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張豈之先生新著《大學的人文教育》,深入闡述高校大力開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實現(xiàn)途徑。不知能否引起您的共鳴或是帶給您啟發(fā)?小編在此先代表商務印書館祝大家五一小長假快樂!
作者簡介
張豈之,1927年生,江蘇南通人。筆名栗子、譚心,長期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1985—1991年任西北大學校長,現(xiàn)為西北大學名譽校長、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清華大學雙聘教授,《華夏文化》季刊主編。參與主編《宋明理學史》,自著和主編的著作有《中華人文精神》《儒學·理學·實學·新學》《中國思想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歷史十五講》《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思想學說史(六卷本)》《張豈之學術自選集》《樂此不疲集》等。
張先生認為一所大學如果沒有人文文化的浸潤,就好像大學沒有草坪、樹木、噴泉一樣,干枯貧乏,教育功能將難以實現(xiàn)。張先生強調,不論科學技術、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人文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不會改變的。教育不但使人掌握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而且人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必然改變自己,使自己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這個目標的達到,必須依靠人文教育。而大學人文教育的核心便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傳承與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必須通過教育悉心澆灌、維護。
內(nèi)容摘要
一、教育功能問題
教育的功能問題是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可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不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論,在論述教育功能的時候,一般都認為教育的主旨,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得到健全的后天培育,成為超越于“本能人”的“社會人”或“文明人”。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不研究大學生的先天因素,而力求開辟一條渠道,使他們在后天的培育中,得到文學、史學、哲學基礎等人文學科的若干知識、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中外文化精粹的薰陶,從而成為具有優(yōu)良品質和素養(yǎng)的人。這種內(nèi)在的品質和素養(yǎng)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點,是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的立足點,也是“社會人”、“文明人”的必備條件。
強調教育的后天功能,這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的傳統(tǒng)。例如,先秦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在“人性善”的命題中,說明人具有先天的良好基礎,只要后天勤奮學習,刻苦磨練,就有可能成為圣賢。儒家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惡”的命題中,說明人先天具有不良因素,因此需要經(jīng)過后天的琢磨,積累知識,去惡從善,成為圣賢。他們提出“人皆可以為堯舜”、“途之人皆可以為禹”,通俗而形象地表明了他們強調后天教育功能的觀點。
長期以來,教育的另一功能往往被忽視,這就是教育的文化功能。這個功能全面體現(xiàn)了教育對人的塑造,“玉不琢不成器”,體現(xiàn)了從本能人到具有文明心態(tài)、文明舉止、文明生活觀、文明價值的現(xiàn)代人的飛躍。人的一切活動都不能離開文化。即使是最為人們關注的經(jīng)濟,也不能離開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否則,它將成為貪得無厭的榨取和人間悲劇的制造者。人們常說的“提高國民素質”,實際上就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另一種表述。對照現(xiàn)實,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方面的工作任務還相當艱巨。但是,不妨將大學作為重點,就是說,在大學生中進行有效的文化素質教育,通過他們?nèi)ビ绊懻麄€社會,使高校成為提高整個國民素質的中堅。
二、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國正處于社會經(jīng)濟、文化轉型時期,從計劃經(jīng)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從封閉到開放,在此過程中,法制完善與法治鞏固,需要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這種情況不可避免地會使青年人在價值觀問題上產(chǎn)生迷惘。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們的講課,就難以做到。因此,不妨這樣設想: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大學生在建立新價值觀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實現(xiàn)此設想,目前的困難是:一般地說,大學生們在“知識材料”和“研究方法”上還有不足,這就限制了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第一,他們?nèi)鄙偃宋膶W科的知識材料。
第二,大學生在專業(yè)教育訓練中,對于“證明”的科學方法有較深的體會,可是對于人文藝術方面的“體驗”方法則感到陌生。
上面所談“知識材料”和“研究方法”的欠缺,致使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受到影響。這畢竟引起了教育家們的重視。他們提出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任務,以便為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準備必要的條件。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事。
三、文化素質教育與思維方式
教育家們關于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又有“三提高”的說法,即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大學的文化品位。這是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概括。問題是如何才能達到“三提高”?這就不能不探討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問題,也就是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的思想方法問題。首先是理與情的統(tǒng)一,其次是具體與抽象的統(tǒng)一,最后是文化知識與文化人格的統(tǒng)一。文化人格的養(yǎng)成必須依靠文化知識的積累,但是二者不能等同。教育者們應注意使受教育者接受文化知識,并以此作為基點,促進認識的飛躍,塑造高尚的文化人格。
對此,我國先秦時期大教育家、思想家荀子在《勸學篇》中講得很好。他說,“積土成山,風雨生焉”,一堆堆的土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定的氣候;“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一擔擔水匯合成深淵就有了靈氣;“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到了這個境界,就能了解宇宙、社會的規(guī)律。荀子的舉例,我們可借用并賦予新意:“土”是我們所說的文化知識,而“山”是文化人格;“水”是前者,而“淵”是后者;“善”是前者,“德”則是后者。這說明文化知識與文化人格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荀子所說的“積”就是我們在文化素質教育中對大學生日積月累所做的工作,這對于塑造高尚文化人格必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