藥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
英國有位醫(yī)生曾經(jīng)作過這樣的試驗,發(fā)現(xiàn)在163個身體虛弱的患者中,每天堅持吃棗的病人,康復(fù)的速度要比不吃棗的病人快3倍以上。臨床研究表明,大棗中含有的環(huán)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zhì),它可以起到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擴張血管,恢復(fù)疲勞的作用。大棗常被用于預(yù)防鉛中毒,治療夜盲癥、頭發(fā)枯干、皮膚粗裂、心情煩躁、記憶力減退、失眠癥、眼底出血以及皮膚紫癜等。近年來研究表明,大棗中的山楂酸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常食大棗有助于預(yù)防和治療腫瘤。
紅棗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脾胃、養(yǎng)血安神等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及血虛、面黃肌瘦、精神不安等癥。紅棗還可用于過敏性紫癜、慢性肝炎,以及高膽固醇血癥、白細胞減少等癥等。黑棗的功用與紅棗相似,一般認為其滋補作用較強。
棗子味甘而能助濕,食之不當(dāng)可致脘腹痞悶、食欲不振,故濕盛苔膩、脘腹脹滿者,當(dāng)須忌用;齲齒疼痛者,亦不宜食用。
大棗食用方:
治虛汗:紅棗12枚,烏梅6枚。將紅棗、烏梅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煎開后,繼用文火煎15分鐘即可,早晚各1次,連服1~2周。
治神經(jīng)衰弱:浮小麥30克,紅棗10枚,甘草9克,蜂蜜適量。將上述諸藥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沸后繼用文火煮10分鐘,濾過煎汁,加入蜂蜜即可飲用。有安神養(yǎng)心的作用。
治血小板減少:紅棗10枚,蓮子10粒,大米10克,白糖少量。加水適量共煮粥,熟后加入少量白糖調(diào)勻,即可食用,分2次服,1日服完,可經(jīng)常服用。有補血益氣的作用。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每日用大棗20個煎湯,吃棗喝湯。
缺鐵性貧血:大棗500克(去核)煮熟,黑豆250克碾面,黑礬60克,共研末為丸,每服2克,一日3次。
口干咽痛:紅棗、烏梅等量,去核,研碎入蜜為丸,如棗核大,含服。
心脾兩虛,心煩不眠:大棗60克、大米400克,共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待米爛熟時喝粥吃棗,每次1小碗,每日3次。
血虛心悸,思慮過度,煩躁不安:大棗10~15枚、羊心1只(洗凈切塊兒),加適量水燉湯,用食鹽調(diào)味服用,可用于治療。
神經(jīng)衰弱:大棗7~8枚、枸杞子20~30克、雞蛋2個同煮。雞蛋熟后,去掉外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每日1次或隔日1次,連服3次。
產(chǎn)后不寐:大棗10枚,當(dāng)歸、白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咳嗽:杏仁120枚、豆豉100枚、大棗40枚(去核),合搗成泥,做藥丸如杏核大,含于口中,慢慢服下,每日7~8次。
黃疸型肝炎:大棗250克、茵陳60克,水煎服,吃棗喝湯,每日1劑。
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大棗250克、玫瑰花適量。將棗去核,放入玫瑰花,上鍋蒸熟。每次吃棗5枚,每日3次。
小兒濕疹:去核大棗適量,加入明礬少許,共同用瓦焙干,研未敷患處。
小兒自汗、盜汗:大棗20枚、糯米一把,先在砂鍋內(nèi)將水燒開,放入大棗、糯米,煮至爛熟為宜。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或紅糖,每日1劑。
抗過敏:有人采用大紅棗治療過敏性紫癜,每天吃3次,每次吃10枚,一般3天見效。日本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大紅棗對過敏有輔助治療作用。
抗癌:紅棗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功能。腫瘤病人在治療的同時,服用紅棗有益氣養(yǎng)血、增強體質(zhì)、緩解放化療副作用的功能。
護肝:每晚睡前服紅棗花生湯(紅棗、花生、冰糖各30克;先煎花生,后入紅棗、冰糖)1劑,30天為一個療程,能降低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水平。
增強耐力:紅棗豬骨煮糯米粥常食,是一種很好的膳食補品,滋養(yǎng)精血,特別對血液病、老年體弱者更有助益。英國科學(xué)家在163位虛弱者中做試驗,連續(xù)吃紅棗的人,健康恢復(fù)的速度比單純服用維生素的人快得多。
紅棗桂蓮粥:紅棗15克,桂圓肉15克,蓮子15克(去芯),冰糖適量,糯米100克。將淘洗干凈的糯米、紅棗、蓮子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zhuǎn)用文火熬煮。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桂圓肉和適量冰糖,再稍煮一會即可食用。此方具有生津潤燥、安神養(yǎng)血之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虧、氣血不足、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失眠多夢等;對陽痿、遺精、早泄等癥也有較好的效果。
紅棗花生雞蛋粥:紅棗30克,花生米100克,糯米100克,雞蛋兩個,蜂蜜50克。先將花生加水浸泡30分鐘后與糯米、紅棗一同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蜂蜜拌勻,再將雞蛋液攪和煮10分鐘即可食用。此方可輔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缺鐵性貧血、慢性支氣管炎、久咳不止以及過敏性紫癜等癥。
紅棗芹菜湯:紅棗30克,鮮芹菜梗120克。將鮮芹菜梗、紅棗分別洗凈同置鍋內(nèi),加生姜、胡椒、食鹽、味精以及水適量,熬煮半小時即可食用,吃紅棗喝湯,分2次服用,或連芹菜一并吃下,每日1次,此方具有清熱平肝、健脾養(yǎng)心之功效,適用于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血清膽固醇過高、急慢性肝炎癥屬肝經(jīng)有熱、心脾不足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